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建党伟业门票钱,25元给辜鸿铭,5元给胡适,还有5元给做电影的人
35元,一张建党伟业的门票钱。
去看前就已经听闻排山倒海般的恶评。看着出品人韩三立,偶隐约感觉到了点东西,于是摘下有色眼镜,仔仔细细地看了看。
流水账部分和喊口号部分略过,以下评论分严肃和个人色彩两部分。
----------严肃部分----------
亮点A:辜鸿铭。作为学贯中西的大家,民国时期在洋人中有这么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但不能不看辜鸿铭”,由此可见老爷子在西洋影响力之大。具体细节不多说,自己百度就能知道,就此单说一下片中的辜鸿铭和那些“有趣”的细节。
长袍,手杖,辫子。一上台,台下学生笑声一片。是啊,都是民主时代了,居然还留了个辫子,这可不是大家心中的“集中西学问之大成者”该有的形象。然而老爷子不为所动,将手杖随手一递给了个洋学生,走上台来接讲师聘书。
其他的老师,一个鞠躬,接过聘书,又向校长再鞠一躬。而老爷子直接伸出了右手,和教育部长握手之后,接过聘书,微微一欠身,又向校长一个致意,便完成了仪式。握手为何?平等之礼。而鞠躬又是为何呢?故老爷子一个回身,一句话肃静全场“我的辫子在我脑后,而你们的辫子在你们心里”。
五四运动过后,无数人狂热不已。然老爷子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立文一篇,痛斥学生愚蠢和鲁莽。学生们围而攻之,皆以卖国贼视之,然老先生只是一句淡淡的“让开”,用手杖一伸,拂袖而去。
那群狂热的学生想必不知道,列宁都说过“当一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出现重大问题时,爱国主义这面破旗就要开始散发臭味了。”你冲过去,烧毁一个签订条约的人私宅。无疑是中国教条式的报复行为和无理取闹之举动。你仔细看看条约上是谁的落款?是那个人的?还是北洋政府的?口口声声的爱国,完全淹没了理性和教养。最搞笑的还是那个骂美国总统的学生,人家美国为啥要帮你说话啊。。。。。。
亮点B:胡适,虽然没有老爷子这么亮点,但其坚持己见,敢于怀疑的态度还是相当的决然。那场经典的辩论会,理性的人稍微一思考就能看出来,提倡新文化的俩兄弟实际上并没有多少符合逻辑的言论,只是强调“就是要用新文化”“新文化就是好”“‘干不了’就是比‘无理取闹’简洁”你只讨论简洁,为啥不说说文化含量呢?当然,论辩自然不能让‘旧文化’获胜,最后以一个文字游戏结尾,也算是找个平衡。
然后再是学生运动之后,学生慷慨激昂“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这颇为搞笑,既然这么科学,为啥世界上这群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斯大林,赫鲁晓夫,卡斯特罗,金太阳。。。。。胡适没有回答,影片中的他没有回答的权力,原因不言而喻,然而影片却像之前辜鸿铭一样,给了意味深长地几秒钟,在胡适的脸庞上。那不是词穷理屈,而是对于丧失理智狂热者的一种怜悯和无奈。
亮点c:五四运动与不签字。陈道明出国前就强调:“我是不会在丧权辱国的条约上签字的!”结果他也没签。然而在我们的历史书上,却把不签约的功劳给了五四运动。这个细节相当精彩,也为辜鸿铭批评学生作了侧面铺垫。五四为啥被浓墨重彩?就是因为自那以后TG开始走上历史舞台。然而纵观片中的五四,处理得相当真实。就是煽动+狂热,毫无理性或者革命性可言。在一片狂热中学生们干下了一系列‘荒唐’事件,然后再警察来时又作了鸟兽散。
以上,这些亮点出现,包括子弹飞中的亮点,是巧合?不是巧合?呵呵,韩三爷知道么?
个人还是性善论,不敢苟同之前子弹飞某评论对韩三爷的恶喷。
--------以下为个人色彩部分--------
1.最大的不爽--北洋之虎啊!!段祺瑞啊!!!传奇一生啊!!!!民国第一风云人物啊!!!!那个演他的是谁啊?!!!!
2.其次的不爽--那些喷片子的啊!你知道片子通过审核多难么?你知道政治性片子通过审核多难么?不仔细看细节就乱喷?你心里那根辫子翘天上去了么?
