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改编:
《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改编自英国已故儿童文学家玛丽·诺顿发表于1953年的代表作《借东西的地下小人》
(《地板下的小人》[英]玛丽·诺顿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这本现代童话曾经是最畅销的书,获得卡内基儿童文学奖和路易斯·卡罗尔书籍奖,受到英、美孩子的热烈欢迎,最近美国还把它拍成了电影。书中故事十分滑稽,符合儿童心理。这本童话原名《借东西的地下小人》(The Borrowers),作者是英国儿童文学女作家玛丽·诺顿(1903—1992)。她年轻时当过英国老牌的老维克剧团的演员,这个剧团以上演莎士比亚的戏剧著称。她在1943年开始写童话,1952年写出了第一本以“借东西的地下小人”为主角的童话,就叫《借东西的地下小人》,获得同年卡内基儿童文学奖,1960年又获得了路易斯·卡罗尔书籍奖(路易斯·卡罗尔就是《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作者)。由于这部童话大受欢迎,作者接下来又写了四部。大家读完这本书,一定会担心那些被人类追捕的小人的命运,急于想知道他们后来怎么样。这种心情也正是它当初出版时小读者的心情,因此他们恳求作者继续写下去。如今小读者可以放心,这些小人活下来了,他们在野外冒过险,在旧皮鞋里安过家,又坐船在小沟里漂流过。第五部,也是至今为止的最后一部“借东西的地下小人”故事,作者是在1971年写的。)
该作曾在1997年被英国拍成真人电影《寄居大侠》。讲述身长10厘米的14岁少女,与搬家至此的小男孩相识的故事。这部动画中,宫崎骏褪去监督的名号,将导棒交付给画师出身的新人米林宏昌,自己则只担任了编剧一职。
情节:
在《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故事里,背景将从1950年代转换成2010年的东京都小金井市。身高只有10公分的少女“阿莉埃蒂” 与她的迷你家族,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跟老鼠作战、还必须要躲过杀虫剂和捕蟑屋等各种不同的危险,故事将着力描述小人家族努力生存的状态。由于必须“借用”许多人类的日用品来生活,又不能被人类发现他们的存在,因此自古以来人类只要有东西忽然间不知去向,就会认为是被这些迷你的小矮人借走。一天一位患了心脏病男孩“翔”来到乡间中的老宅中休养,在这发现了小人族。而阿莉埃蒂却在偶然的机遇下,与他成为了朋友。好心的“翔”为他们提供了帮助,给了他们一间相当豪华的厨房但也因此使的他的管家发现了他们。她关注小男孩,用一切办法对付他们,也因为被人类发现小人族必须移居到野外展开新生活…。
结识:
宫崎骏早在四十年前就接触到了原作,觉得非常有趣,但他希望由年轻导演来搬上银幕。制片人铃木透露:“宫崎导演好象在40年前读过原作后,并没有重读它”。尽管如此,宫崎导演身上独特的创作力,恐怕会赋予这个故事独一无二的世界观。
导演(米林宏昌):
米林导演曾在宫崎的《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悬崖上的金鱼姬》 海报等片中担任原画师,是《地海战记》的作画副导演,执导过三鹰之森的吉卜力美术馆的专用动画短片《梅与龙猫巴士》,有着多年的“吉卜力龄”。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原声中请来了凯尔特民谣歌手Cécile Corbel,她恬静清澈的歌声以及竖琴的伴奏,正如烘托了本片的童话意境。
吉卜力公司:
新作《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依旧延续了宫崎骏动画的安静、唯美的特点。干净的画面完美的配乐,离奇唯美的故事,简单却透着淡淡伤感的感情线,《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又为吉卜力添了一笔。
