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寬、沈延國的《呂氏春秋集釋》到底出版了 沒?
新編諸子集成第一輯說是大告成功,還終於兌現了諾言出了精裝本。
不容易。中華的理學叢書、清人十三經注疏、道教-佛教典籍叢刊、近代中國人物文集等都出得有始無終。雖然至少現在還在出,也不停地重印,但是最近幾本道教典籍叢刊的擬目已經偷偷地撤去。就是擬目很少的清人十三經注疏雖然已經聽到幾種正在加工或已經加工完畢的消息,對這套能不能兌現擬目的出版不抱有幻想。
新編諸子集成的擬目變過好多次。
最早的擬目雖然一時還說找不到,但是隱約記得有四書或問,不過很快就被刪去了。
現在在前幾本的孟子正義,其實都算是清人十三經注疏里的,從封面就能看出來。倒是現在以清人十三經注疏身份出現的論語正義,以前在新編諸子集成。
論語正義搬家了,論語集釋搬了過來。墨經校詮、老子正詁、老子校詁、傅山公孫籠子注都沒有出。郭沫若等的管子後來由管子校注代替,沈延國、楊寬的呂氏春秋集釋被許維遹的同名書代替。(當然現在還出 了很多這個早期擬目里沒有的)
我的疑問是,郭沫若的書出過科學出版社和郭沫若全集兩個本子,現在都還不難找。但是楊寬和沈延國的呂氏春秋哪裡去了?
因爲確實有過這本書曾經出版過或者存世的一些痕跡。比如:
楊寬先生的先秦史十講(438頁-復旦大學出版社)後記中即有此書很明確的出版記載。
也有人引用過這本書,如:
以上信息互有異同,未知孰是。查了幾家大型圖書館電子目錄,也得不到此書的出版信息。
很奇怪。
難道是這些人都說了慌?
或者是因爲新編諸子集成的這個擬目,而只是抄了抄書名,并沒有見到書?
或許是印數很少,很少人能看到?
個種原因,實在不好說。
但是這個沈延國、楊寬本的呂氏春秋確實在這個擬目中存在了很長很長的時間,直到許書收入才消失,我相信世間是存在這本書的。就好比湯炳正先生在書信里提到的國故論衡疏證那本書的出版一樣?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誰能給個解答?
不容易。中華的理學叢書、清人十三經注疏、道教-佛教典籍叢刊、近代中國人物文集等都出得有始無終。雖然至少現在還在出,也不停地重印,但是最近幾本道教典籍叢刊的擬目已經偷偷地撤去。就是擬目很少的清人十三經注疏雖然已經聽到幾種正在加工或已經加工完畢的消息,對這套能不能兌現擬目的出版不抱有幻想。
新編諸子集成的擬目變過好多次。
最早的擬目雖然一時還說找不到,但是隱約記得有四書或問,不過很快就被刪去了。
現在在前幾本的孟子正義,其實都算是清人十三經注疏里的,從封面就能看出來。倒是現在以清人十三經注疏身份出現的論語正義,以前在新編諸子集成。
![]() |
![]() |
![]() |
論語正義搬家了,論語集釋搬了過來。墨經校詮、老子正詁、老子校詁、傅山公孫籠子注都沒有出。郭沫若等的管子後來由管子校注代替,沈延國、楊寬的呂氏春秋集釋被許維遹的同名書代替。(當然現在還出 了很多這個早期擬目里沒有的)
我的疑問是,郭沫若的書出過科學出版社和郭沫若全集兩個本子,現在都還不難找。但是楊寬和沈延國的呂氏春秋哪裡去了?
因爲確實有過這本書曾經出版過或者存世的一些痕跡。比如:
楊寬先生的先秦史十講(438頁-復旦大學出版社)後記中即有此書很明確的出版記載。
![]() |
也有人引用過這本書,如:
![]() |
![]() |
![]() |
![]() |
以上信息互有異同,未知孰是。查了幾家大型圖書館電子目錄,也得不到此書的出版信息。
很奇怪。
難道是這些人都說了慌?
或者是因爲新編諸子集成的這個擬目,而只是抄了抄書名,并沒有見到書?
或許是印數很少,很少人能看到?
個種原因,實在不好說。
但是這個沈延國、楊寬本的呂氏春秋確實在這個擬目中存在了很長很長的時間,直到許書收入才消失,我相信世間是存在這本書的。就好比湯炳正先生在書信里提到的國故論衡疏證那本書的出版一樣?
![]() |
國故論衡疏證一書近年已由中華書局出版,精裝十六開。 |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誰能給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