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袭面包店
村上春树
英文译者:杰伊鲁宾
我至今仍不确定,告诉老婆袭击面包店的事是不是做对了。但,可能不是一个对错的问题。也就是说错误的选择可以产生正确的结果,反之亦然。实际上,我身处的位置让我们没办法做选择。该来的总会来。不来的永远不会来。
要是这样看的话,那么我告诉老婆袭击面包店的事,就是自然而然了。我没计划过要告诉她——之前都把那事完全忘掉了——而且也不是那种「既然你提起那我就说下去」的事情。
之所以会想起袭击面包店的事,是因为当时饿得不行。快到凌晨两点钟的时候。我们六点吃了点晚饭,九点半爬上床,然后就睡了。由于某种原因,我俩完全是在同时醒了过来。几分钟之后,剧痛带着绿野仙踪里的龙卷风那样大的力量袭来。极大的、压倒性的、饥饿导致的痛感。
我们冰箱里没有哪样东西可以从技术角度被归类为食物。有一瓶法国调味料,六罐啤酒,两个干掉的洋葱,一块黄油,还有一盒冰箱除臭剂。婚姻生活才刚过了两周,我俩还未在饮食行为规则这方面建立起精确的夫妻间的理解。更别说其它的事。
那时我在律师事务所上班,她在设计学校做文秘工作。我当时可能是二十八岁也可能是二十九岁——我怎么记不起我们到底是哪年结的婚了呢?——她比我小两年零八个月。我俩根本就没想过买吃的来放着。
我俩都饿得睡不着,可躺着也不舒服。另一方面,又都饿得做不了什么事。下了床漂进厨房,最后在桌旁对坐下来。怎么会饿得这么厉害,痛都要痛死了?
我俩轮流去开冰箱门,心里怀着期望,可不管看多少次,里面的内容还是丝毫未变。啤酒和洋葱和黄油和调味品和除臭剂。拿黄油来炒洋葱还行,可就那两个干瘪的洋葱,根本填不满我俩空空如也的肚子。洋葱也得和着别的东西一起吃。要拿来填肚子,这些东西不行。
「女士您介不介意用除臭剂来炒点法国调味料吃?」
我希望她不要理会我想表现出来的幽默,她也倒真没理会。「上车,咱们去找家通宵营业的馆子,」我说,「上了公路肯定找得到。」
她否决了这个提议。「不行。哪能三更半夜还出去吃东西。」在这方面她还很守旧。
我吸了口气,说:「我想也不行。」
那时只要我老婆表达出这样的观点(或者理论),它就会带着权威性在我耳朵里回荡。大概新婚夫妇之间都会发生这样的事,我不清楚。可就在她这样对我说的时候,我开始想这是一种特殊的饥饿感,不是到公路上去找家通宵营业的馆子就能随随便便解决的问题。
一种特殊的饥饿感。大概是什么样的呢?
在此我可以用放电影的方式将它呈现出来。
一,我在小船里,船漂在平静的海面上。二,我低下头看水里,看到一座火山正从海底猛冲上来。三,山巅快接近水面了,但我说不清楚有多近。四,这是因为水过于透明,影响了对距离的感觉。
这个描述相当精确,那个图像在老婆拒绝上通宵饭馆吃饭到我用「我想也不行」表示同意中间那两三秒种浮现出来。当然我不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没法精确分析出这个图像到底象征着什么,但出于直觉,我明白它具有揭示性。这也是——然而那种饥饿感最奇怪的地方就在此——我为何会自动就对她的理论(或声明)表示赞同。
我俩做了唯一一件能做的事:拉开啤酒罐。比吃洋葱可好多了。她不是很喜欢喝啤酒,所以我们把那几罐分了一下,她喝两罐,我喝四罐。我在喝第一罐的时候,她就像只十一月里的松鼠一样在厨房架子上搜来搜去。最后翻出来个袋子,袋子底有四块黄油曲奇饼。吃剩的,软趴趴的,但我们还是一人吃了两块,细细品尝了一阵。
没用。我们的饥饿感像西奈半岛一样广阔无垠,黄油曲奇饼和啤酒扔下去连泡都不会冒一个。
时间在黑暗中渗透,如同鱼肚里的铅锤。我读铝罐上的字。盯着手表看。看着冰箱门。翻开昨天的报纸。在桌子上用明信片一角把饼干屑刮到一起。
「我这辈子都还没这样饿过,」她说,「不晓得是不是和结婚有关。」
「可能是,」我说,「也可能不是。」
她去搜寻零碎食物的时候,我俯身在小船边缘,看着水下火山的山巅。小船四周的海水清澈得让我有种没有着落的感觉,就像太阳穴后面开了一个洞——用铅密封好的洞,进也进不去,出也出不来。这种奇怪的空落感——这种非在的存在感——很像那种爬上高塔塔尖时可能会感觉到的让人四肢无力的恐惧。对我来说,饥饿感和恐高症之间的联系无疑是个新的发现。
