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把时间当作朋友》——李笑来
第一版读书笔记,按照看书的顺序。等到再看此书的或者过段时间有功夫时在按分类整理笔记。
----------------------------------------------------------------------------------------------------------------------
1、绝大多数学习上的成功根本与智商没有任何关系,所有的失败都与且只于时间限制有关。
2、
@管理心智——每个人所拥有的心智力量各不相同,而心智力量的差异会给每个人的一生带来无法估计的价值差异。
@真正拥有耐心【推迟满足感】
@用于试错——我们一生做的事,大多都是一个trail and error的过程。【错了又如何?没有人会那么在乎你,永久记住你的错;况且,不尝试的话,连机会都没有】
@马上行动——为了避免将来的尴尬,必须在今天做出正确的行动。【拒绝拖延症!!!!!】
@不要无谓比较【攀比是不快乐的来源,满足感激现在拥有的一切,积极心态面对困难和挑战】
3、改变人生命运的无非两样东西:一个是你读过的书,一个是你遇到的人。
【so 坚持阅读 慢慢养成读书笔记的习惯 & 感激在生命中出现过的人 感恩帮助过你和伤害了你的人】
4、每个人都经历差不多的生活,不同的是极少数人能从中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请重新开始思考,不要看了就过了,不过脑子的东西=白看】
5、有时候看似是被时间追着跑,其实也是时间这个朋友在不知不觉中作了你的保镖。
【so 满足忙碌充实的生活吧 很有意思 不浪费生命】
6、人生是马拉松,胜者不一定是跑的最快的,但一定是最能坚持的。有些成功靠运气,可是持续的成功与运气无关。
【so 重塑心智,洗尽浮夸和急躁,脚踏实地,一步步坚定、坚持地行走在人生的马拉松吧。】
6、俞敏洪对本书的推荐:
人生苦短,去日苦多。新东方从过去走到现在,一直是顺其自然发展而已,我从来没有设计过她的未来,更没有五年计划之类的东西。商业世界瞬息万变,我觉得制定了计划也不一定管用。新东方只懂得风雨兼程,勇往直前,至于说最后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已经不在我们应该担心的范围之内。我相信只要方向是对的,哪怕道路再曲折,也终将能够走到我们心中的目的地。
【把新东方换成你的梦想,这段话也适用】
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戏剧性,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时间只与那些努力的人做朋友。
做人要勤奋,做人要执着,但做事不一定要图快!
【警醒!不要追求快,而要追求好!切忌急躁!】
一切都靠积累,一切都可提前准备,越早醒悟越好。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
【这句话其实特别想给某人看,虽然此人九九成不会理我也不会看这篇日志。我是没有参加工作走入社会依然那么幼稚不切实际,没有资格对你劝说神马的,但是我真的希望你能把闲暇时间利用起来,干点有意思有意义的事情,你会很有成就感的。】
7、“管理时间”,或者“时间管理”于某种意义上只不过是很多人的一厢情愿而已,因为时间根本就不会、也从来未曾听从任何人的管理。没人人可以做到让时间慢一些流逝,也诶有人可以做到让时间快一点溜走。
【应该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改变自己的心智,】
8、最优秀的销售之所以最优秀,在于他们会选择产品。
9、写作:要先想清楚,才能写清楚。因为写文章的时候,是用文字表达思想,如果一个人的思考是完整的、论证是清楚的,那就只剩下最简单的任务:把已有的思想用平时、朴素、简洁、有效的语言表达出来。需要用“华丽的辞藻”才可能“拿到出手”的文章,通常不是什么好文章。
10、会思考的人有问题往往并不用去问他人,因为他们最终能够自己解决那些问题。
只有学会正确的思考才意味着真正进化成人。
11、“没有时间了”,是“时间恐慌症”患者脑子里反复闪现的唯一一句话。巨大的压力,嫉妒的恐惧,使患者的身上集结并综合了一切的矛盾:他们既勤奋又懒惰,既聪明又愚蠢,既勇敢又懦弱,及满怀希望又时时刻刻面临绝望,既充满自信又随时随地体会卑微。
【我就是啊!!有没有!!我觉得自己很勤奋,但也真的从某些角度看、或者是做某些事情时,真的很懒很懒很懒!】
