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
明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明天早上一起床,苏三就会变成一只大甲虫。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苏三一看到从肋骨下方左右身处的两条黑色的腿就恍然大悟了。尽管如此,处乱不惊的他既没有惊恐,也没有喊睡在隔壁的家人,而是挣扎的从床底下拉出一个纸箱子,箱子里乱七八糟的堆放着苏三从记事儿的时候开始积攒的《世界文学》期刊,其中压箱子底儿的是1979年第一期(也是xx之后复刊的第一期),里面登载的第一篇小说就是卡夫卡的《变形记》。这或许是大陆最早的《变形记》译本了,但由于读过的时间太久,苏三除了小说的开头什么都不记得了,此时此刻,他必须从书堆里扒拉出这篇小说,翻到结尾,看看格里高利变成大甲虫之后究竟是死是活。
哦,他死了。
苏三颓然的磕倒在床上,八条腿朝天,还抖了抖。“预知自己命运的滋味真是不好受啊。”苏三想,于是就打了个滚换了个趴在床上的姿势,顺势把那本《世界文学》放在自己背上。他看着一箱子的《世界文学》,那些熟悉的陌生的封面,以及混在其中的几本1990年代出版的《故事大王》、郑渊洁《童话大王》、《儿童文学》、《少年文艺》、按照年份装订好的《中国少年报》和《少年儿童故事报》,甚至还有用来包书皮儿的《红领巾报》,不禁叹了口气,“这都是曾经读过的书呢,好伤感”,这般想着,苏三把整个书箱子都放到了自己背上。
既然变身为大甲虫,那么衣服神马的都不需要了,苏三爬下床,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他知道自己的身体是赤裸的,然而作为大甲虫,即便身处T形台也不会有人觉得他在裸体。这种外表严肃内心放荡的感觉给了变身之后的他一丝难言的愉悦。他想起十年前在大学寝室里第一次看A片时候的情境了,一群男生在撑着帐篷又表情严肃的端坐在win98破败的视频前,其中一只绰号叫做熊的家伙面露一丝微笑,对大家说,“知道吗,文看小泽圆,武看武藤兰”,众人都严肃的点头作学习状。
这般想着,苏三惊奇的发现因为变身之后趴在地上,视线的海拔一下子变低了,很自然的看到了卧室书房的最下面几层。那里落满了灰,苏三费了一些吹灰之力,发现那是他小时候的玩具盒子。就像《天使爱美丽》里男主角的那个铁盒子一样,1980年代初期出生的孩子们幼年时都有一个曾经装过饼干后来装过昆虫、泥土、树叶、积木、巧克力糖、雪糕棒、相貌奇特的石头、纸飞机、蚂蚁、小姑娘的头花、发卡等等宝贝的铁盒子。不过,苏三满怀激动的打开盒子,看到的只是一个笔记本。他很失望,又很好奇的翻开笔记本,原来是他小时候用来诅咒别人的小册子,有的上面画着丑陋的小人,旁边注明“王大伟是个大坏蛋,吃了包子拉鸡蛋”,小人旁边果然散落了一圈鸡蛋。有的没有画,但却写满了学生时代最恶毒的诅咒,例如“祝愿于晓燕期末考试肯定不及格”。但这些都是小儿科,苏三惊奇的发现笔记本的最后一面是一副精细的中国历史地图,但这幅地图已经被各种颜色所瓜分,且各个色块之间画满了大大小小的箭头和叉号,就像历史地图册上的战争路线和战场。图例这样注明:
红色:我,关中王(最终统一全国)
蓝色:王大伟,楚王(被我联合齐王王真真灭掉)
绿色:朱小峰,越王(被我灭掉)
紫色:于晓燕,蜀王(被齐王灭掉)
。。。(以下省略十二色)
总之就是把班上最讨厌的同学都封了王然后亲自灭掉,再把喜欢的女生都封了后妃。苏三看着这张气势磅礴气吞万里如虎的中国地图,想起变成大甲虫之前每天七点上班每天七点下班的生活,不由的从复眼里挤出几点虫泪。“啊,这也是辉煌的童年吧”,苏三感慨道,也把铁盒子放在了背上。
看来书柜的下面几层的确好久没有关注了,从最下层往上看去,有各种小说散文中外名著;还有各种影碟D5D9也是他从前装逼时买的(苏三想到这里又很郁闷,因为变身之后他连自己的xx部位都不知道在哪里或者有几个了,不由的伤心起来);还有各种哲学类历史类的书;还有一套中华书局去年才出版的嘉庆本十三经注疏(苏三没买艺文馆的版本是因为中华版的是别人送的)。
