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招商银行与花旗银行的个人业务
对比招商银行与花旗银行的个人业务,发现区别,得到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启示
一是优质、全方位的服务能力。花旗银行在全球100个国家为一亿客户服务,包括为个人客户提供广泛的金融产品服务。从消费银行服务到信贷、投资银行服务、以至经纪、保险和资产管理。花旗银行建立了一个横跨六大洲的网络,在世界100个国家,设有3400多个分行或办事处,利用了最先进的科技,针对每个市场的运作进行深入的了解,透过花旗银行的环球网络,运用遍布世界各地分行或办事处的人力、管理及财力资源,从而为各个市场的特殊需求提供最佳的方案。所有这些金融服务实力非任何其它金融机构可以比拟。
二是开展客户服务理论研究。为了实现对客户服务的最佳程度,花旗银行认真研究了客户银行消费心理。顾客活动周期(CAC)这种模式涵括了顾客购买前、中、后所进行的全部活动。研究顾客活动周期的过程是,描绘出顾客追求他们想要的结果所经历的几个关键增值阶段,然后对每个关键阶段的增值机会进行评估。1990年初,花旗银行便采用这一方式实现"花旗银行业务(Citibanking)"的使命。研究成果之一表明,顾客在对其财务实行跨边界管理时往往力不从心。花旗银行通过该使命,决心为顾客提供连续的全球服务,使顾客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办公室,在慕尼黑还是东京,都能享受这种服务。正如花旗银行管理层所看到的,顾客在银行开户后,他们便开始接受银行的服务。顾客每天利用银行设施管理他们的财务时,这种经历就会持续下去。顾客四处开展业务或拓展其金融交易的过程中,他们的这种经历就会从一个地区转到另一个地区,从一个国家延伸到另一国家。
三是无处不在的客户服务措施。花旗银行开展网上服务后,便要求其顾客提供所有相关信息,然后立刻输入电脑,建立一个能不断更新的主控文档,通过这个文档,所有花旗银行的网点及时的掌握所有客户的最新动态,根据客户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措施;每个网点都配有打印机,可以随处打印出客户对账单;标有顾客姓名及号码的花旗银行卡可以当场制作出来;电话服务网络使顾客无论何时都可以管理自己的账户,并可以采用几种外币进行全球交易;为了能够长期保持这种业务关系,银行还能够为顾客的长期投资以及财务决策提供咨询和长期建议。花旗银行发现,超凡的投资技巧和卓越的投资效果正是顾客对银行不断加码的要求。
四是健全的客户关系管理制度。第一、与客户保持"连续关系"。为了获得客户的忠诚,花旗银行选派最好的员工加强与客户的联系;高层管理人员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拜访客户;通过各种活动,和客户进行交流。例如,花旗银行为了加强与客户的联系,经常为客户举办招待酒会、宴会、邀请少数大客户周末去郊区活动,观看演出、运动会等。花旗银行的客户说,任何一家银行都没有像花旗银行那样对客户献殷勤。第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服务。花旗银行对个人客户能提供全面的商业银行各类服务,包括资产管理、保险、个人理财、咨询顾问,甚至旅游服务等。第三、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花旗银行已实现从出售产品向出售方案转变,客户不再是银行某一产品和服务的接受者,而是银行提供方案的订购者;花旗银行也不仅为客户提供单项产品和服务,而是客户的长期支持者、伙伴。花旗银行对客户市场进行细分,对客户进行分类,即根据客户的年龄、性别、地域、偏好、职业、受教育程度、收入、资产等标准进行细分,在此基础上,实施有效的市场定位,针对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适合他们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使银行服务由统一化、大众化向层次化、个性化转变。花旗银行在这方面有非常成功的经验,他们的口号是:代替统一服务的是那种能满足每一个单独顾客需要的服务。第四、实行客户经理制。花旗银行分支机构普遍设有公关部,实行客户经理制。公关部是银行专门负责联系客户的部门,每个重要客户在公关部都有专职的客户经理,客户有任何产品和服务需求,只需与客户经理联系,如有必要,再由客户经理与银行有关部门联系处理。客户经理负责与客户的联系,跟踪客户的生产、经营、财务、发展等情况,协调和争取银行的各项资源(产品),及时了解并受理客户的服务需求,负责银行业务拓展、宣传以及信息收集。相当一部分花旗银行分行把原在一层的营业厅改为公关部,以方便客户咨询与联系,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花旗银行是世界上开展个人金融业务规模最大的银行,以擅长零售业务著称,以高收入阶层为目标客户,关注重点城市、重点地区、重点客户,利用其丰富的金融产品和优质财富管理聚集了大量优质客户。
