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已在旧时光
1.
“你外公打电话过来,说你外婆快不行了。”
凌晨忽然听见这句话以为噩梦,迷糊中见妈妈坐在床边,看不清表情。
“我们先过去,上班时间X阿姨会来拿些东西,给她以后你就回来吧。”
于是瞬间清醒,声音也清明,“好,你们去。”
不久关门声响起,摸过床头的手机摁亮。
五点半。
心里平静得不起一丝波澜,起床穿衣洗漱清理东西,九点坐上回家的公汽。
五月的阳光,晒得身上有点疼。坐在208的二层窗口边,头发被风吹得乱七八糟。
然后突然就哭了。
2.
外婆卧病在床几乎两年。
而在这之前,外婆是怎样一个人呢。
乐观,性急,坐不住,行如风。
同是学生物出身,后来做了中学老师,
跟慢性子,温柔,喜欢睡懒觉的外公,几乎是两个极端的端点,
外公年轻时家庭条件很好,算是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儿。
闲时伺弄些花草,外婆什么家务都不让他动手。
极挑食,很多忌口,口味极淡极素。
不爱说话,只在对学生还有对我才多讲几句,开开玩笑。
这样的两个人,相互扶持走了一辈子。
3.
在家门口烧了纸钱,客厅已经被简单布置成灵堂。
爸妈出门联络火化葬礼事宜,舅舅在家帮忙。
外公一个人坐在客厅,默默地看着遗像上的外婆。
期间有朋友前来吊唁,我和舅舅忙着招待。
而他只是一个人坐在客厅,默默看着遗像上的她。
吊唁的客人来了一拨拨,走时都嘱咐我“好好安慰你外公”。
他不太答话,坐在沙发上也不怎么动。
我只能沉默地坐在他身边。
而他沉默地看着遗像上的她。
4.
两年前的情人节,外婆忽然昏迷不醒。
一家子人手忙脚乱叫了救护车送到医院,住了月余接回家,眼看身体渐渐康复,冬天来临的时候,她却又倒下了。
这一次再没能离开病床。
外婆一直是个要强的人。
善良,正直,从不喜欢给人添麻烦。
如果她早知道自己最后将完全无法自理,心里一定会比生病更难受吧。
前些年因为一个压迫了视觉神经的脑瘤,左眼几乎失明,并被瘤子压出核桃大的肿块。
手术后似乎好了几年,然而最后实在因为身体状况太差,复发并且更严重了。
曾经丰满的脸颊瘪了下去,更突出了肿得骇人的眼睛。
还有意识的时候,还能自娱自乐地躺在病床上唱歌。
渐渐地神智不太清晰,有时不知道我是谁。
于是渐渐我也很少再进她的房间。
有时去喊外公吃饭,会看见外公坐在床边,额头抵着她的,轻轻的抚摸她的脸。
5.
火化下葬的那天外公没有同行。
一如当年爷爷去世奶奶也没有送到最后。
家长还是怕他们情绪起伏太大对身体有影响吧。
然而在我们临出门的时候,外公哭了。
不是嚎啕大哭,却像是小孩子那么抽抽搭搭的,委屈地哭着。
大人们不知所措地沉默。
我坐在他旁边搂着他的肩。
差点就要出口劝他们带上外公一起去。
可是想想火葬场的气氛,失去生气的身体,哭倒在地上的家人。
还是觉得也许父母的决定比较正确。
6.
去年一年似乎都很少在家。
无论是平时在学校一周才回一天,还是暑假跑到美国去打工一去就是三个月。
在家的时间是少之又少。
偶尔在家,会听到外公外婆的对话。
“我是谁?”
“你是我老公!”
外婆的耳朵不好,外公和她说话要扬起嗓子。
听觉不好的人往往也会很大声的说话。
外婆也是。
“我是谁?”
“你是我老公!”
开始听到的时候我觉得好好笑,两个人一大把年纪了还肉麻。
可是后来外婆清醒的时候越来越少,这却几乎是每次我在家都能听到的对话。
每天问几遍,是不是就不会忘了?
“我是谁?”
“你是我老公!”
7.
火化那天妈妈和姨妈她们哭得跪倒在火化室外。
姨妈还转过哭得煞白的脸看了抱着遗像站在后面默默流泪的我一眼,好像在说跪啊,你怎么不跪。
要跪也该是我跪在妈妈旁边,和她一起悲伤。
礼貌性地哭一哭有什么意义?
姨妈们边哭边说“您辛苦了一辈子,安心地去吧”
只有妈妈哭得快昏过去,喊着“爸爸该怎么办???”
其时我好想拨开地上的人群冲到妈妈身边去。
最后还是抱紧了怀里的遗像。
8.
后来妈妈也跟我说过,不敢让外公去火葬场,怕他太难过。
“他们俩关系太好了,没见过这么好的。
不管你外婆变成什么样,病的多重,多难看,甚至神智都不清醒。
你外公还是像哄孩子一样,每天摸摸她的脸,陪她说话。”
我知道的。
那天坐在沙发上,外公突然说,
“再过几个月就是我们结婚五十年,八月一号。“
然后就再没开口。
那天外公知道不能送外婆到最后,
坐在房间里哭得像个孩子。
就让我姑且肤浅地称之为爱情。
五十年里发过地震,闹过饥荒,洪水淹没过无数村庄;
五十年里太阳被天狗吞下又吐出来,星星排成过一列又复大珠小珠落玉盘;
五十年里,桑田沧海,爱情却一直没离开。
伊人已在旧时光。
“你外公打电话过来,说你外婆快不行了。”
凌晨忽然听见这句话以为噩梦,迷糊中见妈妈坐在床边,看不清表情。
“我们先过去,上班时间X阿姨会来拿些东西,给她以后你就回来吧。”
于是瞬间清醒,声音也清明,“好,你们去。”
不久关门声响起,摸过床头的手机摁亮。
五点半。
心里平静得不起一丝波澜,起床穿衣洗漱清理东西,九点坐上回家的公汽。
五月的阳光,晒得身上有点疼。坐在208的二层窗口边,头发被风吹得乱七八糟。
然后突然就哭了。
2.
