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一个书目”...“用户贡献内容”与news feed
下图的广播隐私设置显示,"添加一个书目"的确不会出现在广播里。
对比“收藏书刊、电影、音乐”而言,“添加一个条目”是更重度的用户贡献内容的行为。为何不将这个用户贡献行为给广播一下?!
如果将“用户贡献内容”的行为划分一下重量级,和内容相关性,是否可以得出一个更好地安排news feed的基本原则?
1.用户贡献内容的重量级:
·轻量级:收藏一个基本内容(小容将加入一个小组或者对某某小组感兴趣也列入收藏性质)。
例如在flickr里收藏一个照片,在youtube里收藏一个视频。
·重量级:创建一个基本内容。例如:在豆瓣上添加一个书目,创建一个小组;在Flickr上发布一张相片,在Youtube上发布一个视频。
划分重量级与轻量级的标准,在小容写这个日记的短短时间里,看起来很难界定:)例如站外的收藏和站内的收藏,哪个更轻,哪个更重呢?!
不过,小容会认为收藏站外的一个URL是轻量级的行为,而导入站外的一个RSS是重量级的行为。
2.用户贡献内容与社交行为的相关性:
在社会化媒体网站中,可能需要判断用户贡献内容与社交行为的相关性,而后再来决定如何使用news feed。豆瓣是一个很好的说明这个事情的例子。
·低社交相关性——纯用户贡献内容的行为:围绕基本内容单元(书,影,音,blog,相片)的上传、创建、标注tag、评论等等。这些是基于内容的用户贡献内容。
·高社交相关性——泛用户贡献内容的行为:围绕联系人和社交机制展开的用户行为。人们说facebook里没有用户贡献内容,实际上用户在facebook里贡献的内容只是围绕联系人和社交机制展开而已。当社会化媒体网站引入多层次社交关系(豆瓣:朋友/关注),news feed(豆瓣:广播)和twitter的时候(豆瓣:我说/分享)时,泛用户贡献内容的行为就出现了。
3.news feed与rss
在让信息流动起来这个方面,news feed和rss是相同的。重要的不同点在于:
- news feed是推,而rss是拉;
- news feed伴随着社交关系的,没有社交关系就没有news feed。而rss则不需要发布者和订阅者有清晰的社交关系确认机制;
- news feed是站内的,而rss是站外的;
- news feed会形成sphere,而rss则相对不容易形成sphere
4.news feed, rss与用户贡献内容
结合上面的第1点和第2点,对比一下news feed和rss在传播用户贡献内容的情况,可以思考一些细微的差别:
·news feed应当强调重量级的用户贡献内容的行为,而淡化轻量级的用户贡献内容的行为。换句话说,重量级和轻量级出现在news feed的频率应当是不一样的,从绝对数量来看,轻量级的数量更多,因此,更应该淡化它的出现频率。
除了出现频率,还有呈现形态。
“添加一个书目”不应该只是简单的“某某在某某时间添加了一个书目”,而应该附带显示出“作者”、“出版时间”和“封面图片”等等。
相反,“收藏一个站外URL”则应该将一天之内收藏的多个站外URL在news feed里以一个条目来呈现。
·对于社会化媒体网站来说,news feed应当强调纯用户贡献内容的行为,而淡化泛用户贡献内容的行为。同上,小容相信泛用户贡献内容的行为,在绝对数量上比纯用户贡献内容的行为更多。
一个社会化媒体网站如果要保持自己的社会化媒体网站的定位,同时引入news feed,或许应该在出现频率和呈现形态上,淡化泛用户贡献内容的行为。
当然,如果想要从社会化媒体的网站转型为集大成式的社交网络服务平台,那么,从多层次社交关系和news feed两方面入手会是一个很不错的路径。
当然,小容认为现在的豆瓣是将自己的社会化媒体的网站定位稍微做了一些调整,放大了内容的领域,不再局限在“书,影,音”。如果要朝着集大成式的社交网络服务平台,那么在用户间的社交关系上还需要做更多的功夫。
集大成式的社会化媒体网站,或许更符合中国大陆的国情。
·rss则应当不仅仅输出重量级内容,也应当输出轻量级内容。flickr和youtube都将收藏和上传的用户贡献内容,都输出到RSS上。
·rss不应当输出泛用户贡献内容的信息,因为这部分信息和社交关系紧密相连,只应该限制在站内使用。
对比“收藏书刊、电影、音乐”而言,“添加一个条目”是更重度的用户贡献内容的行为。为何不将这个用户贡献行为给广播一下?!
