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暑期山东省普通高中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参训教师
2008年暑期山东省普通高中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参训教师、指导教师、课程专家、组织单位、优秀班级考核标准与评价办法
参训学员学习任务与考核评价办法
一、学习任务
1.完成2008年普通高中新课程远程研修规定的78学时(公共课6学时,政治学科课程60学时,其它学科课程72学时)的学习内容。其中,观看视频和面对面研讨集中到学校进行。
2.观看视频课程。每日按课程安排顺序观看视频课程(约2小时)。
3.每天观看视频课程后,教师要参加本单位组织的学科教师面对面研讨或网上研讨。
4.准时保质保量完成作业。学员要联系教学实际,完成和提交每天的课程作业,保质保量,严禁抄袭。当日作业当日完成,专题作业提交截止时间为本专题结束当日18:00。每位学员研修期间完成的作业数不得少于6次。
5.通过作业分享、相互点评开展网上互动交流。每位教师平均每天在线研讨时间不少于2小时,发表评论数不少于4条,研修期间发表评论总数不少于50条;评论要中肯,要表达自己的思想。与研讨内容无关的帖子,班级指导教师可予以删除。
6.积极参加班级组织的网上集中研讨或网下交流活动,阅读本学科课程简报,并通过写评论,参与讨论和交流。
7.在研修结束时,每位学员要提交一篇反思性的总结文章。
说明:远程研修结束后,学员仍然可以使用本人账号和密码在研修平台进行学习和交流。
二、合格、优秀学员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1、合格学员评价方法
学员学完本学科视频课程,参加面对面研讨,完成作业6次,发表评论达到50次,参加课程专家组织的2次在线研讨,完成一篇研修总结,且作业、评论、研修总结均达到合格标准,视为研修成绩合格。研修结束后,研修平台将教师完成作业数、参与在线研讨数等相关数据反馈到教师所在学校。各高中学校依据平台反馈数据,结合学员在校集中学习情况,确定合格学员名单报市教育局。市教育局经征求本市指导教师团队意见后,审核确定合格学员名单,并报省项目办备案。达到合格标准的教师在本人《继续教育证书》记A类学分10分。
2、优秀学员评价方法
能达到以下条件的合格教师可评选优秀学员:
(1)“关注度”评价。学员参与网上研讨,实行积分制评价激励机制。积分标准如下:
学员发表评论一次2分;
学员作业和评论文章得到其它人的评论:学员评论一次1分;
指导教师评论一次5分;
省课程专家评论一次10分;
国家课程专家评论一次15分。
学员作业和评论文章得到推荐:指导教师推荐一次10分;
省课程专家推荐一次15分;
国家课程专家推荐一次20分;
学员文章被课程简报引用一次30分。
(2)研修结束后,各班级指导教师在本班合格学员中结合“关注度”数据和研修期间的表现,按班级合格学员数20%的比例向市教育局推荐本班优秀教师;各市教育局依据研修平台反馈的学员“关注度”数据,结合学员在观看视频和面对面研讨阶段学习情况,按本市合格参训教师总数的15%推荐本市优秀学员,报省项目办审核。优秀学员名单及其所属市、学校名单在“山东省教师教育网”公布。各市、各高中学校可制定具体表彰办法。
(3)学员评价数据统计截止到所在培训批次结束当日24:00.
