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忙碌&手工画——《黑白配》
周末连续忙了三天,早上六点多就起来,赶早班地铁,一直忙到晚上十点多才回到。回来还和自己较劲,还是敌不过强迫夜睡症。无法自控,愣愣是把《白夜行》看完了才作罢。第二天再接再厉,开始看沈群老师的《美国也荒唐》,间歇看看Vista。这三天的培训课,听不了老师讲的课,因为时不时要给学员们弄茶,还要做热舞宝贝,上台带大家跳舞,还得兼任主持人的发型师。休息时坐在后排,看不到老师的课件,就只好在后面看书了。看得我心惊胆颤的《白夜行》。
准备水果时,发现木制的水果叉子很好看,比牙签粗一半。学员们离场后,桌上还剩下很多没用过的。我就想,如果扔掉多可惜,可以拿来做点什么手工品的。于是,我把三天的水果木叉子都带回来了。我想做手工画,原本是想拿木叉子来拼成雏菊那样的花的,但是发现太长了,不好拼。底板只有白卡纸和黑卡纸,我就坐在地板上比比划划了很久。总觉得只有这两样太单调了。我就到处看房间,还有什么材料可以利用。结果让我发现了我的饰品包装袋,我去广州批发的,一大袋,才几分钱一个哦,但是很漂亮。但是怎么组合呢?哈哈,看我的灵光一闪。我的《黑白配》3+1系列就出来了:
三张画和一张小书签。最大的可以用来装饰墙,中等和小的那张可以用来摆在桌面,迷你那张就是小书签了。做完之后,很有成就感,再配上画框就很好看了。(我承认我沾沾自喜)
最近很喜欢收集各种材料,买了一些小工具来弄手工制品。很久没弄了,我小学弄的好几套手工作品,朋友还保存在柜子里。真是感谢她们这么爱惜。下次回家相聚一定要拿出来看看。我很旧没看了,一套叫《玫瑰之家》,用幼儿园的园服做的,因为已经穿不下了,但是红色的绒布还是很鲜艳,很漂亮,就想到了玫瑰;一套叫《瓶中花》,主体是用英雄墨水的空瓶子做的,里面有一朵布艺雏菊,贴有夜光的贴纸,晚上会发出幽幽的光芒,衬托着那朵雏菊。我很喜欢,差点点舍不得送了。还有一种叫HAPPY BOTTLE,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愿望。这段时间萌生制作手工品的想法,是心中有一个想法,就是一直我都觉得好书是能影响一个孩子很多的。如果从小就能看很多好书的话,思想上汲取的养分对以后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因为贫困,因为资源的闭塞,很多山区的孩子根本接触不到多少好书,都是刻板的教材。如果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他们的优秀班级赠送一个小书架,上面摆满我为他们挑选的书,该有多好!当然,我的力量是薄弱的,现有的经济也不允许,但是如果我可以制作一些工艺品,利用很多不同的材料来制作,放在淘宝、微博、qq空间、校内甚至豆瓣来拍卖,让一些和我有着同样意愿的朋友来参与,得来的费用就用来买书,买书架,然后寄送给学校,而唯一希望孩子可以做到的,就是看完之后给我们写一篇读书笔记,谈谈他们的感想和启发,或者写信和我们说说他们的困惑,我们大家和他们一起交流,该多好!虽然看起来,这件事很小,也似乎很简单,但在忙碌的压力又大的工作下去兼顾,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包括手工品的制作、时间成本、邮费成本、账目整理与公开、搜集贫困山区学校的名单并联系、思考适合的书目、每期购买账目的公布、信息的管理等等,想想都觉得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但无论怎样,手工品是可以先出来的,至于如何架构,如何执行,我真的要好好计划一下。
同时,从小到大我觉得普遍学校的文科思维很局限,六年级我最得意的文章,因为是揭露不良问题的一篇小说,硬是被和谐掉了。这件事我到现在都不能释怀。还有很多呆板的作文题目,就没几次写过好玩的题目的。只有在初中黄老师的鼓励下,写过不同文体和内容的文章,真畅快。我想设计一些好玩的拓展语文思维的作文课。其中想到的一个是,我想带学生们去郊游,我不用他们看什么,我只想带他们到一个安静的山边或者河边,闭上眼睛一起冥想,去用耳朵倾听,记录不同的声音,去发挥想象,写一篇《你听到的风景》。我以前有时候就会这样,闭上眼睛聆听时,你会听到很多平时听不到的声音,很远很远的你也可以听得到的。都以为闭上眼睛面对的是黑暗,什么也看不见,其实若果用心倾听,你会发现心可以走得更加开阔,更加远,“看”到的更深更广。