花旗银行采取的个人客户战略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客户群细化战略。花旗银行对客户市场进行细分之后,把目标瞄准了新兴的中产阶级,认为随着中产阶级财富的增加,他们对个人服务的需求也在增加。例如在台湾,花旗银行把具有较高收入的中层管理人员作为自己的特殊顾客,为他们提供支票账户、周转卡、晚餐卡以及特别服务花旗金卡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在国内的分行,通过收费服务手段,也把目光投向了高端客户。
其次是差别化服务战略。花旗银行依据客户收入、消费习惯的不同,针对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适合他们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使银行服务由统一化、大众化向层次化、个性化转变。花旗银行在对小额存款收取服务费的同时,推出“贵宾理财服务”,“贵宾”专享一系列理财专利及优惠,其中包括各项银行服务费的减免,幅度高达50%。
再次是多变的营销宣传策略。除了利用广告媒体和各种宣传资料外,花旗银行非常注重市场调查和信息搜集工作。例如在印度,花旗银行的工作人员通过查阅电话号码簿把信用卡发放给那些安装电话的人,因为除了个别例外,只有富有人士能装得起电话。而在印尼,花旗银行的目标则是那些拥有卫星电视接收器的家庭。成功的营销策略使花旗银行的信用卡在亚太地区赢得了广泛的客户群。
我行个人客户行销存在的差距
与花旗银行的个人客户发展战略相比较,我行在个人业务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花旗银行特色鲜明的经营策略正是我们银行所缺乏的。
一是经营理念不准。个人业务需要面对众多的客户,具体的业务需求千差万别,但目前我行个人业务的经营理念仍然停留在等客上门的阶段,没有紧跟客户的金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过多地考虑银行自身的需求,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还没有确立。
二是市场定位模糊。没有明确银行自身的市场定位,没有对目标客户群进行细分,从而使服务对象模糊,更无法知晓目标客户群的业务需求,无法提供差别化、个性化的个人金融服务,不利于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三是产品创新和服务管理滞后。由于市场缺乏细分,不可能做到对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产品设计贴近市场程度也不够,客户需求的调查不彻底,在后续管理尚未形成客户回访制度,无法在第一时间知晓客户使用产品的感受,缺乏对客户的吸引力,差错处理机制运行不畅,不利于产品的进一步推广。
四是组织体制和营销体制不完善。我行还没有形成总行、分行、支行、客户经理四级营销体系,缺乏一批专业的个人业务营销人员,并且营销手段单一,未能与对公产品实行捆绑营销。而且,持续营销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
从花旗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的特点可以看出,按照营销管理的思想,以差别服务为特色,以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和软件为依托,由银行专家型人才根据客户需求,对各种个人金融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组合和创新,产生出满足中高层个人客户增值、保值资产及安全、方便投资需求的一种个人综合金融产品。在国外混业经营的背景下,投资理财的服务品种最多,是个人金融业务的核心产品,其包含的业务范围和内容都十分丰富,涉及保险、证券投资等许多领域。
国外先进商业银行在经营个人金融业务过程中,注重进行客户分层和产品市场定位,向优质客户提供更完善、周全的服务。比如在花旗银行上海浦西支行,营业厅分为两层,一楼是"一对一式"的理财咨询柜台和贵宾服务间,现金柜台在二楼。这种布局显然表明了花旗银行的细分市场与目标市场的不同。现金的存取款不是银行主业,多元化投资理财才是银行着力培养的市场。那些只想存取款的客户只好每次都要"费力"地爬二楼,而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投资理财的,就可以接受花旗银行理财顾问的面对面服务,存款大户更是可以进入更为私密的单间选择更为细致的服务。香港花旗银行对"百万富翁"级的客户,实行"三对一"服务,即客户经理、基金投资经理和外汇投资顾问为其服务,最近又改为"四对一",即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名理财助理,可见其对优质客户的重视程度。香港渣打银行只要客户的存款和投资账户总额达到80万港元,就可享有各种折扣优惠(包括豁免ATM机卡和信用卡年费,免收购买本票、礼券、旅行支票、汇票以及电汇手续费优惠,特惠贷款利息,楼宇按揭利率优惠,特惠外币兑换率,各类保险折扣优惠,租用保险箱优惠,各项购物、休闲及美食优惠等)
