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导论 笔记(五)
五、霍布斯之《利维坦》
霍布斯生于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那一年。霍在牛津大学毕业后担任卡夫迪许贵族的私人家教,随后英格兰内战爆发,查理一世遭到处决,霍布斯逃离英国来到法国,随后返回英国。他与伽利略、笛卡尔成为朋友,曾经担任过培根的私人秘书。
《利维坦》出版前三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该和平条约终结了一个世纪的宗教战争。合约宣布每个国家都拥有主权,各国首脑有权决定本国宗教信仰,君主有统治和建立宗教的权利。
《利维坦》出版后受到猛烈抨击。对于宗教,霍是无神论者;对于共和制,他支持君主制;对于君主制,他是怀疑分子和现代自由主义思想家。霍布斯和马基亚弗利都是现代国家的建构者,马氏的重点是探讨君主,霍氏的重点是国家主权。
《利维坦》即人造的君主、人造的人,霍避开代议制,认为君主以保护自然人为目的,是人民意志的体现。人造的人就像今天说的带有某种职务之人。《约伯记》提到利维坦是骄傲孩子们的国王。
霍布斯是一位改革家,面对现实状况,而非依靠想象,把自己的学说称之为“政治科学”,反对亚里士多德的民间科学。霍氏把当时英国内部冲突归咎于亚氏理论的影响,因为当时英国共和派拥护亚氏,人是政治性动物,应该参与自治过程,霍视其为内战原因之一。
霍布斯是唯物主义论者。亚里士多德认为人都是目的论者,即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行动,为了变得更好或防止变坏的目的。霍则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是负面的,非善良的。我们进入社会不是为了完善自身的理智,而是为了避免更大的罪恶。
霍的中心问题是什么使得政府权力合法化?什么使得权利统治成为可能?于是提出自然状态的学说。何谓自然状态?(the state of nature)
自然状态是进入人类文明社会之前的一种状态。在自然状态里,人们缺乏足够的安全感,生活是孤独、贫穷、肮脏、残忍的,幸福是短暂的瞬间。人的天性决定了其自然的状态。战争的爆发归因于人的天性。冲突、战争是自然状态的常态,和平是稀有的衍生物,人的天性使其难以团结。恐惧是一种依赖情绪,使人寻找和平,恐惧导致和平,也是各种自然法存在的基础。
如何终结自然状态?霍布斯给出的答案是人们只有给君主足够的权利,才能结束不安全不安稳的状态。霍强调绝对的专制主义,君主应该控制宗教思想,但是同时又认为人的权利应该平等。国家是契约的产物,君主权利应该得到人民的同意。主权是人民的代表,是人们的一种创造。君权是人们授予的,并维护人们的利益。法国路易十四说“我即是国家”。把国家看成君主的私有财产。霍布斯说国家并非君主私产,君主是人们授予用来保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只有授予足够的权利,才能是人们脱离自然状态。君主是法律意志的唯一源泉。
君主认可的东西可以上升为法律意志。君主的命令即是法律。君主不能达到完全公正。
自然状态并非孤立状态,自然状态的时候,人们还是保持联系,只是缺乏权威的法规来约束,不受管制,是竞争的状态,保持永恒的恐惧和不信任感。只有在自然状态,个人才能决定公正与非公正,一旦进入社会和国家契约,即把这种权利转移给了国家。国家是人内心强烈的自豪感与恐惧感抗争的心理产物,国家是为了保护人的私产和生命的。理想的公民并非冒险家,而是按照规矩办事的百姓。
权利优于义务,霍氏是自由主义的奠基人。古典自由主义认为人活在自治的共和国,人人机会均等,都是自由之身,但是这种自由主义思想不包含私有财产的理念。古典自由主义是一种集体自由主义,非个人自由主义,集体拥有抵抗和入侵他国的自由。而霍布斯提出的现代自由主义是个人自由主义,个人在一定限度可以打破国家的约束、无拘无束做自己的事,政治自由是法律允许的限度内享有充分的行动自由。霍笔下的君主应该允许人们享有自主选择的自由,区别了古典的集体自由主义。但是真正完善现代自由主义的思想家是洛克,后文再叙述。
霍认为法律不是为了约束人们的行为,而是为了引导人们走上正确的道路,促进社会进步,而非禁止和控制人们的生活。自然法是一种道德法则、道德约束。正确唯一的道德准则,希望恢复古代文明的美德,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
行为先于舆论,为了规范行为,君主有权控制舆论,决定出版物。教会、大学乃是社会的智库,大学是公民权利和道德学说的理论源泉。
霍氏是道德学家,提出个性、性格、个体观念。作为人的基本特性是意愿和选择。人们的幸福感取决于我们运用意愿和选择的能力。人要自立自强。心灵永恒的宁静不存在,因为生活即是运动,不可能没有欲望和畏惧,畏惧、欲望是生活的本质特征,也是一种道德状态。霍氏注意到人性格的多样性,但是人性主要由两种情绪主宰:畏惧和骄傲。骄傲是种虚荣感,是对一个人能力夸大的自信。畏惧不止是逃避死亡,而是避免失去。艺术不是自然的模仿,是一种新式的自然,科学是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理性、科学、艺术是种能力。理性并非简单观察,而是一种创造。理性依赖于恐惧、直觉。勇敢决斗是一种鲁莽,是不想比人差的欲望、虚荣,决斗最终取决于武术和力气。
霍氏怀疑知识的基础,提倡宗教宽容,宗教源于人思想上的不安全感。同时也认为只要适当的时机、手段和科学思想,我们可以成为自然的掌控者。霍布斯是科学和政治哲学方法论实验的奠基人,受到培根实验论的影响。