之前也有过一次这样的体验。现在肚子就像那个时候一样空……哪个时候?哦,对了,是在——
「去袭击面包店的时候,」我听见自己说。
「袭击面包店?你在说什么啊?」
就是这样开始的。
◎
「我以前去袭击过一家面包店。很久以前。店不大。没有名气。面包没什么特别。但也还不错。就是那种夹在一堆商店中间的寻常面包店。有个老头一个人在操持。早上把面包烤出来,卖完就关门。」
「要想去袭击面包店,为什么选那家?」
「那个,袭击大面包店没有必要。我们想要的只是面包,不是钱。我们是袭击者,不是抢劫犯。」
「我们?我们是哪些人?」
「我那时最要好的朋友。十年以前。当时穷得连牙膏都买不起。从来没吃饱过。为了吃饭做了好些糟糕的事情。袭击面包店是其中一件。」
「不明白,」她使劲地看着我。眼神看来如同在清晨天空中搜寻一颗已然流逝的星辰。「为什么不去找份工作?毕了业就该工作。总比袭击什么面包店要容易些。」
「我们不想工作。这点想得很清楚。」
「可你现在也是在工作啊,对吧?」
我点了点头,啜了一口啤酒。然后揉了揉眼睛。某种啤酒般的淤泥浸进了我的脑袋里,正在和饥饿带来的痛感交战。
「时代不同了。人在也变,」我说。「回床睡觉去吧。还得早起呢。」
「我不困。给我讲讲袭击面包店的事。」
「没什么好说的。没有动作场面。也不带劲。」
「干成了吗?」
我也不去想睡觉的事了,又拉开一罐啤酒。她一旦对某个故事产生了兴趣,就得从头听到尾。就是这么样一个人。
「那个,还算成功。也有点失败。想要的东西是到手了。但从强盗的角度来看,还不行。我们还没伸手去拿那烤面包的就把面包递过来了。」
「不要钱?」
「完全不是,不是。这才是重要部分,」我摇了摇头。「那个面包师是个古典音乐迷。我们到那儿的时候他正在听瓦格纳的一张序曲集。他也是和我们做了个交易。要是我们从头到尾把那张唱片听上一遍,想拿多少面包就拿多少。我同伙计商量了一下,想,这还行。不能算是工作,也不会伤害到谁。所以我们就把小刀收到了包里,拉过来两把椅子,听起了《唐怀瑟》和《漂泊的荷兰人》的序曲。」
「然后就拿到了面包?」
「对。拿走了他店里大部分货。塞在包里带回了家。吃了四五天。」我又啜了一口。睡意像海底地震引发的无声的波浪,长时间慢悠悠地摇着我的小船。
「当然,我们的任务完成了。拿到了该拿的面包。不过可不能说是犯罪。更像是种交换。我们陪他听瓦格纳,作为回报,我们拿到了面包。从法律角度来说,更像是商业交易。」
「不过听瓦格纳可不算是工作,」她说。
「哦,不是。绝对不是。要是那个面包师坚持要我们帮他洗盘子或者擦玻璃什么的,我们不干的。可他没有那样做。他想的只是要我们从头到尾听他的瓦格纳密纹唱片。谁也没想到这一出。我是说——瓦格纳?好象面包师给我们下了诅咒一样。我现在想起这件事,都觉得应该拒绝他。应该亮出刀子来吓唬吓唬他,再拿走该死的面包。这样就什么问题也没了。」
「有问题?」
我又揉了揉眼。
「有点儿。但说不到点子上。可是后来事情就有了变化。这算是个转折点。比如,我回大学去了,毕业,开始打工,通过律师考试,然后遇见你,又结了婚。再没做那样的事。再没去袭击面包店。」
“就是这样?”
「对,就是这个样子。」我把剩下的啤酒喝光了。六罐啤酒一去不返。躺在烟灰缸里的六个拉环像从美人鱼身上剥下来的鱼鳞。
当然,袭击了面包店却安然无事,这也不是真实情况。有很多事情很容易就说出来,可我不想告诉她。
「这个,你的那个朋友,现在在干嘛?」
「不知道。发生了一些事,也算不上什么的事,然后没在一起混了。那以后也没再见过他。不知道他现在在干嘛。」
她有一会儿没说话。可能察觉到我没有把全部事情都告诉她。不过她也没准备要逼我说。
「不过,」她说。「这是你们决裂的原因,对吧?袭击面包店的事是直接原因。」
「大概是。我想情况比我俩意识到的都更严重。那之后我们谈面包与瓦格纳的关系谈了好几天。不停问自己是不是做对了。我俩没法确定。当然,理性点看,我们是做对了。没人受到伤害。各得所需。那个面包师——我现在都还不晓得他为何会那样做——不过,反正,他宣传瓦格纳的目的达到了。我们拿面包填肚子的目的也达到了。」