一是优质、全方位的服务能力。花旗银行在全球100个国家为一亿客户服务,包括为个人客户提供广泛的金融产品服务。从消费银行服务到信贷、投资银行服务、以至经纪、保险和资产管理。花旗银行建立了一个横跨六大洲的网络,在世界100个国家,设有3400多个分行或办事处,利用了最先进的科技,针对每个市场的运作进行深入的了解,透过花旗银行的环球网络,运用遍布世界各地分行或办事处的人力、管理及财力资源,从而为各个市场的特殊需求提供最佳的方案。所有这些金融服务实力非任何其它金融机构可以比拟。
二是开展客户服务理论研究。为了实现对客户服务的最佳程度,花旗银行认真研究了客户银行消费心理。顾客活动周期(CAC)这种模式涵括了顾客购买前、中、后所进行的全部活动。研究顾客活动周期的过程是,描绘出顾客追求他们想要的结果所经历的几个关键增值阶段,然后对每个关键阶段的增值机会进行评估。1990年初,花旗银行便采用这一方式实现"花旗银行业务(Citibanking)"的使命。研究成果之一表明,顾客在对其财务实行跨边界管理时往往力不从心。花旗银行通过该使命,决心为顾客提供连续的全球服务,使顾客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办公室,在慕尼黑还是东京,都能享受这种服务。正如花旗银行管理层所看到的,顾客在银行开户后,他们便开始接受银行的服务。顾客每天利用银行设施管理他们的财务时,这种经历就会持续下去。顾客四处开展业务或拓展其金融交易的过程中,他们的这种经历就会从一个地区转到另一个地区,从一个国家延伸到另一国家。
三是无处不在的客户服务措施。花旗银行开展网上服务后,便要求其顾客提供所有相关信息,然后立刻输入电脑,建立一个能不断更新的主控文档,通过这个文档,所有花旗银行的网点及时的掌握所有客户的最新动态,根据客户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措施;每个网点都配有打印机,可以随处打印出客户对账单;标有顾客姓名及号码的花旗银行卡可以当场制作出来;电话服务网络使顾客无论何时都可以管理自己的账户,并可以采用几种外币进行全球交易;为了能够长期保持这种业务关系,银行还能够为顾客的长期投资以及财务决策提供咨询和长期建议。花旗银行发现,超凡的投资技巧和卓越的投资效果正是顾客对银行不断加码的要求。
四是健全的客户关系管理制度。第一、与客户保持"连续关系"。为了获得客户的忠诚,花旗银行选派最好的员工加强与客户的联系;高层管理人员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拜访客户;通过各种活动,和客户进行交流。例如,花旗银行为了加强与客户的联系,经常为客户举办招待酒会、宴会、邀请少数大客户周末去郊区活动,观看演出、运动会等。花旗银行的客户说,任何一家银行都没有像花旗银行那样对客户献殷勤。第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服务。花旗银行对个人客户能提供全面的商业银行各类服务,包括资产管理、保险、个人理财、咨询顾问,甚至旅游服务等。第三、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花旗银行已实现从出售产品向出售方案转变,客户不再是银行某一产品和服务的接受者,而是银行提供方案的订购者;花旗银行也不仅为客户提供单项产品和服务,而是客户的长期支持者、伙伴。花旗银行对客户市场进行细分,对客户进行分类,即根据客户的年龄、性别、地域、偏好、职业、受教育程度、收入、资产等标准进行细分,在此基础上,实施有效的市场定位,针对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适合他们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使银行服务由统一化、大众化向层次化、个性化转变。花旗银行在这方面有非常成功的经验,他们的口号是:代替统一服务的是那种能满足每一个单独顾客需要的服务。第四、实行客户经理制。花旗银行分支机构普遍设有公关部,实行客户经理制。公关部是银行专门负责联系客户的部门,每个重要客户在公关部都有专职的客户经理,客户有任何产品和服务需求,只需与客户经理联系,如有必要,再由客户经理与银行有关部门联系处理。客户经理负责与客户的联系,跟踪客户的生产、经营、财务、发展等情况,协调和争取银行的各项资源(产品),及时了解并受理客户的服务需求,负责银行业务拓展、宣传以及信息收集。相当一部分花旗银行分行把原在一层的营业厅改为公关部,以方便客户咨询与联系,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花旗银行是世界上开展个人金融业务规模最大的银行,以擅长零售业务著称,以高收入阶层为目标客户,关注重点城市、重点地区、重点客户,利用其丰富的金融产品和优质财富管理聚集了大量优质客户。
花旗银行采取的个人客户战略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客户群细化战略。花旗银行对客户市场进行细分之后,把目标瞄准了新兴的中产阶级,认为随着中产阶级财富的增加,他们对个人服务的需求也在增加。例如在台湾,花旗银行把具有较高收入的中层管理人员作为自己的特殊顾客,为他们提供支票账户、周转卡、晚餐卡以及特别服务花旗金卡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在国内的分行,通过收费服务手段,也把目光投向了高端客户。