指导教师工作任务与考核评价办法
一、指导教师工作任务
指导教师的职责是:协助课程专家团队、帮助学员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具体工作要求:
1、帮助学员熟悉研修平台,了解研修流程,解答学员提出的问题;两名指导教师分工合作,共同做好全班学员学习的指导、督促和组织工作。
2、要与学员一道,观看课程视频,全程参与学习。每天学习、工作时间不少于8小时。
3、阅读并及时点评学员作业。指导教师应阅读本班学员每天完成的作业,每日点评数不少于30个,使全班学员每天的学习都能够获得及时回应和帮助。
4、及时推荐学员的优秀作业、文章,(学员优秀作业或文章推荐数每班每天控制在5篇左右)。及时删除违反国家法律和研修规定的帖子。
5、组织学员参与课程专家和本班的在线研讨活动。班级在线研讨活动信息要及时整理、小结,并提交至研修平台共享。
6、关注班级学习状况,对学员学习表达关切和期待,给予鼓励和帮助、提醒和督促,主动协助课程团队汇总、反馈和回应学员的学习问题,共同做好学习指导工作。
7、学习结束后,及时做好本班学员的学习评价和班级总结工作,做好合格学员确认和优秀学员推荐工作。并完成个人工作总结
。
说明:来自高中教学一线的指导教师,要与学员同步学习,按指导教师考核标准考核,不作为学员考核。
二、合格、优秀指导教师考核
1、合格指导教师考核
指导教师完成工作任务指标为合格指导教师。各市教育局项目办依据研修平台统计数据,结合研修期间督导情况和各班级学习情况,广泛了解学校和学员反映, 确定合格指导教师名单,报省项目办备案。来自高中教学一线的指导教师完成指导教师任务,经考核合格,在本人《继续教育证书》记A分。研修结束后,省项目办按合格指导教师标准下拨各市指导教师工作补贴。
2、优秀指导教师考核
各市按照以下标准在合格指导教师中评选优秀指导教师:
(1) 指导教师各项工作的统计数据,包括浏览作业或文章数、点评文章数在本市指导教师各项平均数以上。
(2) 指导教师所在班级全体学员各项统计数据平均值在本市各班级各项平均数以上;
(3) 工作负责,关心学员,学员和课程团队满意度高。
各市教育局项目办按照以上标准,经广泛了解课程团队、学校和学员的反映,结合结合研修期间督导情况,确定优秀指导教师名单,报省项目办备案。优秀指导教师名单及其所属市、单位名单在“山东省教师教育网”公布。研修结束后,省项目办按优秀指导教师标准下拨各市优秀指导教师工作补贴。
课程专家团队工作任务与职责
1、研修筹备阶段,各学科课程团队要认真研究课程内容。结合我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际,调整、修订课程作业设计及研讨主题,制定详细的课程研修方案与研修进度表。
2、远程研修期间,各课程团队要及时分析情况,研究问题。在研修的关键时刻、对研讨的关键问题,都要有课程团队的声音。课程团队要通过主持在线研讨、点评和推荐优秀作业、发现和培育典型、回应学员问题、出好课程简报、提供课程团队活动报道、照片等各种方式,让学员时刻感受到课程团队成员和学员在一起共同学习,以课程专家的专业精神和人格魅力感动、激励学员。为此,要求做到:
(1)确保人员到位,工作责任和学习指导时间落实。各学科课程团队的骨干成员不少于8人,课程团队要明确职责分工,工作责任到人(学科班级和团队各项工作都要落实到人),优化工作流程,积极激励和引导学员学习。课程专家每天工作时间不少于8小时。
(2)及时了解情况,跟进班级学习,推荐优秀文章和相关案例到“学科首页”,丰富学习资源,引导学员学习。加强与指导老师的沟通和联系,对指导教师工作及时给予指导。
(3)阅读、点评、推荐学员作业和指导教师的文章。课程团队每位成员要及时抽样阅读各班级学员作业,每天抽样阅读数不少于15篇,点评数不少于10个篇。推荐文章不少于3篇。对学员和学科指导教师提出的共性问题进行研究,以“课程简报”的形式集中回复。每个专题至少出一期课程简报。
(4)组织好每个专题的在线研讨。在两批研修期间,每个学科的课程团队要精心组织四次(每批两次)在线研讨。在线研讨话题应是学员关注和能够参与讨论的问题;对学员提出的问题要尽可能多地给予积极回应。
组织单位工作任务与职责
一、各市教育局工作任务与职责
1、遵照省教育厅新课程远程研修项目的统一计划,建立以单位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远程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制订本市高中教师全员培训实施计划。指导各高中学校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和管理规章制度。
2、按照报名程序做好宣传动员和组织报名工作和学科分班工作。保证本市教师参训率达到95%以上;
3、成立市研修指导组,选派研修班指导教师。 组织好全省统一开展的指导教师培训。在研修过程中,加强对指导教师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指导教师要及时提醒和督促,确实不能履行指导老师职责的要及时撤换。 确保以上的指导教师能够履行好职责, 达到合格要求;培训工作结束后,按照评价结果及时发放指导教师的补贴。
4、成立市研修技术组,做好对各高中学校技术人员的培训;各市研修技术组要严格遵守国家法规,不得擅自复制、传播课程资源;确保远程研修所需要的技术指导和支持。
