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选择什么路?(旧文粘贴)
今天写作业的时候一神游,不小心就看到了央视10年前做的那期《对话韩寒》的节目,对这个节目本身的内容韩寒的众粉丝已经抨击的够多了,我就不再多说了,只是看的过程中也激起我的很多感触,憋不住了因此必须得说一说。
怎么说呢,十年,小的时候想起来觉得漫长极了,简直都不能想象,然而一眨眼我们还不是都走了过来,一些曾经觉得石破天惊的东西今天早已司空见惯,一些曾经笃信不移的东西今天也不过是笑而不语,一句“都是浮云”掩盖了所有的无奈和忧惧。只是,我看着视频里十年前那个留着齐耳长发的韩寒,想起那时的我,还在上小学四年级,亲历了他的爆红和被人质疑时倔强的反问与抵触,突然发现,这么多年了,我们都已经快忘了当初自己的模样,更不要说所谓梦想了,只有他,那么早就知道自己要走一条什么路,要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其睿智和成熟,哪里是那个梳两根麻花辫的所谓“银行世家”的女人能明白和知晓的呢?今天的韩寒,作为中国百大公共知识分子之一,走的是一条几乎没有追随者的艰难道路。虽然很多人说节目里那两位专家迂腐,但较之其他人的敌意和嘲讽,他们已经对彼时的韩寒给予了最大的宽容和理解,尤其是那位中国社科院的研究员,他看到了韩寒的选择,明白了韩寒走的道路,并告知我们韩寒走的将是一条十分艰难的路,这样的评价不可谓不中肯,不可谓不正确,起码他的眼光比其他人要远的多,不知道十年后的今天这位研究员再想起自己当年说过的话时会不会会心一笑呢?
然而,十年过去了,当韩寒已经不再是“异类”的代言人,不再是一个羞涩的、记了仇却不知道该如何有力反击只能一遍遍讽刺的少年,当他在我们的心中已经成为一名“战士”时,聚拢在他的影子里的我们却依然不知道自己要选择一条什么样的路吧?我们仍然被禁锢在体制的枷锁里,考大学,考研究生,考博;做房奴,做孩奴,做坟奴;被不断攀升的CPI剥削,为日益膨胀的强权欺凌,被一部《老男孩》戳痛神经涕泪纵横,第二天醒来仍然是要去挣扎和奋斗吧?当然,这样的路也是路,毕竟就像那节目里专家们说的,韩寒只有一个,他不是榜样,也不能模仿,时代选择了他,成就了他,而今日的他,所言所行也正是为了履行对社会的职责与义务。相反,十年前那些和韩寒做比较的优等生,那些德智体全面发展几乎和变形金刚一样无所不能的“学生偶像”,如今又在哪里呢?多数都不在国内了,都去了大洋彼岸那个国家,在闪闪发光的镜面堆砌的高档办公室里帮助美利坚合众国的自由女神赚取生养他,教育她,塑造他的中国土地上十几亿廉价劳动力的血汗钱了。这也是一条路啊~~虽然是行不义之实但却披着“优秀”和“卓越”的灿烂外衣呢!
当然,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力,没有谁规定谁必须矫情地说“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并以此作为约束自己选择的理由。只是,十年过去了,韩寒一直在努力践行他当初年少轻狂时轻易就说出口的一些理念,而那些曾经满口仁义道德抨击他狂妄畸形的人,今天又在哪里呢?事实上,韩寒绝对不是一个爱国青年,从十年前开始他就脱离了这个国家所公认的“正轨”,时至今日也一直在抨击、讽刺、挖苦政府,说他爱国是站不住脚的,并且也肯定会被他本人嘲笑;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所走的,是一条公民的道路,是马克思·韦伯引以为傲的只有西方国家才有的合格公民精神的现实道路,这比做一个爱国者难的多。因为,仅仅谈热爱国家,是一种感性的热情,有时会盲目,会冲动,会虚伪,会犯错;而公民,则是理性、智慧、自尊、冷静的化身,是一种肯担当责任也坚决维护自身利益的清醒姿态。从这一点上来说,韩寒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一直都在为自己的选择担负应有的责任,所以十年了,他没有过气;而我希望,如他自己所希望的,五十年后他依然不会过气。
其实,难的不是你选择什么路,而是在你选择的路上你能不能坦然并坚强地走下去。人生的头两个十年已经溜走了,我们是否确定了自己选择了哪条路呢?
