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录】我在吉林油田当了六个月食堂管理员
【回忆录】我在吉林油田当了六个月食堂管理员
一、
1973年8月1日,吉林省革委会为战备需要增强吉林油田开采能力,由“七0油田”升格为“吉林省石油会战指挥部”继续实行军管,地址在松原市,当时叫郭尔罗斯前旗。
8月9日,我从供应指挥部木材厂维修班维修钳工调到供应指挥部宣传部任干事,报到后让我为汽车四队党支部书记、劳动模范曹凤祥写他的事迹报告,两个月后我拟名的《车行万里不离线》在油田双先会上一炮打响,因此,我就引起了领导的注意。74年3月让我去保定市的蠡县处理一位1944年参加八路军的女干部王树清的丧事,由于,其父王寿福百般阻拦火葬,经我劝导、调解,7天以后这位曾参加过抗日游击队、两个儿子牺牲在朝鲜的83岁老英雄、老烈属最终说,“看在李同志耐心和我说的面子上,就照民兵的意见办吧!”回来后正巧,供应指挥部一把手,朝鲜族军代表金仲万政委有病住院了,领导又安排我去医院照顾他。7天以后,金政委出院就去长春回家了,从此就再也没有回来。可是我到宣传部上班,组织部却找我,说我工作调动了,让我到机关食堂当管理员。我一听大吃一惊,谁都知道食堂是部里的老大难单位,组织部告诉我,是金政委提名让你去的,他说你能力强,肯定能改变食堂的落后面貌。这样我就从4月3日——10月15日当了195天食堂管理员。时隔8年,油田搞清理“三种人”时我到吉林省武警部队外调,时任副支队长的金仲万,听到我到电话后就来看我,我问他,“那时候你怎么想把我调食堂去了呢?”他说,“想把你提起来,谁知油田很快就撤销了军管。”
那时候,想当官首先得看你是不是党员,部队退伍兵党员多,就是没文化的也能在基层当个排长、班长什么的,各个食堂的炊事班长绝大多数都是党员退伍兵。政工部门党员提升得更快,如果是知青党员到了油田就是官儿,我们一起来油田的知青中有个女党员,到了油田集训后就到被服厂当厂长。我到了宣传部第二天就写了一份思想汇报,我爸妈更惦记这事儿,一次,我和工会主席一起到长春出差,工会主席领着他4岁的儿子在我家吃完饭后,我妈还借钱给他儿子买了一件灯芯绒上衣,送他到的门口时,我妈还嘱咐他,要对我入党的事帮忙。到了食堂是办公室党支部,这里不讲谁的笔杆子硬,比谁能喝酒,因为那时候喝酒才能办事,我那时候也挺能喝的,可是,我得赶紧在食堂打开局面,顾不上喝酒。
这个食堂集体户口簿在册人数300多,由于供应部门出差、驻在人多,所以早晨去了懒蛋子总是有80、90人就餐,而中午干部、工人则有200多人吃饭,这在当时在油田还是个小食堂。
食堂和就餐人员的矛盾是菜价问题,那时候每个人的工资都是40、50多块钱。我那时候基本工资41、5元,加9元钱油田津贴正好50、5元,一般的单身小伙子每月伙食费都在17、18块钱左右。而食堂的成本就计购入和前台收入,什么燃料、电、工资、汽车消耗都不用管。主食高粱米饭1分钱一两,加豆加5厘;大米饭2分钱一两;窝窝头4分钱一个、4两;馒头4分钱一个2两,当时是春天就是白菜、土豆、粉条子为主,肉炒白菜8分钱一盘,一盘一饭勺;炒土豆片也是这个价,肉炒粉是高档菜1角5分钱一盘,至于周六改善红烧肉一般是4角钱一碗,炖鱼分什么鱼,啤酒是“扶余啤酒”喝水3角5分钱一瓶,白酒是“前郭原浆”9两装,1元4角钱一瓶,但是凭票供应,食堂存酒得办公室主任开条才能买到。