反响:
在吉卜力公司新片《借东西的阿丽埃蒂》上映首日,来了很多观影的群众。 就是这位乍一看貌似靠不住的男人,是本片的电影导演米林宏,《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剧照(17张)昌先生,长得像邻家大哥一样,被大家爱称为“麻吕”。 麻吕是初次挑战导演这个职位,创作出了阿丽埃蒂的世界。该片一经首映,放映3天便获得13.5亿日元票房收入,最终累计票房可能达100亿日元。 作为出道作品却能一鸣惊人的麻吕,是因为长年接受着某人的熏陶,他就是电影界的巨人宫崎骏。 原来作为作画人的麻吕,跟随宫崎骏制作电影10年,但是大约在一年半之前,突然被宫崎骏委任担当导演的重任,作为宫崎骏的接班人被培养。 初次当导演的麻吕,一直充当守护者的宫崎骏,激荡不已的两个人,NHK跟踪拍摄,这是历经400天的心之物语——
人物
阿莉埃蒂 女主角,14岁,身高只有 10 厘米的小矮人少女。个性开朗活泼、好奇心旺盛。
翔 男主角,12岁,为了养病搬到东京近郊姨婆(翔的祖母的妹妹)的老房子里居住,偶然发现阿莉埃蒂的踪迹。父母离异,与家人互动不多。 导演米林宏昌在设计翔的外型时,也参考过为翔配音的日本男影星神木隆之介先前拍摄在月历上的写真。
霍米莉 阿莉埃蒂的母亲。为全家人打点借来物品的家庭主妇。有点爱操心、容易反应过度,很挂心女儿安危。
波特 阿莉埃蒂的父亲。晚上时会冒着生命危险外出借物。
牧贞子 翔的祖母的妹妹,对翔来说是姨婆。68岁。性格沉稳。翔的母亲对她言听是从。
阿春 贞子家的家佣,对于幻想能亲自抓取小矮人一事很感兴趣。
斯皮勒 12岁的小矮人少年。经常拿着弓箭到处走,独自一人过著充满野性的生活。弓箭是拿来狩猎的物品,曾经拿着一只蟋蟀脚问阿莉埃蒂要不要吃。
宫崎骏语录:
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从这个流感盛行的世界出发。——宫崎骏谈《On Your Mark》
我们用毒品、体育竞技或宗教等逃避对现实的关注。——宫崎骏谈《On Your Mark》
即使是在憎恨和杀戮中,仍然有些东西值得人们为之活下去。一次美丽的相遇,或是为了美丽事物的存在。我们描绘憎恨,是为了描写更重要的东西。我们描绘诅咒,是为了描写解放后的喜悦。——《幽灵公主》企划书
蒙古人就是靠草为生的,各种生物吃了草,然後人再从生物身上取得盐分、肉和皮。死亡的生物尸体也归给其他生物、归於土,而滋养了草。蒙古人在这个巨大的食物链和生命循环体系中生存,也看到自己的存在。和他们的精神生活相较,我们现在的精神面是何等的贫乏?——宫崎骏谈《幽灵公主》(《日本文摘》)
当我决定成为一个动画师时,我决心绝对不抄袭任何人。
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只是这个星球上众多物种中的一个小物种。如果我们希望人类再生存上一千年,现在就必须为它创造一个环境。那正是我们正在尝试做的事情。
宫崎骏谈论日本当前的教育:有一只不在母猫身边长大的小猫,长大后自己也生了小猫,小猫一爬出窝,它就紧张地把孩子叼回去。渐渐地小猫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但它还是想办法将它们叼回去。到最后,小猫根本就不听它的话了,它竟然发了疯,在屋里狂奔而死。(摘自《出发点·国家的前途——宫崎骏与筑紫哲也的对谈》)
“这是一个没有武器和超能力打斗的冒险故事,它描述的不是正义和邪恶的斗争,而是在善恶交错的社会里如何生存。学习人类的友爱,发挥人本身的智慧,最终千寻回到了人类社会,但这并非因为她彻底打败了恶势力,而是由于她挖掘出了自身蕴涵的生命力的缘故。现在的日本社会越来越暧昧,好恶难辨,用动画世界里的人物来讲述生活的理由和力量,这就是我制作电影时所考虑的。”——(《千与千寻》 宫崎骏)
“这实在是日本的耻辱”-------宫崎骏对前首相麻生太郎念错汉字的看法