12、无论别人讲的多么有趣有用有道理,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当且仅当你实践了、尝试了,才算真的有趣有用有道理。
13、制作一个“任务列表”,其实谁都会。
因“不知道学习有什么用”而拒绝学习的人,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虚度光阴无数,哪怕他们天天“科学地”制定计划,编制“任务列表”。
而与之相反,因“不知道学习有什么用”而选择努力学习的人,每时每刻都充满了收获,并且会在将来的某一天获得更多的“意外”收获,比如在多年以后,发现你在多年前学过的东西在那时恰好有用。
【心智问题,同样的问题,不同的解决方式,就导致不同的结果】
14、几乎所有那些不停地抱怨“上司的愚蠢”的人只有一个共同特征:他们只不过是在用“上司很愚蠢”做为自己偷懒的借口而已——他们的可笑与可悲他们自己并不知道:既然上司那么愚蠢,他们又为什么要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为那个愚蠢的上司打工呢?那些少数能够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人,是不会抱怨“上司很愚蠢”的,因为,他们要么想办法帮助上司解决问题,要么就在爱莫能助的时候选择离开公司,自行其是。
【(一)上司真的很愚蠢吗?】
15、这些人并不是对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而是没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不管怎样,一定要问清楚自己这个问题:我不喜欢做这件事情有没有可能仅仅是因为这件事儿我并没有做好?要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好而不喜欢,就要分辨另外一件事儿了:做好这件事情究竟对自己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意义呢?如果有,那就要努力做,直到做好为止——没有其他选择。
【(三)兴趣真的那么重要么?】
16、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应该是最重要的策略之一。
与其不停地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省得虚度更多的时间。
【(四)学习方法真的至关重要么?】
17、仅仅说过去的荒谬是处于懒惰和幼稚,不免过分简单化了。事实上,是我的心智能力不够强大,才导致我根本没有意识到我只不过是懒惰而已——并且还竟然振振有词、洋洋自得。可怕!那天,我告诉自己的一句话再也没有忘记过:“心智低下真可怕……”
【(五)盲打究竟是否值得学会? 】
18、每个人可以把自己划分成为两部分:自己知道的与自己并不知道的。
智商高——>聪明
心智强——>睿智
19、你不应该隶属于你的大脑,而应该拥有你的大脑,并且控制你的大脑。
20、即使在极度恶劣的环境里,人们也会拥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的自由。
21、对痛苦的深刻感受会扭曲或者抹煞我们感知其他事物的能力。当我们觉得自己痛苦的时候,总不自觉地把自己想象成全世界最痛苦的人。当我们真的明白自己所勉励的痛苦并没有说感受到的那么强烈,我们就很容易,或者起码更容易忍受那些痛苦。
痛苦就是这样,一旦运用心智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上去的时候,痛苦就会几乎自动消失,在你重新注意它之前,它不会回来。
22、大脑有一个自我保护功能——遗忘痛苦。
记忆本身是葡萄,回忆的过程是发酵,每个人都有努力是自己的历史变得更加清白更加美好的倾向。
【十分赞同!!!!回想过去,我现在基本记得的都是美好和感动,各种痛苦和伤害,早就忘光光。所以,有一个矛盾,就是在现在现实不满意的时候,越来越爱回忆过去...但其实现在遇上的不满,过去也是一直存在的!】
【悖论:这样忘记过去的伤痛,反复跌倒,岂不是保护功能的副作用?!】
23、承认“希望自己欲望马上获得满足”是自己的天性,并不断踢向自己对其加以控制。
24、耐心有着神奇的力量。当每个人都在拖延,最后又手忙脚乱的时候,你的生活却非常从容。因为你从一开始就知道你 今天的所有轻松安逸,都可能是未来的而成本;所以,你早就把一些轻松安逸安排到未来的某个时段,而心平气和地每天完成相应的工作。于是,你不仅从容,而且快乐。你会变成一个守时的人,一个生活规律的人,一个身边的朋友都信赖的人。