我上任第一天正好是星期六,可能是赶上了黄道吉日,给200多人开了个荤。食堂采买员就是原来的管理员,他说,前郭县政府有个人求车给农村一个标杆队送化肥,他舅舅是这个生产队的政治队长,答应给一只大羯羊、30斤葵花油,问我行不行?那时候我也不知道符不符合政策,其实也没有政策,反正不往我家拿就没事,于是,下午羊和葵花油就拉回来了,那只羊剔了40多斤肉,我说,“真是标杆队的标杆羊”。
炊事班长列了食谱,有葱烧羊肉等10个菜,主食:大米饭,采买员又拉了几箱啤酒和两箱白酒。一会儿全食堂连会计出纳,厨房7个人,共9个人都在厨房忙乎了起来。
虽然食堂忙,谁知外面也在忙,就餐者奔走相告,“晚上食堂10个菜,葱烧羊肉2毛钱一盘”,有的把同学、战友叫来了喝酒,不少通勤的职工也不回去了要在这儿聚堆喝酒,然后打扑克赶明早回家。当我知道这消息时,懵了,心想这没花钱来到羊肉卖两角钱一盘,能行吗?炊事班长是四川人,在部队就是炊事班长,认真、诚实、热情,头脑也很灵活就是脾气暴,他说,“他们不说2角钱一盘吗,咱们卖1角5一盘”,我说“高,实在是高!”
开饭前,炊事班长还用羊杂碎做了一大盆顶上飘着葱花、油珠的羊汤摆在餐厅里,免费,这时排在售饭口外面的人用勺子敲手里的小饭盆,“当、当、当、锵、锵、锵”。因为昨天,我还是这支队伍里的一员,对这声音不陌生,如果对食堂有意见一个人在前面大声喊话,然后,大伙一齐敲一阵;如果没意见就是干打雷不下雨。
售饭员把窗口打开了,突然,一个男高音说,“新管理员上任烧“羊”火,膻大哄的香啊,大伙呱唧呱唧!”接着又响起来一阵“当、当、当、锵、锵、锵”的响声。
一、
1973年8月1日,吉林省革委会为战备需要增强吉林油田开采能力,由“七0油田”升格为“吉林省石油会战指挥部”继续实行军管,地址在松原市,当时叫郭尔罗斯前旗。
8月9日,我从供应指挥部木材厂维修班维修钳工调到供应指挥部宣传部任干事,报到后让我为汽车四队党支部书记、劳动模范曹凤祥写他的事迹报告,两个月后我拟名的《车行万里不离线》在油田双先会上一炮打响,因此,我就引起了领导的注意。74年3月让我去保定市的蠡县处理一位1944年参加八路军的女干部王树清的丧事,由于,其父王寿福百般阻拦火葬,经我劝导、调解,7天以后这位曾参加过抗日游击队、两个儿子牺牲在朝鲜的83岁老英雄、老烈属最终说,“看在李同志耐心和我说的面子上,就照民兵的意见办吧!”回来后正巧,供应指挥部一把手,朝鲜族军代表金仲万政委有病住院了,领导又安排我去医院照顾他。7天以后,金政委出院就去长春回家了,从此就再也没有回来。可是我到宣传部上班,组织部却找我,说我工作调动了,让我到机关食堂当管理员。我一听大吃一惊,谁都知道食堂是部里的老大难单位,组织部告诉我,是金政委提名让你去的,他说你能力强,肯定能改变食堂的落后面貌。这样我就从4月3日——10月15日当了195天食堂管理员。时隔8年,油田搞清理“三种人”时我到吉林省武警部队外调,时任副支队长的金仲万,听到我到电话后就来看我,我问他,“那时候你怎么想把我调食堂去了呢?”他说,“想把你提起来,谁知油田很快就撤销了军管。”