《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改编自英国已故儿童文学家玛丽·诺顿发表于1953年的代表作《借东西的地下小人》
(《地板下的小人》[英]玛丽·诺顿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这本现代童话曾经是最畅销的书,获得卡内基儿童文学奖和路易斯·卡罗尔书籍奖,受到英、美孩子的热烈欢迎,最近美国还把它拍成了电影。书中故事十分滑稽,符合儿童心理。这本童话原名《借东西的地下小人》(The Borrowers),作者是英国儿童文学女作家玛丽·诺顿(1903—1992)。她年轻时当过英国老牌的老维克剧团的演员,这个剧团以上演莎士比亚的戏剧著称。她在1943年开始写童话,1952年写出了第一本以“借东西的地下小人”为主角的童话,就叫《借东西的地下小人》,获得同年卡内基儿童文学奖,1960年又获得了路易斯·卡罗尔书籍奖(路易斯·卡罗尔就是《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作者)。由于这部童话大受欢迎,作者接下来又写了四部。大家读完这本书,一定会担心那些被人类追捕的小人的命运,急于想知道他们后来怎么样。这种心情也正是它当初出版时小读者的心情,因此他们恳求作者继续写下去。如今小读者可以放心,这些小人活下来了,他们在野外冒过险,在旧皮鞋里安过家,又坐船在小沟里漂流过。第五部,也是至今为止的最后一部“借东西的地下小人”故事,作者是在1971年写的。)
该作曾在1997年被英国拍成真人电影《寄居大侠》。讲述身长10厘米的14岁少女,与搬家至此的小男孩相识的故事。这部动画中,宫崎骏褪去监督的名号,将导棒交付给画师出身的新人米林宏昌,自己则只担任了编剧一职。
情节:
在《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故事里,背景将从1950年代转换成2010年的东京都小金井市。身高只有10公分的少女“阿莉埃蒂” 与她的迷你家族,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跟老鼠作战、还必须要躲过杀虫剂和捕蟑屋等各种不同的危险,故事将着力描述小人家族努力生存的状态。由于必须“借用”许多人类的日用品来生活,又不能被人类发现他们的存在,因此自古以来人类只要有东西忽然间不知去向,就会认为是被这些迷你的小矮人借走。一天一位患了心脏病男孩“翔”来到乡间中的老宅中休养,在这发现了小人族。而阿莉埃蒂却在偶然的机遇下,与他成为了朋友。好心的“翔”为他们提供了帮助,给了他们一间相当豪华的厨房但也因此使的他的管家发现了他们。她关注小男孩,用一切办法对付他们,也因为被人类发现小人族必须移居到野外展开新生活…。
结识:
宫崎骏早在四十年前就接触到了原作,觉得非常有趣,但他希望由年轻导演来搬上银幕。制片人铃木透露:“宫崎导演好象在40年前读过原作后,并没有重读它”。尽管如此,宫崎导演身上独特的创作力,恐怕会赋予这个故事独一无二的世界观。
导演(米林宏昌):
米林导演曾在宫崎的《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悬崖上的金鱼姬》 海报等片中担任原画师,是《地海战记》的作画副导演,执导过三鹰之森的吉卜力美术馆的专用动画短片《梅与龙猫巴士》,有着多年的“吉卜力龄”。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原声中请来了凯尔特民谣歌手Cécile Corbel,她恬静清澈的歌声以及竖琴的伴奏,正如烘托了本片的童话意境。
吉卜力公司:
新作《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依旧延续了宫崎骏动画的安静、唯美的特点。干净的画面完美的配乐,离奇唯美的故事,简单却透着淡淡伤感的感情线,《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又为吉卜力添了一笔。
