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四元素》读书札记
论及“预测未来”在一般人心目中造成的不自由感时,作者举出了占星大家丹恩·鲁依尔和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见解:人最终的自由乃是要选定心态来面对眼前的情境。其实大部分的人之所以会卡在某段生命遭遇里,变得进退两难,主因就是不知该以何种态度来面对。由于缺乏全盘的理解,所以只能从惯性模式和偏狭的观点,作出自己无法控制的负面反应。占星学能够联结小宇宙(人类)和大宇宙(行星的势力),让我们从生命内建的一体性和同时发生性,来洞悉事件背后极其精密的业力脉络,继而以正向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面对挑战,以达成净化及成长的目的。因此,预知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并不会限制个人的自由意志,反而使人更有能力让命定的事件顺利地穿越过自己,也穿越过自己的意志和选择。(p.2)
人类是最不容易预测的,因为他拥有某种程度的理性、意志、抽离的能力以及做出各种反应的能力。如果人的觉知发展得更敏锐一些,就更不容易预测了。此外,一个具有高度觉知力的人,可能只需要一点暗示便学会了某种功课或得到了某种洞见,那些觉知力比较差的人,则必须借由具体的外在事件和情况来获得相同的理解和洞见。我认为一个人之所以能够被精确地预测,乃是因为他缺乏觉知。基于此理,我所指的新形式的占星学的对象,显然是那些已采取行动来增强自我觉知之人。(p.3)
许多人都问过我为什么占星学近年来会如此受欢迎,我认为部分的答案是西方文化不再有足以支撑它的神化传统。神化一向是任何一种文化的活力来源,因为它能够让人类与更宏大、更带有宇宙性的实相产生关系。人一向需要某种井然有序的典范来引领人生,为生命经验带来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占星学的结构里本来就带有神话学的框架。坎伯教授(Joseph Campbell)曾经写道:“人如果不相信神化传统中的某些安排,是不足以在宇宙中自持的。事实上,他生命的深度与完整性并不直接与理性思考相关,而是和他生长地区的神化有关。”坎伯阐明神化主要有三种作用力:“激发神圣感”、“提出某种宇宙观”以及“促使个人反观内在的真相”。今日有许多人已经发现,正确地运用占星学便能充分发挥这三种作用力。如果我们赞同坎伯对神化的定义,就不得不赞同,占星学一向能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提供实际而富有活力的神化。(p.6)
爱因斯坦也谈到过原创洞见之中的神秘体验,以及真实的理解之中的宗教感受:
“我们所能经验到的最深以及最美的情感,往往都带着一种神秘性。这是所有真实科学的动力来源。我们必须认清那些无法被洞悉的事物的确是存在的,而且是以最高智慧和最美的形式呈现出来,而我们鲁钝的心只能以原始的方式去领略它——这份认知,这种感受,就是真正的宗教情怀。”(p.9)
“我所能体悟的,只有那些真正被我活出来的道理。”——克尔凯郭尔(p.17)
“‘初心’乃是我们本自具足的心,它是一颗空寂而准备好去接受的心。如果我们的心是空的,它就能随时准备好去接受,对一切抱持开放态度。初学者的心中充满着各种可能性,老手的心却没有多少可能性……初学者的心中没有‘我已经达成了!’之类的念头,这些自我中心思想只会限制住我们广大无边的本性。当我们的心没有任何成就欲或私欲时,我们就是真正的初学者,如此才能真的学到一些东西。”(p.20)
现代科学之所以彻底忽略人类的直觉作用,或许是因为科学假定直觉只是一种受个人感觉所左右的偏见,但直觉其实是一种极为清明的洞见,感觉则是从含糊的潜意识里产生的作用力。直觉和人的审美能力息息相关,因为伟大的艺术作品所呈现的秩序及和谐性,是不需要借助理性分析就能洞察到的。艺术语言比客观理论或数学更接近人类的直观本质,犹如怀特在《对形式的强调》一书中所言:
“以非语言形式呈现出来的直觉,比语文和数学系统所能领略的事物的范畴要宽广得多。”(p.23)
荣格也写过与统计的局限有关的观点,他在《未发现的自性》一书中说道:
“统计显现的是一般的事实,但无法让我们了解经验性的现实。它虽然能反映事实的某些面向,却可能以最误导的方式曲解真相,尤其是那些奠基于统计的理论。真正的事实最显著的一点就是它的个体性,我们甚至可以说最真实的画面往往跟既定的法则毫不相干,因此绝对性的现实往往带有违背常规的特质。”