霍布斯生于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那一年。霍在牛津大学毕业后担任卡夫迪许贵族的私人家教,随后英格兰内战爆发,查理一世遭到处决,霍布斯逃离英国来到法国,随后返回英国。他与伽利略、笛卡尔成为朋友,曾经担任过培根的私人秘书。
《利维坦》出版前三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该和平条约终结了一个世纪的宗教战争。合约宣布每个国家都拥有主权,各国首脑有权决定本国宗教信仰,君主有统治和建立宗教的权利。
《利维坦》出版后受到猛烈抨击。对于宗教,霍是无神论者;对于共和制,他支持君主制;对于君主制,他是怀疑分子和现代自由主义思想家。霍布斯和马基亚弗利都是现代国家的建构者,马氏的重点是探讨君主,霍氏的重点是国家主权。
《利维坦》即人造的君主、人造的人,霍避开代议制,认为君主以保护自然人为目的,是人民意志的体现。人造的人就像今天说的带有某种职务之人。《约伯记》提到利维坦是骄傲孩子们的国王。
霍布斯是一位改革家,面对现实状况,而非依靠想象,把自己的学说称之为“政治科学”,反对亚里士多德的民间科学。霍氏把当时英国内部冲突归咎于亚氏理论的影响,因为当时英国共和派拥护亚氏,人是政治性动物,应该参与自治过程,霍视其为内战原因之一。
霍布斯是唯物主义论者。亚里士多德认为人都是目的论者,即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行动,为了变得更好或防止变坏的目的。霍则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是负面的,非善良的。我们进入社会不是为了完善自身的理智,而是为了避免更大的罪恶。
霍的中心问题是什么使得政府权力合法化?什么使得权利统治成为可能?于是提出自然状态的学说。何谓自然状态?(the state of nature)
自然状态是进入人类文明社会之前的一种状态。在自然状态里,人们缺乏足够的安全感,生活是孤独、贫穷、肮脏、残忍的,幸福是短暂的瞬间。人的天性决定了其自然的状态。战争的爆发归因于人的天性。冲突、战争是自然状态的常态,和平是稀有的衍生物,人的天性使其难以团结。恐惧是一种依赖情绪,使人寻找和平,恐惧导致和平,也是各种自然法存在的基础。
如何终结自然状态?霍布斯给出的答案是人们只有给君主足够的权利,才能结束不安全不安稳的状态。霍强调绝对的专制主义,君主应该控制宗教思想,但是同时又认为人的权利应该平等。国家是契约的产物,君主权利应该得到人民的同意。主权是人民的代表,是人们的一种创造。君权是人们授予的,并维护人们的利益。法国路易十四说“我即是国家”。把国家看成君主的私有财产。霍布斯说国家并非君主私产,君主是人们授予用来保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只有授予足够的权利,才能是人们脱离自然状态。君主是法律意志的唯一源泉。
君主认可的东西可以上升为法律意志。君主的命令即是法律。君主不能达到完全公正。
自然状态并非孤立状态,自然状态的时候,人们还是保持联系,只是缺乏权威的法规来约束,不受管制,是竞争的状态,保持永恒的恐惧和不信任感。只有在自然状态,个人才能决定公正与非公正,一旦进入社会和国家契约,即把这种权利转移给了国家。国家是人内心强烈的自豪感与恐惧感抗争的心理产物,国家是为了保护人的私产和生命的。理想的公民并非冒险家,而是按照规矩办事的百姓。
权利优于义务,霍氏是自由主义的奠基人。古典自由主义认为人活在自治的共和国,人人机会均等,都是自由之身,但是这种自由主义思想不包含私有财产的理念。古典自由主义是一种集体自由主义,非个人自由主义,集体拥有抵抗和入侵他国的自由。而霍布斯提出的现代自由主义是个人自由主义,个人在一定限度可以打破国家的约束、无拘无束做自己的事,政治自由是法律允许的限度内享有充分的行动自由。霍笔下的君主应该允许人们享有自主选择的自由,区别了古典的集体自由主义。但是真正完善现代自由主义的思想家是洛克,后文再叙述。
霍认为法律不是为了约束人们的行为,而是为了引导人们走上正确的道路,促进社会进步,而非禁止和控制人们的生活。自然法是一种道德法则、道德约束。正确唯一的道德准则,希望恢复古代文明的美德,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
行为先于舆论,为了规范行为,君主有权控制舆论,决定出版物。教会、大学乃是社会的智库,大学是公民权利和道德学说的理论源泉。
霍氏是道德学家,提出个性、性格、个体观念。作为人的基本特性是意愿和选择。人们的幸福感取决于我们运用意愿和选择的能力。人要自立自强。心灵永恒的宁静不存在,因为生活即是运动,不可能没有欲望和畏惧,畏惧、欲望是生活的本质特征,也是一种道德状态。霍氏注意到人性格的多样性,但是人性主要由两种情绪主宰:畏惧和骄傲。骄傲是种虚荣感,是对一个人能力夸大的自信。畏惧不止是逃避死亡,而是避免失去。艺术不是自然的模仿,是一种新式的自然,科学是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理性、科学、艺术是种能力。理性并非简单观察,而是一种创造。理性依赖于恐惧、直觉。勇敢决斗是一种鲁莽,是不想比人差的欲望、虚荣,决斗最终取决于武术和力气。
霍氏怀疑知识的基础,提倡宗教宽容,宗教源于人思想上的不安全感。同时也认为只要适当的时机、手段和科学思想,我们可以成为自然的掌控者。霍布斯是科学和政治哲学方法论实验的奠基人,受到培根实验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