5、要全程了解本市及各学校的研修进度和各项研修数据,做好研修管理工作。及时了解各高中学校研修情况,全程跟进督导。使本市参训教师合格率达到
6、培训结束后,按照评价标准,做好对本市指导教师、高中学校、学员的考核评价。做好本市培训总结工作。
二、高中学校工作任务与职责
1、遵照省、市项目办新课程远程研修的统一计划,建立以学校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远程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和管理规章制度。为教师提供必要的网上学习条件。做好集中到校培训时段的考勤和管理工作。
2、按照报名程序做好报名工作。学校聘任制教师可以参加培训,记入本校教师参训率;本校教师参训率应达到95%以上;在规定时间内全额上缴培训费。
3、成立本校学科研讨组,组织好本校学科教师面对面研讨工作。成立技术保障组,按要求下载、整理课程资源;严格遵守国家法规,不得擅自复制、传播课程资源;解决教师网上学习的技术问题。
4、严格执行培训课程进度表,不得随意提前或延后播放视频课程;督促、激励本校教师积极参与学习和研讨,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和研修任务。本校教师参训合格率应达到90%以上。
三、考核评价办法
研修工作结束后,省项目办依据各市指导教师合格率、高中教师参训率、高中教师合格率等指标对各市研修组织工作进行考核。各市教育局依据高中学校工作任务和职责的各项指标和要求对本市高中学校进行考核。依据考核结果下拨研修管理费。研修结束后,对高中学校的考核结果报送省教育厅相关部门,作为评价高中学校办学行为和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优秀班级考核标准
1、评选标准
(1)班级所在市的教育行政部门与组织单位高度重视并有相应的制度保障;
(2)95%以上(含95%)学员达到合格标准,并积极参加班内网上、网下的学习研讨活动;
(3)班级全体学员提交作业数、发表文章、评论数在本学科全省平均数以上。
(4)本班指导教师点评数、推荐文章数在本学科全省平均数以上。
(5)课程专家和指导教师对班级认同度高,学员文章质量较高,多次被课程简报引用;
(6)按全省本学科班级数20%推荐。
2、评选办法
(1)根据评选标准,按研修平台统计数据确定参选资格。
(2)课程团队和指导教师团队推荐。
(3)省项目办根据以上材料,综合各方面意见,确定为优秀班级。
参训学员学习任务与考核评价办法
一、学习任务
1.完成2008年普通高中新课程远程研修规定的78学时(公共课6学时,政治学科课程60学时,其它学科课程72学时)的学习内容。其中,观看视频和面对面研讨集中到学校进行。
2.观看视频课程。每日按课程安排顺序观看视频课程(约2小时)。
3.每天观看视频课程后,教师要参加本单位组织的学科教师面对面研讨或网上研讨。
4.准时保质保量完成作业。学员要联系教学实际,完成和提交每天的课程作业,保质保量,严禁抄袭。当日作业当日完成,专题作业提交截止时间为本专题结束当日18:00。每位学员研修期间完成的作业数不得少于6次。
5.通过作业分享、相互点评开展网上互动交流。每位教师平均每天在线研讨时间不少于2小时,发表评论数不少于4条,研修期间发表评论总数不少于50条;评论要中肯,要表达自己的思想。与研讨内容无关的帖子,班级指导教师可予以删除。
6.积极参加班级组织的网上集中研讨或网下交流活动,阅读本学科课程简报,并通过写评论,参与讨论和交流。
7.在研修结束时,每位学员要提交一篇反思性的总结文章。
说明:远程研修结束后,学员仍然可以使用本人账号和密码在研修平台进行学习和交流。
二、合格、优秀学员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1、合格学员评价方法
学员学完本学科视频课程,参加面对面研讨,完成作业6次,发表评论达到50次,参加课程专家组织的2次在线研讨,完成一篇研修总结,且作业、评论、研修总结均达到合格标准,视为研修成绩合格。研修结束后,研修平台将教师完成作业数、参与在线研讨数等相关数据反馈到教师所在学校。各高中学校依据平台反馈数据,结合学员在校集中学习情况,确定合格学员名单报市教育局。市教育局经征求本市指导教师团队意见后,审核确定合格学员名单,并报省项目办备案。达到合格标准的教师在本人《继续教育证书》记A类学分10分。
2、优秀学员评价方法
能达到以下条件的合格教师可评选优秀学员:
(1)“关注度”评价。学员参与网上研讨,实行积分制评价激励机制。积分标准如下:
学员发表评论一次2分;
学员作业和评论文章得到其它人的评论:学员评论一次1分;
指导教师评论一次5分;
省课程专家评论一次10分;
国家课程专家评论一次15分。
学员作业和评论文章得到推荐:指导教师推荐一次10分;
省课程专家推荐一次15分;
国家课程专家推荐一次20分;
学员文章被课程简报引用一次30分。
(2)研修结束后,各班级指导教师在本班合格学员中结合“关注度”数据和研修期间的表现,按班级合格学员数20%的比例向市教育局推荐本班优秀教师;各市教育局依据研修平台反馈的学员“关注度”数据,结合学员在观看视频和面对面研讨阶段学习情况,按本市合格参训教师总数的15%推荐本市优秀学员,报省项目办审核。优秀学员名单及其所属市、学校名单在“山东省教师教育网”公布。各市、各高中学校可制定具体表彰办法。
(3)学员评价数据统计截止到所在培训批次结束当日24:00.