“科学教育是奠基于统计数据和抽象知识上面的,因此对世界的观点虽然合理但不真实。从这类观点来看个人,就好像他只是个无足轻重的边缘现象,然而这个被视为非理性数据的个人,才是现实真正的载体。这个具体的人是跟不真实的理想对立的,正常人则是跟科学理论对立的。我们绝不能低估统计学对心理造成的影响,因为它对数据的偏好远远超过对人的重视。”(p.29)
如同怀特所言:“宇宙万物都跟我们的本质、需求及潜力有某种关系。每样事物的过程都能反映我们内在的历程,激发我们的某种情绪,但我们可能无法察觉到它。”怀特指的就是传统占星学所谓的小宇宙与大宇宙的关系。换句话说,个人内在的作用力和要素,往往能反映宇宙的构成及法则。如果用现代语汇来表达,我们可以说宇宙乃是由相互渗透的能量场所构成的,而每个人的能量场都跟大宇宙的能量场息息相关。占星学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帮助我们了解在我们身上运作的宇宙要素,借此我们会对生命的宇宙法则有更深的理解。(p.39)
在占星学之中能够处理宇宙法则的理论,主要就是荣格提出来的“原型”架构,但原型并不是一种物质架构,而是“与水晶的轴心类似的系统。它虽然没有属于自己的物质性质,却能形成结晶体……原型本身没有任何实质性,纯粹只是形式或预先存在的可能性”。荣格继续说道:“据我来看,原型的本质是很难意识到的,因为它是一种超验状态。”另外一位荣格学派精神医师爱德华·惠特曼(Edward Whitmont)也提到原型乃是一种“超心理及超验能量”。他认为“原型能量场”与占星学的行星有关,并且将原型定义为“宇宙性的模式及原动力”。(p.39)
“人本心理治疗的目标不像科学目标那样是可以测量或控制的。事实上,越是成功的心理治疗,越难预测个案的发展,因为个案的僵固倾向会减轻,自发性和创造性则会增强。”(p.56)
丹恩·鲁依尔在他的著作中也提出了人本占星学所追求的相同目标,这种预知性和个人自由是不冲突的,因为人最终的自由乃是要选定心态来面对眼前的情境,如同心理学家罗杰斯所描述的:
“我的观察一向侧重于内在的、主观的、存在性的自由,这份自由意味着为自己选择的存在方式负责,并且认清自己不是一个静止不动的产物,而是不断在显化的过程……再来要诠释的就是这份自由与内心的因果关系并不冲突,甚至是互补的。自由应该被看成是个人生命秩序的达成,如同马丁·布博(Martin Buber)所言:‘自由人……既相信命运,也相信命运能满足自身的需求。’他在世间自由地、自发地、负责任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让命定的事件穿越自己,也穿越自己的意志和选择。让我再引用布博的一句话:‘一个能够忘却因果、从内心深处作出决定的人……就是自由人,这样他所遭遇的命运就会变成他自由的对应物。命运不再是他的界限,而是他自我实现的契机。’”
“我们所提到的这份自由是存在于人这个主体身上的。个人透过这份自由去选择圆满自己,方式是在命定的事件里扮演自发及负责任的角色。这种对自由的体认才是我的个案最具有意义的发展方向,因为它能帮助他们在人际互动的过程中变成一个完整的人。”(p.59)
如同鲁依尔所描述的:
“重点是要认清任何一个时刻发生的真相,而且要将其调和到你存在结构的整个模式里。”
“那些从存在主义观点看待生命的人,很容易把一切事物都当成是荒谬的,据维克多·法兰可的实验显示,这样的观点会摧毁人的活力和健康。生命的意义比其他任何东西都能为人带来健康。生命的意义可以定义成穿越一连串彼此相关的人生阶段,每个阶段都能够为发生的事件带来一种参考架构。占星学最重要的功用就是把生命的意义彰显出来……”
“占星学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能证实人生的意义是可以诠释出来的。”(p.61)
在占星学的日常应用上面,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占星师的诚实无欺。换句话说,如果他不知道问题的解答是什么,不了解本命盘的某个面向,或者无法在某种层次同理他的个案,那么他就应该把真相毫不迟疑地说出来,并且要求教或求助于人。我发现大部分的占星师都会面临个案将其投射成上师一般的人物,而且会把所有的责任都丢给他们。这是自我很喜欢玩的一种把戏,因此占星师很容易不知不觉地扮演起这种角色。但是我们应该认清,只是给一些建议而没让个案深入地了解事件背后的意义,是没有多大价值的,因为每个人都必须透过自己的生命经验来转化自己,继而达成更高的觉知,以便超脱或革除原先的困扰。同时占星师也要认清个案对他们的暗示有多么敏感,多么容易受影响,因此必须在用权上面抱持最谨慎的态度。如果没有足够的理解,最好不要做出毫无根据的猜测;但占星师很容易因为不安全感或个案的要求而做出这种事来。如同吉波拉·都宾斯所指出的,只要个案能够接受,占星师的话语往往埋藏着宇宙式的权威性和力量。这份责任是不容轻忽的。此外,占星师如果想要客观地面对某个特定的人或情况,就应该诚实自在地说出自己的哲学信念和伦理观。(p.67)
