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物语》“马葫芦盖”与“朱力盖”
http://szb.dlxww.com/xsb/html/2010-08/29/content_399265.htm
客居青岛,喜欢寻巷探幽,更喜欢听青岛女孩那一口温柔的青岛话。当然,她们也非常喜欢听我讲的大连话。我把青岛式的普通话称作“青普儿”,她们则把大连腔的普通话戏称作“脸谱儿”。
偶有一次,一位可爱的青岛女孩对我讲她去过大连,我顿感亲切,便与她闲谈起来。聊着聊着,她忽然说道,喃们大连话真有意思,喃们管“朱力盖”叫“马葫芦盖”。我听得莫名其妙,虽不明所以然,却也随口应道,喃们青岛话真有意思,喃们管“马葫芦盖”叫“朱力盖”。
晚间,我便开始寻根据典考究答案。因为德国殖民的缘故,青岛话里有很多德语音译过来的外来语。“朱力”是德语“Gully”的中文译音,意思是指带有可供人出入井盖的地下污水道,“朱力盖”就是下水道的井盖。青岛人还在基督教堂边发现了一个比较古老的朱力盖,上面还有大写的字母“k”,据猜测是“KIAUTSCHOU”的缩写,即胶澳之意,也就是青岛。青岛是中国最干净的城市之一,很多青岛人都承认,这是德国人遗留下的排水系统的功劳。据说,德国人修建的地下暗渠,宽阔的地方可以跑解放牌汽车。也因为此,我开始联想我的城市。
我想“马葫芦”也一定是外来语。多年沉浸的不惑,我始终未忘。回到故乡不久,我有幸认识了“沪上老韩”大哥,他告诉我,“马葫芦”一词源自日语。请教我的好友“云杉”,他把准确的日语“マンホール”写给我看。“云杉”在日本留学多年,是不折不扣的海归,甚至可以说是“日本通”。“云杉”又将发音“manhoru”写给我看,并告诉我说,这是英语“manhole”的转音。说起来真有意思,“manhole”一词由英国本土穿越大西洋传到美国;1853年,美国人又穿越太平洋,将它带到日本,并诞生了日语外来语“マンホール”。传到大连以后,便演变成了“马葫芦”。这真是一次漫长的环球旅游。
![]() |
客居青岛,喜欢寻巷探幽,更喜欢听青岛女孩那一口温柔的青岛话。当然,她们也非常喜欢听我讲的大连话。我把青岛式的普通话称作“青普儿”,她们则把大连腔的普通话戏称作“脸谱儿”。
偶有一次,一位可爱的青岛女孩对我讲她去过大连,我顿感亲切,便与她闲谈起来。聊着聊着,她忽然说道,喃们大连话真有意思,喃们管“朱力盖”叫“马葫芦盖”。我听得莫名其妙,虽不明所以然,却也随口应道,喃们青岛话真有意思,喃们管“马葫芦盖”叫“朱力盖”。
晚间,我便开始寻根据典考究答案。因为德国殖民的缘故,青岛话里有很多德语音译过来的外来语。“朱力”是德语“Gully”的中文译音,意思是指带有可供人出入井盖的地下污水道,“朱力盖”就是下水道的井盖。青岛人还在基督教堂边发现了一个比较古老的朱力盖,上面还有大写的字母“k”,据猜测是“KIAUTSCHOU”的缩写,即胶澳之意,也就是青岛。青岛是中国最干净的城市之一,很多青岛人都承认,这是德国人遗留下的排水系统的功劳。据说,德国人修建的地下暗渠,宽阔的地方可以跑解放牌汽车。也因为此,我开始联想我的城市。
我想“马葫芦”也一定是外来语。多年沉浸的不惑,我始终未忘。回到故乡不久,我有幸认识了“沪上老韩”大哥,他告诉我,“马葫芦”一词源自日语。请教我的好友“云杉”,他把准确的日语“マンホール”写给我看。“云杉”在日本留学多年,是不折不扣的海归,甚至可以说是“日本通”。“云杉”又将发音“manhoru”写给我看,并告诉我说,这是英语“manhole”的转音。说起来真有意思,“manhole”一词由英国本土穿越大西洋传到美国;1853年,美国人又穿越太平洋,将它带到日本,并诞生了日语外来语“マンホール”。传到大连以后,便演变成了“马葫芦”。这真是一次漫长的环球旅游。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