那时候,想当官首先得看你是不是党员,部队退伍兵党员多,就是没文化的也能在基层当个排长、班长什么的,各个食堂的炊事班长绝大多数都是党员退伍兵。政工部门党员提升得更快,如果是知青党员到了油田就是官儿,我们一起来油田的知青中有个女党员,到了油田集训后就到被服厂当厂长。我到了宣传部第二天就写了一份思想汇报,我爸妈更惦记这事儿,一次,我和工会主席一起到长春出差,工会主席领着他4岁的儿子在我家吃完饭后,我妈还借钱给他儿子买了一件灯芯绒上衣,送他到的门口时,我妈还嘱咐他,要对我入党的事帮忙。到了食堂是办公室党支部,这里不讲谁的笔杆子硬,比谁能喝酒,因为那时候喝酒才能办事,我那时候也挺能喝的,可是,我得赶紧在食堂打开局面,顾不上喝酒。
这个食堂集体户口簿在册人数300多,由于供应部门出差、驻在人多,所以早晨去了懒蛋子总是有80、90人就餐,而中午干部、工人则有200多人吃饭,这在当时在油田还是个小食堂。
食堂和就餐人员的矛盾是菜价问题,那时候每个人的工资都是40、50多块钱。我那时候基本工资41、5元,加9元钱油田津贴正好50、5元,一般的单身小伙子每月伙食费都在17、18块钱左右。而食堂的成本就计购入和前台收入,什么燃料、电、工资、汽车消耗都不用管。主食高粱米饭1分钱一两,加豆加5厘;大米饭2分钱一两;窝窝头4分钱一个、4两;馒头4分钱一个2两,当时是春天就是白菜、土豆、粉条子为主,肉炒白菜8分钱一盘,一盘一饭勺;炒土豆片也是这个价,肉炒粉是高档菜1角5分钱一盘,至于周六改善红烧肉一般是4角钱一碗,炖鱼分什么鱼,啤酒是“扶余啤酒”喝水3角5分钱一瓶,白酒是“前郭原浆”9两装,1元4角钱一瓶,但是凭票供应,食堂存酒得办公室主任开条才能买到。
我上任第一天正好是星期六,可能是赶上了黄道吉日,给200多人开了个荤。食堂采买员就是原来的管理员,他说,前郭县政府有个人求车给农村一个标杆队送化肥,他舅舅是这个生产队的政治队长,答应给一只大羯羊、30斤葵花油,问我行不行?那时候我也不知道符不符合政策,其实也没有政策,反正不往我家拿就没事,于是,下午羊和葵花油就拉回来了,那只羊剔了40多斤肉,我说,“真是标杆队的标杆羊”。
炊事班长列了食谱,有葱烧羊肉等10个菜,主食:大米饭,采买员又拉了几箱啤酒和两箱白酒。一会儿全食堂连会计出纳,厨房7个人,共9个人都在厨房忙乎了起来。
虽然食堂忙,谁知外面也在忙,就餐者奔走相告,“晚上食堂10个菜,葱烧羊肉2毛钱一盘”,有的把同学、战友叫来了喝酒,不少通勤的职工也不回去了要在这儿聚堆喝酒,然后打扑克赶明早回家。当我知道这消息时,懵了,心想这没花钱来到羊肉卖两角钱一盘,能行吗?炊事班长是四川人,在部队就是炊事班长,认真、诚实、热情,头脑也很灵活就是脾气暴,他说,“他们不说2角钱一盘吗,咱们卖1角5一盘”,我说“高,实在是高!”
开饭前,炊事班长还用羊杂碎做了一大盆顶上飘着葱花、油珠的羊汤摆在餐厅里,免费,这时排在售饭口外面的人用勺子敲手里的小饭盆,“当、当、当、锵、锵、锵”。因为昨天,我还是这支队伍里的一员,对这声音不陌生,如果对食堂有意见一个人在前面大声喊话,然后,大伙一齐敲一阵;如果没意见就是干打雷不下雨。
售饭员把窗口打开了,突然,一个男高音说,“新管理员上任烧“羊”火,膻大哄的香啊,大伙呱唧呱唧!”接着又响起来一阵“当、当、当、锵、锵、锵”的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