荣格也表达过老师最需要面对的困境:
“不可避免的,未来的教育者的身教势必比言教更重要。每一个教育者——广义地来说——应该不断地问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把教导的内容用在自己的生活里以及自己身上。心理治疗让我们认清,真正造成疗效的并不是知识或专业技术,而是医生的人格。教育本身也是如此:其先决条件就是自我教育。”(p.77)
许多占星师学会了基本知识(双子座),便立即跳到教学和写作的阶段(人马座),因此完全没有经历过精益求精的学徒过程(处女座)。许多的占星老师和作者都明显地缺乏真正的认识,因为他们往往只是重复他们被教授的知识,而从未真的演练或修正过其中的见解。双子座和人马座如果没有处女座的实物经验做支撑,会显得肤浅,甚至完全流于空想。占星领域里的老师或作者,理想上应该有深厚的经验,而不只是空有一堆概念和理想。我希望所有的占星老师或学生都经历过处女座阶段的发展历程,而不是只参加一些既定的课程,或借由自修和个人的演练来发展这门技术。这份努力的成果应该是处女座的谦卑美德,因为我们势必会发现,不论有多么丰富的经验,我们懂得的都似乎太少了。这份谦卑的精神会让我们成为更好的指导老师,以及心胸更开放更能同理个案的咨商师。(p.82)
我们都听说过“背离自己的元素”的种种现象,亦即人涉入的活动次元违背了自己真正的本质。譬如一个太阳落在风象星座的人,若是否定了自己的心智需求,选择以劳力作为谋生形式,就会背离自己的元素本质。如果此人不在工作之余涉入一些心智活动或社交活动来弥补自己,他的能量就会逐渐耗损,因为他的风元素能量没有充电的机会。换句话说,一个人的太阳星座的元素乃是令其感觉活跃的燃料!这是我们基本活力与力量的来源,有了它我们才能应付日常生活的压力与挑战。虽然从事背离自己元素的工作,理论上还是可以获得补偿,但毕竟找到符合自己元素的工作,才能真的获得内心的满足。(p.119)
那些水元素被过度强化的人可能有一种在汪洋中漂流的感觉,他们的小船可能是没有罗盘、没有舵、没有帆,也没有桨的。他们很容易被外面的风吹草动所影响,而且无法掌控自己的情绪反应。这类人对任何一种经验都很敏感,这种倾向要不是带来极深的直觉力,就是反应过度。如果他们的情绪一直失控,不断地想要自保,就可能因恐惧、负面反应以及害羞而丧失活力。经常被情绪淹没一定会让人疲惫不堪,因此他们这种无法面对外界压力的倾向,可能会导致他们想要缩回到内心世界,以逃避生命带来的挑战。
这类人经常充斥着各种矛盾的情绪,如果不善用自己的敏感性和同理心来积极地关怀别人,便可能一直陷在以上的困境中。他们一旦能克服耽溺于情绪的问题,就有能力发展出情感上的自主力,而且能彻底现身于理想,他们往往有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灵性和玄奥次元的感应力。他们的奉献精神是非常真诚的,然而在别人眼中却像是以奉献为名来掩盖自私的动机、填补内心的空虚。因此这类人很难被理解,除非你能明白他们大多是被深层的渴望及不安全所驱动,而且是他们自己很难察觉的。除非这些渴望能够被清明地觉知,否则这类人的行为会一直有种冲动倾向,他们一旦能认清这些渴望的真正目标乃是要获得灵魂的解脱和宁静,就能有效地运用他们的能量。
这些水元素过多的人比其他类型的人更容易出现极端的行为,而且很难对他们做出概略式的分析。不过水元素被强化的人的确有潜力展现出最高的灵性特质,包括爱、慈悲心、奉献精神以及乐于助人的同情心。但是达到这种层次的人毕竟是少数。在生理层次上面,水元素被强化的人往往能不断地排除生理及情绪上的毒素,但仍然要看此人对自己的情绪需求有多高的觉知。(p.138)