25、事实上,养成任何非天生的习惯,都是需要挣扎才能做成的事情。我们只有一个习惯是天生的——“懒惰”。心智开启从意识到可以自律开始,而心智发展的过程就是克服懒惰的过程。
26、同时做两件事情的诀窍在于:
1)其中一件事儿最好是机械的,少点技术含量的
2)另外一件事儿不是特别需要大量脑力支持的
3)两件事儿都应该是确实有效用因而值得时间投资的。
27、列表的使用:
1)大多数情况相爱确实没有必要制作列表
2)最好的列表记录工具是纸和笔
3)列表没必要工整
4)列表一定要随手可及
5)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
6)制作专门的下一阶段任务列表
7)给你的每个任务制定核对列表
8)列表一旦开始执行就一定要执行到底
【一事无成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放弃,最常见的借口:换一个更好的方向。】
28、在试错这个手段的基础上,另外一个聪明一点的,也重要的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是通过观察。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的手段,当然也是相对更加需要心智能力的手段。
正确地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
29、《学会考试》
1)热爱考试的理由很简单,它是通行证,它意味着机会,其他没有此通行证的人无法获得的机
会。虽然有些人也许会用其他方式获得那个什么机会,但,既然你没有其他方式,就不要
抱怨——反正抱怨没用。抱怨最浪费时间,即便抱怨得正确。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这个社
会确实不公平,你要是抱怨一下当然没什么不对的。可是,抱怨不仅要花费时间,还会引
发负面情绪,使你丧失斗志。同时,仅仅抱怨本身不会改变任何事实。与其浪费时间抱怨不
公平,还不如花时间做些真正能够改变点什么的努力。【有本书叫《不抱怨的世界》】
2)总结一下:
1. 分辨考试的重要性。
2. 提前很久开始准备重要的考试。
3. 做题是最好的准备方法。
4. 通过做题了解考试的重点、难点。
5. 全面补习难点重点,并经常重新审视。
6. 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30、《学会记笔记》
1)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力,“遗忘”是我们的自我保护功能。
2)学东西,就要好好学,不能只学样不学本。
31、《人人都能成功——鬼才相信》
1)事实上,无论多么荒谬的事情,不仅总是有人相信,而且还总是有很多人相信。更为有趣的是,当荒谬本身荒谬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信奉者的人数可能开始不仅与荒谬程度同步增加,并且可能会以荒谬程度作为指数戏剧性地增加。
2)在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里,资源稀缺是客观现实,也恰恰因此,人们的主观愿望肯定不可能全部被满足。理解这种现象貌似并不困难,但是,清楚地理解之后平静地接受,就没那么容易了。到今天,也随处可见那些无法接受的人。对那些无法接受现实的人来讲,其实只剩下了一个选择,即,逃避。
【so 平静并且理性地接受“资源稀缺”这个现实,接受“不是每个人都会成功”的这个事实。】
32、运用自己的心智力量去分辨哪些快乐或者幸福是必须建立在比较基础之上的,而哪些快乐或者幸福是无需比较同样可以获得的。然后,把时间花在寻找甚至制造那些无需比较就可以获得的快乐与幸福——当然,同样要付出很多代价——然后无怨无悔地生活,尽情地欢乐,平静地痛苦。
33、励志肯定没有什么错,因为人就是需要鼓励,但不能胡说。随着年龄的增加越来越痛恨许多的励志书籍,要命的是这种逻辑混乱竟然真的可以带来理解上的惊喜。于是,大多数人不由自主地不加分辨地接受。可是,愚蠢地接受正确的结论有什么用呢?这确实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也确实可以得出很多有趣有益的结论。但是,拜托,能不能先作一个有逻辑能力的人再说呢?
