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惊雷》:一种经典的作者性叙事(part 6)
上面五部分把一部经典好莱坞影片的几大叙事方面基本上交代了,接下来讲一些叙事中的细节推进因素,虽然总体架构是决定一部影片走向的主轴,但是落到每个镜头每个情节点每个场景,那么这些细节的叙事技巧也是不可或缺的。
2.3 叙述的伏笔和暗示
一般的好莱坞的主流商业影片中,从来不会出现莫名其妙没来由的人事物,如果有了,那也是之后要谈到的作者性“笔触”问题;本片中有以下几个伏笔点算是比较容易观察到和关键性的:
- 女孩渡河后,大公鸡说你肯定会被响尾蛇咬,骑警说蛇在冬眠,结果小女孩掉坑里给冬眠的蛇给咬了;
- 骑警第一次和大公鸡闹翻,女孩问他可惜么?他说了句人走了不可惜,可惜少了把高性能狙击枪,结果这把枪救了他一命;
- 女孩给抓了之后,钱尼威胁扔她到坑里,后来骑警救了她也提醒说这边有个坑你小心,可惜女主角天生就是个坑货,硬是掉进去了,无解;
- 小女孩第一次拿枪给大公鸡,他就说拿这枪你得靠着墙,结果女孩的两枪都因为后坐力太大让自己染上了杀身之祸(同时也暗示西部不是你想闯,想闯就能闯);
这些伏笔,让每个剧情中的细节动机和结果产生的前后呼应的连贯意义,也让细心的观众在观影时变得有迹可寻。
暗示点也对影片英雄形象起到了很好的丰满作用:
- 大公鸡在和小娘皮私聊的时候提到了自己的两任婚姻,其中暗示他对商业规则的不适应和世俗生活的排斥,同时心里埋藏着一颗有愧于家庭的内疚种子,为他最后拼了一条老命救女孩有很大关系;
- 大公鸡还提到自己曾经抢劫了一家银行之后咬着缰绳拿双枪一挑七,小娘皮半信半疑以为他在吹牛皮,可是最后人家真口含缰绳双枪对决四雄时她就只能在旁边看着呆若木鸡;
2.4 冲突的表现
尽管冲突在当代的动作类影片中成为了让位于身份认同的第二核心,但是离开了冲突一部好莱坞影片的吸引力也会随之打上折扣,冲突的表现依旧是好莱坞经典叙事中的重头戏,影片借助了西部片的传统美学特点,用一些大景别、大对比景深的形式来强化和表现几种敌对或者矛盾势力在一起的相互关系:
或者利用宽银幕的优势来通过镜头运动突出冲突双方的紧凑对峙
2.5 叙述视角的隔离
因为影片中的显性视角是以女孩展开,因此在影片的某些段落中,便设置了有意隔离女孩的全知视点的处理:
这种视角的隔离,一方面为观者制造悬念的埋下冲突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小娘皮对西部世界的掌控力很弱;
三:叙事的作者性
如果说上述内容已经把好莱坞影片的叙事经典套路说了个八九不离十了的话,那么顶多能证明科恩兄弟是个熟络好莱坞叙事的颇具匠心的导演,那么他们的才气和个人风格是不是就在本片中处于次要甚至无足轻重的地位了呢?
当然答案是闹太套!接下来就来看下科恩兄弟在这部工整的好莱坞西部类型片中,如何将自己的叙事技巧,通过电影语言加以演绎,同时这些演绎又在小露个人锋芒笔迹的同时,在一个统一的宏观主题下,体现科恩兄弟对类型片的思考和解构。
西部片里的印第安人,是个值得大书特书的群体,相比于经典时期大多数对他们的脸谱化和敌对化处理,在目前这个种族问题变得格外敏感的时期,相关的论文专著都可以堆出个世贸大厦来纪念下宾拉丹了都。那么科恩对于这种西部片的种族处理,或者说西部片中的印第安种族地位是如何做出评价的呢?而在这种评价的同时,又带上了那些反思和解构西部片的信息?
