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
(文/流水纪)李敖参加的《康熙来了》,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好看。
之前大师要告小S的事闹得沸沸扬扬,出动各色人马居中调停,最后才换来大师屈尊降临《康熙来了》现场辩论,可惜结果变成一场自我营销闹剧。不过,李敖大师也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就是“电视节目的责任感”。虽然这种责任感被他强行转嫁到蔡康永和小S身上,成为令两人哭笑不得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如果把电视文化比作食物,那么各种不同类型的节目自然具备不同的营养功能,正如满汉全席和小葱拌豆腐,都能在不同情况下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按照李敖的说法,蔡康永和小S都是聪明有才华的人,实在不该让收视率这么高的《康熙来了》沦为“聊吃喝玩乐穿衣服打屁”的庸俗节目,应该有更高追求!可惜,李大师恐怕不知道,《康熙来了》就是因为这种毫不掩饰的、赤裸裸的、坦率又巧妙的“庸俗”,才能成为红遍两岸三地的金牌节目。作为一档以主持人及节目创意为核心灵魂的节目,《康熙来了》不仅有各种笑料和八卦,最重要的是在很多时候暴露出了真实的人性,让人们切实感受到了娱乐圈的众生相。
“文化”不一定真有价值,“娱乐”也并不等于完全肤浅,说到底,二者相辅相成。如果每一档电视节目都要主持人在镜头前正襟危坐,面带严肃地向大家讲解诸如“动物界唯一会叫春的是母熊猫”之类的高深冷僻知识,恐怕观众会疯掉。前两年央视的《百家讲坛》,正是因为对历史的“戏说”才起死回生,创造了收视奇迹,而《康熙来了》的定位本就不是《焦点访谈》,实在更没必要变成一档需要达到大师口中那种“深度”的节目。换言之,如果《康熙来了》不是今天这个样子,恐怕李敖也不会大张旗鼓地状告小S,费尽心机地要来上节目,甚至还死缠烂打地上满五集吧?
李大师对蔡康永和小S的指责,从个人角度来说显得无厘头和无中生有,从社会角度来说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其实,电视节目分类要细化,细化之中还要有标准和底线,整个受众引导要有区分,这才是问题关键。多少沉重的沧桑文化,都在历史长河中成为了奇谈,所谓文化与娱乐,呈现在电视上的不过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原载《佛山日报》。
【围脖】
新浪:http://t.sina.com.cn/liushuiji
【博客】→不一样的和一样的地方。
新浪:http://blog.sina.com.cn/liushuiji520
网易:http://liushuiji1987.blog.163.com/
腾讯:http://liushuiji.qzone.qq.com/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