【辩证地吸收各种励志书中的观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34、“该自卑的时候正常地自卑”,是“该自信的时候正常地自信”的前提条件。不要把“自卑”当作负面词汇理解,那只是一种正常心态。如果,该自卑的时候不自卑,那就叫“没有自知之明”;如果,该自卑的时候却扭曲地显得或者竟然真的自信,别人看到的就只不过是一个“自负的蠢货”。
35、接受自己与别人没什么不同,至少没什么本质性上的不同,是心智正常成长的重要前提之一。
【是的,我就是大千世界中的一俗人,平凡而庸俗,没有什么特别的...】
36、人类拥有的普遍的认知偏差之一就是:把成功揽到自己身上,把失败归咎于别人或者坏运气。(心理学上有个专门的名词:self-serving bias 。)
37、不要说模仿成功者,就算观察成功者也很难。成功者很多,但是,你身边的真正的成功者却很少;成功背后的东西很难看清楚,所谓成功的真实性也很难判断,而成功者们又会有意无意的美化包装他们的经验,而这一切,都在干扰你的判断。但观察失败者却要相对容易得多,因为他们的失败往往是显然而确定的,而失败的原因往往很容易确定,尽管失败者会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并且,你身边的失败者数量,显然要多于成功者的数量,于是,你就有了更多的观察机会。
【注意要去吸取经验,避免重蹈覆辙,而不是一味地幸灾乐祸】
38、Ralph Waldo Emerson: Shallow men believe in luck. Strong men believe in cause and effect(“弱者相信运气,强者只信因果。”)
39、你相信好运气,你的生活并不会因此就会变得更好或者更差。但是,反过来,如果你就是觉得自己是个倒霉蛋,那你的生活确定定会因此变得更糟。所以,尽管不应该盲目乐观,但一定不能悲观地生活。
40、关于人脉:
1)当一个人身边都是优秀的人的时候,没有人求他帮忙——因为身边这些优秀的人几乎无一例外都以耽误别人的时间为耻,同时,这些人恰好是因为遇到问题能够解决问题才被认为是优秀的。如果,终于有一天,你已经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你会惊喜于真正意义上的有价值的所谓高效的人脉居然会破门而入。你所遇到的人将来自完全不同的层面, 来自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不同的方向。而你自己也不再是过去一无是处的你,你不再是“索取者”,你扮演的是“乐于助人”的角色——很少有人讨厌善意的帮助, 更何况你是被找来提供帮助的呢。
2)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集中精力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而把那些不能改变的暂时忽略掉。专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3)•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交往的人;
•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你的独立赢得尊重;
• 除非有特殊原因,应该尽量回避那些连在物质生活上都不能独善其身的人;那些精神生活上都不能独善其身的,就更应该回避了——尽管甄别起来比较困难;
• 真正关心一个朋友的意思是说,你情愿在他身上花费甚至浪费更多的时间;
• 记住,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决于他多大程度上可以脱离对外部世界的依附。
41、选择意味着放弃。你做某件事情,可能就不能做另外一件事情;哪怕你觉得你可以两件事情可以一块儿做,实际上,你也已经确定不可能做第三件事情了。
42、懒惰,是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时间精力去做任何事情。短视,是缺乏耐心而不能运用心智去展望未来。草率,是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时间精力去认真地调查研究。肤浅,是缺乏耐心而不能运用心智深入思考。夜郎自大,是因为缺乏耐心而拒绝观察外面的世界,而所有的成见与偏见,都是因为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去认真分辨每个个体的特征而宁愿用粗暴简单的分类方法替代思考。