反响:
在吉卜力公司新片《借东西的阿丽埃蒂》上映首日,来了很多观影的群众。 就是这位乍一看貌似靠不住的男人,是本片的电影导演米林宏,《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剧照(17张)昌先生,长得像邻家大哥一样,被大家爱称为“麻吕”。 麻吕是初次挑战导演这个职位,创作出了阿丽埃蒂的世界。该片一经首映,放映3天便获得13.5亿日元票房收入,最终累计票房可能达100亿日元。 作为出道作品却能一鸣惊人的麻吕,是因为长年接受着某人的熏陶,他就是电影界的巨人宫崎骏。 原来作为作画人的麻吕,跟随宫崎骏制作电影10年,但是大约在一年半之前,突然被宫崎骏委任担当导演的重任,作为宫崎骏的接班人被培养。 初次当导演的麻吕,一直充当守护者的宫崎骏,激荡不已的两个人,NHK跟踪拍摄,这是历经400天的心之物语——
人物
阿莉埃蒂 女主角,14岁,身高只有 10 厘米的小矮人少女。个性开朗活泼、好奇心旺盛。
翔 男主角,12岁,为了养病搬到东京近郊姨婆(翔的祖母的妹妹)的老房子里居住,偶然发现阿莉埃蒂的踪迹。父母离异,与家人互动不多。 导演米林宏昌在设计翔的外型时,也参考过为翔配音的日本男影星神木隆之介先前拍摄在月历上的写真。
霍米莉 阿莉埃蒂的母亲。为全家人打点借来物品的家庭主妇。有点爱操心、容易反应过度,很挂心女儿安危。
波特 阿莉埃蒂的父亲。晚上时会冒着生命危险外出借物。
牧贞子 翔的祖母的妹妹,对翔来说是姨婆。68岁。性格沉稳。翔的母亲对她言听是从。
阿春 贞子家的家佣,对于幻想能亲自抓取小矮人一事很感兴趣。
斯皮勒 12岁的小矮人少年。经常拿着弓箭到处走,独自一人过著充满野性的生活。弓箭是拿来狩猎的物品,曾经拿着一只蟋蟀脚问阿莉埃蒂要不要吃。
宫崎骏语录:
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从这个流感盛行的世界出发。——宫崎骏谈《On Your Mark》
我们用毒品、体育竞技或宗教等逃避对现实的关注。——宫崎骏谈《On Your Mark》
即使是在憎恨和杀戮中,仍然有些东西值得人们为之活下去。一次美丽的相遇,或是为了美丽事物的存在。我们描绘憎恨,是为了描写更重要的东西。我们描绘诅咒,是为了描写解放后的喜悦。——《幽灵公主》企划书
蒙古人就是靠草为生的,各种生物吃了草,然後人再从生物身上取得盐分、肉和皮。死亡的生物尸体也归给其他生物、归於土,而滋养了草。蒙古人在这个巨大的食物链和生命循环体系中生存,也看到自己的存在。和他们的精神生活相较,我们现在的精神面是何等的贫乏?——宫崎骏谈《幽灵公主》(《日本文摘》)
当我决定成为一个动画师时,我决心绝对不抄袭任何人。
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只是这个星球上众多物种中的一个小物种。如果我们希望人类再生存上一千年,现在就必须为它创造一个环境。那正是我们正在尝试做的事情。
宫崎骏谈论日本当前的教育:有一只不在母猫身边长大的小猫,长大后自己也生了小猫,小猫一爬出窝,它就紧张地把孩子叼回去。渐渐地小猫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但它还是想办法将它们叼回去。到最后,小猫根本就不听它的话了,它竟然发了疯,在屋里狂奔而死。(摘自《出发点·国家的前途——宫崎骏与筑紫哲也的对谈》)
“这是一个没有武器和超能力打斗的冒险故事,它描述的不是正义和邪恶的斗争,而是在善恶交错的社会里如何生存。学习人类的友爱,发挥人本身的智慧,最终千寻回到了人类社会,但这并非因为她彻底打败了恶势力,而是由于她挖掘出了自身蕴涵的生命力的缘故。现在的日本社会越来越暧昧,好恶难辨,用动画世界里的人物来讲述生活的理由和力量,这就是我制作电影时所考虑的。”——(《千与千寻》 宫崎骏)
“这实在是日本的耻辱”-------宫崎骏对前首相麻生太郎念错汉字的看法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