怎么说呢,十年,小的时候想起来觉得漫长极了,简直都不能想象,然而一眨眼我们还不是都走了过来,一些曾经觉得石破天惊的东西今天早已司空见惯,一些曾经笃信不移的东西今天也不过是笑而不语,一句“都是浮云”掩盖了所有的无奈和忧惧。只是,我看着视频里十年前那个留着齐耳长发的韩寒,想起那时的我,还在上小学四年级,亲历了他的爆红和被人质疑时倔强的反问与抵触,突然发现,这么多年了,我们都已经快忘了当初自己的模样,更不要说所谓梦想了,只有他,那么早就知道自己要走一条什么路,要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其睿智和成熟,哪里是那个梳两根麻花辫的所谓“银行世家”的女人能明白和知晓的呢?今天的韩寒,作为中国百大公共知识分子之一,走的是一条几乎没有追随者的艰难道路。虽然很多人说节目里那两位专家迂腐,但较之其他人的敌意和嘲讽,他们已经对彼时的韩寒给予了最大的宽容和理解,尤其是那位中国社科院的研究员,他看到了韩寒的选择,明白了韩寒走的道路,并告知我们韩寒走的将是一条十分艰难的路,这样的评价不可谓不中肯,不可谓不正确,起码他的眼光比其他人要远的多,不知道十年后的今天这位研究员再想起自己当年说过的话时会不会会心一笑呢?
然而,十年过去了,当韩寒已经不再是“异类”的代言人,不再是一个羞涩的、记了仇却不知道该如何有力反击只能一遍遍讽刺的少年,当他在我们的心中已经成为一名“战士”时,聚拢在他的影子里的我们却依然不知道自己要选择一条什么样的路吧?我们仍然被禁锢在体制的枷锁里,考大学,考研究生,考博;做房奴,做孩奴,做坟奴;被不断攀升的CPI剥削,为日益膨胀的强权欺凌,被一部《老男孩》戳痛神经涕泪纵横,第二天醒来仍然是要去挣扎和奋斗吧?当然,这样的路也是路,毕竟就像那节目里专家们说的,韩寒只有一个,他不是榜样,也不能模仿,时代选择了他,成就了他,而今日的他,所言所行也正是为了履行对社会的职责与义务。相反,十年前那些和韩寒做比较的优等生,那些德智体全面发展几乎和变形金刚一样无所不能的“学生偶像”,如今又在哪里呢?多数都不在国内了,都去了大洋彼岸那个国家,在闪闪发光的镜面堆砌的高档办公室里帮助美利坚合众国的自由女神赚取生养他,教育她,塑造他的中国土地上十几亿廉价劳动力的血汗钱了。这也是一条路啊~~虽然是行不义之实但却披着“优秀”和“卓越”的灿烂外衣呢!
当然,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力,没有谁规定谁必须矫情地说“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并以此作为约束自己选择的理由。只是,十年过去了,韩寒一直在努力践行他当初年少轻狂时轻易就说出口的一些理念,而那些曾经满口仁义道德抨击他狂妄畸形的人,今天又在哪里呢?事实上,韩寒绝对不是一个爱国青年,从十年前开始他就脱离了这个国家所公认的“正轨”,时至今日也一直在抨击、讽刺、挖苦政府,说他爱国是站不住脚的,并且也肯定会被他本人嘲笑;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所走的,是一条公民的道路,是马克思·韦伯引以为傲的只有西方国家才有的合格公民精神的现实道路,这比做一个爱国者难的多。因为,仅仅谈热爱国家,是一种感性的热情,有时会盲目,会冲动,会虚伪,会犯错;而公民,则是理性、智慧、自尊、冷静的化身,是一种肯担当责任也坚决维护自身利益的清醒姿态。从这一点上来说,韩寒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一直都在为自己的选择担负应有的责任,所以十年了,他没有过气;而我希望,如他自己所希望的,五十年后他依然不会过气。
其实,难的不是你选择什么路,而是在你选择的路上你能不能坦然并坚强地走下去。人生的头两个十年已经溜走了,我们是否确定了自己选择了哪条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