今天好累了,就这样吧。洗白白去。很多想法,幸好我一直都有记录下来,又一个小本本即将完成使命。
准备水果时,发现木制的水果叉子很好看,比牙签粗一半。学员们离场后,桌上还剩下很多没用过的。我就想,如果扔掉多可惜,可以拿来做点什么手工品的。于是,我把三天的水果木叉子都带回来了。我想做手工画,原本是想拿木叉子来拼成雏菊那样的花的,但是发现太长了,不好拼。底板只有白卡纸和黑卡纸,我就坐在地板上比比划划了很久。总觉得只有这两样太单调了。我就到处看房间,还有什么材料可以利用。结果让我发现了我的饰品包装袋,我去广州批发的,一大袋,才几分钱一个哦,但是很漂亮。但是怎么组合呢?哈哈,看我的灵光一闪。我的《黑白配》3+1系列就出来了:
![]() |
三张画和一张小书签。最大的可以用来装饰墙,中等和小的那张可以用来摆在桌面,迷你那张就是小书签了。做完之后,很有成就感,再配上画框就很好看了。(我承认我沾沾自喜)
最近很喜欢收集各种材料,买了一些小工具来弄手工制品。很久没弄了,我小学弄的好几套手工作品,朋友还保存在柜子里。真是感谢她们这么爱惜。下次回家相聚一定要拿出来看看。我很旧没看了,一套叫《玫瑰之家》,用幼儿园的园服做的,因为已经穿不下了,但是红色的绒布还是很鲜艳,很漂亮,就想到了玫瑰;一套叫《瓶中花》,主体是用英雄墨水的空瓶子做的,里面有一朵布艺雏菊,贴有夜光的贴纸,晚上会发出幽幽的光芒,衬托着那朵雏菊。我很喜欢,差点点舍不得送了。还有一种叫HAPPY BOTTLE,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愿望。这段时间萌生制作手工品的想法,是心中有一个想法,就是一直我都觉得好书是能影响一个孩子很多的。如果从小就能看很多好书的话,思想上汲取的养分对以后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因为贫困,因为资源的闭塞,很多山区的孩子根本接触不到多少好书,都是刻板的教材。如果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他们的优秀班级赠送一个小书架,上面摆满我为他们挑选的书,该有多好!当然,我的力量是薄弱的,现有的经济也不允许,但是如果我可以制作一些工艺品,利用很多不同的材料来制作,放在淘宝、微博、qq空间、校内甚至豆瓣来拍卖,让一些和我有着同样意愿的朋友来参与,得来的费用就用来买书,买书架,然后寄送给学校,而唯一希望孩子可以做到的,就是看完之后给我们写一篇读书笔记,谈谈他们的感想和启发,或者写信和我们说说他们的困惑,我们大家和他们一起交流,该多好!虽然看起来,这件事很小,也似乎很简单,但在忙碌的压力又大的工作下去兼顾,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包括手工品的制作、时间成本、邮费成本、账目整理与公开、搜集贫困山区学校的名单并联系、思考适合的书目、每期购买账目的公布、信息的管理等等,想想都觉得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但无论怎样,手工品是可以先出来的,至于如何架构,如何执行,我真的要好好计划一下。
同时,从小到大我觉得普遍学校的文科思维很局限,六年级我最得意的文章,因为是揭露不良问题的一篇小说,硬是被和谐掉了。这件事我到现在都不能释怀。还有很多呆板的作文题目,就没几次写过好玩的题目的。只有在初中黄老师的鼓励下,写过不同文体和内容的文章,真畅快。我想设计一些好玩的拓展语文思维的作文课。其中想到的一个是,我想带学生们去郊游,我不用他们看什么,我只想带他们到一个安静的山边或者河边,闭上眼睛一起冥想,去用耳朵倾听,记录不同的声音,去发挥想象,写一篇《你听到的风景》。我以前有时候就会这样,闭上眼睛聆听时,你会听到很多平时听不到的声音,很远很远的你也可以听得到的。都以为闭上眼睛面对的是黑暗,什么也看不见,其实若果用心倾听,你会发现心可以走得更加开阔,更加远,“看”到的更深更广。
今天好累了,就这样吧。洗白白去。很多想法,幸好我一直都有记录下来,又一个小本本即将完成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