外婆卧病在床几乎两年。
而在这之前,外婆是怎样一个人呢。
乐观,性急,坐不住,行如风。
同是学生物出身,后来做了中学老师,
跟慢性子,温柔,喜欢睡懒觉的外公,几乎是两个极端的端点,
外公年轻时家庭条件很好,算是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儿。
闲时伺弄些花草,外婆什么家务都不让他动手。
极挑食,很多忌口,口味极淡极素。
不爱说话,只在对学生还有对我才多讲几句,开开玩笑。
这样的两个人,相互扶持走了一辈子。
3.
在家门口烧了纸钱,客厅已经被简单布置成灵堂。
爸妈出门联络火化葬礼事宜,舅舅在家帮忙。
外公一个人坐在客厅,默默地看着遗像上的外婆。
期间有朋友前来吊唁,我和舅舅忙着招待。
而他只是一个人坐在客厅,默默看着遗像上的她。
吊唁的客人来了一拨拨,走时都嘱咐我“好好安慰你外公”。
他不太答话,坐在沙发上也不怎么动。
我只能沉默地坐在他身边。
而他沉默地看着遗像上的她。
4.
两年前的情人节,外婆忽然昏迷不醒。
一家子人手忙脚乱叫了救护车送到医院,住了月余接回家,眼看身体渐渐康复,冬天来临的时候,她却又倒下了。
这一次再没能离开病床。
外婆一直是个要强的人。
善良,正直,从不喜欢给人添麻烦。
如果她早知道自己最后将完全无法自理,心里一定会比生病更难受吧。
前些年因为一个压迫了视觉神经的脑瘤,左眼几乎失明,并被瘤子压出核桃大的肿块。
手术后似乎好了几年,然而最后实在因为身体状况太差,复发并且更严重了。
曾经丰满的脸颊瘪了下去,更突出了肿得骇人的眼睛。
还有意识的时候,还能自娱自乐地躺在病床上唱歌。
渐渐地神智不太清晰,有时不知道我是谁。
于是渐渐我也很少再进她的房间。
有时去喊外公吃饭,会看见外公坐在床边,额头抵着她的,轻轻的抚摸她的脸。
5.
火化下葬的那天外公没有同行。
一如当年爷爷去世奶奶也没有送到最后。
家长还是怕他们情绪起伏太大对身体有影响吧。
然而在我们临出门的时候,外公哭了。
不是嚎啕大哭,却像是小孩子那么抽抽搭搭的,委屈地哭着。
大人们不知所措地沉默。
我坐在他旁边搂着他的肩。
差点就要出口劝他们带上外公一起去。
可是想想火葬场的气氛,失去生气的身体,哭倒在地上的家人。
还是觉得也许父母的决定比较正确。
6.
去年一年似乎都很少在家。
无论是平时在学校一周才回一天,还是暑假跑到美国去打工一去就是三个月。
在家的时间是少之又少。
偶尔在家,会听到外公外婆的对话。
“我是谁?”
“你是我老公!”
外婆的耳朵不好,外公和她说话要扬起嗓子。
听觉不好的人往往也会很大声的说话。
外婆也是。
“我是谁?”
“你是我老公!”
开始听到的时候我觉得好好笑,两个人一大把年纪了还肉麻。
可是后来外婆清醒的时候越来越少,这却几乎是每次我在家都能听到的对话。
每天问几遍,是不是就不会忘了?
“我是谁?”
“你是我老公!”
7.
火化那天妈妈和姨妈她们哭得跪倒在火化室外。
姨妈还转过哭得煞白的脸看了抱着遗像站在后面默默流泪的我一眼,好像在说跪啊,你怎么不跪。
要跪也该是我跪在妈妈旁边,和她一起悲伤。
礼貌性地哭一哭有什么意义?
姨妈们边哭边说“您辛苦了一辈子,安心地去吧”
只有妈妈哭得快昏过去,喊着“爸爸该怎么办???”
其时我好想拨开地上的人群冲到妈妈身边去。
最后还是抱紧了怀里的遗像。
8.
后来妈妈也跟我说过,不敢让外公去火葬场,怕他太难过。
“他们俩关系太好了,没见过这么好的。
不管你外婆变成什么样,病的多重,多难看,甚至神智都不清醒。
你外公还是像哄孩子一样,每天摸摸她的脸,陪她说话。”
我知道的。
那天坐在沙发上,外公突然说,
“再过几个月就是我们结婚五十年,八月一号。“
然后就再没开口。
那天外公知道不能送外婆到最后,
坐在房间里哭得像个孩子。
就让我姑且肤浅地称之为爱情。
五十年里发过地震,闹过饥荒,洪水淹没过无数村庄;
五十年里太阳被天狗吞下又吐出来,星星排成过一列又复大珠小珠落玉盘;
五十年里,桑田沧海,爱情却一直没离开。
伊人已在旧时光。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