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et New People
1| Timothy George Kelly
Tim让我的CS(www.couchsurfing.com)好(玩的朋)友目录上又多了一个名字。这个澳洲小孩的《Meet New People》纪录短片集,看了第一眼之后就有惊艳的感觉。因为:一,他拍的人有趣,而且对着镜头表现松弛自然,看的四个人里有三个跟艺术有关联,Tim在很短的篇幅里,基本上能让人看到这个new person的个性(因为他们都有比较明显的偏执倾向?),很酷,也很不简单;二,黑白影像,配片头、片末的吉他拨弦或电子音乐,干净利落。Tim的镜头充满感情,所以被拍的人会显得那么可爱。我想是他的个性影响了他的镜头,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但就像Terence说的,他不是天生要当艺术家,所以他不非得要和艺术家合作,他只希望跟好人合作。言下之意,他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好人。Tim可能也是这样一个好人吧,出门在外,住人家里,礼貌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对,恰到好处,既不让人感到他拘谨,也不让人觉得他自大,做事细致(有幸观摩他剪辑自己的新短片时发现)。才认识他两天,已经可以放心地让他在我家撒野。不过,嗯,我知道这么快下结论是不对的……
借用Tim宣传他的新朋友们的模式:
meet Tim @ www.myspace.com/avocadofilms
2| Ramona Laczko
Ramona是在荷兰读书、在罗马尼亚长大的匈牙利裔女孩。也是CSer。她邀请我们去今年广东现代舞周的开幕式,用一句话打动我去看今年的大部分演出。说了什么,sorry,商业机密;)(其实最关键是对方要收货……)这次广东国际现代舞周的节目虽然真正喜欢的不多(基本上说有三个日本《Three Sisters》、德国《EigenSinn》、意大利《ABQ - mechanical extensions in four arithmetic operations》),但还算是达到了初衷,大致了解了一下现代舞各地区的情况。但貌似好玩的事情台下多于台上。比如下面的这两位通过舞周认识的new people。
3| Daniël Ploeger
Daniël是个多长型人。脸长,身长,话多,表情多。他是以澳洲人William Lane为首的音乐人小组Grenzenlos(www.grenzenlosmusic.org)的成员。这次随现代舞周登场,对他表演印象为零,对其言谈绝对印象深刻。如此的喋喋不休、喋喋不休、喋喋不休,俨然是Szymon(内)和Lukasz(外)的结合体。奇怪。看听他讲自己做的作品,感觉上很直接,也比较有趣。有幸(再一次地)得到他的一个限量版作品作为礼物,里面有一小块他表演时贴在身上的淡褐色胶布,为固定麦克风用的,估计尚存体香……不幸地是,为了防止猫猫抓烂纸盒,我把它放进抽屉里,竟然开的时候卡住了……看来不毁掉它,或者毁掉我心爱的仿古抽屉柜,是不可能再体味到Daniël的香气了。
meet Daniël @ www.danielploeger.org
4| Nenad Markovic
Nenad,音“娜娜”,娘娘的名字,配的却是一个圆圆的塞尔维亚肥仔。Nenad是吹小号的,和Daniël一样,都是Grenzenlos的成员;两人都住在柏林,但却是到了广州才认识。Nenad和我一样,都拼命从电影里面汲取对异国/族文化的认知,带他到老张的小店买DVD,他猛抠亚洲电影那几盒,我猛抠东欧那几盒,然后换过来,互抠对方抠过的东西,一边拿出漏网之鱼,热心地劝对方:“是金子,总会花光的。”(出自BL姐姐语录)Nenad说他老家的盗版碟是从网络上下载下来再制作成的光盘,老板有上万部电影。说的时候,小眼睛里闪着光。
Tim让我的CS(www.couchsurfing.com)好(玩的朋)友目录上又多了一个名字。这个澳洲小孩的《Meet New People》纪录短片集,看了第一眼之后就有惊艳的感觉。因为:一,他拍的人有趣,而且对着镜头表现松弛自然,看的四个人里有三个跟艺术有关联,Tim在很短的篇幅里,基本上能让人看到这个new person的个性(因为他们都有比较明显的偏执倾向?),很酷,也很不简单;二,黑白影像,配片头、片末的吉他拨弦或电子音乐,干净利落。Tim的镜头充满感情,所以被拍的人会显得那么可爱。我想是他的个性影响了他的镜头,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但就像Terence说的,他不是天生要当艺术家,所以他不非得要和艺术家合作,他只希望跟好人合作。言下之意,他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好人。Tim可能也是这样一个好人吧,出门在外,住人家里,礼貌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对,恰到好处,既不让人感到他拘谨,也不让人觉得他自大,做事细致(有幸观摩他剪辑自己的新短片时发现)。才认识他两天,已经可以放心地让他在我家撒野。不过,嗯,我知道这么快下结论是不对的……
借用Tim宣传他的新朋友们的模式:
meet Tim @ www.myspace.com/avocadofilms
![]() |
2| Ramona Laczko
Ramona是在荷兰读书、在罗马尼亚长大的匈牙利裔女孩。也是CSer。她邀请我们去今年广东现代舞周的开幕式,用一句话打动我去看今年的大部分演出。说了什么,sorry,商业机密;)(其实最关键是对方要收货……)这次广东国际现代舞周的节目虽然真正喜欢的不多(基本上说有三个日本《Three Sisters》、德国《EigenSinn》、意大利《ABQ - mechanical extensions in four arithmetic operations》),但还算是达到了初衷,大致了解了一下现代舞各地区的情况。但貌似好玩的事情台下多于台上。比如下面的这两位通过舞周认识的new people。
3| Daniël Ploeger
Daniël是个多长型人。脸长,身长,话多,表情多。他是以澳洲人William Lane为首的音乐人小组Grenzenlos(www.grenzenlosmusic.org)的成员。这次随现代舞周登场,对他表演印象为零,对其言谈绝对印象深刻。如此的喋喋不休、喋喋不休、喋喋不休,俨然是Szymon(内)和Lukasz(外)的结合体。奇怪。看听他讲自己做的作品,感觉上很直接,也比较有趣。有幸(再一次地)得到他的一个限量版作品作为礼物,里面有一小块他表演时贴在身上的淡褐色胶布,为固定麦克风用的,估计尚存体香……不幸地是,为了防止猫猫抓烂纸盒,我把它放进抽屉里,竟然开的时候卡住了……看来不毁掉它,或者毁掉我心爱的仿古抽屉柜,是不可能再体味到Daniël的香气了。
meet Daniël @ www.danielploeger.org
4| Nenad Markovic
Nenad,音“娜娜”,娘娘的名字,配的却是一个圆圆的塞尔维亚肥仔。Nenad是吹小号的,和Daniël一样,都是Grenzenlos的成员;两人都住在柏林,但却是到了广州才认识。Nenad和我一样,都拼命从电影里面汲取对异国/族文化的认知,带他到老张的小店买DVD,他猛抠亚洲电影那几盒,我猛抠东欧那几盒,然后换过来,互抠对方抠过的东西,一边拿出漏网之鱼,热心地劝对方:“是金子,总会花光的。”(出自BL姐姐语录)Nenad说他老家的盗版碟是从网络上下载下来再制作成的光盘,老板有上万部电影。说的时候,小眼睛里闪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