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找到东了
4月初去三亚的时候,曾经很想去南沙群岛曾母暗沙那边,但后来一想那种地方肯定去不了,后来就退而求其次想去锦母角——中国大陆架最南端,可后来得知由于军事改造也去不了,那既然连真正的天涯海角都去不了,假的我就更不愿意去了,所以有点遗憾,我想到达国土最南端的地方,没能达成。
之前在做路线的时候,涉及到黑龙江,我的路线显得有点扯淡,哈尔滨往东直到抚远,然后就直接拉一条直线到漠河,中间我完全没有了解,现在走的同江伊春嘉荫黑河嫩江之类的地方,完全不在我最初的规划中。在我心中,黑龙江只有这三个地方是我一定要到达的。事实也是,哈尔滨停留几天以后,把大包寄存在大学同学那里,背着一个小包轻装东行而去,火车4131次,终点站前进站……
前进站,很好听很中国的名字,是目前我国最东边的火车站,也是一个看起来就很袖珍的火车站,不过马上“潜伏铁路”修好以后,最东边的火车站就会变成抚远站了。下火车,转小巴到抚远县城需要将近四个小时,然后从再转小小巴从县城到乌苏镇还需要一个小时汽车,就这样,我马不停蹄,在24小时内,从哈尔滨平移到了中国最东极——佳木斯市抚远县乌苏镇。
说是一个镇,其实在行政级别上根本不算,整个乌苏一共就一户人家(兼客栈兼超市)+中国东方第一哨+一个中国移动信号塔,没了。那天下午我到时,整个客栈就我一个人投宿,而且没有人预订,这基本说明,那天下午只有我一个游客,那只能我一个人去尝试登陆黑瞎子岛,第二天估计也只能我一个人早起看日出,看完日出估计也只能我一个人徒步去抓吉了……又是一个人,习惯了就好。
把包放在房间里,带上相机,我沿着乌苏里江一路往北往东走去。路上路过了所谓的“乌苏镇”石碑,也路过了所谓的乌苏里江+黑瞎子岛快艇游,路过了渔民的各种活杀江鱼,我都没有多加停留,我希望尝试登陆黑匣子岛,这便是我的目标。
进了东北,感觉最明显的就是天蓝云低,而且感觉越远离城市,这种现象越明显,在抚远也不例外。伴随乌苏里江,我一路前行,我的前后视野范围内一个活人都没有,只有江上泛起的波浪,偶尔掠过的渔船,鸟儿啁啾。我走了将近一个小时貌似,来到了陆地的最东端,一个正在修建的广场,后来得知叫太阳广场,这里马上开发以后将会立有地标,标注为中国东极。我掏出了手机,GPS定位,此时的经度为东经134°42′58.6″。我不确定这是否就是我能到达的国土最东极,所以我只拍了几张照片,便继续前行。
站在太阳广场,正前方隔着抚远水道便是黑瞎子岛,右侧乌苏里江对岸则是俄罗斯的一个小镇。黑瞎子岛今年初被两国达成共识,共同开发成为贸易旅游区,互免签证,所以我们西侧这边正在修桥建房,而且在岛上也正在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东方第一哨。我之前听说了现在有浮桥从大陆这边通往黑瞎子岛,主要是供施工车辆进出的,我想尝试一下是否能上去,因此我继续往浮桥走去。
又沿着江边走了将近半个小时,终于来到浮桥入口处,桥边一排平房挂着一个牌子“上桥登记处”,我正要前往登记,然后突然犹豫了一下,TNND,人家登记又不是让各种路人甲登记的,我过去不是找拦截么。还好我终于脑子还是转过弯来,瞅了一眼形势,只有浮桥前方架有摄像头,我直接从边上树林里下了河道,绕过摄像头,翻上浮桥。就这样,在我面前就只剩一座灰尘滚滚的浮桥,以及那座神秘的岛屿——黑瞎子岛。
一路上依然有各种大卡车进进出出,运着物料什么的从我边上疾驰而过都不带鸣笛的,车过浮桥那“况且况且”的声音犹如火车一样,在这寂静山林里显得很明显,我只能躲着车,躲着灰,躲着卡车上工人的一片莫名其妙的眼光,继续前行。比想象要顺利得多,直接登陆黑瞎子岛,看着身边码头的旗帜,我显得有点小激动。