「不过即使是这样,我们还是感觉犯了个很大的错。而这个错悬而未绝,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暗影。所以我才用到「诅咒」这个词。真的。就像个诅咒。」
「现在还在吗你觉得?」
我把那六个拉环从烟灰缸里拣起来,把它们排成一圈。
「鬼才知道。我不知道。我打赌这个世界一定充满了诅咒。要弄明白哪个诅咒让一件事情变糟糕很难。」
「不对,」她直直看着我。「要想一下还是弄得明白。除非你,你自己,亲手破坏掉那个诅咒,否则它会像牙疼一样粘着你。折磨你一辈子。而且不只你。我也要遭殃。」
「你?」
「那个,现在我是你最好的朋友,对吧?你不想想为什么我们会饿成这样?我之前从来没饿成过这样,直到嫁给了你。你不觉得有点反常么?你身上的诅咒对我也起效了。」
我点点头。然后把拉环圈拆散,放回到烟灰缸里边。我不知道她是不是说对了,但的确感觉她说中了什么。
饥饿感又回来了,比之前更强烈,让我头疼得厉害。胃部的每一次剧痛都被离合线传送到了大脑中心,如同我体内安装了各种精密机器。
我又看了看水下的火山。水更清澈了——清澈得多。除非凑近了看,不然察觉不到有水。感觉好似船漂浮在空中,没有任何支撑物。我看得见水底的每一颗卵石。我要干的事情就是伸出手去触到它们。
「我们才在一起生活了两个星期,」她说,「但是我一直感觉到有些奇怪的存在。」她直视进我眼睛,把双手都放在桌上,十指扣在一起。「当然,到现在才知道是个诅咒。一切事情都清楚了。你身上有个诅咒。」
「什么样的存在?」
「像有块很重的窗帘,满是灰尘,很多年都没洗过,从天花板上一直垂下来。」
「有可能不是个诅咒。可能只是因为我,」我说,然后笑起来。
她没有笑。
「不是,不是你,」她说。
「好了,就算你对。就当成个诅咒。我能干点什么呢?」
「再去袭击一家面包店。马上。就现在。这是唯一的解决方法。」
「现在?」
「对啊。现在。趁你还饿着肚子。要把没干完的事情干完。」
「但是现在半夜三更。还有面包店开着?」
「会找到的。东京可是个大城市。少说也得有一家通宵营业的面包店。」
我们坐进我的旧花冠,从凌晨两点三十分开始绕着东京的大街小巷游荡起来,想找家面包店。我把住方向盘,她坐在副座,两个人都像搜寻猎物的饥肠辘辘的老鹰一样扫描着街道。后座上大剌剌放着的,又长又硬像条死鱼的东西,是支雷明顿牌的自动猎枪。子弹在我老婆的风衣口袋里摩擦出干燥的沙沙声。仪表柜里有两只黑色的滑雪面罩。我老婆怎么会有猎枪,这我不清楚。为什么会有滑雪面罩我也不清楚。而她不说我也不问。我觉得嘛,婚姻生活就是古里古怪的。
我俩装备精良,却连一家通宵营业的面包店也找不到。开过一条又一条空旷街道,从代代木到新宿,然后再到四谷、赤阪、青山、广尾、六本木、代官山、涩谷。半夜的东京各色各样的人和商店都有,惟独不见面包店。
我们遇到了两次巡逻车。一架蜷缩在路旁,尽量不引人注意。另一架慢慢赶上我们,超车,最后驶远。两次我腋下都湿了,可老婆始终聚精会神。她在搜寻面包店。她一改变身体的角度,口袋里的子弹都会摩擦出老式枕头的糠壳那样的沙沙声。
「算了吧,」我说。「这个时候不会有面包店还开着门。这种事情得要计划好——」
「停车!」
我猛地踩下刹车。
「就是这儿,」她说。
沿街店铺的卷帘门都是拉下来的,在街道两旁筑起阴暗而沉默的墙。黑暗中挂着一个理发店的招牌,像只扭曲而让人心生寒意的玻璃眼。往前两百码有个明亮的麦当劳汉堡招牌,除此之外一无所有。
「没看到面包店啊,」我说。
她什么也不说,把仪表柜打开,拉出一卷布面胶带。拿着胶带下了车。我从我这面下了车。她在车头跪下来,扯下一段胶带,贴在车牌的数字上。然后绕到车尾做了同样的事。她的动作很熟练。我就站在路旁看着她。
「我们去干那家麦当劳,」她说,泰然自若得像在说晚饭我们要吃什么。
「麦当劳又不是面包店,」我指出来。
「看起来像啊,」她说。「有时候是得妥协一下。走。」
我把车开到了那家麦当劳门前,停在空地上。她把那枝盖着毯子的猎枪递给我。
「我从来没开过枪,」我抗议道。
「不用开枪。拿着就行。好吧?按我说的做。直接走进去,他们一说‘欢迎来到麦当劳’我们就把面罩带上。明白啦?」
「明白,可是——」
「然后你就用枪抵住他们的脸把所有员工和客人都赶到一块儿。要快。剩下的我来解决。」
「可是——」