苏三看着这些年他读过和在读的书,觉得沧桑无比,“原来就算是读经这种有魔力的事,也不能抵挡我被变成一只大甲虫啊”,这般想着,苏三还是放不下啊放不下,就把这些书也放在自己背上。他已经累的吭哧吭哧,甚至喘不过气来了,但这并不影响苏三的热情。他甚至用左边倒数第二条腿摸索到了电脑,打开了豆瓣电台,调到公共频道的“八零兆赫”,音箱里传来的第一首歌是苏慧伦的《鸭子》,他猛的想起来1996年的初夏,他刚刚上初中时初次听到这首歌,而那时他经常和一个叫做江龙的同班同学玩,他们去新华书店,每个月去一次,每次去都只偷一本杂志:《北京卡通》。当然苏三为了应付奥数竞赛,有次专门多偷了一本《历届奥数竞赛试题精选》。不过苏三在校级的选拔中就落败了,没办法,他那时候更愿意听歌趴在教室的窗台看女生了。那时候苏慧伦才二十几岁,现在已经四十二岁了。
想了想,苏三干脆把电脑也放在自己背上,音乐离他的触角更近了,旋律也更优美了。虽然他已经被压的有点窒息,但他还是舍不得音乐、网络,舍不得曾经是人的时候的种种美好。但不巧的是,苏三的复眼作为360度环绕房间的视野所及让他看到了身后书桌上的一排书籍,那是他工作之后为了在未知的知识领域遨游而置备的书,诸如《经济学原理》《金融、市场与货币经济》等。苏三惊奇的发现,这些书竟然也敢写的跟《圣经》一样厚,还他妈都是英文的。还有各种食谱、文件汇编、政策分析、业务教程等,令苏三感到一阵恶心。但苏三发现根本管不住自己的后腿,那黑黑细细的后腿径直向后伸去,还是把书桌上的书抱起来要往身上放。快被压死的苏三惊觉不妙,虫脑立刻下达指令给后腿不要再往背上放东西了,然而不幸的是,虫子的腿往往游离于头部的控制,还是稳稳的把那些书摞在了苏三已经堆成小山的背上。
“咔嚓”一声,苏三顷刻觉得后背一阵发凉,他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脑袋已经无力的缓缓垂了下去。他用复眼最后一次看了这个世界,看见的是后腿竟然还在从桌子上搬东西,他想起小时候在院子里捉到甲壳虫后会把脑袋残忍的拔下来,再欣赏那仍然一动一动的腿,仿佛明白了什么,但已经来不及了,在意识消失之前,他看到后腿搬动的一本书隐约是《x宪法》。
“我操”。苏三说.
附:明天,当大家发现这一切的时候,没人注意到苏三背上滑落一本书,《柳河东集》,书正好打开在这一页,有云: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2011年5月31日,夜
哦,他死了。
苏三颓然的磕倒在床上,八条腿朝天,还抖了抖。“预知自己命运的滋味真是不好受啊。”苏三想,于是就打了个滚换了个趴在床上的姿势,顺势把那本《世界文学》放在自己背上。他看着一箱子的《世界文学》,那些熟悉的陌生的封面,以及混在其中的几本1990年代出版的《故事大王》、郑渊洁《童话大王》、《儿童文学》、《少年文艺》、按照年份装订好的《中国少年报》和《少年儿童故事报》,甚至还有用来包书皮儿的《红领巾报》,不禁叹了口气,“这都是曾经读过的书呢,好伤感”,这般想着,苏三把整个书箱子都放到了自己背上。
既然变身为大甲虫,那么衣服神马的都不需要了,苏三爬下床,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他知道自己的身体是赤裸的,然而作为大甲虫,即便身处T形台也不会有人觉得他在裸体。这种外表严肃内心放荡的感觉给了变身之后的他一丝难言的愉悦。他想起十年前在大学寝室里第一次看A片时候的情境了,一群男生在撑着帐篷又表情严肃的端坐在win98破败的视频前,其中一只绰号叫做熊的家伙面露一丝微笑,对大家说,“知道吗,文看小泽圆,武看武藤兰”,众人都严肃的点头作学习状。