上岛后,我避开了沿江大批工人施工的地方,对着手机指南针的指示,沿着小路一直往东走去,我想找真正的中国东方第一哨所,最好能再往前点看见两国围栏,然后对着岛上的俄罗斯教堂撒泡尿什么的。我边寻思一会儿看见以后应不应该搞点更愤青的举动,一边继续前行,忽然在一拐角处猛然看见了正在建的第一哨,底下有几名我们亲切可爱的解放军战士正在说着什么,他们看见我显得有点意外,各种意外惊诧表情写在脸上。
我躲是躲不掉了,我只好厚着脸皮往前走,深呼吸后故作无所谓地问了一句,“同志,我想看那个俄罗斯教堂该怎么去?”当中一个同志走了过来(后来知道是值班班长),“你怎么上来的,证件呢?”好吧……我知道了,原来果然是不允许上岛的。我拿出身份证,解释了是怎么一不小心迷迷糊糊就上来的,没啥恶意就好奇想瞅瞅之类的,巴拉巴拉解释了一会儿,他把身份证还给了我。“你就站在这儿吧,教堂是人家的你看什么,不许再往前走了……”以一个男人的直觉告诉我,我已无法突破眼前这个男人的极限,因此我拿起相机对着东方拍了一张照片,同时拿出手机,记录下了此时的GPS坐标,突然惊讶这个坐标居然还没之前太阳广场靠东,不免有些遗憾。我知道再往前行,一个拐弯处应该就是真正的现在两国接壤的地方,我就能对着俄罗斯教堂撒尿以一种最原始古朴的方式宣告国土,可这个想法破灭了。
我有点怏怏地从黑匣子岛上往回走,虽说已比大多数人幸运成功登陆黑瞎子,可没能真正走到边境线还是有点遗憾。连续两天的车马周转,再加上徒步了一下午,不免有些累了,随身携带的矿泉水也喝完了,一看见这几乎要斜下到底的夕阳,想起还得走将近两个小时才能回到乌苏镇,不免有些提不起干劲。我走到浮桥那里,看见很多施工车辆正在往回走,他们应该都是要赶回抚远县城住宿的吧。我站在浮桥边,很本能地举起右手,大拇指向上,自认为还算很标准的搭车手势。终于,在几个车疾驶而过吃了不少灰以后,有一辆卡车停在了我面前,副驾驶上的人伸出脑袋冲我微微一笑示意我上车吧,我双手合一举了个躬,往车后斗上爬了上去。这便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搭车经历,所在地很特殊,方式也很特殊,车辆也很特殊,各种很特殊,我将会一直牢牢记住。
于是很幸运,我在太阳下山之前回到了旅馆。旅馆用的水都是江里直接抽上来的,有点小腥味,而且没有热水,我就随便折腾了一下,早早上床,这里的日出是早上3点出头,我可不想错过祖国的第一缕阳光。
闹钟2点30响起,我拿起牙刷毛巾准备出门洗漱,房门正对着的便是东方,一开门便看见天边一线泛白,虽然太阳还未出来,可眼前美景已足够让我心动,我扔下毛巾牙刷,抓起相机,便往江边上跑。而后,我便边饿着,边困着,边冻着,在江边站了一个多小时,拍下了那天中国的第一组日出照片。
不知道是因为心理作用还是啥,反正感觉那天日出很是美好,自己拍的很爽很愉快,直到4点来钟,太阳已完全发出光芒不再留有鸡蛋黄的光晕,我便收拾收拾回到旅馆,还好没刷牙洗脸,直接脱了衣服上床睡了个回笼觉。闹钟8点再次想起,顶着困意洗漱退房,我得赶在中午之前徒步到抓吉镇。
从乌苏到抓吉,大概12公里的路程吧,网上号称为神马十大必走徒步路线之一,有点言过其实吧,不过风景确实还算不错,有对面老毛子的山+乌苏里江+我们的湿地草地花儿作陪,一个人就这么哼哧哼哧往前走。路上来来回回的车不少,这时我就没想过要搭车了,一是时间允许,另一个是感觉在经济允许或者交通方便的情况下搭车麻烦别人,我于心不忍,就像我不喜欢去研究逃火车票一样。在我看来,搭车与沙发都属于一个经历而已吧,除非你为了刻意体验别样滋味,否则最好是在于人方便于己方便的情况下实施,再否则还是自食其力比较好。
一个人的徒步有点小孤单,我只好看着路边的白桦树就唱着《白桦林》,看着乌苏里江就唱着《乌苏里船歌》,这样也就不显得那么无聊了。一个人的徒步容易丧失定位,所以我只能不断给自己找目标,一栋前方的茅屋,亦或是拐弯处的大树,有目标做引,便轻松许多。