【有点耐心 不要急躁】
43、记下所有见过的人,需要很大的耐心;发现每个人的优点,更需要耐心。而所谓的耐心,本质就是时间的投入。
----------------------------------------------------------------------------------------------------------------------
1、绝大多数学习上的成功根本与智商没有任何关系,所有的失败都与且只于时间限制有关。
2、
@管理心智——每个人所拥有的心智力量各不相同,而心智力量的差异会给每个人的一生带来无法估计的价值差异。
@真正拥有耐心【推迟满足感】
@用于试错——我们一生做的事,大多都是一个trail and error的过程。【错了又如何?没有人会那么在乎你,永久记住你的错;况且,不尝试的话,连机会都没有】
@马上行动——为了避免将来的尴尬,必须在今天做出正确的行动。【拒绝拖延症!!!!!】
@不要无谓比较【攀比是不快乐的来源,满足感激现在拥有的一切,积极心态面对困难和挑战】
3、改变人生命运的无非两样东西:一个是你读过的书,一个是你遇到的人。
【so 坚持阅读 慢慢养成读书笔记的习惯 & 感激在生命中出现过的人 感恩帮助过你和伤害了你的人】
4、每个人都经历差不多的生活,不同的是极少数人能从中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请重新开始思考,不要看了就过了,不过脑子的东西=白看】
5、有时候看似是被时间追着跑,其实也是时间这个朋友在不知不觉中作了你的保镖。
【so 满足忙碌充实的生活吧 很有意思 不浪费生命】
6、人生是马拉松,胜者不一定是跑的最快的,但一定是最能坚持的。有些成功靠运气,可是持续的成功与运气无关。
【so 重塑心智,洗尽浮夸和急躁,脚踏实地,一步步坚定、坚持地行走在人生的马拉松吧。】
6、俞敏洪对本书的推荐:
人生苦短,去日苦多。新东方从过去走到现在,一直是顺其自然发展而已,我从来没有设计过她的未来,更没有五年计划之类的东西。商业世界瞬息万变,我觉得制定了计划也不一定管用。新东方只懂得风雨兼程,勇往直前,至于说最后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已经不在我们应该担心的范围之内。我相信只要方向是对的,哪怕道路再曲折,也终将能够走到我们心中的目的地。
【把新东方换成你的梦想,这段话也适用】
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戏剧性,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时间只与那些努力的人做朋友。
做人要勤奋,做人要执着,但做事不一定要图快!
【警醒!不要追求快,而要追求好!切忌急躁!】
一切都靠积累,一切都可提前准备,越早醒悟越好。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
【这句话其实特别想给某人看,虽然此人九九成不会理我也不会看这篇日志。我是没有参加工作走入社会依然那么幼稚不切实际,没有资格对你劝说神马的,但是我真的希望你能把闲暇时间利用起来,干点有意思有意义的事情,你会很有成就感的。】
7、“管理时间”,或者“时间管理”于某种意义上只不过是很多人的一厢情愿而已,因为时间根本就不会、也从来未曾听从任何人的管理。没人人可以做到让时间慢一些流逝,也诶有人可以做到让时间快一点溜走。
【应该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改变自己的心智,】
8、最优秀的销售之所以最优秀,在于他们会选择产品。
9、写作:要先想清楚,才能写清楚。因为写文章的时候,是用文字表达思想,如果一个人的思考是完整的、论证是清楚的,那就只剩下最简单的任务:把已有的思想用平时、朴素、简洁、有效的语言表达出来。需要用“华丽的辞藻”才可能“拿到出手”的文章,通常不是什么好文章。
10、会思考的人有问题往往并不用去问他人,因为他们最终能够自己解决那些问题。
只有学会正确的思考才意味着真正进化成人。
11、“没有时间了”,是“时间恐慌症”患者脑子里反复闪现的唯一一句话。巨大的压力,嫉妒的恐惧,使患者的身上集结并综合了一切的矛盾:他们既勤奋又懒惰,既聪明又愚蠢,既勇敢又懦弱,及满怀希望又时时刻刻面临绝望,既充满自信又随时随地体会卑微。
【我就是啊!!有没有!!我觉得自己很勤奋,但也真的从某些角度看、或者是做某些事情时,真的很懒很懒很懒!】