「你觉得我们要多少只汉堡?三十只?」
「我想要这么多。」我叹了口气,拿起枪,把毯子往后卷了一点。那玩意重得像个沙包,和黑夜一样黑。
「真要这么干?」我一半问她,一半问问自己。
「当然要干。」
柜台后面的姑娘戴着顶麦当劳帽子,向我露出麦当劳式的微笑,说:「欢迎来到麦当劳。」我之前还从没想过半夜的麦当劳里还有姑娘在上班,因此一看到她,我还愣了一秒钟。但仅仅是一秒钟。我回过神来拉上面罩。面对着这个突然套上面罩的二人组,那姑娘打了个呵欠。
显然,麦当劳的待客手册里面没有提到如何应付这样的情况。她正开始组织「欢迎来到麦当劳」之后要说的话,但嘴巴似乎变僵硬了,话也吐不出来了。即便如此,那种专业的笑容还是像黎明时天空里的新月一样逗留在她唇边。
我尽可能快地把猎枪亮了出来,对着桌子的方向,但那边只有两个客人,一对年轻情侣——学生,有可能——他们趴在塑料桌上,酣然大睡。两个脑袋和两个盛草莓奶昔的杯子并排放在桌上,仿佛是一件先锋雕塑作品。睡得沉得像死人。看起来不会阻碍我们的行动,所以我又把枪指回了柜台。
一共有三名麦当劳的员工。柜台的女孩,经理——一个脸像鸡蛋且苍白的家伙,可能快三十了——有个学生模样的在厨房——瘦削的身影,面无表情。他们站拢到收银台后面,盯着我的枪口,如同凝视着印加古井的旅客。没人尖叫,也没人做出什么危险动作。枪太重,我只好把枪管靠在收银台上头,手指触着扳机。
「我把钱给你,」经理说,声音有些沙哑。「十一点钟他们就把钱收去了,所以现在的钱不是很多,你要都拿去。我们买了保险的。」
「把前门的卷帘门来下来,把招牌的灯关掉,」我老婆说。
「等等,」经理说。「那不行。未经允许就关门我得负责任。」
我老婆重复了一遍命令,说得很慢。他看起来左右为难。
「你最好照她说的做,」我警告他。
他看了看收银台上的枪口,又看了看我老婆,又转过头去看着枪。终于向必然之势屈服了。他关掉招牌灯,按下电板上的一个按钮,把卷帘门放了下来。我一直盯着他,担心他会按下警报,但很明显麦当劳没装警报。大概从来没人想过要袭击麦当劳。
前门拉下来的时候发出巨大的响声,像棒球棒砸在了空桶上,可趴在桌上睡着的那两位还是安然不动。说起酣然大睡:我从来没见过睡成那样的。
「三十个大麦包。装外卖,」我老婆说。
「给你们钱就行了吧,」经理哀求道。「我多给点给你们。随便到哪儿去买吃的都行。这可得把我的帐户弄得一团糟,而且——」
「你最好照她说的做,」我重复了一遍。
他们三个一起去了厨房区,开始做那三十个大麦包。学生烤,经理做,然后那姑娘把它们包装起来。谁都不说一个字。
我倚着个大冰箱,把枪瞄准烤箱。肉饼像棕色的格子图案一样排在烤箱上,呲呲作响。烤肉的香味像窝看不见的小虫一样钻进我的毛孔,溶进血液里,传播到每一个角落,再在我密封的饥饿空洞里结集起来,粘在粉色的内壁上。
一堆白色包装的汉堡越堆越高。我想过去把它们抓起来猛揍一顿,但又不确定这样的做法和我们的目的是否一致。我还得再等等。厨房区有些热,滑雪面罩之下,我开始流汗。
麦当劳的那几个人不时偷偷摸摸地瞥一眼枪口。我用左手小指来挠耳朵。我紧张的时候耳朵就会痒。透过面罩使劲把手指往耳朵里戳的时候,枪杆也在晃来晃去,让他们有点担心。不可能走火,我把保险栓拉上的,不过他们可不知道,我也不会告诉他们。
我老婆数了数做好的汉堡,把它们装进两个小购物袋,一个袋子放十五个汉堡。
「为什么你们非得要汉堡呢?」那姑娘问我。「为什么不把钱拿去买些想买的东西?吃掉三十个大麦包有什么好的?」
我摇了摇头。
我老婆解释道:「真的很抱歉。可是面包房都关门了。要是有一家开着,我们就去袭击面包房了。」
这个解释似乎让他们很满意。至少他们都不再发问了。然后我老婆又向那姑娘点了两杯大杯可乐,付了钱。
「我们只偷面包,不偷其他东西,」她说。那姑娘的脑袋做了个费解的动作,又像在点头又像在摇头,算是回应了。她大概是在同时做两个动作。我觉得自己明白她的感觉。
我老婆从口袋里掏出一捆绳子——她是有备而来的——把那三个人捆在一根柱子上,动作熟练得像在做针线活。她问绑着疼不疼,又问有没有人想去上厕所,但是没人开腔。我用毯子把枪裹起来,她提起购物袋,一起走了出去。桌边的那两个客人还在睡觉,看起来像两只深海鱼。睡得这么沉,怎么才能把他们唤醒呢?
