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其实我很不理解一件事。就是为什么要把乐趣毁灭。好像高尚高级的东西就是痛苦的严肃的,就不应该是有趣的一样。
文学,音乐,绘画,建筑,科学……这些本来不应该是美而有趣的吗。如果不是一开始对于它们的兴趣,又怎么会从事这一行,投身于创作与欣赏之中呢。
当然现代人的选择越来越被外界扭曲,学习或从事还真不一定是源于兴趣。金钱,道德,父母,学校,社会,机缘,都可能让人就干着自己完全不认可的事。
干的久了,怎么也混个专家头衔,便可大放厥词。自己本来不敢兴趣的事,怎么能说的有趣。自己干得苦恼不堪,就只能写的越发的艰深,好让别人崇敬于自己的功绩。
其实哪有那么苦呢。
尤其是建筑。
不知道为什么,以前还没学建筑的时候,就发现,建筑师总是表现的特别“专业”,格外“专业”。说着别人听不懂的词,似是而非,理论满天飞,脸上带着建筑师特有的高傲的专业表情。一群建筑师聚在一起的时候,更加是以说非专业人士没法理解的话为乐。
一年级的时候说说柯布啊,苏博啊,盖里啊,流水别墅啊。二年级的时候谈谈歇山啊,斗拱啊,桁架啊,su啊。在高年级就讨论各路冷门建筑师及其理论。研究生博士老师就更高级了。
我每念建筑的时候听不懂一年级生的话;念了一年级听不懂二年级的话,并且很崇拜学长学姐们;念了二年级努力想插入那些高级的理论,想去看想去读想学各种软件。
但是回过头看看,发现入了这门,其实这些真的没有听上去那么复杂。
有的时候会被大牛们打击,他们说的话我真的听不懂呢,是不是我真的很差劲啊,我是不是真的差的太远了啊。
我现在仍然不是大牛,但是我斗胆的憧憬一下,其实我差的没有看上去那么远吧。这些其实真的没有看上去那么复杂那么困难。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嘛。
建筑,归根结底是给人住的。提出这个理论,批评那个理论。线性非线性,参数不参数,多少是新瓶装旧酒?如果我不是建筑师,作为一个建筑的使用者,我在乎吗?一个建筑的真正使用者在乎的是什么呢?那些理论假设实验是为了显示优越吗?把它们拿掉,人们住的就不是房子了吗?
还有艺术。上了艺术史,我感到很困惑。应该说通过这节课我还是学到了很多,我感觉我现在去看展的话能更加理解那些艺术家所想表达的东西了。但是我是怎么收获了这种能力的呢?
我觉得观赏现代艺术颇有点像阅读分析。它有一套固定的方法去解读。它们很像命题作文,看上去不知所云,其实总是为了表达某种理念,某种思想,或者激起你的某种情感,无论是积极地还是消极地。讽刺的是,艺术作品不再是美的代名词。当一个艺术老师说你的作品很“pretty”的时候,那不是褒扬。
应该说很多现代艺术作品需要一套说明书才能被理解。艺术品不应该是speak for itself的吗?如果艺术品不用表现美,只用讲道理,那写作岂不是更有效的讲道理的方法吗。当然艺术品确实可以表达思想,它可能可以直接的激起人的主观感情,不是说不能有讲道理的艺术品,但是现代艺术品一定得是这样吗?难道就不能单纯表达美和情感吗?
我在想我们是不是把很多东西复杂化了。本质呢。
文学,音乐,绘画,建筑,科学……这些本来不应该是美而有趣的吗。如果不是一开始对于它们的兴趣,又怎么会从事这一行,投身于创作与欣赏之中呢。
当然现代人的选择越来越被外界扭曲,学习或从事还真不一定是源于兴趣。金钱,道德,父母,学校,社会,机缘,都可能让人就干着自己完全不认可的事。
干的久了,怎么也混个专家头衔,便可大放厥词。自己本来不敢兴趣的事,怎么能说的有趣。自己干得苦恼不堪,就只能写的越发的艰深,好让别人崇敬于自己的功绩。
其实哪有那么苦呢。
尤其是建筑。
不知道为什么,以前还没学建筑的时候,就发现,建筑师总是表现的特别“专业”,格外“专业”。说着别人听不懂的词,似是而非,理论满天飞,脸上带着建筑师特有的高傲的专业表情。一群建筑师聚在一起的时候,更加是以说非专业人士没法理解的话为乐。
一年级的时候说说柯布啊,苏博啊,盖里啊,流水别墅啊。二年级的时候谈谈歇山啊,斗拱啊,桁架啊,su啊。在高年级就讨论各路冷门建筑师及其理论。研究生博士老师就更高级了。
我每念建筑的时候听不懂一年级生的话;念了一年级听不懂二年级的话,并且很崇拜学长学姐们;念了二年级努力想插入那些高级的理论,想去看想去读想学各种软件。
但是回过头看看,发现入了这门,其实这些真的没有听上去那么复杂。
有的时候会被大牛们打击,他们说的话我真的听不懂呢,是不是我真的很差劲啊,我是不是真的差的太远了啊。
我现在仍然不是大牛,但是我斗胆的憧憬一下,其实我差的没有看上去那么远吧。这些其实真的没有看上去那么复杂那么困难。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嘛。
建筑,归根结底是给人住的。提出这个理论,批评那个理论。线性非线性,参数不参数,多少是新瓶装旧酒?如果我不是建筑师,作为一个建筑的使用者,我在乎吗?一个建筑的真正使用者在乎的是什么呢?那些理论假设实验是为了显示优越吗?把它们拿掉,人们住的就不是房子了吗?
还有艺术。上了艺术史,我感到很困惑。应该说通过这节课我还是学到了很多,我感觉我现在去看展的话能更加理解那些艺术家所想表达的东西了。但是我是怎么收获了这种能力的呢?
我觉得观赏现代艺术颇有点像阅读分析。它有一套固定的方法去解读。它们很像命题作文,看上去不知所云,其实总是为了表达某种理念,某种思想,或者激起你的某种情感,无论是积极地还是消极地。讽刺的是,艺术作品不再是美的代名词。当一个艺术老师说你的作品很“pretty”的时候,那不是褒扬。
应该说很多现代艺术作品需要一套说明书才能被理解。艺术品不应该是speak for itself的吗?如果艺术品不用表现美,只用讲道理,那写作岂不是更有效的讲道理的方法吗。当然艺术品确实可以表达思想,它可能可以直接的激起人的主观感情,不是说不能有讲道理的艺术品,但是现代艺术品一定得是这样吗?难道就不能单纯表达美和情感吗?
我在想我们是不是把很多东西复杂化了。本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