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乐:社会舆论何时才能“飞越疯人院”
卞乐:社会舆论何时才能“飞越疯人院”
2011年05月06日08:20东方网卞乐我要评论(124) 字号:T|T
卞乐 评论作者
“被精神病”事件再一次发生,但这一次更加曲折离奇,成为真实的中国版“飞越疯人院”。武汉钢铁集团职工徐武,因为和单位打官司并上访,被关进精神病院长达四年之久。为了挣脱囚禁,他从精神病院成功出逃,来到广州进行精神病鉴定,并接受媒体采访。
“飞越疯人院”的说法来自美国同名电影。这部出品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经典影片,反映了社会政治对人性的压迫和扭曲,曾经引起巨大的轰动。时至今日,徐武遭遇之悲惨不下于电影故事——武汉市出动警力,又把他从广州“绑架”了回去,再次送进当地精神病院。按照徐武的代理律师的说法,他所受的惩罚比判刑还要严重,因为刑期终有尽头,且犯人可以和外界联系;而“精神病人”的囚期漫无边际,而且丧失了普通人的话语权。
根据广州精神病医院鉴定和媒体的报道,徐武头脑清醒,神志正常,没有对社会造成任何伤害,也看不出其将伤害社会的任何预兆。甚至可以说,他比大多数人思维清晰、意志坚定,在被关押四年后仍坚持依法维权。一个值得社会大加赞扬的青年,何以遭受如此残酷待遇,在身体的囚禁和精神的折磨中无望挣扎?是谁的权力如此放肆,可以随便剥夺正常人的生活自由?在这个人逃出精神病院试图自证清白之际,谁又可以不通过足够的法律程序,更不经过可以信赖的正常的医疗检查,公然跨省追捕,令其再陷囹圄?
武汉有关方面发布的消息,漏洞百出:编造虚假地址和事实,滥用《人民警察法》第14条和公安部《110接处警规则》;武钢集团负责宣传官员对待记者粗鄙无礼、出言不逊,称女记者打搅自己“和老婆泡温泉”,狂喊“不要来找我,你们爱找谁找谁去吧!”并称“我对你没兴趣!”——这些引起民众的强烈愤怒,报纸和网络批评如潮。《人民日报》也发表文章,对武汉警方和精神病院提出质疑,并指出这是过去太多“状告”、“上访”人士被有关部门强制治疗事件的重演,要求武汉方面“拿出十分过硬的依据”来回应质疑。
事实上,徐武“飞越疯人院”一事被媒体甫一曝光,当即引发舆论哗然。但是,武汉方面不仅对“拿出十分过硬的证据”“没有兴趣”,而且变本加厉,跨省抓人。舆论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争辩和质疑,而是无论如何谴责,权力依然态度蛮横、行为倨傲。
社会舆论对官员的批评是如何起作用的呢?首先是他们在乎民意,担心自己会被淘汰。另外一种情况,是他们的上级官员很担心社会影响,听到太多批评时会对下级施加压力。当这两种方式都不发生作用时,社会舆论只能望洋兴叹,甚至也被关进精神病院:任何话语都等同于疯言疯语。
长此以往,必将导致民众对讲理失去信心和耐心,动摇社会稳定。一些傲慢的官员们,从来不知道或假装不懂得,导致社会动荡的原因就在自己身上。
2011年05月06日08:20东方网卞乐我要评论(124) 字号:T|T
卞乐 评论作者
“被精神病”事件再一次发生,但这一次更加曲折离奇,成为真实的中国版“飞越疯人院”。武汉钢铁集团职工徐武,因为和单位打官司并上访,被关进精神病院长达四年之久。为了挣脱囚禁,他从精神病院成功出逃,来到广州进行精神病鉴定,并接受媒体采访。
“飞越疯人院”的说法来自美国同名电影。这部出品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经典影片,反映了社会政治对人性的压迫和扭曲,曾经引起巨大的轰动。时至今日,徐武遭遇之悲惨不下于电影故事——武汉市出动警力,又把他从广州“绑架”了回去,再次送进当地精神病院。按照徐武的代理律师的说法,他所受的惩罚比判刑还要严重,因为刑期终有尽头,且犯人可以和外界联系;而“精神病人”的囚期漫无边际,而且丧失了普通人的话语权。
根据广州精神病医院鉴定和媒体的报道,徐武头脑清醒,神志正常,没有对社会造成任何伤害,也看不出其将伤害社会的任何预兆。甚至可以说,他比大多数人思维清晰、意志坚定,在被关押四年后仍坚持依法维权。一个值得社会大加赞扬的青年,何以遭受如此残酷待遇,在身体的囚禁和精神的折磨中无望挣扎?是谁的权力如此放肆,可以随便剥夺正常人的生活自由?在这个人逃出精神病院试图自证清白之际,谁又可以不通过足够的法律程序,更不经过可以信赖的正常的医疗检查,公然跨省追捕,令其再陷囹圄?
武汉有关方面发布的消息,漏洞百出:编造虚假地址和事实,滥用《人民警察法》第14条和公安部《110接处警规则》;武钢集团负责宣传官员对待记者粗鄙无礼、出言不逊,称女记者打搅自己“和老婆泡温泉”,狂喊“不要来找我,你们爱找谁找谁去吧!”并称“我对你没兴趣!”——这些引起民众的强烈愤怒,报纸和网络批评如潮。《人民日报》也发表文章,对武汉警方和精神病院提出质疑,并指出这是过去太多“状告”、“上访”人士被有关部门强制治疗事件的重演,要求武汉方面“拿出十分过硬的依据”来回应质疑。
事实上,徐武“飞越疯人院”一事被媒体甫一曝光,当即引发舆论哗然。但是,武汉方面不仅对“拿出十分过硬的证据”“没有兴趣”,而且变本加厉,跨省抓人。舆论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争辩和质疑,而是无论如何谴责,权力依然态度蛮横、行为倨傲。
社会舆论对官员的批评是如何起作用的呢?首先是他们在乎民意,担心自己会被淘汰。另外一种情况,是他们的上级官员很担心社会影响,听到太多批评时会对下级施加压力。当这两种方式都不发生作用时,社会舆论只能望洋兴叹,甚至也被关进精神病院:任何话语都等同于疯言疯语。
长此以往,必将导致民众对讲理失去信心和耐心,动摇社会稳定。一些傲慢的官员们,从来不知道或假装不懂得,导致社会动荡的原因就在自己身上。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