我们开了半个小时,在一幢房子边找到个空的停车场。在那儿吃喝起来。我把六个大麦包送进了胃部的巨洞,她吃了四个。剩下的二十个留在了后座。天逐渐亮起来,饥饿感——那种感觉好象永远都在的饥饿感——消失了。曙光把那房子污浊不堪的墙染成了紫色,让巨大的「索尼录象机」广告塔发出刺眼的光芒。一会儿公路上卡车轮胎摩擦的尖利声音就和鸟的唧唧喳喳接上了头。美军的广播播放起牛仔音乐。我俩分着抽了只烟。然后,她就把头靠在我肩膀上。
「现在对我们来说这样做真的还有必要么?」我问道。
「当然有必要!」她深深叹了口气,靠着我睡着了。她的身体柔软而轻盈,感觉像只小猫咪。
现在是一个人了,我倚着小船边,往海底看下去。火山已经不见了。宁静的水面映出蓝天。波浪——一如和风里款摆的丝质睡衣——轻拍着船边。其他什么也没了。
我在船里伸展开身体,闭上双眼,等待着潮涨,把我带去我的归属地。
英文译者:杰伊鲁宾
我至今仍不确定,告诉老婆袭击面包店的事是不是做对了。但,可能不是一个对错的问题。也就是说错误的选择可以产生正确的结果,反之亦然。实际上,我身处的位置让我们没办法做选择。该来的总会来。不来的永远不会来。
要是这样看的话,那么我告诉老婆袭击面包店的事,就是自然而然了。我没计划过要告诉她——之前都把那事完全忘掉了——而且也不是那种「既然你提起那我就说下去」的事情。
之所以会想起袭击面包店的事,是因为当时饿得不行。快到凌晨两点钟的时候。我们六点吃了点晚饭,九点半爬上床,然后就睡了。由于某种原因,我俩完全是在同时醒了过来。几分钟之后,剧痛带着绿野仙踪里的龙卷风那样大的力量袭来。极大的、压倒性的、饥饿导致的痛感。
我们冰箱里没有哪样东西可以从技术角度被归类为食物。有一瓶法国调味料,六罐啤酒,两个干掉的洋葱,一块黄油,还有一盒冰箱除臭剂。婚姻生活才刚过了两周,我俩还未在饮食行为规则这方面建立起精确的夫妻间的理解。更别说其它的事。
那时我在律师事务所上班,她在设计学校做文秘工作。我当时可能是二十八岁也可能是二十九岁——我怎么记不起我们到底是哪年结的婚了呢?——她比我小两年零八个月。我俩根本就没想过买吃的来放着。
我俩都饿得睡不着,可躺着也不舒服。另一方面,又都饿得做不了什么事。下了床漂进厨房,最后在桌旁对坐下来。怎么会饿得这么厉害,痛都要痛死了?
我俩轮流去开冰箱门,心里怀着期望,可不管看多少次,里面的内容还是丝毫未变。啤酒和洋葱和黄油和调味品和除臭剂。拿黄油来炒洋葱还行,可就那两个干瘪的洋葱,根本填不满我俩空空如也的肚子。洋葱也得和着别的东西一起吃。要拿来填肚子,这些东西不行。
「女士您介不介意用除臭剂来炒点法国调味料吃?」
我希望她不要理会我想表现出来的幽默,她也倒真没理会。「上车,咱们去找家通宵营业的馆子,」我说,「上了公路肯定找得到。」
她否决了这个提议。「不行。哪能三更半夜还出去吃东西。」在这方面她还很守旧。
我吸了口气,说:「我想也不行。」
那时只要我老婆表达出这样的观点(或者理论),它就会带着权威性在我耳朵里回荡。大概新婚夫妇之间都会发生这样的事,我不清楚。可就在她这样对我说的时候,我开始想这是一种特殊的饥饿感,不是到公路上去找家通宵营业的馆子就能随随便便解决的问题。
一种特殊的饥饿感。大概是什么样的呢?
在此我可以用放电影的方式将它呈现出来。
一,我在小船里,船漂在平静的海面上。二,我低下头看水里,看到一座火山正从海底猛冲上来。三,山巅快接近水面了,但我说不清楚有多近。四,这是因为水过于透明,影响了对距离的感觉。
这个描述相当精确,那个图像在老婆拒绝上通宵饭馆吃饭到我用「我想也不行」表示同意中间那两三秒种浮现出来。当然我不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没法精确分析出这个图像到底象征着什么,但出于直觉,我明白它具有揭示性。这也是——然而那种饥饿感最奇怪的地方就在此——我为何会自动就对她的理论(或声明)表示赞同。
我俩做了唯一一件能做的事:拉开啤酒罐。比吃洋葱可好多了。她不是很喜欢喝啤酒,所以我们把那几罐分了一下,她喝两罐,我喝四罐。我在喝第一罐的时候,她就像只十一月里的松鼠一样在厨房架子上搜来搜去。最后翻出来个袋子,袋子底有四块黄油曲奇饼。吃剩的,软趴趴的,但我们还是一人吃了两块,细细品尝了一阵。
没用。我们的饥饿感像西奈半岛一样广阔无垠,黄油曲奇饼和啤酒扔下去连泡都不会冒一个。
时间在黑暗中渗透,如同鱼肚里的铅锤。我读铝罐上的字。盯着手表看。看着冰箱门。翻开昨天的报纸。在桌子上用明信片一角把饼干屑刮到一起。
「我这辈子都还没这样饿过,」她说,「不晓得是不是和结婚有关。」
「可能是,」我说,「也可能不是。」
