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中获得力量是个人能力
我竟然写了这么严肃的题目!
我故意做了《尤利西斯》的活动,看看有多少人会被别人的言论吓到,哈哈,邪恶呀!
《尤利西斯》被誉为百年第一难懂的小说,后现代主义小说。
而近期读过之后我却觉得,百年前的后现代主义,正是现在的时代潮流呀,真是妙不可言。
现在的我们,并没有那么难懂西方哲学历史,这么多现实可读的书,你不读那是个人问题。
我对西方哲学历史不感兴趣,我在《尤利西斯》更多读到了心理学。当然,只要你懂一点弗洛伊德懂一点荣格,懂一点精神分析法,(我个人认为这些知识不像十年前那么晦涩难懂,如果放到一百年前去看三位主角的行为和思想过程,你会觉得《尤利西斯》这本书的表达方式是很不可思议的。)
而这一百年意识流的发展,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我想钱钟书应该是懊恼自己没有生在这个时代去读《尤利西斯》,不然他就不会说要读三年了。
在我眼里,布鲁姆是一个没有“父亲”形象的孩子。“父亲”形象表示的权威和控制感,在他身上没有体现,这可能跟父亲自杀有关。(大家不可不知的是,在一个家庭中,父母都是孩子的榜样,你生了个坏小孩,事实上可能你的自己的错。)没有“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我想在布鲁姆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尤利西斯》布鲁姆的幻想中,他是从属的地位,他变成了“阴性”的男人,希望被控制,自尊心很低,在现实生活中他更多地选择了逃避。他变成女人的形象,女人们变成男人,他希望做奴隶。而在这个现实社会中,男人的责任更大,他很矛盾。当然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美丽的跛脚的女人,他厌恶地走开了。
在幻想的审判中,他给女人们写情书,他妻子在自己的心理描写中提到,她希望布鲁姆给她写一封情书。布鲁姆在幻想中把自己塑造得很伟大,但在现实生活中,他知道它自己的妻子出轨,他和妻子没有性生活,只是每天满意地抱着妻子的脚入睡,我想这也是自尊心比较低的表现吧。
说到妻子,本书被列为禁书,是因为最后一段,全篇只有两个标点符号赤裸地描写了妻子的性幻想。与情人偷情的美妙感受,对陌生男性身体的渴望,对丈夫的态度。
我想对于我来说,没有多少电影中不可以接受的东西。
比如意识流,不是用事件描述的逻辑去写故事,而是跟随了自己的思维跳跃的逻辑,我也是这样的,广告片很多运用了这种手法,包括我喜欢的李欣频的意识流文案。
比如电影架构,用一个普通男人的一天十三个小时的生活,写成十三个章节,是现在纪录片的方式。只是《尤利西斯》是1904年,第一部类纪录片是197几年,我忘了。
比如表现手法,布鲁姆去逛妓院的时候,每个妓女都以不同的身份去调戏她。有淑女、有荡妇、有朋友、有情人、有知己、有红颜……这不就是一早就公开的男人们的秘密么,事实上他们什么类型都想要。
比如请朋友来家里吃饭,“因为是主人而重获自信”,这种台词我们都能理解,在电影中,没有播放他们聊天内容去表现自信,而是用布鲁姆的旁白,说明他此时复杂的心理过程,怎么挑选话题,怎么制造气氛,甚至于比尿尿的状态。
包括描述了他朋友失去母亲的时候,仍然拒绝对天主教的信仰。(木有信仰的心情,在中国太普遍了),而他喝醉了在幻觉中,他的母亲是蒙着白纱圣母玛利亚的形象。
……很多很多我觉得深有感触的东西,我想我要过几年再去看这部电影和书。
我想不要被评论打败了,能与书怎么去沟通,是个人的事情,我们也不要真的这么伪小资,一本看的懂的书超过十篇别人的评论。
另外感觉《尤利西斯》在豆瓣的评论特别没意思,我觉得啦,大家自己去看吧。
我故意做了《尤利西斯》的活动,看看有多少人会被别人的言论吓到,哈哈,邪恶呀!