3.再次的不爽--“工人”两字加起来是“天”字啊~“人”和“二”两个字加起来也是“天”字啊~
4.冯巩也是亮点,演自家的老爷子毫不含糊~
5.刘德华同志的蔡锷.......偶已经评论不能了。。。。
6.贺龙同志的马术突击和狙神俩技能可以进三国杀神将级别了。
------------
最后感谢那些做出细节的人。我知道你们不容易。启蒙也是要选择对象的,思想上辫子翘得高高的人配不上你们的作品,向你们的勇气和智慧致敬~如果有人说片中这些亮点是无意所为,那偶只能说句“让开”,然后拂袖而去了。
去看前就已经听闻排山倒海般的恶评。看着出品人韩三立,偶隐约感觉到了点东西,于是摘下有色眼镜,仔仔细细地看了看。
流水账部分和喊口号部分略过,以下评论分严肃和个人色彩两部分。
----------严肃部分----------
亮点A:辜鸿铭。作为学贯中西的大家,民国时期在洋人中有这么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但不能不看辜鸿铭”,由此可见老爷子在西洋影响力之大。具体细节不多说,自己百度就能知道,就此单说一下片中的辜鸿铭和那些“有趣”的细节。
长袍,手杖,辫子。一上台,台下学生笑声一片。是啊,都是民主时代了,居然还留了个辫子,这可不是大家心中的“集中西学问之大成者”该有的形象。然而老爷子不为所动,将手杖随手一递给了个洋学生,走上台来接讲师聘书。
其他的老师,一个鞠躬,接过聘书,又向校长再鞠一躬。而老爷子直接伸出了右手,和教育部长握手之后,接过聘书,微微一欠身,又向校长一个致意,便完成了仪式。握手为何?平等之礼。而鞠躬又是为何呢?故老爷子一个回身,一句话肃静全场“我的辫子在我脑后,而你们的辫子在你们心里”。
五四运动过后,无数人狂热不已。然老爷子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立文一篇,痛斥学生愚蠢和鲁莽。学生们围而攻之,皆以卖国贼视之,然老先生只是一句淡淡的“让开”,用手杖一伸,拂袖而去。
那群狂热的学生想必不知道,列宁都说过“当一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出现重大问题时,爱国主义这面破旗就要开始散发臭味了。”你冲过去,烧毁一个签订条约的人私宅。无疑是中国教条式的报复行为和无理取闹之举动。你仔细看看条约上是谁的落款?是那个人的?还是北洋政府的?口口声声的爱国,完全淹没了理性和教养。最搞笑的还是那个骂美国总统的学生,人家美国为啥要帮你说话啊。。。。。。
亮点B:胡适,虽然没有老爷子这么亮点,但其坚持己见,敢于怀疑的态度还是相当的决然。那场经典的辩论会,理性的人稍微一思考就能看出来,提倡新文化的俩兄弟实际上并没有多少符合逻辑的言论,只是强调“就是要用新文化”“新文化就是好”“‘干不了’就是比‘无理取闹’简洁”你只讨论简洁,为啥不说说文化含量呢?当然,论辩自然不能让‘旧文化’获胜,最后以一个文字游戏结尾,也算是找个平衡。
然后再是学生运动之后,学生慷慨激昂“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这颇为搞笑,既然这么科学,为啥世界上这群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斯大林,赫鲁晓夫,卡斯特罗,金太阳。。。。。胡适没有回答,影片中的他没有回答的权力,原因不言而喻,然而影片却像之前辜鸿铭一样,给了意味深长地几秒钟,在胡适的脸庞上。那不是词穷理屈,而是对于丧失理智狂热者的一种怜悯和无奈。
亮点c:五四运动与不签字。陈道明出国前就强调:“我是不会在丧权辱国的条约上签字的!”结果他也没签。然而在我们的历史书上,却把不签约的功劳给了五四运动。这个细节相当精彩,也为辜鸿铭批评学生作了侧面铺垫。五四为啥被浓墨重彩?就是因为自那以后TG开始走上历史舞台。然而纵观片中的五四,处理得相当真实。就是煽动+狂热,毫无理性或者革命性可言。在一片狂热中学生们干下了一系列‘荒唐’事件,然后再警察来时又作了鸟兽散。
以上,这些亮点出现,包括子弹飞中的亮点,是巧合?不是巧合?呵呵,韩三爷知道么?
个人还是性善论,不敢苟同之前子弹飞某评论对韩三爷的恶喷。
--------以下为个人色彩部分--------
1.最大的不爽--北洋之虎啊!!段祺瑞啊!!!传奇一生啊!!!!民国第一风云人物啊!!!!那个演他的是谁啊?!!!!
2.其次的不爽--那些喷片子的啊!你知道片子通过审核多难么?你知道政治性片子通过审核多难么?不仔细看细节就乱喷?你心里那根辫子翘天上去了么?
3.再次的不爽--“工人”两字加起来是“天”字啊~“人”和“二”两个字加起来也是“天”字啊~
4.冯巩也是亮点,演自家的老爷子毫不含糊~
5.刘德华同志的蔡锷.......偶已经评论不能了。。。。
6.贺龙同志的马术突击和狙神俩技能可以进三国杀神将级别了。
------------
最后感谢那些做出细节的人。我知道你们不容易。启蒙也是要选择对象的,思想上辫子翘得高高的人配不上你们的作品,向你们的勇气和智慧致敬~如果有人说片中这些亮点是无意所为,那偶只能说句“让开”,然后拂袖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