12、无论别人讲的多么有趣有用有道理,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当且仅当你实践了、尝试了,才算真的有趣有用有道理。
13、制作一个“任务列表”,其实谁都会。
因“不知道学习有什么用”而拒绝学习的人,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虚度光阴无数,哪怕他们天天“科学地”制定计划,编制“任务列表”。
而与之相反,因“不知道学习有什么用”而选择努力学习的人,每时每刻都充满了收获,并且会在将来的某一天获得更多的“意外”收获,比如在多年以后,发现你在多年前学过的东西在那时恰好有用。
【心智问题,同样的问题,不同的解决方式,就导致不同的结果】
14、几乎所有那些不停地抱怨“上司的愚蠢”的人只有一个共同特征:他们只不过是在用“上司很愚蠢”做为自己偷懒的借口而已——他们的可笑与可悲他们自己并不知道:既然上司那么愚蠢,他们又为什么要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为那个愚蠢的上司打工呢?那些少数能够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人,是不会抱怨“上司很愚蠢”的,因为,他们要么想办法帮助上司解决问题,要么就在爱莫能助的时候选择离开公司,自行其是。
【(一)上司真的很愚蠢吗?】
15、这些人并不是对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而是没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不管怎样,一定要问清楚自己这个问题:我不喜欢做这件事情有没有可能仅仅是因为这件事儿我并没有做好?要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好而不喜欢,就要分辨另外一件事儿了:做好这件事情究竟对自己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意义呢?如果有,那就要努力做,直到做好为止——没有其他选择。
【(三)兴趣真的那么重要么?】
16、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应该是最重要的策略之一。
与其不停地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省得虚度更多的时间。
【(四)学习方法真的至关重要么?】
17、仅仅说过去的荒谬是处于懒惰和幼稚,不免过分简单化了。事实上,是我的心智能力不够强大,才导致我根本没有意识到我只不过是懒惰而已——并且还竟然振振有词、洋洋自得。可怕!那天,我告诉自己的一句话再也没有忘记过:“心智低下真可怕……”
【(五)盲打究竟是否值得学会? 】
18、每个人可以把自己划分成为两部分:自己知道的与自己并不知道的。
智商高——>聪明
心智强——>睿智
19、你不应该隶属于你的大脑,而应该拥有你的大脑,并且控制你的大脑。
20、即使在极度恶劣的环境里,人们也会拥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的自由。
21、对痛苦的深刻感受会扭曲或者抹煞我们感知其他事物的能力。当我们觉得自己痛苦的时候,总不自觉地把自己想象成全世界最痛苦的人。当我们真的明白自己所勉励的痛苦并没有说感受到的那么强烈,我们就很容易,或者起码更容易忍受那些痛苦。
痛苦就是这样,一旦运用心智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上去的时候,痛苦就会几乎自动消失,在你重新注意它之前,它不会回来。
22、大脑有一个自我保护功能——遗忘痛苦。
记忆本身是葡萄,回忆的过程是发酵,每个人都有努力是自己的历史变得更加清白更加美好的倾向。
【十分赞同!!!!回想过去,我现在基本记得的都是美好和感动,各种痛苦和伤害,早就忘光光。所以,有一个矛盾,就是在现在现实不满意的时候,越来越爱回忆过去...但其实现在遇上的不满,过去也是一直存在的!】
【悖论:这样忘记过去的伤痛,反复跌倒,岂不是保护功能的副作用?!】
23、承认“希望自己欲望马上获得满足”是自己的天性,并不断踢向自己对其加以控制。
24、耐心有着神奇的力量。当每个人都在拖延,最后又手忙脚乱的时候,你的生活却非常从容。因为你从一开始就知道你 今天的所有轻松安逸,都可能是未来的而成本;所以,你早就把一些轻松安逸安排到未来的某个时段,而心平气和地每天完成相应的工作。于是,你不仅从容,而且快乐。你会变成一个守时的人,一个生活规律的人,一个身边的朋友都信赖的人。