![]() |
如果将“用户贡献内容”的行为划分一下重量级,和内容相关性,是否可以得出一个更好地安排news feed的基本原则?
1.用户贡献内容的重量级:
·轻量级:收藏一个基本内容(小容将加入一个小组或者对某某小组感兴趣也列入收藏性质)。
例如在flickr里收藏一个照片,在youtube里收藏一个视频。
·重量级:创建一个基本内容。例如:在豆瓣上添加一个书目,创建一个小组;在Flickr上发布一张相片,在Youtube上发布一个视频。
划分重量级与轻量级的标准,在小容写这个日记的短短时间里,看起来很难界定:)例如站外的收藏和站内的收藏,哪个更轻,哪个更重呢?!
不过,小容会认为收藏站外的一个URL是轻量级的行为,而导入站外的一个RSS是重量级的行为。
2.用户贡献内容与社交行为的相关性:
在社会化媒体网站中,可能需要判断用户贡献内容与社交行为的相关性,而后再来决定如何使用news feed。豆瓣是一个很好的说明这个事情的例子。
·低社交相关性——纯用户贡献内容的行为:围绕基本内容单元(书,影,音,blog,相片)的上传、创建、标注tag、评论等等。这些是基于内容的用户贡献内容。
·高社交相关性——泛用户贡献内容的行为:围绕联系人和社交机制展开的用户行为。人们说facebook里没有用户贡献内容,实际上用户在facebook里贡献的内容只是围绕联系人和社交机制展开而已。当社会化媒体网站引入多层次社交关系(豆瓣:朋友/关注),news feed(豆瓣:广播)和twitter的时候(豆瓣:我说/分享)时,泛用户贡献内容的行为就出现了。
3.news feed与rss
在让信息流动起来这个方面,news feed和rss是相同的。重要的不同点在于:
- news feed是推,而rss是拉;
- news feed伴随着社交关系的,没有社交关系就没有news feed。而rss则不需要发布者和订阅者有清晰的社交关系确认机制;
- news feed是站内的,而rss是站外的;
- news feed会形成sphere,而rss则相对不容易形成sphere
4.news feed, rss与用户贡献内容
结合上面的第1点和第2点,对比一下news feed和rss在传播用户贡献内容的情况,可以思考一些细微的差别:
·news feed应当强调重量级的用户贡献内容的行为,而淡化轻量级的用户贡献内容的行为。换句话说,重量级和轻量级出现在news feed的频率应当是不一样的,从绝对数量来看,轻量级的数量更多,因此,更应该淡化它的出现频率。
除了出现频率,还有呈现形态。
“添加一个书目”不应该只是简单的“某某在某某时间添加了一个书目”,而应该附带显示出“作者”、“出版时间”和“封面图片”等等。
相反,“收藏一个站外URL”则应该将一天之内收藏的多个站外URL在news feed里以一个条目来呈现。
·对于社会化媒体网站来说,news feed应当强调纯用户贡献内容的行为,而淡化泛用户贡献内容的行为。同上,小容相信泛用户贡献内容的行为,在绝对数量上比纯用户贡献内容的行为更多。
一个社会化媒体网站如果要保持自己的社会化媒体网站的定位,同时引入news feed,或许应该在出现频率和呈现形态上,淡化泛用户贡献内容的行为。
当然,如果想要从社会化媒体的网站转型为集大成式的社交网络服务平台,那么,从多层次社交关系和news feed两方面入手会是一个很不错的路径。
当然,小容认为现在的豆瓣是将自己的社会化媒体的网站定位稍微做了一些调整,放大了内容的领域,不再局限在“书,影,音”。如果要朝着集大成式的社交网络服务平台,那么在用户间的社交关系上还需要做更多的功夫。
集大成式的社会化媒体网站,或许更符合中国大陆的国情。
·rss则应当不仅仅输出重量级内容,也应当输出轻量级内容。flickr和youtube都将收藏和上传的用户贡献内容,都输出到RSS上。
·rss不应当输出泛用户贡献内容的信息,因为这部分信息和社交关系紧密相连,只应该限制在站内使用。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