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年轻作者的几点感想
作为一个资历尚浅的编辑,我确实应该战战兢兢很谨慎地工作。
以前接触的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算得上名家了,首先至少是35岁以上的人,有一定的出版基础,自我要求高。跟他们的合作非常愉快。他们能友好地配合编辑的工作。清楚自己作品的定位。就事论事。很少进行人身攻击。我想作者应该就是这样的,在乎自己的劳动成果,同时也理解自己的劳动成果。
然而,最近碰到两个作者,一个是83年出生的,一个是84年出生的,都是男生,这两个作者让我直接想到了前段时间提出的命题:拯救男孩。
这两个年轻人真算不上男人或者男孩,男性该有的品德都没有。这也作罢。
我知道。图书行业是个悲哀的行业。国民的素质,社会的氛围,政治的高压,各种民族的宗教的禁忌,我们已经无法纯粹地出版高素质的图书。就算出版了,也会因为没有市场迅速沦入贫穷的行列。我们辛辛苦苦为这个行业付出这么多,最后以贫穷为回报,虽然心不甘,但早已习惯。作为出版者和书商相信都已体会到这种甘苦。
梁文道的《访问》里提到董启章,小说写得那么好,然而销量很差,还提到一个作家,很会写小说,最后却落得付电视维修的费用都没有。我看了这些分外失落。
而作为内地的作者,他们绝对不会这么看待出版业,至少在年轻作者中。他们把自己当做出版社的衣食父母,把自己都当做了郭敬明和韩寒。就算错别字连篇,就算词不达意,也坚信自己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至少能把出版社养活。而作为编辑,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服务者,简直就是一文不值。
更进一步,因为自己的偏见和情绪,直接对编辑进行人身攻击,这样的作者写出来的东西,我也有点忐忑。
不过,编辑也是有能力水平等级之分的。出版社作为商业机构也是会有自己的考虑。所以一本书的出版都是需要编辑与作者沟通协商共同合作而成。作为作者,你实在无需这么牛气哄哄。作为编辑,也实在也无需委曲求全。
我很不幸,碰到了一些质量堪忧的稿子,叫作者修改,人家说你侮辱他写得不好,不叫人修改自己改人家说你擅动他的劳动成果。还有个年轻的男孩,对某本书的排版不满意,一上来就骂你们糊弄事,不会做事。排版这种东西也是跟个人审美趣味相关的,美编觉得合适你觉得不合适,这些都是可以沟通的,你可以把自己的要求列出来商量修改。又何必破口大骂呢?既然你自己列不出自己的要求又要破口大骂,这应该算是人品问题了吧。
鉴于以上的问题,我决定退出出版行业了。我不能坚守。我感到心痛。为我自己的无能。也为这世道的荒唐。出版社又何必要出版素质不过关的作者的烂作品?
对图书的热爱,其实还是应该隔着距离。你只看到你愿意看到的一面。
当近距离参与图书的各个环节,你不想看到的东西都赤裸裸地暴露在你的面前。各种金钱利益的博弈。各种烂书迅速产生像癌细胞一样扩散到整个民众滋养他们邪恶的一面。养出更加畸形新作者。
以前接触的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算得上名家了,首先至少是35岁以上的人,有一定的出版基础,自我要求高。跟他们的合作非常愉快。他们能友好地配合编辑的工作。清楚自己作品的定位。就事论事。很少进行人身攻击。我想作者应该就是这样的,在乎自己的劳动成果,同时也理解自己的劳动成果。
然而,最近碰到两个作者,一个是83年出生的,一个是84年出生的,都是男生,这两个作者让我直接想到了前段时间提出的命题:拯救男孩。
这两个年轻人真算不上男人或者男孩,男性该有的品德都没有。这也作罢。
我知道。图书行业是个悲哀的行业。国民的素质,社会的氛围,政治的高压,各种民族的宗教的禁忌,我们已经无法纯粹地出版高素质的图书。就算出版了,也会因为没有市场迅速沦入贫穷的行列。我们辛辛苦苦为这个行业付出这么多,最后以贫穷为回报,虽然心不甘,但早已习惯。作为出版者和书商相信都已体会到这种甘苦。
梁文道的《访问》里提到董启章,小说写得那么好,然而销量很差,还提到一个作家,很会写小说,最后却落得付电视维修的费用都没有。我看了这些分外失落。
而作为内地的作者,他们绝对不会这么看待出版业,至少在年轻作者中。他们把自己当做出版社的衣食父母,把自己都当做了郭敬明和韩寒。就算错别字连篇,就算词不达意,也坚信自己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至少能把出版社养活。而作为编辑,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服务者,简直就是一文不值。
更进一步,因为自己的偏见和情绪,直接对编辑进行人身攻击,这样的作者写出来的东西,我也有点忐忑。
不过,编辑也是有能力水平等级之分的。出版社作为商业机构也是会有自己的考虑。所以一本书的出版都是需要编辑与作者沟通协商共同合作而成。作为作者,你实在无需这么牛气哄哄。作为编辑,也实在也无需委曲求全。
我很不幸,碰到了一些质量堪忧的稿子,叫作者修改,人家说你侮辱他写得不好,不叫人修改自己改人家说你擅动他的劳动成果。还有个年轻的男孩,对某本书的排版不满意,一上来就骂你们糊弄事,不会做事。排版这种东西也是跟个人审美趣味相关的,美编觉得合适你觉得不合适,这些都是可以沟通的,你可以把自己的要求列出来商量修改。又何必破口大骂呢?既然你自己列不出自己的要求又要破口大骂,这应该算是人品问题了吧。
鉴于以上的问题,我决定退出出版行业了。我不能坚守。我感到心痛。为我自己的无能。也为这世道的荒唐。出版社又何必要出版素质不过关的作者的烂作品?
对图书的热爱,其实还是应该隔着距离。你只看到你愿意看到的一面。
当近距离参与图书的各个环节,你不想看到的东西都赤裸裸地暴露在你的面前。各种金钱利益的博弈。各种烂书迅速产生像癌细胞一样扩散到整个民众滋养他们邪恶的一面。养出更加畸形新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