这般想着,苏三惊奇的发现因为变身之后趴在地上,视线的海拔一下子变低了,很自然的看到了卧室书房的最下面几层。那里落满了灰,苏三费了一些吹灰之力,发现那是他小时候的玩具盒子。就像《天使爱美丽》里男主角的那个铁盒子一样,1980年代初期出生的孩子们幼年时都有一个曾经装过饼干后来装过昆虫、泥土、树叶、积木、巧克力糖、雪糕棒、相貌奇特的石头、纸飞机、蚂蚁、小姑娘的头花、发卡等等宝贝的铁盒子。不过,苏三满怀激动的打开盒子,看到的只是一个笔记本。他很失望,又很好奇的翻开笔记本,原来是他小时候用来诅咒别人的小册子,有的上面画着丑陋的小人,旁边注明“王大伟是个大坏蛋,吃了包子拉鸡蛋”,小人旁边果然散落了一圈鸡蛋。有的没有画,但却写满了学生时代最恶毒的诅咒,例如“祝愿于晓燕期末考试肯定不及格”。但这些都是小儿科,苏三惊奇的发现笔记本的最后一面是一副精细的中国历史地图,但这幅地图已经被各种颜色所瓜分,且各个色块之间画满了大大小小的箭头和叉号,就像历史地图册上的战争路线和战场。图例这样注明:
红色:我,关中王(最终统一全国)
蓝色:王大伟,楚王(被我联合齐王王真真灭掉)
绿色:朱小峰,越王(被我灭掉)
紫色:于晓燕,蜀王(被齐王灭掉)
。。。(以下省略十二色)
总之就是把班上最讨厌的同学都封了王然后亲自灭掉,再把喜欢的女生都封了后妃。苏三看着这张气势磅礴气吞万里如虎的中国地图,想起变成大甲虫之前每天七点上班每天七点下班的生活,不由的从复眼里挤出几点虫泪。“啊,这也是辉煌的童年吧”,苏三感慨道,也把铁盒子放在了背上。
看来书柜的下面几层的确好久没有关注了,从最下层往上看去,有各种小说散文中外名著;还有各种影碟D5D9也是他从前装逼时买的(苏三想到这里又很郁闷,因为变身之后他连自己的xx部位都不知道在哪里或者有几个了,不由的伤心起来);还有各种哲学类历史类的书;还有一套中华书局去年才出版的嘉庆本十三经注疏(苏三没买艺文馆的版本是因为中华版的是别人送的)。
苏三看着这些年他读过和在读的书,觉得沧桑无比,“原来就算是读经这种有魔力的事,也不能抵挡我被变成一只大甲虫啊”,这般想着,苏三还是放不下啊放不下,就把这些书也放在自己背上。他已经累的吭哧吭哧,甚至喘不过气来了,但这并不影响苏三的热情。他甚至用左边倒数第二条腿摸索到了电脑,打开了豆瓣电台,调到公共频道的“八零兆赫”,音箱里传来的第一首歌是苏慧伦的《鸭子》,他猛的想起来1996年的初夏,他刚刚上初中时初次听到这首歌,而那时他经常和一个叫做江龙的同班同学玩,他们去新华书店,每个月去一次,每次去都只偷一本杂志:《北京卡通》。当然苏三为了应付奥数竞赛,有次专门多偷了一本《历届奥数竞赛试题精选》。不过苏三在校级的选拔中就落败了,没办法,他那时候更愿意听歌趴在教室的窗台看女生了。那时候苏慧伦才二十几岁,现在已经四十二岁了。
想了想,苏三干脆把电脑也放在自己背上,音乐离他的触角更近了,旋律也更优美了。虽然他已经被压的有点窒息,但他还是舍不得音乐、网络,舍不得曾经是人的时候的种种美好。但不巧的是,苏三的复眼作为360度环绕房间的视野所及让他看到了身后书桌上的一排书籍,那是他工作之后为了在未知的知识领域遨游而置备的书,诸如《经济学原理》《金融、市场与货币经济》等。苏三惊奇的发现,这些书竟然也敢写的跟《圣经》一样厚,还他妈都是英文的。还有各种食谱、文件汇编、政策分析、业务教程等,令苏三感到一阵恶心。但苏三发现根本管不住自己的后腿,那黑黑细细的后腿径直向后伸去,还是把书桌上的书抱起来要往身上放。快被压死的苏三惊觉不妙,虫脑立刻下达指令给后腿不要再往背上放东西了,然而不幸的是,虫子的腿往往游离于头部的控制,还是稳稳的把那些书摞在了苏三已经堆成小山的背上。
“咔嚓”一声,苏三顷刻觉得后背一阵发凉,他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脑袋已经无力的缓缓垂了下去。他用复眼最后一次看了这个世界,看见的是后腿竟然还在从桌子上搬东西,他想起小时候在院子里捉到甲壳虫后会把脑袋残忍的拔下来,再欣赏那仍然一动一动的腿,仿佛明白了什么,但已经来不及了,在意识消失之前,他看到后腿搬动的一本书隐约是《x宪法》。
“我操”。苏三说.
附:明天,当大家发现这一切的时候,没人注意到苏三背上滑落一本书,《柳河东集》,书正好打开在这一页,有云: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2011年5月31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