根据史东医师的观察,四元素就像齿轮一般,若不是彼此啮合,就是彼此抵触。啮合的能量会带来高度的和谐性,继而促进一个人的健康和自我表现的自在度,但并不必然会带来洞见或成长。不和谐的元素造成的冲突和抵触,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健康上的压力和精神上的紧张,但如果善加利用的话,也能带来生产力。这种情况虽然会让个人的整合变得很困难,但也可能因为需求拓宽经验的面向,融合两种相互冲突的元素,而带来进一步的成长。换句话说,将看似不相称的人格特质统合起来是有可能的,而且其中的确埋藏着创造潜力,因为内在的张力会迫使一个人行动和生产,以及借由对生命的复杂性的觉知而获得成长。这份整合两种不同元素的需求,可以让一个人发展出更完整的觉知和更专精的技巧。(p.146)
大部分的作者没有提到的一点是,宫位与整体星盘所显示的个人内在经验,远比外在情境要明显得多。这就是许多占星预测会失效的原因,因为这些预测多半假定星盘可以揭露“将要发生的事”。真相是,星盘透露的只是“一个人将会在内心经验到的事”。鲁依尔依尔与其他的人本占星学家充分阐明了这两种途径的区别。(p.177)
角宫与自我激励的特质有关,它们对一个人的生命结构有立即的影响,其关键词是行动。续宫与个人欲望以及想要控制及掌理的事物有关。这份想要掌控的冲动乃是被我们的安全需求所驱动的,而安全感就是这类宫位的关键词。终止宫则跟思考与观察的交流、输入及分配有关,因此这类宫位的关键词就是学习。行星进入角宫、续宫与终止宫,再回到角宫的整个过程,象征的便是生命经验的流程:我们行动,我们透过自己的行动巩固其结果,为的是得到安全保障。然后我们再从自己的行动中学到一些东西,并意识到后续应该做些什么。接着我们又再度采取行动。每个人都得参与这场生命循环,而星盘揭露的就是此生的生命循环所处的阶段。(p.179)
与水元素相关的三个宫位(四、八、十二宫),组合成了所谓的“精神性的三位一体”或“灵魂的三位一体”。为了化繁为简,我通常称这些宫位为“水象宫位”。这几个宫位都跟“过往”有关。从其中所产生的制约反应,现在已经变成一种借由情绪来运作的直觉反应。落在这些宫位的行星代表在潜意识层面发生的事,或是借着消化过往的经验来获得觉知,同时释放掉无用的记忆以及使我们退缩的恐惧。这些水象宫位与获得情绪的宁静有关,其方式是放下对过往的执著。在最深的层次上,这些宫位象征的是灵魂最深的渴望,因为它们透露了灵魂解放过往情绪残渣的历程,然后灵魂才能清晰活跃地展现自己。因此水象宫位的关键词就是“情绪与精神性”。(p.179-180)
四宫同时也代表我们对隐秘性的需求,一个让我们感觉舒适的环境,可以使我们把注意力转向内在,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放松、充电、反观自己。那些太阳落四宫的人通常会花很多年的时间,试图从早期生命经验的制约里解脱出来。换句话说,那些四宫被强化的人很渴望探索情感最深的层次,以便消化童年及青少年期残留下来的经验。他们渴望得到内在的祥和,而这经常涉及到与父母保持距离,如此才能从父母的干扰中抽离出来。(p.182)
八宫这个属于续宫的水象宫位,代表的是追求情绪与精神层面的安全感。那些八宫被强化的人势必会投入能带来稳定度的活动。他们的性驱力不但是由本能所驱动,同时也源自于想要跟另一个人融合,来建立情绪上的安全感。这类人多半会借由权力以及对他人的影响来建立安全感,譬如追去财富、参与大企业团体,或者从玄学法则及洞察他人的心理活动来获得权威感。其他的八宫议题,譬如保险以及共同资产,显然也跟情绪的安全感有关。八宫同时被称为“死亡之宫”,这说明了八宫被强化的人为什么经常会思索死亡、死后的世界、通灵现象以及和遗产有关的事物。这些人之所以会关切这一类的事物,乃是由于他们渴望安全感,并且想确保他们的灵魂能“得救”,但也许他们并不能觉察这一点。
虽然八宫被强化的人可能会追求物质方面的价值、权力、性或玄奥之事,但是其情绪和灵魂的安全感,只有在内心的冲突止息时才能出现。换言之,只有当这些人真正意识到内心的渴望的本质时,情绪的扰动才能化成宁静与祥和。与此宫相关的玄学研究,主要就是为了借由这些深刻的生命律法,来获得内在的祥和。八宫的性议题,也是想借由与更大的力量结合来获得重生。简而言之,此宫象征着对情绪的祥和状态的渴望,但只有摆脱掉欲望和任性的追求之后,这样的境界才会出现。(p.182-183)
十二宫这个属于终止宫的水象宫位,乃是情绪与精神层面的学习领域。其学习方式是增长觉知,而且是随着孤独、深层的痛苦、无私的服务、对高层理想的奉献而达成的。十二宫同时代表完全超乎我们掌控之外的影响和经验,但是可以借由自我认识和心灵价值的追求来获得转化。它透露了一种进化的阶段,处在这个阶段里,我们必须消化过去多生多世的经验和责任所造成的结果。这个宫位在最深的层次上代表臣服于一体法则、对超验理想的奉献、解脱过往思想与行为的阴影,来获得灵魂的宁静。(p.183-184)
