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天不是晴天。
![]() |
![]() |
![]() |
偶尔遇到一段时间不见的朋友,多半被问到下次计划旅行的城市是哪里。说起来真是寒酸,去过的地方,两只手就能数玩。究竟怎么给了人这种一直都在旅行的错觉,我也不知道,但心里还是欢喜的。这种感觉,就像没有目的的游走在陌生城市的街头,却偶然闯入一条安静古朴的小巷,那种扑面而来的诧异与欣喜。
不知道为什么对旅行如此迷恋,但凡有了时间手头又刚好有点闲钱,第一个念头就是,走出去。走出去,坐绿皮火车去邻近的城市,耳边都还是乡音,车窗外的风景也没有什么不同,晃一圈又绕回来。或者坐空调快车去更远的地方,我喜欢坐着火车去旅行。车厢里噪杂又拥挤,我不说话,看一眼窗外呼啸而过渐渐陌生的田园与村庄,翻几页随身携带的小书,偶尔在笔记本里写下当时只言片语的小感触。心里无比沉静而自由。
住陌生城市的小旅馆,哪怕它有点潮湿又肮脏,也会觉得释然。我喜欢这种有人情味的小旅馆,没有酒店公式化的疏离,老板也都很热络,只要你愿意,他甚至可以陪你聊天到夜深,甚是亲切。开着电视趴在床上写信,有的寄出去了,有的又没有,就夹在笔记本里。很久之后在另一个城市被翻阅,然后回忆像慢镜头一帧一帧在脑海回放,于是重又看到当时的自己。
常常我走在陌生的街头,就会期待下起一场无声的小雨,最好能遇见戴望舒笔下那个撑着油纸伞,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我要为她拍一张照片,用老旧的胶片机,上卷、过片、构图、对焦、测光、按下快门,定格她清澈默然的面容。
旅行的时候我就喜欢带着胶片机,走很远的路,拍些细碎微小的画面。小区里的公告栏。理发店里头发花白的老人。杂物堆成了山的废品站。废品站前破旧的三轮车。三轮车边抽烟的异乡人。午后的公园里寂静的院子。院子里的大树与红墙。红墙上斑驳的树影。树影里打盹的小猫。满满的都是时光的味道,不浓烈,不惊艳,却带着拨动琴弦般丝丝入扣的美。
我喜欢旅途中的自己,轻盈而自由。心境变得越来越开阔,渐渐看开很多,放下很多,渐渐变成更好的自己。旅行,是对自我的放纵与救赎。
身边的人总说羡慕我,羡慕我至今还是最初的样子。羡慕我可以想做什么就去做。羡慕我分明过着清淡的日子,却看起来那么丰盛。
其实我哪里有那么好。不过比其他人傻一点,看事情简单一点,又实在不善与人周旋,便也捡了个不争不怒,落得清静。生活里是极沉默乏味之人,不同于网上的口无遮拦剑拔弩张,朋友不多,但都真心待我,平日里受了他们很多恩惠,也不知自己究竟何德何能。骨子里是极清高固执之人,又没什么高尚的抱负,闲暇时间多半被我浪费掉了,到处瞎晃悠,或者猫在宿舍刷微博泡豆瓣,看书看电影听音乐码字,天气好的周末出去拍照,每个月回一次家。
有时候连自己也要讨厌这样的自己,可就是这样的我,竟给了人这样美好的错觉,实在是受宠若惊。我并不是什么懂生活之人,至今仍有虚度光阴的罪恶之感。可是转念一想,就这么一直少根筋的生活下去倒也不错,做个正直善良的傻子,进化成更好的人。
纵使明天不是晴天,也要有清透闪亮的心情,过好自己的小日子。随着年岁渐长,我们都没有变成乏味的人,再聚首时,有各自诗情画意的生活可供闲坐时的谈资。想来也是不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