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买卖
可能这次三亚之行是最后一次做编导了,虽然之前对这个职业已经素无好感了,但一想还是有些怀念。毕竟这个职业养活了自己2年了。
太苦,太累,太穷,估计这是编导的三个共同标签。我记得那次,听到教育台再次压低编导费用,我就下定决心不再做编导了。一期20分钟节目压到700块钱,我还不如去卖盗版DVD呢。有人问我为什么国内科学类专题片做得这么差,我说你去看预算,BBC一部片子能花1000万英镑,国家地理是2000w-3000w美元的预算,时间长度跨及数年,国内却要求2w块钱搞定,10天功夫齐活,得,也不知道是700块钱的编导造就了这样的节目还是这样的节目造就了700块钱的编导。反正是有钱修裤衩没钱发工资。
这次三亚行还是小预算,灯预算不批,小预监预算不批,加个场记兼助理更是不批,得,就这样吧,但与那些吃人的地方台相比,人头费还算宽裕,起码比700块钱高。只是外联工作还是让我觉得担心,毕竟对海南的渔民内心还是存在恐惧,对那地面的地方官员也没什么好感。总觉那帮人和越南人没什么区别,不过最后一笔买卖,别出大问题就行了。安全第一。
想了想,还是在裤衩里面卖DVD的有前途。这笔买卖完了后,坚决转型!
太苦,太累,太穷,估计这是编导的三个共同标签。我记得那次,听到教育台再次压低编导费用,我就下定决心不再做编导了。一期20分钟节目压到700块钱,我还不如去卖盗版DVD呢。有人问我为什么国内科学类专题片做得这么差,我说你去看预算,BBC一部片子能花1000万英镑,国家地理是2000w-3000w美元的预算,时间长度跨及数年,国内却要求2w块钱搞定,10天功夫齐活,得,也不知道是700块钱的编导造就了这样的节目还是这样的节目造就了700块钱的编导。反正是有钱修裤衩没钱发工资。
这次三亚行还是小预算,灯预算不批,小预监预算不批,加个场记兼助理更是不批,得,就这样吧,但与那些吃人的地方台相比,人头费还算宽裕,起码比700块钱高。只是外联工作还是让我觉得担心,毕竟对海南的渔民内心还是存在恐惧,对那地面的地方官员也没什么好感。总觉那帮人和越南人没什么区别,不过最后一笔买卖,别出大问题就行了。安全第一。
想了想,还是在裤衩里面卖DVD的有前途。这笔买卖完了后,坚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