属于终止宫的九宫代表的是身份认同上的学习,也就是要认识自己到底是谁。所有的宗教、哲学态度、真理的追寻以及跟这个宫位有关的一切活动,都是从这个基本法则拓展出来的。所有的宗教与哲学假设背后的动机,都是想要认识自己真正的身份是什么。“我是谁”这个问题,促成了一切宗教上的追寻,所以此宫强化的人会被拓宽自我意识的活动吸引,因为这些活动能帮助他们改善自己,也能帮助他们洞察人性。异国之旅和追求更高的学问,可能是这份追寻的起步阶段,接下来便可能认同宗教、哲学或形而上学,然后可能直接透过一位老师或拥有真理的组织来进行学习。(p.187)
人类是最不容易预测的,因为他拥有某种程度的理性、意志、抽离的能力以及做出各种反应的能力。如果人的觉知发展得更敏锐一些,就更不容易预测了。此外,一个具有高度觉知力的人,可能只需要一点暗示便学会了某种功课或得到了某种洞见,那些觉知力比较差的人,则必须借由具体的外在事件和情况来获得相同的理解和洞见。我认为一个人之所以能够被精确地预测,乃是因为他缺乏觉知。基于此理,我所指的新形式的占星学的对象,显然是那些已采取行动来增强自我觉知之人。(p.3)
许多人都问过我为什么占星学近年来会如此受欢迎,我认为部分的答案是西方文化不再有足以支撑它的神化传统。神化一向是任何一种文化的活力来源,因为它能够让人类与更宏大、更带有宇宙性的实相产生关系。人一向需要某种井然有序的典范来引领人生,为生命经验带来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占星学的结构里本来就带有神话学的框架。坎伯教授(Joseph Campbell)曾经写道:“人如果不相信神化传统中的某些安排,是不足以在宇宙中自持的。事实上,他生命的深度与完整性并不直接与理性思考相关,而是和他生长地区的神化有关。”坎伯阐明神化主要有三种作用力:“激发神圣感”、“提出某种宇宙观”以及“促使个人反观内在的真相”。今日有许多人已经发现,正确地运用占星学便能充分发挥这三种作用力。如果我们赞同坎伯对神化的定义,就不得不赞同,占星学一向能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提供实际而富有活力的神化。(p.6)
爱因斯坦也谈到过原创洞见之中的神秘体验,以及真实的理解之中的宗教感受:
“我们所能经验到的最深以及最美的情感,往往都带着一种神秘性。这是所有真实科学的动力来源。我们必须认清那些无法被洞悉的事物的确是存在的,而且是以最高智慧和最美的形式呈现出来,而我们鲁钝的心只能以原始的方式去领略它——这份认知,这种感受,就是真正的宗教情怀。”(p.9)
“我所能体悟的,只有那些真正被我活出来的道理。”——克尔凯郭尔(p.17)
“‘初心’乃是我们本自具足的心,它是一颗空寂而准备好去接受的心。如果我们的心是空的,它就能随时准备好去接受,对一切抱持开放态度。初学者的心中充满着各种可能性,老手的心却没有多少可能性……初学者的心中没有‘我已经达成了!’之类的念头,这些自我中心思想只会限制住我们广大无边的本性。当我们的心没有任何成就欲或私欲时,我们就是真正的初学者,如此才能真的学到一些东西。”(p.20)
现代科学之所以彻底忽略人类的直觉作用,或许是因为科学假定直觉只是一种受个人感觉所左右的偏见,但直觉其实是一种极为清明的洞见,感觉则是从含糊的潜意识里产生的作用力。直觉和人的审美能力息息相关,因为伟大的艺术作品所呈现的秩序及和谐性,是不需要借助理性分析就能洞察到的。艺术语言比客观理论或数学更接近人类的直观本质,犹如怀特在《对形式的强调》一书中所言:
“以非语言形式呈现出来的直觉,比语文和数学系统所能领略的事物的范畴要宽广得多。”(p.23)
荣格也写过与统计的局限有关的观点,他在《未发现的自性》一书中说道:
“统计显现的是一般的事实,但无法让我们了解经验性的现实。它虽然能反映事实的某些面向,却可能以最误导的方式曲解真相,尤其是那些奠基于统计的理论。真正的事实最显著的一点就是它的个体性,我们甚至可以说最真实的画面往往跟既定的法则毫不相干,因此绝对性的现实往往带有违背常规的特质。”
“科学教育是奠基于统计数据和抽象知识上面的,因此对世界的观点虽然合理但不真实。从这类观点来看个人,就好像他只是个无足轻重的边缘现象,然而这个被视为非理性数据的个人,才是现实真正的载体。这个具体的人是跟不真实的理想对立的,正常人则是跟科学理论对立的。我们绝不能低估统计学对心理造成的影响,因为它对数据的偏好远远超过对人的重视。”(p.29)