《尤利西斯》被誉为百年第一难懂的小说,后现代主义小说。
而近期读过之后我却觉得,百年前的后现代主义,正是现在的时代潮流呀,真是妙不可言。
现在的我们,并没有那么难懂西方哲学历史,这么多现实可读的书,你不读那是个人问题。
我对西方哲学历史不感兴趣,我在《尤利西斯》更多读到了心理学。当然,只要你懂一点弗洛伊德懂一点荣格,懂一点精神分析法,(我个人认为这些知识不像十年前那么晦涩难懂,如果放到一百年前去看三位主角的行为和思想过程,你会觉得《尤利西斯》这本书的表达方式是很不可思议的。)
而这一百年意识流的发展,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我想钱钟书应该是懊恼自己没有生在这个时代去读《尤利西斯》,不然他就不会说要读三年了。
在我眼里,布鲁姆是一个没有“父亲”形象的孩子。“父亲”形象表示的权威和控制感,在他身上没有体现,这可能跟父亲自杀有关。(大家不可不知的是,在一个家庭中,父母都是孩子的榜样,你生了个坏小孩,事实上可能你的自己的错。)没有“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我想在布鲁姆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尤利西斯》布鲁姆的幻想中,他是从属的地位,他变成了“阴性”的男人,希望被控制,自尊心很低,在现实生活中他更多地选择了逃避。他变成女人的形象,女人们变成男人,他希望做奴隶。而在这个现实社会中,男人的责任更大,他很矛盾。当然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美丽的跛脚的女人,他厌恶地走开了。
在幻想的审判中,他给女人们写情书,他妻子在自己的心理描写中提到,她希望布鲁姆给她写一封情书。布鲁姆在幻想中把自己塑造得很伟大,但在现实生活中,他知道它自己的妻子出轨,他和妻子没有性生活,只是每天满意地抱着妻子的脚入睡,我想这也是自尊心比较低的表现吧。
说到妻子,本书被列为禁书,是因为最后一段,全篇只有两个标点符号赤裸地描写了妻子的性幻想。与情人偷情的美妙感受,对陌生男性身体的渴望,对丈夫的态度。
我想对于我来说,没有多少电影中不可以接受的东西。
比如意识流,不是用事件描述的逻辑去写故事,而是跟随了自己的思维跳跃的逻辑,我也是这样的,广告片很多运用了这种手法,包括我喜欢的李欣频的意识流文案。
比如电影架构,用一个普通男人的一天十三个小时的生活,写成十三个章节,是现在纪录片的方式。只是《尤利西斯》是1904年,第一部类纪录片是197几年,我忘了。
比如表现手法,布鲁姆去逛妓院的时候,每个妓女都以不同的身份去调戏她。有淑女、有荡妇、有朋友、有情人、有知己、有红颜……这不就是一早就公开的男人们的秘密么,事实上他们什么类型都想要。
比如请朋友来家里吃饭,“因为是主人而重获自信”,这种台词我们都能理解,在电影中,没有播放他们聊天内容去表现自信,而是用布鲁姆的旁白,说明他此时复杂的心理过程,怎么挑选话题,怎么制造气氛,甚至于比尿尿的状态。
包括描述了他朋友失去母亲的时候,仍然拒绝对天主教的信仰。(木有信仰的心情,在中国太普遍了),而他喝醉了在幻觉中,他的母亲是蒙着白纱圣母玛利亚的形象。
……很多很多我觉得深有感触的东西,我想我要过几年再去看这部电影和书。
我想不要被评论打败了,能与书怎么去沟通,是个人的事情,我们也不要真的这么伪小资,一本看的懂的书超过十篇别人的评论。
另外感觉《尤利西斯》在豆瓣的评论特别没意思,我觉得啦,大家自己去看吧。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