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溪古镇(2)
时隔大半个月,终于下定决心写2了。有头无尾是我的风格啊啊啊啊啊,很多细节都忘了,简单写点吧,加上网络上找的图片
话说我从东溪镇的主街道(老川黔公路)拐进一条巷子的时候,眼前的情景立马让我惊呆了。
虽然外面“被仿古”得一塌糊涂,但是里面的巷子确实原汁原味,宛如两个世界:一条被磨圆的石板路弯曲起伏眼神到镇子那一头,可以看出这里以前是重要的商道,左边是典型的民居土墙,右边是明显高大的砖墙,应该是祠堂之类的公共建筑,灰色的墙面掉落不少,罗出里面的石头墙体,整个画面斑驳而和谐,世界一下安静了……
百度了下,东溪古镇有“一村、二碑、二石、三宫、三瀑、四街、五桥、六院、七巷、八庙、九市”之说,虽然我没有一一对应,但是确实好东西不少。可以看东溪政府网站上的景点介绍http://www.cqqjdx.gov.cn/jqjs.asp?id=67
拿祠堂来说,有蜀人会馆万天宫,供奉川祖,内有戏楼及精美木雕,有老人打牌唱川戏等。
万天宫,清康熙二年(1663年)建,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系砖木结构,庙内供奉川祖神像等,宫门前和正殿前房顶均塑用重达数吨的龙凤,有达60多平方米的古戏台,两侧有观戏楼,有技艺精妙的雕梁画柱和木刻浮雕等,有菩萨40多尊,钟、鼓等。古戏楼天花板藻井在古时是为起扩大音效的作用而建。
另外还有一个南华宫,为广东客家移民会馆。邻近万天宫,布局和万天宫也类似,也有戏楼,也有藻井,只是规模略小。
万天宫:清乾隆元年(1736年),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系砖木结构,分上下两,下殿有保修完好的40多平方米的古戏台,上殿有直径均为3.3尺的钟鼓一个,大小菩萨37尊,侧塑有十八罗汉,有雕梁画柱和木刻浮雕,所刻的龙凤、三国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古戏楼天花板藻井有扩大音效的作用。
另外据说还有一个作为湖广会馆的禹王宫,可能已经不存在了。
除了宏大的会馆建筑外,还有一些有意思的地方。
比方那个麻乡约民信局,怪怪的名字,循着路标找去才知道原来是邮局。是西南地区最早的邮局 。这也更应证了此处古代交通、商业的繁荣.创建于清同治年间,为当时著名的“麻乡约民信局”,创始人是綦江近运输业巨子陈洪义。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石门框两侧均由2.5米高的整条石构成,且上方左右凿成三齿形装饰。门为古老的五丘田木质门,每丘田均有斜线条纹点饰,门厚10厘米左右,门楣上刻有“当衢向术”四个繁体大字,左右各有圆形邮徽。据专家考证,系西南最早且保存最好的邮局
东溪古镇不但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还有十分优美的自然景观。
从古镇的某条小巷往下走,就走到了古镇下面的沟里。这条沟清凉无比,有西南地区最大的古黄桷树群
从下仰望上面的古镇,在镇子里看不出来的吊脚楼建筑展露无遗。在河边的观音寺,还有制作香和土纸的作坊,很有意思。河上的石桥都看得出年代很久。
太平桥
明太祖三年(1370年)修建,全长30米,宽5米,拱形桥孔,桥头各有石狮一对,其中三个残缺,一个完好,石栏外两侧有坚硬古头雕刻而成的数只兽头装饰,桥下中央曾有一把能风力大小自然转动的83斤重的斩龙宝剑,现丢失。此桥距今620多年,仍在使用。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东溪古镇交通:南坪汽车站有车直达东溪,车程约2小时;也可以先到綦江转车去东溪。
如果时间充裕建议坐火车去,沿途风景非常好。坐火车到赶水,赶水到东溪车费3元
话说我从东溪镇的主街道(老川黔公路)拐进一条巷子的时候,眼前的情景立马让我惊呆了。