充满目标感和随意性,我发现我已经开始迷恋上这样的生活……
之前在做路线的时候,涉及到黑龙江,我的路线显得有点扯淡,哈尔滨往东直到抚远,然后就直接拉一条直线到漠河,中间我完全没有了解,现在走的同江伊春嘉荫黑河嫩江之类的地方,完全不在我最初的规划中。在我心中,黑龙江只有这三个地方是我一定要到达的。事实也是,哈尔滨停留几天以后,把大包寄存在大学同学那里,背着一个小包轻装东行而去,火车4131次,终点站前进站……
前进站,很好听很中国的名字,是目前我国最东边的火车站,也是一个看起来就很袖珍的火车站,不过马上“潜伏铁路”修好以后,最东边的火车站就会变成抚远站了。下火车,转小巴到抚远县城需要将近四个小时,然后从再转小小巴从县城到乌苏镇还需要一个小时汽车,就这样,我马不停蹄,在24小时内,从哈尔滨平移到了中国最东极——佳木斯市抚远县乌苏镇。
说是一个镇,其实在行政级别上根本不算,整个乌苏一共就一户人家(兼客栈兼超市)+中国东方第一哨+一个中国移动信号塔,没了。那天下午我到时,整个客栈就我一个人投宿,而且没有人预订,这基本说明,那天下午只有我一个游客,那只能我一个人去尝试登陆黑瞎子岛,第二天估计也只能我一个人早起看日出,看完日出估计也只能我一个人徒步去抓吉了……又是一个人,习惯了就好。
把包放在房间里,带上相机,我沿着乌苏里江一路往北往东走去。路上路过了所谓的“乌苏镇”石碑,也路过了所谓的乌苏里江+黑瞎子岛快艇游,路过了渔民的各种活杀江鱼,我都没有多加停留,我希望尝试登陆黑匣子岛,这便是我的目标。
进了东北,感觉最明显的就是天蓝云低,而且感觉越远离城市,这种现象越明显,在抚远也不例外。伴随乌苏里江,我一路前行,我的前后视野范围内一个活人都没有,只有江上泛起的波浪,偶尔掠过的渔船,鸟儿啁啾。我走了将近一个小时貌似,来到了陆地的最东端,一个正在修建的广场,后来得知叫太阳广场,这里马上开发以后将会立有地标,标注为中国东极。我掏出了手机,GPS定位,此时的经度为东经134°42′58.6″。我不确定这是否就是我能到达的国土最东极,所以我只拍了几张照片,便继续前行。
![]() |
站在太阳广场,正前方隔着抚远水道便是黑瞎子岛,右侧乌苏里江对岸则是俄罗斯的一个小镇。黑瞎子岛今年初被两国达成共识,共同开发成为贸易旅游区,互免签证,所以我们西侧这边正在修桥建房,而且在岛上也正在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东方第一哨。我之前听说了现在有浮桥从大陆这边通往黑瞎子岛,主要是供施工车辆进出的,我想尝试一下是否能上去,因此我继续往浮桥走去。
![]() |
又沿着江边走了将近半个小时,终于来到浮桥入口处,桥边一排平房挂着一个牌子“上桥登记处”,我正要前往登记,然后突然犹豫了一下,TNND,人家登记又不是让各种路人甲登记的,我过去不是找拦截么。还好我终于脑子还是转过弯来,瞅了一眼形势,只有浮桥前方架有摄像头,我直接从边上树林里下了河道,绕过摄像头,翻上浮桥。就这样,在我面前就只剩一座灰尘滚滚的浮桥,以及那座神秘的岛屿——黑瞎子岛。
一路上依然有各种大卡车进进出出,运着物料什么的从我边上疾驰而过都不带鸣笛的,车过浮桥那“况且况且”的声音犹如火车一样,在这寂静山林里显得很明显,我只能躲着车,躲着灰,躲着卡车上工人的一片莫名其妙的眼光,继续前行。比想象要顺利得多,直接登陆黑瞎子岛,看着身边码头的旗帜,我显得有点小激动。
![]() |
上岛后,我避开了沿江大批工人施工的地方,对着手机指南针的指示,沿着小路一直往东走去,我想找真正的中国东方第一哨所,最好能再往前点看见两国围栏,然后对着岛上的俄罗斯教堂撒泡尿什么的。我边寻思一会儿看见以后应不应该搞点更愤青的举动,一边继续前行,忽然在一拐角处猛然看见了正在建的第一哨,底下有几名我们亲切可爱的解放军战士正在说着什么,他们看见我显得有点意外,各种意外惊诧表情写在脸上。