25、事实上,养成任何非天生的习惯,都是需要挣扎才能做成的事情。我们只有一个习惯是天生的——“懒惰”。心智开启从意识到可以自律开始,而心智发展的过程就是克服懒惰的过程。
26、同时做两件事情的诀窍在于:
1)其中一件事儿最好是机械的,少点技术含量的
2)另外一件事儿不是特别需要大量脑力支持的
3)两件事儿都应该是确实有效用因而值得时间投资的。
27、列表的使用:
1)大多数情况相爱确实没有必要制作列表
2)最好的列表记录工具是纸和笔
3)列表没必要工整
4)列表一定要随手可及
5)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
6)制作专门的下一阶段任务列表
7)给你的每个任务制定核对列表
8)列表一旦开始执行就一定要执行到底
【一事无成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放弃,最常见的借口:换一个更好的方向。】
28、在试错这个手段的基础上,另外一个聪明一点的,也重要的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是通过观察。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的手段,当然也是相对更加需要心智能力的手段。
正确地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
29、《学会考试》
1)热爱考试的理由很简单,它是通行证,它意味着机会,其他没有此通行证的人无法获得的机
会。虽然有些人也许会用其他方式获得那个什么机会,但,既然你没有其他方式,就不要
抱怨——反正抱怨没用。抱怨最浪费时间,即便抱怨得正确。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这个社
会确实不公平,你要是抱怨一下当然没什么不对的。可是,抱怨不仅要花费时间,还会引
发负面情绪,使你丧失斗志。同时,仅仅抱怨本身不会改变任何事实。与其浪费时间抱怨不
公平,还不如花时间做些真正能够改变点什么的努力。【有本书叫《不抱怨的世界》】
2)总结一下:
1. 分辨考试的重要性。
2. 提前很久开始准备重要的考试。
3. 做题是最好的准备方法。
4. 通过做题了解考试的重点、难点。
5. 全面补习难点重点,并经常重新审视。
6. 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30、《学会记笔记》
1)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力,“遗忘”是我们的自我保护功能。
2)学东西,就要好好学,不能只学样不学本。
31、《人人都能成功——鬼才相信》
1)事实上,无论多么荒谬的事情,不仅总是有人相信,而且还总是有很多人相信。更为有趣的是,当荒谬本身荒谬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信奉者的人数可能开始不仅与荒谬程度同步增加,并且可能会以荒谬程度作为指数戏剧性地增加。
2)在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里,资源稀缺是客观现实,也恰恰因此,人们的主观愿望肯定不可能全部被满足。理解这种现象貌似并不困难,但是,清楚地理解之后平静地接受,就没那么容易了。到今天,也随处可见那些无法接受的人。对那些无法接受现实的人来讲,其实只剩下了一个选择,即,逃避。
【so 平静并且理性地接受“资源稀缺”这个现实,接受“不是每个人都会成功”的这个事实。】
32、运用自己的心智力量去分辨哪些快乐或者幸福是必须建立在比较基础之上的,而哪些快乐或者幸福是无需比较同样可以获得的。然后,把时间花在寻找甚至制造那些无需比较就可以获得的快乐与幸福——当然,同样要付出很多代价——然后无怨无悔地生活,尽情地欢乐,平静地痛苦。
33、励志肯定没有什么错,因为人就是需要鼓励,但不能胡说。随着年龄的增加越来越痛恨许多的励志书籍,要命的是这种逻辑混乱竟然真的可以带来理解上的惊喜。于是,大多数人不由自主地不加分辨地接受。可是,愚蠢地接受正确的结论有什么用呢?这确实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也确实可以得出很多有趣有益的结论。但是,拜托,能不能先作一个有逻辑能力的人再说呢?