![]() |
虽然外面“被仿古”得一塌糊涂,但是里面的巷子确实原汁原味,宛如两个世界:一条被磨圆的石板路弯曲起伏眼神到镇子那一头,可以看出这里以前是重要的商道,左边是典型的民居土墙,右边是明显高大的砖墙,应该是祠堂之类的公共建筑,灰色的墙面掉落不少,罗出里面的石头墙体,整个画面斑驳而和谐,世界一下安静了……
百度了下,东溪古镇有“一村、二碑、二石、三宫、三瀑、四街、五桥、六院、七巷、八庙、九市”之说,虽然我没有一一对应,但是确实好东西不少。可以看东溪政府网站上的景点介绍http://www.cqqjdx.gov.cn/jqjs.asp?id=67
拿祠堂来说,有蜀人会馆万天宫,供奉川祖,内有戏楼及精美木雕,有老人打牌唱川戏等。
万天宫,清康熙二年(1663年)建,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系砖木结构,庙内供奉川祖神像等,宫门前和正殿前房顶均塑用重达数吨的龙凤,有达60多平方米的古戏台,两侧有观戏楼,有技艺精妙的雕梁画柱和木刻浮雕等,有菩萨40多尊,钟、鼓等。古戏楼天花板藻井在古时是为起扩大音效的作用而建。
![]() |
万天宫 |
![]() |
![]() |
藻井 |
![]() |
![]() |
木雕 |
另外还有一个南华宫,为广东客家移民会馆。邻近万天宫,布局和万天宫也类似,也有戏楼,也有藻井,只是规模略小。
万天宫:清乾隆元年(1736年),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系砖木结构,分上下两,下殿有保修完好的40多平方米的古戏台,上殿有直径均为3.3尺的钟鼓一个,大小菩萨37尊,侧塑有十八罗汉,有雕梁画柱和木刻浮雕,所刻的龙凤、三国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古戏楼天花板藻井有扩大音效的作用。
![]() |
![]() |
![]() |
![]() |
![]() |
![]() |
另外据说还有一个作为湖广会馆的禹王宫,可能已经不存在了。
除了宏大的会馆建筑外,还有一些有意思的地方。
比方那个麻乡约民信局,怪怪的名字,循着路标找去才知道原来是邮局。是西南地区最早的邮局 。这也更应证了此处古代交通、商业的繁荣.创建于清同治年间,为当时著名的“麻乡约民信局”,创始人是綦江近运输业巨子陈洪义。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石门框两侧均由2.5米高的整条石构成,且上方左右凿成三齿形装饰。门为古老的五丘田木质门,每丘田均有斜线条纹点饰,门厚10厘米左右,门楣上刻有“当衢向术”四个繁体大字,左右各有圆形邮徽。据专家考证,系西南最早且保存最好的邮局
![]() |
东溪古镇不但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还有十分优美的自然景观。
从古镇的某条小巷往下走,就走到了古镇下面的沟里。这条沟清凉无比,有西南地区最大的古黄桷树群
从下仰望上面的古镇,在镇子里看不出来的吊脚楼建筑展露无遗。在河边的观音寺,还有制作香和土纸的作坊,很有意思。河上的石桥都看得出年代很久。
![]() |
![]() |
太平桥
明太祖三年(1370年)修建,全长30米,宽5米,拱形桥孔,桥头各有石狮一对,其中三个残缺,一个完好,石栏外两侧有坚硬古头雕刻而成的数只兽头装饰,桥下中央曾有一把能风力大小自然转动的83斤重的斩龙宝剑,现丢失。此桥距今620多年,仍在使用。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东溪古镇交通:南坪汽车站有车直达东溪,车程约2小时;也可以先到綦江转车去东溪。
如果时间充裕建议坐火车去,沿途风景非常好。坐火车到赶水,赶水到东溪车费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