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菲律宾教汉语
作为汉语教学志愿者我踏上了菲律宾的土地,面对周围陌生的环境,一切都需要熟悉和适应,包括自己对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实践。
虽然学生的汉语学习环境不够理想,但菲律宾有良好的媒体条件:这里有像《世界日报》的当地华文报纸,还有汉语教学志愿者办的《汉语学习报》;有线电视可以接收到中国中央电视台一套、四套,香港凤凰卫视,一些地方卫视及台湾的一些电视节目。汉语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些多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一种有实用性的语言环境。对于菲华社会广泛通行的闽南话,可以采取分情况对待的办法,把学生的闽南话学习重心转为家庭习得为主,华校的汉语课堂则应力求以普通话教授为主,因为毕竟普通话通行面广,而且有利于汉字学习。
在课堂教学上,严格把握精讲多练原则:首先变华校生员这一劣势为优势,即小班教学,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汉语练习;其次,因为学生上汉语课的时间通常是在上满了三四个小时的英文课的下午,活跃课堂气氛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丰富课程内容,结合这里学生韵律感强的特点,多从音乐、朗诵、肢体活动等方面入手,寓教于乐。最后,尤其在低年级学生班上,讲解汉语时一些不会引起误用的词或句子可以直接用英文翻译,这样学生更易掌握。
另外,培养学生对汉语的兴趣也是有效进行华文教育的关键。汉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条件,从形象感官层面上诱导学生对汉语兴趣,如中国的水墨动画,贴近学生年龄的中国儿童歌曲等。欠缺多媒体条件的,教师可从生活中利用实物,如中国菜,中国茶等孩子们易于接受的开始。
在汉语教育的实践过程还会遇到更多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汉语教师用奉献的精神,严谨的学术态度研究出适合这个地区客观情况的解决方法。汉语教育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