如同怀特所言:“宇宙万物都跟我们的本质、需求及潜力有某种关系。每样事物的过程都能反映我们内在的历程,激发我们的某种情绪,但我们可能无法察觉到它。”怀特指的就是传统占星学所谓的小宇宙与大宇宙的关系。换句话说,个人内在的作用力和要素,往往能反映宇宙的构成及法则。如果用现代语汇来表达,我们可以说宇宙乃是由相互渗透的能量场所构成的,而每个人的能量场都跟大宇宙的能量场息息相关。占星学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帮助我们了解在我们身上运作的宇宙要素,借此我们会对生命的宇宙法则有更深的理解。(p.39)
在占星学之中能够处理宇宙法则的理论,主要就是荣格提出来的“原型”架构,但原型并不是一种物质架构,而是“与水晶的轴心类似的系统。它虽然没有属于自己的物质性质,却能形成结晶体……原型本身没有任何实质性,纯粹只是形式或预先存在的可能性”。荣格继续说道:“据我来看,原型的本质是很难意识到的,因为它是一种超验状态。”另外一位荣格学派精神医师爱德华·惠特曼(Edward Whitmont)也提到原型乃是一种“超心理及超验能量”。他认为“原型能量场”与占星学的行星有关,并且将原型定义为“宇宙性的模式及原动力”。(p.39)
“人本心理治疗的目标不像科学目标那样是可以测量或控制的。事实上,越是成功的心理治疗,越难预测个案的发展,因为个案的僵固倾向会减轻,自发性和创造性则会增强。”(p.56)
丹恩·鲁依尔在他的著作中也提出了人本占星学所追求的相同目标,这种预知性和个人自由是不冲突的,因为人最终的自由乃是要选定心态来面对眼前的情境,如同心理学家罗杰斯所描述的:
“我的观察一向侧重于内在的、主观的、存在性的自由,这份自由意味着为自己选择的存在方式负责,并且认清自己不是一个静止不动的产物,而是不断在显化的过程……再来要诠释的就是这份自由与内心的因果关系并不冲突,甚至是互补的。自由应该被看成是个人生命秩序的达成,如同马丁·布博(Martin Buber)所言:‘自由人……既相信命运,也相信命运能满足自身的需求。’他在世间自由地、自发地、负责任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让命定的事件穿越自己,也穿越自己的意志和选择。让我再引用布博的一句话:‘一个能够忘却因果、从内心深处作出决定的人……就是自由人,这样他所遭遇的命运就会变成他自由的对应物。命运不再是他的界限,而是他自我实现的契机。’”
“我们所提到的这份自由是存在于人这个主体身上的。个人透过这份自由去选择圆满自己,方式是在命定的事件里扮演自发及负责任的角色。这种对自由的体认才是我的个案最具有意义的发展方向,因为它能帮助他们在人际互动的过程中变成一个完整的人。”(p.59)
如同鲁依尔所描述的:
“重点是要认清任何一个时刻发生的真相,而且要将其调和到你存在结构的整个模式里。”
“那些从存在主义观点看待生命的人,很容易把一切事物都当成是荒谬的,据维克多·法兰可的实验显示,这样的观点会摧毁人的活力和健康。生命的意义比其他任何东西都能为人带来健康。生命的意义可以定义成穿越一连串彼此相关的人生阶段,每个阶段都能够为发生的事件带来一种参考架构。占星学最重要的功用就是把生命的意义彰显出来……”
“占星学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能证实人生的意义是可以诠释出来的。”(p.61)
在占星学的日常应用上面,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占星师的诚实无欺。换句话说,如果他不知道问题的解答是什么,不了解本命盘的某个面向,或者无法在某种层次同理他的个案,那么他就应该把真相毫不迟疑地说出来,并且要求教或求助于人。我发现大部分的占星师都会面临个案将其投射成上师一般的人物,而且会把所有的责任都丢给他们。这是自我很喜欢玩的一种把戏,因此占星师很容易不知不觉地扮演起这种角色。但是我们应该认清,只是给一些建议而没让个案深入地了解事件背后的意义,是没有多大价值的,因为每个人都必须透过自己的生命经验来转化自己,继而达成更高的觉知,以便超脱或革除原先的困扰。同时占星师也要认清个案对他们的暗示有多么敏感,多么容易受影响,因此必须在用权上面抱持最谨慎的态度。如果没有足够的理解,最好不要做出毫无根据的猜测;但占星师很容易因为不安全感或个案的要求而做出这种事来。如同吉波拉·都宾斯所指出的,只要个案能够接受,占星师的话语往往埋藏着宇宙式的权威性和力量。这份责任是不容轻忽的。此外,占星师如果想要客观地面对某个特定的人或情况,就应该诚实自在地说出自己的哲学信念和伦理观。(p.67)
荣格也表达过老师最需要面对的困境:
“不可避免的,未来的教育者的身教势必比言教更重要。每一个教育者——广义地来说——应该不断地问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把教导的内容用在自己的生活里以及自己身上。心理治疗让我们认清,真正造成疗效的并不是知识或专业技术,而是医生的人格。教育本身也是如此:其先决条件就是自我教育。”(p.77)
许多占星师学会了基本知识(双子座),便立即跳到教学和写作的阶段(人马座),因此完全没有经历过精益求精的学徒过程(处女座)。许多的占星老师和作者都明显地缺乏真正的认识,因为他们往往只是重复他们被教授的知识,而从未真的演练或修正过其中的见解。双子座和人马座如果没有处女座的实物经验做支撑,会显得肤浅,甚至完全流于空想。占星领域里的老师或作者,理想上应该有深厚的经验,而不只是空有一堆概念和理想。我希望所有的占星老师或学生都经历过处女座阶段的发展历程,而不是只参加一些既定的课程,或借由自修和个人的演练来发展这门技术。这份努力的成果应该是处女座的谦卑美德,因为我们势必会发现,不论有多么丰富的经验,我们懂得的都似乎太少了。这份谦卑的精神会让我们成为更好的指导老师,以及心胸更开放更能同理个案的咨商师。(p.82)
我们都听说过“背离自己的元素”的种种现象,亦即人涉入的活动次元违背了自己真正的本质。譬如一个太阳落在风象星座的人,若是否定了自己的心智需求,选择以劳力作为谋生形式,就会背离自己的元素本质。如果此人不在工作之余涉入一些心智活动或社交活动来弥补自己,他的能量就会逐渐耗损,因为他的风元素能量没有充电的机会。换句话说,一个人的太阳星座的元素乃是令其感觉活跃的燃料!这是我们基本活力与力量的来源,有了它我们才能应付日常生活的压力与挑战。虽然从事背离自己元素的工作,理论上还是可以获得补偿,但毕竟找到符合自己元素的工作,才能真的获得内心的满足。(p.119)
那些水元素被过度强化的人可能有一种在汪洋中漂流的感觉,他们的小船可能是没有罗盘、没有舵、没有帆,也没有桨的。他们很容易被外面的风吹草动所影响,而且无法掌控自己的情绪反应。这类人对任何一种经验都很敏感,这种倾向要不是带来极深的直觉力,就是反应过度。如果他们的情绪一直失控,不断地想要自保,就可能因恐惧、负面反应以及害羞而丧失活力。经常被情绪淹没一定会让人疲惫不堪,因此他们这种无法面对外界压力的倾向,可能会导致他们想要缩回到内心世界,以逃避生命带来的挑战。
这类人经常充斥着各种矛盾的情绪,如果不善用自己的敏感性和同理心来积极地关怀别人,便可能一直陷在以上的困境中。他们一旦能克服耽溺于情绪的问题,就有能力发展出情感上的自主力,而且能彻底现身于理想,他们往往有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灵性和玄奥次元的感应力。他们的奉献精神是非常真诚的,然而在别人眼中却像是以奉献为名来掩盖自私的动机、填补内心的空虚。因此这类人很难被理解,除非你能明白他们大多是被深层的渴望及不安全所驱动,而且是他们自己很难察觉的。除非这些渴望能够被清明地觉知,否则这类人的行为会一直有种冲动倾向,他们一旦能认清这些渴望的真正目标乃是要获得灵魂的解脱和宁静,就能有效地运用他们的能量。
这些水元素过多的人比其他类型的人更容易出现极端的行为,而且很难对他们做出概略式的分析。不过水元素被强化的人的确有潜力展现出最高的灵性特质,包括爱、慈悲心、奉献精神以及乐于助人的同情心。但是达到这种层次的人毕竟是少数。在生理层次上面,水元素被强化的人往往能不断地排除生理及情绪上的毒素,但仍然要看此人对自己的情绪需求有多高的觉知。(p.138)
根据史东医师的观察,四元素就像齿轮一般,若不是彼此啮合,就是彼此抵触。啮合的能量会带来高度的和谐性,继而促进一个人的健康和自我表现的自在度,但并不必然会带来洞见或成长。不和谐的元素造成的冲突和抵触,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健康上的压力和精神上的紧张,但如果善加利用的话,也能带来生产力。这种情况虽然会让个人的整合变得很困难,但也可能因为需求拓宽经验的面向,融合两种相互冲突的元素,而带来进一步的成长。换句话说,将看似不相称的人格特质统合起来是有可能的,而且其中的确埋藏着创造潜力,因为内在的张力会迫使一个人行动和生产,以及借由对生命的复杂性的觉知而获得成长。这份整合两种不同元素的需求,可以让一个人发展出更完整的觉知和更专精的技巧。(p.146)
大部分的作者没有提到的一点是,宫位与整体星盘所显示的个人内在经验,远比外在情境要明显得多。这就是许多占星预测会失效的原因,因为这些预测多半假定星盘可以揭露“将要发生的事”。真相是,星盘透露的只是“一个人将会在内心经验到的事”。鲁依尔依尔与其他的人本占星学家充分阐明了这两种途径的区别。(p.177)