绞刑一场,就是典型的作者笔触的流露,三个我们十分熟悉的柯恩式电影人物:一个多愁善感的胆小鬼,一个理直气壮的存在主义者,还有一个打酱油的印第安人,总体上这个场景在揭示法律和刑罚的荒诞,他只能在其占据优势的地方行使暴力,却派不出人手去它效力缺失的西部蛮荒地带抓捕真凶(甚至在那边吊死的人都能做买卖),最最重要的是这个印第安人被剥夺了言论的自由,科恩兄弟用这么一个小细节,就反映出了俩人在影片背后发出的笑声。
在中国国足进修多年的大公鸡的这两下踹人无影脚,也点出了在传统西部片中英雄形象性格中对印第安人与生俱来的歧视和虐待倾向;
又一个典型的科恩式人物,肥胖,假惺惺地抱着女孩一顿痛哭,然后还不忘在交还遗物的时候说可以便宜卖个苹果袋给她装枪,半夜睡着了还是个“夺梦抢被手”,这样的狠角色实在是伤不起也躲不起;
原本以为跟来的是勒波义夫,结果出来这么个骑马拉着死人的初看以为是只狗熊的生物,也是满嘴的信天游神叨,还暗示了一个情节的关键性信息,去庇护所找到了俩神经病的犯罪同伙,临别前放下一句话,他觊觎那俩神经病的牙齿很久了,希望可以得到它们,于是最后大公鸡杀了四个人一个都没埋,理由是冬天土太硬了挖不了坑他们应该夏天死,实则是给塞外神医留了赏钱。
综上所述,一种经典的作者性叙事,总是能在熟练运用好莱坞传统的经典叙事手法,将观者带入一种指定的叙事情境,并利用角色形象和角色性格确立影片的走向,在不断演进的身份认同和人物关系变化中从宏观上左右叙事脉络,并利用一些伏笔、暗示和冲突等环节来在微观中推进叙事,同时利用视角的参与和隔离在制造局部的悬念和强调叙事视角的存在,最终通过一波情节的高潮段落完成形象身份的三位一体,同时完成宏观主题的显性化,最后在尾声段落中用对比和起兴的方式升华。在完成了这些经典叙事之后,又能在叙事中不着痕迹地插入在所有作品中一以贯之的笔触,来表达作者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对其中一些元素的反思和改良。《大地惊雷》可能并不如《巴顿芬克》、《缺席的男人》、《老无所依》、《严肃的人》一般,是科恩作者风格占据主导,同时具备强烈文本反思性或社会批判性的作品,但其在视觉风格上的统一,对原作精华的个人化与传统性相结合的演绎,也使得本片在哥看来至少是可以与《米勒的十字路口》在艺术成就上并驾齐驱的影片。
THE END
云中小儿,改日再战!
2.3 叙述的伏笔和暗示
一般的好莱坞的主流商业影片中,从来不会出现莫名其妙没来由的人事物,如果有了,那也是之后要谈到的作者性“笔触”问题;本片中有以下几个伏笔点算是比较容易观察到和关键性的:
- 女孩渡河后,大公鸡说你肯定会被响尾蛇咬,骑警说蛇在冬眠,结果小女孩掉坑里给冬眠的蛇给咬了;
- 骑警第一次和大公鸡闹翻,女孩问他可惜么?他说了句人走了不可惜,可惜少了把高性能狙击枪,结果这把枪救了他一命;
- 女孩给抓了之后,钱尼威胁扔她到坑里,后来骑警救了她也提醒说这边有个坑你小心,可惜女主角天生就是个坑货,硬是掉进去了,无解;
- 小女孩第一次拿枪给大公鸡,他就说拿这枪你得靠着墙,结果女孩的两枪都因为后坐力太大让自己染上了杀身之祸(同时也暗示西部不是你想闯,想闯就能闯);
这些伏笔,让每个剧情中的细节动机和结果产生的前后呼应的连贯意义,也让细心的观众在观影时变得有迹可寻。
暗示点也对影片英雄形象起到了很好的丰满作用:
- 大公鸡在和小娘皮私聊的时候提到了自己的两任婚姻,其中暗示他对商业规则的不适应和世俗生活的排斥,同时心里埋藏着一颗有愧于家庭的内疚种子,为他最后拼了一条老命救女孩有很大关系;
- 大公鸡还提到自己曾经抢劫了一家银行之后咬着缰绳拿双枪一挑七,小娘皮半信半疑以为他在吹牛皮,可是最后人家真口含缰绳双枪对决四雄时她就只能在旁边看着呆若木鸡;
2.4 冲突的表现
尽管冲突在当代的动作类影片中成为了让位于身份认同的第二核心,但是离开了冲突一部好莱坞影片的吸引力也会随之打上折扣,冲突的表现依旧是好莱坞经典叙事中的重头戏,影片借助了西部片的传统美学特点,用一些大景别、大对比景深的形式来强化和表现几种敌对或者矛盾势力在一起的相互关系:
![]() |
![]() |
或者利用宽银幕的优势来通过镜头运动突出冲突双方的紧凑对峙
![]() |
![]() |
2.5 叙述视角的隔离
因为影片中的显性视角是以女孩展开,因此在影片的某些段落中,便设置了有意隔离女孩的全知视点的处理:
![]() |
![]() |
![]() |
这种视角的隔离,一方面为观者制造悬念的埋下冲突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小娘皮对西部世界的掌控力很弱;
三:叙事的作者性
如果说上述内容已经把好莱坞影片的叙事经典套路说了个八九不离十了的话,那么顶多能证明科恩兄弟是个熟络好莱坞叙事的颇具匠心的导演,那么他们的才气和个人风格是不是就在本片中处于次要甚至无足轻重的地位了呢?