其次是差别化服务战略。花旗银行依据客户收入、消费习惯的不同,针对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适合他们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使银行服务由统一化、大众化向层次化、个性化转变。花旗银行在对小额存款收取服务费的同时,推出“贵宾理财服务”,“贵宾”专享一系列理财专利及优惠,其中包括各项银行服务费的减免,幅度高达50%。
再次是多变的营销宣传策略。除了利用广告媒体和各种宣传资料外,花旗银行非常注重市场调查和信息搜集工作。例如在印度,花旗银行的工作人员通过查阅电话号码簿把信用卡发放给那些安装电话的人,因为除了个别例外,只有富有人士能装得起电话。而在印尼,花旗银行的目标则是那些拥有卫星电视接收器的家庭。成功的营销策略使花旗银行的信用卡在亚太地区赢得了广泛的客户群。
我行个人客户行销存在的差距
与花旗银行的个人客户发展战略相比较,我行在个人业务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花旗银行特色鲜明的经营策略正是我们银行所缺乏的。
一是经营理念不准。个人业务需要面对众多的客户,具体的业务需求千差万别,但目前我行个人业务的经营理念仍然停留在等客上门的阶段,没有紧跟客户的金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过多地考虑银行自身的需求,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还没有确立。
二是市场定位模糊。没有明确银行自身的市场定位,没有对目标客户群进行细分,从而使服务对象模糊,更无法知晓目标客户群的业务需求,无法提供差别化、个性化的个人金融服务,不利于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三是产品创新和服务管理滞后。由于市场缺乏细分,不可能做到对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产品设计贴近市场程度也不够,客户需求的调查不彻底,在后续管理尚未形成客户回访制度,无法在第一时间知晓客户使用产品的感受,缺乏对客户的吸引力,差错处理机制运行不畅,不利于产品的进一步推广。
四是组织体制和营销体制不完善。我行还没有形成总行、分行、支行、客户经理四级营销体系,缺乏一批专业的个人业务营销人员,并且营销手段单一,未能与对公产品实行捆绑营销。而且,持续营销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
从花旗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的特点可以看出,按照营销管理的思想,以差别服务为特色,以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和软件为依托,由银行专家型人才根据客户需求,对各种个人金融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组合和创新,产生出满足中高层个人客户增值、保值资产及安全、方便投资需求的一种个人综合金融产品。在国外混业经营的背景下,投资理财的服务品种最多,是个人金融业务的核心产品,其包含的业务范围和内容都十分丰富,涉及保险、证券投资等许多领域。
国外先进商业银行在经营个人金融业务过程中,注重进行客户分层和产品市场定位,向优质客户提供更完善、周全的服务。比如在花旗银行上海浦西支行,营业厅分为两层,一楼是"一对一式"的理财咨询柜台和贵宾服务间,现金柜台在二楼。这种布局显然表明了花旗银行的细分市场与目标市场的不同。现金的存取款不是银行主业,多元化投资理财才是银行着力培养的市场。那些只想存取款的客户只好每次都要"费力"地爬二楼,而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投资理财的,就可以接受花旗银行理财顾问的面对面服务,存款大户更是可以进入更为私密的单间选择更为细致的服务。香港花旗银行对"百万富翁"级的客户,实行"三对一"服务,即客户经理、基金投资经理和外汇投资顾问为其服务,最近又改为"四对一",即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名理财助理,可见其对优质客户的重视程度。香港渣打银行只要客户的存款和投资账户总额达到80万港元,就可享有各种折扣优惠(包括豁免ATM机卡和信用卡年费,免收购买本票、礼券、旅行支票、汇票以及电汇手续费优惠,特惠贷款利息,楼宇按揭利率优惠,特惠外币兑换率,各类保险折扣优惠,租用保险箱优惠,各项购物、休闲及美食优惠等)
-
夕唯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04 03:5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