【辩证地吸收各种励志书中的观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34、“该自卑的时候正常地自卑”,是“该自信的时候正常地自信”的前提条件。不要把“自卑”当作负面词汇理解,那只是一种正常心态。如果,该自卑的时候不自卑,那就叫“没有自知之明”;如果,该自卑的时候却扭曲地显得或者竟然真的自信,别人看到的就只不过是一个“自负的蠢货”。
35、接受自己与别人没什么不同,至少没什么本质性上的不同,是心智正常成长的重要前提之一。
【是的,我就是大千世界中的一俗人,平凡而庸俗,没有什么特别的...】
36、人类拥有的普遍的认知偏差之一就是:把成功揽到自己身上,把失败归咎于别人或者坏运气。(心理学上有个专门的名词:self-serving bias 。)
37、不要说模仿成功者,就算观察成功者也很难。成功者很多,但是,你身边的真正的成功者却很少;成功背后的东西很难看清楚,所谓成功的真实性也很难判断,而成功者们又会有意无意的美化包装他们的经验,而这一切,都在干扰你的判断。但观察失败者却要相对容易得多,因为他们的失败往往是显然而确定的,而失败的原因往往很容易确定,尽管失败者会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并且,你身边的失败者数量,显然要多于成功者的数量,于是,你就有了更多的观察机会。
【注意要去吸取经验,避免重蹈覆辙,而不是一味地幸灾乐祸】
38、Ralph Waldo Emerson: Shallow men believe in luck. Strong men believe in cause and effect(“弱者相信运气,强者只信因果。”)
39、你相信好运气,你的生活并不会因此就会变得更好或者更差。但是,反过来,如果你就是觉得自己是个倒霉蛋,那你的生活确定定会因此变得更糟。所以,尽管不应该盲目乐观,但一定不能悲观地生活。
40、关于人脉:
1)当一个人身边都是优秀的人的时候,没有人求他帮忙——因为身边这些优秀的人几乎无一例外都以耽误别人的时间为耻,同时,这些人恰好是因为遇到问题能够解决问题才被认为是优秀的。如果,终于有一天,你已经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你会惊喜于真正意义上的有价值的所谓高效的人脉居然会破门而入。你所遇到的人将来自完全不同的层面, 来自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不同的方向。而你自己也不再是过去一无是处的你,你不再是“索取者”,你扮演的是“乐于助人”的角色——很少有人讨厌善意的帮助, 更何况你是被找来提供帮助的呢。
2)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集中精力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而把那些不能改变的暂时忽略掉。专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3)•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交往的人;
•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你的独立赢得尊重;
• 除非有特殊原因,应该尽量回避那些连在物质生活上都不能独善其身的人;那些精神生活上都不能独善其身的,就更应该回避了——尽管甄别起来比较困难;
• 真正关心一个朋友的意思是说,你情愿在他身上花费甚至浪费更多的时间;
• 记住,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决于他多大程度上可以脱离对外部世界的依附。
41、选择意味着放弃。你做某件事情,可能就不能做另外一件事情;哪怕你觉得你可以两件事情可以一块儿做,实际上,你也已经确定不可能做第三件事情了。
42、懒惰,是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时间精力去做任何事情。短视,是缺乏耐心而不能运用心智去展望未来。草率,是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时间精力去认真地调查研究。肤浅,是缺乏耐心而不能运用心智深入思考。夜郎自大,是因为缺乏耐心而拒绝观察外面的世界,而所有的成见与偏见,都是因为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去认真分辨每个个体的特征而宁愿用粗暴简单的分类方法替代思考。
【有点耐心 不要急躁】
43、记下所有见过的人,需要很大的耐心;发现每个人的优点,更需要耐心。而所谓的耐心,本质就是时间的投入。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