她去搜寻零碎食物的时候,我俯身在小船边缘,看着水下火山的山巅。小船四周的海水清澈得让我有种没有着落的感觉,就像太阳穴后面开了一个洞——用铅密封好的洞,进也进不去,出也出不来。这种奇怪的空落感——这种非在的存在感——很像那种爬上高塔塔尖时可能会感觉到的让人四肢无力的恐惧。对我来说,饥饿感和恐高症之间的联系无疑是个新的发现。
之前也有过一次这样的体验。现在肚子就像那个时候一样空……哪个时候?哦,对了,是在——
「去袭击面包店的时候,」我听见自己说。
「袭击面包店?你在说什么啊?」
就是这样开始的。
◎
「我以前去袭击过一家面包店。很久以前。店不大。没有名气。面包没什么特别。但也还不错。就是那种夹在一堆商店中间的寻常面包店。有个老头一个人在操持。早上把面包烤出来,卖完就关门。」
「要想去袭击面包店,为什么选那家?」
「那个,袭击大面包店没有必要。我们想要的只是面包,不是钱。我们是袭击者,不是抢劫犯。」
「我们?我们是哪些人?」
「我那时最要好的朋友。十年以前。当时穷得连牙膏都买不起。从来没吃饱过。为了吃饭做了好些糟糕的事情。袭击面包店是其中一件。」
「不明白,」她使劲地看着我。眼神看来如同在清晨天空中搜寻一颗已然流逝的星辰。「为什么不去找份工作?毕了业就该工作。总比袭击什么面包店要容易些。」
「我们不想工作。这点想得很清楚。」
「可你现在也是在工作啊,对吧?」
我点了点头,啜了一口啤酒。然后揉了揉眼睛。某种啤酒般的淤泥浸进了我的脑袋里,正在和饥饿带来的痛感交战。
「时代不同了。人在也变,」我说。「回床睡觉去吧。还得早起呢。」
「我不困。给我讲讲袭击面包店的事。」
「没什么好说的。没有动作场面。也不带劲。」
「干成了吗?」
我也不去想睡觉的事了,又拉开一罐啤酒。她一旦对某个故事产生了兴趣,就得从头听到尾。就是这么样一个人。
「那个,还算成功。也有点失败。想要的东西是到手了。但从强盗的角度来看,还不行。我们还没伸手去拿那烤面包的就把面包递过来了。」
「不要钱?」
「完全不是,不是。这才是重要部分,」我摇了摇头。「那个面包师是个古典音乐迷。我们到那儿的时候他正在听瓦格纳的一张序曲集。他也是和我们做了个交易。要是我们从头到尾把那张唱片听上一遍,想拿多少面包就拿多少。我同伙计商量了一下,想,这还行。不能算是工作,也不会伤害到谁。所以我们就把小刀收到了包里,拉过来两把椅子,听起了《唐怀瑟》和《漂泊的荷兰人》的序曲。」
「然后就拿到了面包?」
「对。拿走了他店里大部分货。塞在包里带回了家。吃了四五天。」我又啜了一口。睡意像海底地震引发的无声的波浪,长时间慢悠悠地摇着我的小船。
「当然,我们的任务完成了。拿到了该拿的面包。不过可不能说是犯罪。更像是种交换。我们陪他听瓦格纳,作为回报,我们拿到了面包。从法律角度来说,更像是商业交易。」
「不过听瓦格纳可不算是工作,」她说。
「哦,不是。绝对不是。要是那个面包师坚持要我们帮他洗盘子或者擦玻璃什么的,我们不干的。可他没有那样做。他想的只是要我们从头到尾听他的瓦格纳密纹唱片。谁也没想到这一出。我是说——瓦格纳?好象面包师给我们下了诅咒一样。我现在想起这件事,都觉得应该拒绝他。应该亮出刀子来吓唬吓唬他,再拿走该死的面包。这样就什么问题也没了。」
「有问题?」
我又揉了揉眼。
「有点儿。但说不到点子上。可是后来事情就有了变化。这算是个转折点。比如,我回大学去了,毕业,开始打工,通过律师考试,然后遇见你,又结了婚。再没做那样的事。再没去袭击面包店。」
“就是这样?”
「对,就是这个样子。」我把剩下的啤酒喝光了。六罐啤酒一去不返。躺在烟灰缸里的六个拉环像从美人鱼身上剥下来的鱼鳞。
当然,袭击了面包店却安然无事,这也不是真实情况。有很多事情很容易就说出来,可我不想告诉她。
「这个,你的那个朋友,现在在干嘛?」
「不知道。发生了一些事,也算不上什么的事,然后没在一起混了。那以后也没再见过他。不知道他现在在干嘛。」
她有一会儿没说话。可能察觉到我没有把全部事情都告诉她。不过她也没准备要逼我说。
「不过,」她说。「这是你们决裂的原因,对吧?袭击面包店的事是直接原因。」
「大概是。我想情况比我俩意识到的都更严重。那之后我们谈面包与瓦格纳的关系谈了好几天。不停问自己是不是做对了。我俩没法确定。当然,理性点看,我们是做对了。没人受到伤害。各得所需。那个面包师——我现在都还不晓得他为何会那样做——不过,反正,他宣传瓦格纳的目的达到了。我们拿面包填肚子的目的也达到了。」
「不过即使是这样,我们还是感觉犯了个很大的错。而这个错悬而未绝,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暗影。所以我才用到「诅咒」这个词。真的。就像个诅咒。」