角宫与自我激励的特质有关,它们对一个人的生命结构有立即的影响,其关键词是行动。续宫与个人欲望以及想要控制及掌理的事物有关。这份想要掌控的冲动乃是被我们的安全需求所驱动的,而安全感就是这类宫位的关键词。终止宫则跟思考与观察的交流、输入及分配有关,因此这类宫位的关键词就是学习。行星进入角宫、续宫与终止宫,再回到角宫的整个过程,象征的便是生命经验的流程:我们行动,我们透过自己的行动巩固其结果,为的是得到安全保障。然后我们再从自己的行动中学到一些东西,并意识到后续应该做些什么。接着我们又再度采取行动。每个人都得参与这场生命循环,而星盘揭露的就是此生的生命循环所处的阶段。(p.179)
与水元素相关的三个宫位(四、八、十二宫),组合成了所谓的“精神性的三位一体”或“灵魂的三位一体”。为了化繁为简,我通常称这些宫位为“水象宫位”。这几个宫位都跟“过往”有关。从其中所产生的制约反应,现在已经变成一种借由情绪来运作的直觉反应。落在这些宫位的行星代表在潜意识层面发生的事,或是借着消化过往的经验来获得觉知,同时释放掉无用的记忆以及使我们退缩的恐惧。这些水象宫位与获得情绪的宁静有关,其方式是放下对过往的执著。在最深的层次上,这些宫位象征的是灵魂最深的渴望,因为它们透露了灵魂解放过往情绪残渣的历程,然后灵魂才能清晰活跃地展现自己。因此水象宫位的关键词就是“情绪与精神性”。(p.179-180)
四宫同时也代表我们对隐秘性的需求,一个让我们感觉舒适的环境,可以使我们把注意力转向内在,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放松、充电、反观自己。那些太阳落四宫的人通常会花很多年的时间,试图从早期生命经验的制约里解脱出来。换句话说,那些四宫被强化的人很渴望探索情感最深的层次,以便消化童年及青少年期残留下来的经验。他们渴望得到内在的祥和,而这经常涉及到与父母保持距离,如此才能从父母的干扰中抽离出来。(p.182)
八宫这个属于续宫的水象宫位,代表的是追求情绪与精神层面的安全感。那些八宫被强化的人势必会投入能带来稳定度的活动。他们的性驱力不但是由本能所驱动,同时也源自于想要跟另一个人融合,来建立情绪上的安全感。这类人多半会借由权力以及对他人的影响来建立安全感,譬如追去财富、参与大企业团体,或者从玄学法则及洞察他人的心理活动来获得权威感。其他的八宫议题,譬如保险以及共同资产,显然也跟情绪的安全感有关。八宫同时被称为“死亡之宫”,这说明了八宫被强化的人为什么经常会思索死亡、死后的世界、通灵现象以及和遗产有关的事物。这些人之所以会关切这一类的事物,乃是由于他们渴望安全感,并且想确保他们的灵魂能“得救”,但也许他们并不能觉察这一点。
虽然八宫被强化的人可能会追求物质方面的价值、权力、性或玄奥之事,但是其情绪和灵魂的安全感,只有在内心的冲突止息时才能出现。换言之,只有当这些人真正意识到内心的渴望的本质时,情绪的扰动才能化成宁静与祥和。与此宫相关的玄学研究,主要就是为了借由这些深刻的生命律法,来获得内在的祥和。八宫的性议题,也是想借由与更大的力量结合来获得重生。简而言之,此宫象征着对情绪的祥和状态的渴望,但只有摆脱掉欲望和任性的追求之后,这样的境界才会出现。(p.182-183)
十二宫这个属于终止宫的水象宫位,乃是情绪与精神层面的学习领域。其学习方式是增长觉知,而且是随着孤独、深层的痛苦、无私的服务、对高层理想的奉献而达成的。十二宫同时代表完全超乎我们掌控之外的影响和经验,但是可以借由自我认识和心灵价值的追求来获得转化。它透露了一种进化的阶段,处在这个阶段里,我们必须消化过去多生多世的经验和责任所造成的结果。这个宫位在最深的层次上代表臣服于一体法则、对超验理想的奉献、解脱过往思想与行为的阴影,来获得灵魂的宁静。(p.183-184)
属于终止宫的九宫代表的是身份认同上的学习,也就是要认识自己到底是谁。所有的宗教、哲学态度、真理的追寻以及跟这个宫位有关的一切活动,都是从这个基本法则拓展出来的。所有的宗教与哲学假设背后的动机,都是想要认识自己真正的身份是什么。“我是谁”这个问题,促成了一切宗教上的追寻,所以此宫强化的人会被拓宽自我意识的活动吸引,因为这些活动能帮助他们改善自己,也能帮助他们洞察人性。异国之旅和追求更高的学问,可能是这份追寻的起步阶段,接下来便可能认同宗教、哲学或形而上学,然后可能直接透过一位老师或拥有真理的组织来进行学习。(p.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