指导教师工作任务与考核评价办法
一、指导教师工作任务
指导教师的职责是:协助课程专家团队、帮助学员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具体工作要求:
1、帮助学员熟悉研修平台,了解研修流程,解答学员提出的问题;两名指导教师分工合作,共同做好全班学员学习的指导、督促和组织工作。
2、要与学员一道,观看课程视频,全程参与学习。每天学习、工作时间不少于8小时。
3、阅读并及时点评学员作业。指导教师应阅读本班学员每天完成的作业,每日点评数不少于30个,使全班学员每天的学习都能够获得及时回应和帮助。
4、及时推荐学员的优秀作业、文章,(学员优秀作业或文章推荐数每班每天控制在5篇左右)。及时删除违反国家法律和研修规定的帖子。
5、组织学员参与课程专家和本班的在线研讨活动。班级在线研讨活动信息要及时整理、小结,并提交至研修平台共享。
6、关注班级学习状况,对学员学习表达关切和期待,给予鼓励和帮助、提醒和督促,主动协助课程团队汇总、反馈和回应学员的学习问题,共同做好学习指导工作。
7、学习结束后,及时做好本班学员的学习评价和班级总结工作,做好合格学员确认和优秀学员推荐工作。并完成个人工作总结
。
说明:来自高中教学一线的指导教师,要与学员同步学习,按指导教师考核标准考核,不作为学员考核。
二、合格、优秀指导教师考核
1、合格指导教师考核
指导教师完成工作任务指标为合格指导教师。各市教育局项目办依据研修平台统计数据,结合研修期间督导情况和各班级学习情况,广泛了解学校和学员反映, 确定合格指导教师名单,报省项目办备案。来自高中教学一线的指导教师完成指导教师任务,经考核合格,在本人《继续教育证书》记A分。研修结束后,省项目办按合格指导教师标准下拨各市指导教师工作补贴。
2、优秀指导教师考核
各市按照以下标准在合格指导教师中评选优秀指导教师:
(1) 指导教师各项工作的统计数据,包括浏览作业或文章数、点评文章数在本市指导教师各项平均数以上。
(2) 指导教师所在班级全体学员各项统计数据平均值在本市各班级各项平均数以上;
(3) 工作负责,关心学员,学员和课程团队满意度高。
各市教育局项目办按照以上标准,经广泛了解课程团队、学校和学员的反映,结合结合研修期间督导情况,确定优秀指导教师名单,报省项目办备案。优秀指导教师名单及其所属市、单位名单在“山东省教师教育网”公布。研修结束后,省项目办按优秀指导教师标准下拨各市优秀指导教师工作补贴。
课程专家团队工作任务与职责
1、研修筹备阶段,各学科课程团队要认真研究课程内容。结合我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际,调整、修订课程作业设计及研讨主题,制定详细的课程研修方案与研修进度表。
2、远程研修期间,各课程团队要及时分析情况,研究问题。在研修的关键时刻、对研讨的关键问题,都要有课程团队的声音。课程团队要通过主持在线研讨、点评和推荐优秀作业、发现和培育典型、回应学员问题、出好课程简报、提供课程团队活动报道、照片等各种方式,让学员时刻感受到课程团队成员和学员在一起共同学习,以课程专家的专业精神和人格魅力感动、激励学员。为此,要求做到:
(1)确保人员到位,工作责任和学习指导时间落实。各学科课程团队的骨干成员不少于8人,课程团队要明确职责分工,工作责任到人(学科班级和团队各项工作都要落实到人),优化工作流程,积极激励和引导学员学习。课程专家每天工作时间不少于8小时。
(2)及时了解情况,跟进班级学习,推荐优秀文章和相关案例到“学科首页”,丰富学习资源,引导学员学习。加强与指导老师的沟通和联系,对指导教师工作及时给予指导。
(3)阅读、点评、推荐学员作业和指导教师的文章。课程团队每位成员要及时抽样阅读各班级学员作业,每天抽样阅读数不少于15篇,点评数不少于10个篇。推荐文章不少于3篇。对学员和学科指导教师提出的共性问题进行研究,以“课程简报”的形式集中回复。每个专题至少出一期课程简报。
(4)组织好每个专题的在线研讨。在两批研修期间,每个学科的课程团队要精心组织四次(每批两次)在线研讨。在线研讨话题应是学员关注和能够参与讨论的问题;对学员提出的问题要尽可能多地给予积极回应。