当然答案是闹太套!接下来就来看下科恩兄弟在这部工整的好莱坞西部类型片中,如何将自己的叙事技巧,通过电影语言加以演绎,同时这些演绎又在小露个人锋芒笔迹的同时,在一个统一的宏观主题下,体现科恩兄弟对类型片的思考和解构。
西部片里的印第安人,是个值得大书特书的群体,相比于经典时期大多数对他们的脸谱化和敌对化处理,在目前这个种族问题变得格外敏感的时期,相关的论文专著都可以堆出个世贸大厦来纪念下宾拉丹了都。那么科恩对于这种西部片的种族处理,或者说西部片中的印第安种族地位是如何做出评价的呢?而在这种评价的同时,又带上了那些反思和解构西部片的信息?
![]() |
![]() |
![]() |
绞刑一场,就是典型的作者笔触的流露,三个我们十分熟悉的柯恩式电影人物:一个多愁善感的胆小鬼,一个理直气壮的存在主义者,还有一个打酱油的印第安人,总体上这个场景在揭示法律和刑罚的荒诞,他只能在其占据优势的地方行使暴力,却派不出人手去它效力缺失的西部蛮荒地带抓捕真凶(甚至在那边吊死的人都能做买卖),最最重要的是这个印第安人被剥夺了言论的自由,科恩兄弟用这么一个小细节,就反映出了俩人在影片背后发出的笑声。
![]() |
![]() |
在中国国足进修多年的大公鸡的这两下踹人无影脚,也点出了在传统西部片中英雄形象性格中对印第安人与生俱来的歧视和虐待倾向;
![]() |
又一个典型的科恩式人物,肥胖,假惺惺地抱着女孩一顿痛哭,然后还不忘在交还遗物的时候说可以便宜卖个苹果袋给她装枪,半夜睡着了还是个“夺梦抢被手”,这样的狠角色实在是伤不起也躲不起;
![]() |
原本以为跟来的是勒波义夫,结果出来这么个骑马拉着死人的初看以为是只狗熊的生物,也是满嘴的信天游神叨,还暗示了一个情节的关键性信息,去庇护所找到了俩神经病的犯罪同伙,临别前放下一句话,他觊觎那俩神经病的牙齿很久了,希望可以得到它们,于是最后大公鸡杀了四个人一个都没埋,理由是冬天土太硬了挖不了坑他们应该夏天死,实则是给塞外神医留了赏钱。
综上所述,一种经典的作者性叙事,总是能在熟练运用好莱坞传统的经典叙事手法,将观者带入一种指定的叙事情境,并利用角色形象和角色性格确立影片的走向,在不断演进的身份认同和人物关系变化中从宏观上左右叙事脉络,并利用一些伏笔、暗示和冲突等环节来在微观中推进叙事,同时利用视角的参与和隔离在制造局部的悬念和强调叙事视角的存在,最终通过一波情节的高潮段落完成形象身份的三位一体,同时完成宏观主题的显性化,最后在尾声段落中用对比和起兴的方式升华。在完成了这些经典叙事之后,又能在叙事中不着痕迹地插入在所有作品中一以贯之的笔触,来表达作者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对其中一些元素的反思和改良。《大地惊雷》可能并不如《巴顿芬克》、《缺席的男人》、《老无所依》、《严肃的人》一般,是科恩作者风格占据主导,同时具备强烈文本反思性或社会批判性的作品,但其在视觉风格上的统一,对原作精华的个人化与传统性相结合的演绎,也使得本片在哥看来至少是可以与《米勒的十字路口》在艺术成就上并驾齐驱的影片。
THE END
云中小儿,改日再战!
谋杀电视机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致命魔术、辛亥革命、特朗普与爱迪生:《唐探 1900》的历史和人物考据 (55人喜欢)
- 《边水往事》的人物亮相技巧 (29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