马雁:有所思(之二)(【读品】108辑)
“她时常在课堂上走神”
这走神的就是我。我总是思考奇怪的问题,比如说,每个人的生活是不是都只是一出闹剧,又或者可不可以乘时空穿梭机回到某时某地,又或者是否有一个回收站可以把放弃的东西又还原回来。这些都不需要想象力,但要认真陷入了,就会是我这样,老想些不着边的事情,想要摆脱肉体的局限,摆脱理智的局限,摆脱现实紧紧贴在肌肤的局限。虽然知道不可能,但愿望越来越强烈,强烈到认为这些未必不可能办到。一定在某时某处,有个某人想出了实现这些的办法,我多想去到那里,而不是呆在这里,每天按部就班。
“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看陶渊明写的多气派,我也是“余得为人”,其实和天地万物是一样的,天地间每一样东西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担当的角色。这是真的平等,而陶渊明还很客气,像在跟总总的物事怀了歉意。但他还是不忘记人间,因为说了“人生实难,死如之何”。人生真的很难吧,我都还没经历到,没想到陶渊明也觉得难。所以又失望了些。
又来写陶渊明,因为翻旧信,看到朋友说“安得促席,说彼平生”,当时竟然没有注意到,这回注意到了就应该写下来。其实我读到这句的时候也是心里咯噔一下,但没好意思记下来,况且拿捏不住分寸,怕说错话。其实这一句前面的“愿言怀人,舟车靡从”我也很喜欢,这里“愿”字有一种悬在半空中的味道,好象是壮着胆色要说大实话了,又好象是自己说来自己听,悄悄话用来安抚自己。是车到下坡路,人下来踏在半山腰的苇草中,远远望那边的暮色夕阳,略叹气,有所思。“有所思”三个字用在这里当真好,前面都是废话了。两个都是说,存在着这样的一个人——但是我不告诉你们他是谁。
“乃陈好言,乃著新诗”这“好言”真好,不是现在说的好言相劝——这听起来太婆婆妈妈;而是好的话,这好可以解释成嘉、懿什么的,可细看,却是越解释越糊涂和复杂了,明明一个“好”字已经说明白了。这是全面的好、彻底的好、综合的好。怎么也解释不出来,这就是最实在的意思了。
《九日闲居》里一句以前没留意,刚刚发现它的好,“敛衽独闲谣,缅然起深情”,这“缅然”下得好,更何况有深情。《归园田居》里“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句是中学时候就喜欢的,每每读课文读到这里就心里一阵颤栗,虽是言志,却有些柔弱在里面。我还是喜欢柔弱的,有一点偏爱。
本该写读谢朓的,却又写了这许多陶渊明。好笑的是,边读着边脑子里冒出个“转心壶”,是白玉堂偷听来的,于是就看不进陶渊明的饮酒,只想跳出来,好好地笑一笑。
本文刊于【读品】108辑
【免费】订阅 点击 http://blog.sina.com.cn/dupinjournal 网站订阅框。
或发邮件至dupinjournal@gmail.com订阅
【读品】下载请前往:http://www.verycd.com/topics/2809555/
这走神的就是我。我总是思考奇怪的问题,比如说,每个人的生活是不是都只是一出闹剧,又或者可不可以乘时空穿梭机回到某时某地,又或者是否有一个回收站可以把放弃的东西又还原回来。这些都不需要想象力,但要认真陷入了,就会是我这样,老想些不着边的事情,想要摆脱肉体的局限,摆脱理智的局限,摆脱现实紧紧贴在肌肤的局限。虽然知道不可能,但愿望越来越强烈,强烈到认为这些未必不可能办到。一定在某时某处,有个某人想出了实现这些的办法,我多想去到那里,而不是呆在这里,每天按部就班。
“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看陶渊明写的多气派,我也是“余得为人”,其实和天地万物是一样的,天地间每一样东西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担当的角色。这是真的平等,而陶渊明还很客气,像在跟总总的物事怀了歉意。但他还是不忘记人间,因为说了“人生实难,死如之何”。人生真的很难吧,我都还没经历到,没想到陶渊明也觉得难。所以又失望了些。
又来写陶渊明,因为翻旧信,看到朋友说“安得促席,说彼平生”,当时竟然没有注意到,这回注意到了就应该写下来。其实我读到这句的时候也是心里咯噔一下,但没好意思记下来,况且拿捏不住分寸,怕说错话。其实这一句前面的“愿言怀人,舟车靡从”我也很喜欢,这里“愿”字有一种悬在半空中的味道,好象是壮着胆色要说大实话了,又好象是自己说来自己听,悄悄话用来安抚自己。是车到下坡路,人下来踏在半山腰的苇草中,远远望那边的暮色夕阳,略叹气,有所思。“有所思”三个字用在这里当真好,前面都是废话了。两个都是说,存在着这样的一个人——但是我不告诉你们他是谁。
“乃陈好言,乃著新诗”这“好言”真好,不是现在说的好言相劝——这听起来太婆婆妈妈;而是好的话,这好可以解释成嘉、懿什么的,可细看,却是越解释越糊涂和复杂了,明明一个“好”字已经说明白了。这是全面的好、彻底的好、综合的好。怎么也解释不出来,这就是最实在的意思了。
《九日闲居》里一句以前没留意,刚刚发现它的好,“敛衽独闲谣,缅然起深情”,这“缅然”下得好,更何况有深情。《归园田居》里“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句是中学时候就喜欢的,每每读课文读到这里就心里一阵颤栗,虽是言志,却有些柔弱在里面。我还是喜欢柔弱的,有一点偏爱。
本该写读谢朓的,却又写了这许多陶渊明。好笑的是,边读着边脑子里冒出个“转心壶”,是白玉堂偷听来的,于是就看不进陶渊明的饮酒,只想跳出来,好好地笑一笑。
本文刊于【读品】108辑
【免费】订阅 点击 http://blog.sina.com.cn/dupinjournal 网站订阅框。
或发邮件至dupinjournal@gmail.com订阅
【读品】下载请前往:http://www.verycd.com/topics/280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