我躲是躲不掉了,我只好厚着脸皮往前走,深呼吸后故作无所谓地问了一句,“同志,我想看那个俄罗斯教堂该怎么去?”当中一个同志走了过来(后来知道是值班班长),“你怎么上来的,证件呢?”好吧……我知道了,原来果然是不允许上岛的。我拿出身份证,解释了是怎么一不小心迷迷糊糊就上来的,没啥恶意就好奇想瞅瞅之类的,巴拉巴拉解释了一会儿,他把身份证还给了我。“你就站在这儿吧,教堂是人家的你看什么,不许再往前走了……”以一个男人的直觉告诉我,我已无法突破眼前这个男人的极限,因此我拿起相机对着东方拍了一张照片,同时拿出手机,记录下了此时的GPS坐标,突然惊讶这个坐标居然还没之前太阳广场靠东,不免有些遗憾。我知道再往前行,一个拐弯处应该就是真正的现在两国接壤的地方,我就能对着俄罗斯教堂撒尿以一种最原始古朴的方式宣告国土,可这个想法破灭了。
![]() |
我有点怏怏地从黑匣子岛上往回走,虽说已比大多数人幸运成功登陆黑瞎子,可没能真正走到边境线还是有点遗憾。连续两天的车马周转,再加上徒步了一下午,不免有些累了,随身携带的矿泉水也喝完了,一看见这几乎要斜下到底的夕阳,想起还得走将近两个小时才能回到乌苏镇,不免有些提不起干劲。我走到浮桥那里,看见很多施工车辆正在往回走,他们应该都是要赶回抚远县城住宿的吧。我站在浮桥边,很本能地举起右手,大拇指向上,自认为还算很标准的搭车手势。终于,在几个车疾驶而过吃了不少灰以后,有一辆卡车停在了我面前,副驾驶上的人伸出脑袋冲我微微一笑示意我上车吧,我双手合一举了个躬,往车后斗上爬了上去。这便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搭车经历,所在地很特殊,方式也很特殊,车辆也很特殊,各种很特殊,我将会一直牢牢记住。
![]() |
于是很幸运,我在太阳下山之前回到了旅馆。旅馆用的水都是江里直接抽上来的,有点小腥味,而且没有热水,我就随便折腾了一下,早早上床,这里的日出是早上3点出头,我可不想错过祖国的第一缕阳光。
闹钟2点30响起,我拿起牙刷毛巾准备出门洗漱,房门正对着的便是东方,一开门便看见天边一线泛白,虽然太阳还未出来,可眼前美景已足够让我心动,我扔下毛巾牙刷,抓起相机,便往江边上跑。而后,我便边饿着,边困着,边冻着,在江边站了一个多小时,拍下了那天中国的第一组日出照片。
![]() |
![]() |
![]() |
![]() |
不知道是因为心理作用还是啥,反正感觉那天日出很是美好,自己拍的很爽很愉快,直到4点来钟,太阳已完全发出光芒不再留有鸡蛋黄的光晕,我便收拾收拾回到旅馆,还好没刷牙洗脸,直接脱了衣服上床睡了个回笼觉。闹钟8点再次想起,顶着困意洗漱退房,我得赶在中午之前徒步到抓吉镇。
从乌苏到抓吉,大概12公里的路程吧,网上号称为神马十大必走徒步路线之一,有点言过其实吧,不过风景确实还算不错,有对面老毛子的山+乌苏里江+我们的湿地草地花儿作陪,一个人就这么哼哧哼哧往前走。路上来来回回的车不少,这时我就没想过要搭车了,一是时间允许,另一个是感觉在经济允许或者交通方便的情况下搭车麻烦别人,我于心不忍,就像我不喜欢去研究逃火车票一样。在我看来,搭车与沙发都属于一个经历而已吧,除非你为了刻意体验别样滋味,否则最好是在于人方便于己方便的情况下实施,再否则还是自食其力比较好。
一个人的徒步有点小孤单,我只好看着路边的白桦树就唱着《白桦林》,看着乌苏里江就唱着《乌苏里船歌》,这样也就不显得那么无聊了。一个人的徒步容易丧失定位,所以我只能不断给自己找目标,一栋前方的茅屋,亦或是拐弯处的大树,有目标做引,便轻松许多。
充满目标感和随意性,我发现我已经开始迷恋上这样的生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