「现在还在吗你觉得?」
我把那六个拉环从烟灰缸里拣起来,把它们排成一圈。
「鬼才知道。我不知道。我打赌这个世界一定充满了诅咒。要弄明白哪个诅咒让一件事情变糟糕很难。」
「不对,」她直直看着我。「要想一下还是弄得明白。除非你,你自己,亲手破坏掉那个诅咒,否则它会像牙疼一样粘着你。折磨你一辈子。而且不只你。我也要遭殃。」
「你?」
「那个,现在我是你最好的朋友,对吧?你不想想为什么我们会饿成这样?我之前从来没饿成过这样,直到嫁给了你。你不觉得有点反常么?你身上的诅咒对我也起效了。」
我点点头。然后把拉环圈拆散,放回到烟灰缸里边。我不知道她是不是说对了,但的确感觉她说中了什么。
饥饿感又回来了,比之前更强烈,让我头疼得厉害。胃部的每一次剧痛都被离合线传送到了大脑中心,如同我体内安装了各种精密机器。
我又看了看水下的火山。水更清澈了——清澈得多。除非凑近了看,不然察觉不到有水。感觉好似船漂浮在空中,没有任何支撑物。我看得见水底的每一颗卵石。我要干的事情就是伸出手去触到它们。
「我们才在一起生活了两个星期,」她说,「但是我一直感觉到有些奇怪的存在。」她直视进我眼睛,把双手都放在桌上,十指扣在一起。「当然,到现在才知道是个诅咒。一切事情都清楚了。你身上有个诅咒。」
「什么样的存在?」
「像有块很重的窗帘,满是灰尘,很多年都没洗过,从天花板上一直垂下来。」
「有可能不是个诅咒。可能只是因为我,」我说,然后笑起来。
她没有笑。
「不是,不是你,」她说。
「好了,就算你对。就当成个诅咒。我能干点什么呢?」
「再去袭击一家面包店。马上。就现在。这是唯一的解决方法。」
「现在?」
「对啊。现在。趁你还饿着肚子。要把没干完的事情干完。」
「但是现在半夜三更。还有面包店开着?」
「会找到的。东京可是个大城市。少说也得有一家通宵营业的面包店。」
我们坐进我的旧花冠,从凌晨两点三十分开始绕着东京的大街小巷游荡起来,想找家面包店。我把住方向盘,她坐在副座,两个人都像搜寻猎物的饥肠辘辘的老鹰一样扫描着街道。后座上大剌剌放着的,又长又硬像条死鱼的东西,是支雷明顿牌的自动猎枪。子弹在我老婆的风衣口袋里摩擦出干燥的沙沙声。仪表柜里有两只黑色的滑雪面罩。我老婆怎么会有猎枪,这我不清楚。为什么会有滑雪面罩我也不清楚。而她不说我也不问。我觉得嘛,婚姻生活就是古里古怪的。
我俩装备精良,却连一家通宵营业的面包店也找不到。开过一条又一条空旷街道,从代代木到新宿,然后再到四谷、赤阪、青山、广尾、六本木、代官山、涩谷。半夜的东京各色各样的人和商店都有,惟独不见面包店。
我们遇到了两次巡逻车。一架蜷缩在路旁,尽量不引人注意。另一架慢慢赶上我们,超车,最后驶远。两次我腋下都湿了,可老婆始终聚精会神。她在搜寻面包店。她一改变身体的角度,口袋里的子弹都会摩擦出老式枕头的糠壳那样的沙沙声。
「算了吧,」我说。「这个时候不会有面包店还开着门。这种事情得要计划好——」
「停车!」
我猛地踩下刹车。
「就是这儿,」她说。
沿街店铺的卷帘门都是拉下来的,在街道两旁筑起阴暗而沉默的墙。黑暗中挂着一个理发店的招牌,像只扭曲而让人心生寒意的玻璃眼。往前两百码有个明亮的麦当劳汉堡招牌,除此之外一无所有。
「没看到面包店啊,」我说。
她什么也不说,把仪表柜打开,拉出一卷布面胶带。拿着胶带下了车。我从我这面下了车。她在车头跪下来,扯下一段胶带,贴在车牌的数字上。然后绕到车尾做了同样的事。她的动作很熟练。我就站在路旁看着她。
「我们去干那家麦当劳,」她说,泰然自若得像在说晚饭我们要吃什么。
「麦当劳又不是面包店,」我指出来。
「看起来像啊,」她说。「有时候是得妥协一下。走。」
我把车开到了那家麦当劳门前,停在空地上。她把那枝盖着毯子的猎枪递给我。
「我从来没开过枪,」我抗议道。
「不用开枪。拿着就行。好吧?按我说的做。直接走进去,他们一说‘欢迎来到麦当劳’我们就把面罩带上。明白啦?」
「明白,可是——」
「然后你就用枪抵住他们的脸把所有员工和客人都赶到一块儿。要快。剩下的我来解决。」
「可是——」
「你觉得我们要多少只汉堡?三十只?」
「我想要这么多。」我叹了口气,拿起枪,把毯子往后卷了一点。那玩意重得像个沙包,和黑夜一样黑。
「真要这么干?」我一半问她,一半问问自己。
「当然要干。」
柜台后面的姑娘戴着顶麦当劳帽子,向我露出麦当劳式的微笑,说:「欢迎来到麦当劳。」我之前还从没想过半夜的麦当劳里还有姑娘在上班,因此一看到她,我还愣了一秒钟。但仅仅是一秒钟。我回过神来拉上面罩。面对着这个突然套上面罩的二人组,那姑娘打了个呵欠。
