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访谈里谈翻译的话
“作为好的译者,有良好的母语底子是不是比掌握外语更重要?”
是的。翻译是一项苦差,因为一切得听从主人,不能自作主张,而且一仆二主,同时伺候着两个主人:一是原著,二是译文的读者。译者一方面得彻 底了解原著;不仅了解字句的意义,还需领会字句之间的含蕴,字句之外的语气声调。另一方面,译文的读者要求从译文里领略原文,译者得用读者的语言,把原作 的内容按原样表达;内容不可有所增删,语气声调也不可走样。原文弦外之音,只能从弦上传出;含蕴未吐的意思,也只附着在字句上。译者只能在译文的字句上用 功夫表达,不能插入自己的解释或擅用自己的说法。译者须对原著彻底了解,方才能够贴合着原文,照模照样地向读者表达,可是尽管了解彻底未必就能照样表达。 彻底了解不易,贴合着原著照模照样的表达更难。
末了我要谈谈“信、达、雅”的“雅”字。我曾以为翻译只求亦信亦达, “雅”是外加的文饰。最近我为《堂吉诃德》第四版校订译文,发现毛病很 多,有的文句欠妥,有的辞意欠醒。我每找到更恰当的文字或更恰当的表达方式,就觉得译文更信更达、也更好些。“好”是否就是所谓“雅”呢?(不用“雅”字 也可,但“雅”字却也现成。)福楼拜追求“最恰当的字”(Le mot juste)。用上最恰当的字,文章就雅。翻译确也追求这么一个标准:不仅能信能达,还要“信”得贴切,“达”得恰当——称为“雅”也可。我远远不 能达到这个目标,但是我相信,一切从事文学翻译的人都意识到这么一个目标。
是的。翻译是一项苦差,因为一切得听从主人,不能自作主张,而且一仆二主,同时伺候着两个主人:一是原著,二是译文的读者。译者一方面得彻 底了解原著;不仅了解字句的意义,还需领会字句之间的含蕴,字句之外的语气声调。另一方面,译文的读者要求从译文里领略原文,译者得用读者的语言,把原作 的内容按原样表达;内容不可有所增删,语气声调也不可走样。原文弦外之音,只能从弦上传出;含蕴未吐的意思,也只附着在字句上。译者只能在译文的字句上用 功夫表达,不能插入自己的解释或擅用自己的说法。译者须对原著彻底了解,方才能够贴合着原文,照模照样地向读者表达,可是尽管了解彻底未必就能照样表达。 彻底了解不易,贴合着原著照模照样的表达更难。
末了我要谈谈“信、达、雅”的“雅”字。我曾以为翻译只求亦信亦达, “雅”是外加的文饰。最近我为《堂吉诃德》第四版校订译文,发现毛病很 多,有的文句欠妥,有的辞意欠醒。我每找到更恰当的文字或更恰当的表达方式,就觉得译文更信更达、也更好些。“好”是否就是所谓“雅”呢?(不用“雅”字 也可,但“雅”字却也现成。)福楼拜追求“最恰当的字”(Le mot juste)。用上最恰当的字,文章就雅。翻译确也追求这么一个标准:不仅能信能达,还要“信”得贴切,“达”得恰当——称为“雅”也可。我远远不 能达到这个目标,但是我相信,一切从事文学翻译的人都意识到这么一个目标。
王敖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浪漫派之前的社群诗|王敖 (12人喜欢)
- 无悼念活动的裘锡圭教授,更令人怀念 (74人喜欢)
- 诗歌查询与盖斯特 (17人喜欢)
- 崂山魔侠传 (15人喜欢)
- 百鸡宴赞美诗 (1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