组织单位工作任务与职责
一、各市教育局工作任务与职责
1、遵照省教育厅新课程远程研修项目的统一计划,建立以单位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远程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制订本市高中教师全员培训实施计划。指导各高中学校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和管理规章制度。
2、按照报名程序做好宣传动员和组织报名工作和学科分班工作。保证本市教师参训率达到95%以上;
3、成立市研修指导组,选派研修班指导教师。 组织好全省统一开展的指导教师培训。在研修过程中,加强对指导教师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指导教师要及时提醒和督促,确实不能履行指导老师职责的要及时撤换。 确保以上的指导教师能够履行好职责, 达到合格要求;培训工作结束后,按照评价结果及时发放指导教师的补贴。
4、成立市研修技术组,做好对各高中学校技术人员的培训;各市研修技术组要严格遵守国家法规,不得擅自复制、传播课程资源;确保远程研修所需要的技术指导和支持。
5、要全程了解本市及各学校的研修进度和各项研修数据,做好研修管理工作。及时了解各高中学校研修情况,全程跟进督导。使本市参训教师合格率达到
6、培训结束后,按照评价标准,做好对本市指导教师、高中学校、学员的考核评价。做好本市培训总结工作。
二、高中学校工作任务与职责
1、遵照省、市项目办新课程远程研修的统一计划,建立以学校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远程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和管理规章制度。为教师提供必要的网上学习条件。做好集中到校培训时段的考勤和管理工作。
2、按照报名程序做好报名工作。学校聘任制教师可以参加培训,记入本校教师参训率;本校教师参训率应达到95%以上;在规定时间内全额上缴培训费。
3、成立本校学科研讨组,组织好本校学科教师面对面研讨工作。成立技术保障组,按要求下载、整理课程资源;严格遵守国家法规,不得擅自复制、传播课程资源;解决教师网上学习的技术问题。
4、严格执行培训课程进度表,不得随意提前或延后播放视频课程;督促、激励本校教师积极参与学习和研讨,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和研修任务。本校教师参训合格率应达到90%以上。
三、考核评价办法
研修工作结束后,省项目办依据各市指导教师合格率、高中教师参训率、高中教师合格率等指标对各市研修组织工作进行考核。各市教育局依据高中学校工作任务和职责的各项指标和要求对本市高中学校进行考核。依据考核结果下拨研修管理费。研修结束后,对高中学校的考核结果报送省教育厅相关部门,作为评价高中学校办学行为和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优秀班级考核标准
1、评选标准
(1)班级所在市的教育行政部门与组织单位高度重视并有相应的制度保障;
(2)95%以上(含95%)学员达到合格标准,并积极参加班内网上、网下的学习研讨活动;
(3)班级全体学员提交作业数、发表文章、评论数在本学科全省平均数以上。
(4)本班指导教师点评数、推荐文章数在本学科全省平均数以上。
(5)课程专家和指导教师对班级认同度高,学员文章质量较高,多次被课程简报引用;
(6)按全省本学科班级数20%推荐。
2、评选办法
(1)根据评选标准,按研修平台统计数据确定参选资格。
(2)课程团队和指导教师团队推荐。
(3)省项目办根据以上材料,综合各方面意见,确定为优秀班级。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