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吕思勉《三国史话》二
1. 有关“挟天子以令诸侯”
——据说这个措施没有多大用处,主要还是曹操的兵力强盛。
当时人们的观念里面国家,或者天子的概念仅仅在一些读书人观念里面强一些,大部分老百姓,其实不管这个,只管生活。
2. 有关袁曹的官渡之战
这场战役的关键点是曹操方面快要断粮了,这个时候战役估计已经坚持了四个月左右,袁绍也是知道要打持久战的。可惜这个时候有人叛变,为曹操送上一计,让他去截粮草,这看似容易,其实是非常冒险的赌局,在此之前曹操本打算收兵回许昌。但是当时的局面是,一旦撤退被袁绍知晓你断粮,并会大军压上,剿灭你。所以曹操是进退维谷。所以最后曹操亲率五千骑兵,去劫粮草也是被逼迫的唯一一条可行的路。当然最后的结局是曹操赌成功了。也有了后来的官渡大捷。从此曹操基本就是处于一个上升时期。
3. 关羽大意失荆州
关羽的能力应该不仅仅是个人能力,领兵打仗守城,等等都应该是刘备最信得过的。不过这次失了荆州,重要的影响还是对蜀汉政权后续发展。后来诸葛亮多次伐魏,总是路途遥远,粮草补给困难,多次放弃,就因为荆州这条路没有了,只能是七出祁山了。这个可以说从根本上影响了三国的整个后续格局。不然说不定,蜀汉还能有机会削弱魏国。最不济起码不会这么快被魏国消灭。
不过话说回来,诸葛亮屡次北伐,不过是以攻为守罢了。
——据说这个措施没有多大用处,主要还是曹操的兵力强盛。
当时人们的观念里面国家,或者天子的概念仅仅在一些读书人观念里面强一些,大部分老百姓,其实不管这个,只管生活。
2. 有关袁曹的官渡之战
这场战役的关键点是曹操方面快要断粮了,这个时候战役估计已经坚持了四个月左右,袁绍也是知道要打持久战的。可惜这个时候有人叛变,为曹操送上一计,让他去截粮草,这看似容易,其实是非常冒险的赌局,在此之前曹操本打算收兵回许昌。但是当时的局面是,一旦撤退被袁绍知晓你断粮,并会大军压上,剿灭你。所以曹操是进退维谷。所以最后曹操亲率五千骑兵,去劫粮草也是被逼迫的唯一一条可行的路。当然最后的结局是曹操赌成功了。也有了后来的官渡大捷。从此曹操基本就是处于一个上升时期。
3. 关羽大意失荆州
关羽的能力应该不仅仅是个人能力,领兵打仗守城,等等都应该是刘备最信得过的。不过这次失了荆州,重要的影响还是对蜀汉政权后续发展。后来诸葛亮多次伐魏,总是路途遥远,粮草补给困难,多次放弃,就因为荆州这条路没有了,只能是七出祁山了。这个可以说从根本上影响了三国的整个后续格局。不然说不定,蜀汉还能有机会削弱魏国。最不济起码不会这么快被魏国消灭。
不过话说回来,诸葛亮屡次北伐,不过是以攻为守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