显然,麦当劳的待客手册里面没有提到如何应付这样的情况。她正开始组织「欢迎来到麦当劳」之后要说的话,但嘴巴似乎变僵硬了,话也吐不出来了。即便如此,那种专业的笑容还是像黎明时天空里的新月一样逗留在她唇边。
我尽可能快地把猎枪亮了出来,对着桌子的方向,但那边只有两个客人,一对年轻情侣——学生,有可能——他们趴在塑料桌上,酣然大睡。两个脑袋和两个盛草莓奶昔的杯子并排放在桌上,仿佛是一件先锋雕塑作品。睡得沉得像死人。看起来不会阻碍我们的行动,所以我又把枪指回了柜台。
一共有三名麦当劳的员工。柜台的女孩,经理——一个脸像鸡蛋且苍白的家伙,可能快三十了——有个学生模样的在厨房——瘦削的身影,面无表情。他们站拢到收银台后面,盯着我的枪口,如同凝视着印加古井的旅客。没人尖叫,也没人做出什么危险动作。枪太重,我只好把枪管靠在收银台上头,手指触着扳机。
「我把钱给你,」经理说,声音有些沙哑。「十一点钟他们就把钱收去了,所以现在的钱不是很多,你要都拿去。我们买了保险的。」
「把前门的卷帘门来下来,把招牌的灯关掉,」我老婆说。
「等等,」经理说。「那不行。未经允许就关门我得负责任。」
我老婆重复了一遍命令,说得很慢。他看起来左右为难。
「你最好照她说的做,」我警告他。
他看了看收银台上的枪口,又看了看我老婆,又转过头去看着枪。终于向必然之势屈服了。他关掉招牌灯,按下电板上的一个按钮,把卷帘门放了下来。我一直盯着他,担心他会按下警报,但很明显麦当劳没装警报。大概从来没人想过要袭击麦当劳。
前门拉下来的时候发出巨大的响声,像棒球棒砸在了空桶上,可趴在桌上睡着的那两位还是安然不动。说起酣然大睡:我从来没见过睡成那样的。
「三十个大麦包。装外卖,」我老婆说。
「给你们钱就行了吧,」经理哀求道。「我多给点给你们。随便到哪儿去买吃的都行。这可得把我的帐户弄得一团糟,而且——」
「你最好照她说的做,」我重复了一遍。
他们三个一起去了厨房区,开始做那三十个大麦包。学生烤,经理做,然后那姑娘把它们包装起来。谁都不说一个字。
我倚着个大冰箱,把枪瞄准烤箱。肉饼像棕色的格子图案一样排在烤箱上,呲呲作响。烤肉的香味像窝看不见的小虫一样钻进我的毛孔,溶进血液里,传播到每一个角落,再在我密封的饥饿空洞里结集起来,粘在粉色的内壁上。
一堆白色包装的汉堡越堆越高。我想过去把它们抓起来猛揍一顿,但又不确定这样的做法和我们的目的是否一致。我还得再等等。厨房区有些热,滑雪面罩之下,我开始流汗。
麦当劳的那几个人不时偷偷摸摸地瞥一眼枪口。我用左手小指来挠耳朵。我紧张的时候耳朵就会痒。透过面罩使劲把手指往耳朵里戳的时候,枪杆也在晃来晃去,让他们有点担心。不可能走火,我把保险栓拉上的,不过他们可不知道,我也不会告诉他们。
我老婆数了数做好的汉堡,把它们装进两个小购物袋,一个袋子放十五个汉堡。
「为什么你们非得要汉堡呢?」那姑娘问我。「为什么不把钱拿去买些想买的东西?吃掉三十个大麦包有什么好的?」
我摇了摇头。
我老婆解释道:「真的很抱歉。可是面包房都关门了。要是有一家开着,我们就去袭击面包房了。」
这个解释似乎让他们很满意。至少他们都不再发问了。然后我老婆又向那姑娘点了两杯大杯可乐,付了钱。
「我们只偷面包,不偷其他东西,」她说。那姑娘的脑袋做了个费解的动作,又像在点头又像在摇头,算是回应了。她大概是在同时做两个动作。我觉得自己明白她的感觉。
我老婆从口袋里掏出一捆绳子——她是有备而来的——把那三个人捆在一根柱子上,动作熟练得像在做针线活。她问绑着疼不疼,又问有没有人想去上厕所,但是没人开腔。我用毯子把枪裹起来,她提起购物袋,一起走了出去。桌边的那两个客人还在睡觉,看起来像两只深海鱼。睡得这么沉,怎么才能把他们唤醒呢?
我们开了半个小时,在一幢房子边找到个空的停车场。在那儿吃喝起来。我把六个大麦包送进了胃部的巨洞,她吃了四个。剩下的二十个留在了后座。天逐渐亮起来,饥饿感——那种感觉好象永远都在的饥饿感——消失了。曙光把那房子污浊不堪的墙染成了紫色,让巨大的「索尼录象机」广告塔发出刺眼的光芒。一会儿公路上卡车轮胎摩擦的尖利声音就和鸟的唧唧喳喳接上了头。美军的广播播放起牛仔音乐。我俩分着抽了只烟。然后,她就把头靠在我肩膀上。
「现在对我们来说这样做真的还有必要么?」我问道。
「当然有必要!」她深深叹了口气,靠着我睡着了。她的身体柔软而轻盈,感觉像只小猫咪。
现在是一个人了,我倚着小船边,往海底看下去。火山已经不见了。宁静的水面映出蓝天。波浪——一如和风里款摆的丝质睡衣——轻拍着船边。其他什么也没了。
我在船里伸展开身体,闭上双眼,等待着潮涨,把我带去我的归属地。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