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日记:第二十二周
骨科第二周。
这周伊始发生了一件很轰动的事情,至少在我们科内是如此——收了一个HIV阳性的病人。
这个病人是附近监狱的犯人,估计是被狱警打伤的,所以送来骨科,周日我去值夜班的时候他已然在,我们组的主治和住院忙于值班也没有讲这个病人的情况,我只是略微感到点异样——警察叔叔和解放军叔叔都来了,守在1床病房的门口。(1床是个独立的病房)
周一早上的交班,炸开了锅,二十几个男人(就是我说的那种高我两个头,体积是我几倍的男人)一齐给主任施压,要求该病人转院。
后来我听说这是骨科有史以来遇见的第一个HIV阳性的病人,我也觉得意外,算一笔很简单的账,中国HIV的人群感染率大致在0.05%,如果来看病的病人符合随机抽样的话,也就是来2000个看病的人就会遇到一个,骨科一周至少收新的住院病人20人,那么一年也至少1000人,如此两年遇到一个,也就是说如果这家医院准备开下去的话,这将是一件难以避免的事件。从另外一个角度,几个月前我初来五院,住院号为427XXX,如见已经编到了437XXX,也就是说有10000左右的住院病人,那么按概率我们临床上会遇见5个HIV阳性的患者(虽然这是全院的,不仅仅是骨科,但无论如何,临床上遇见这样的患者是很正常的)。
当然,我之所以铺陈上述那么繁琐的一段数据,完全是为了突显我的失望——那天查房,大部分人都选择绕道,绕很远一圈就为了避开1床的病房门口,说“万一闻到了什么不好”,作为一名学公共卫生的同学,当时面前就涌现出来了一条可供奋斗的任重而道远的路来,若医生对待HIV阳性患者的态度尚且如此,对于一般人我们又夫复何求?
后来,主任不堪全体的压力,第二天将这个病人转了出去。
要说的第二件事其实和第一件事有一定的联系。
外科的病人每天,或者每隔天都要换药,其实并不复杂,问题是科室每天领取的高温消毒的换药碗从来都不够(我也不知道消毒的成本是多少,以致于从来不肯领取足量的药碗),加上皖医的同学习惯把药碗偷偷藏起来供自己组使用,所以只要查房稍久,我从来就轮不到使用药碗。
这个时候,我会选择用一次性的药碗和镊子,换过药的同学都知道这个很不便于工作,所以其他所有人基本都会将自己用过的药碗、镊子之类用酒精随便擦一下,就给新的病人用,我上述提到的HIV阳性的患者,用在他身上的医疗器械自然会立即被隔离掉,但如果住进来一个阳性患者尚未被发现呢?何况科室里总住着六七个乙肝抗原阳性的患者,还有一两个梅毒阳性的病人,这个后果谁又可以承受呢?
周五那天,我要给病人拆线,可是没有消毒过的剪刀了,我还是等了几个小时直到下午新的剪刀送来,再给病人拆线,然后下班,那天其实我夜休。
但是,设身处地地想一下,会有多少人肯坚持用一次性的工具,会愿意为了等一把消毒的剪刀晚下班四个小时?
来五院的第一天,医务科的科长来宣讲(对于他是我们的学长这件事我真的万分遗憾),其中一部分的内容是临床上看到了什么不许写上微博、博客,以防损失医院的名誉,对于他过高估计他的影响力这件事我不想评价,但是这确实是最省力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我承认。
那么,对于最近东部某省的惨剧,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呢?
对于这一系列,我是遗憾的,同时,没有要求他人的立场。对于后者,同样遗憾。
骨科出科。
这周伊始发生了一件很轰动的事情,至少在我们科内是如此——收了一个HIV阳性的病人。
这个病人是附近监狱的犯人,估计是被狱警打伤的,所以送来骨科,周日我去值夜班的时候他已然在,我们组的主治和住院忙于值班也没有讲这个病人的情况,我只是略微感到点异样——警察叔叔和解放军叔叔都来了,守在1床病房的门口。(1床是个独立的病房)
周一早上的交班,炸开了锅,二十几个男人(就是我说的那种高我两个头,体积是我几倍的男人)一齐给主任施压,要求该病人转院。
后来我听说这是骨科有史以来遇见的第一个HIV阳性的病人,我也觉得意外,算一笔很简单的账,中国HIV的人群感染率大致在0.05%,如果来看病的病人符合随机抽样的话,也就是来2000个看病的人就会遇到一个,骨科一周至少收新的住院病人20人,那么一年也至少1000人,如此两年遇到一个,也就是说如果这家医院准备开下去的话,这将是一件难以避免的事件。从另外一个角度,几个月前我初来五院,住院号为427XXX,如见已经编到了437XXX,也就是说有10000左右的住院病人,那么按概率我们临床上会遇见5个HIV阳性的患者(虽然这是全院的,不仅仅是骨科,但无论如何,临床上遇见这样的患者是很正常的)。
当然,我之所以铺陈上述那么繁琐的一段数据,完全是为了突显我的失望——那天查房,大部分人都选择绕道,绕很远一圈就为了避开1床的病房门口,说“万一闻到了什么不好”,作为一名学公共卫生的同学,当时面前就涌现出来了一条可供奋斗的任重而道远的路来,若医生对待HIV阳性患者的态度尚且如此,对于一般人我们又夫复何求?
后来,主任不堪全体的压力,第二天将这个病人转了出去。
要说的第二件事其实和第一件事有一定的联系。
外科的病人每天,或者每隔天都要换药,其实并不复杂,问题是科室每天领取的高温消毒的换药碗从来都不够(我也不知道消毒的成本是多少,以致于从来不肯领取足量的药碗),加上皖医的同学习惯把药碗偷偷藏起来供自己组使用,所以只要查房稍久,我从来就轮不到使用药碗。
这个时候,我会选择用一次性的药碗和镊子,换过药的同学都知道这个很不便于工作,所以其他所有人基本都会将自己用过的药碗、镊子之类用酒精随便擦一下,就给新的病人用,我上述提到的HIV阳性的患者,用在他身上的医疗器械自然会立即被隔离掉,但如果住进来一个阳性患者尚未被发现呢?何况科室里总住着六七个乙肝抗原阳性的患者,还有一两个梅毒阳性的病人,这个后果谁又可以承受呢?
周五那天,我要给病人拆线,可是没有消毒过的剪刀了,我还是等了几个小时直到下午新的剪刀送来,再给病人拆线,然后下班,那天其实我夜休。
但是,设身处地地想一下,会有多少人肯坚持用一次性的工具,会愿意为了等一把消毒的剪刀晚下班四个小时?
来五院的第一天,医务科的科长来宣讲(对于他是我们的学长这件事我真的万分遗憾),其中一部分的内容是临床上看到了什么不许写上微博、博客,以防损失医院的名誉,对于他过高估计他的影响力这件事我不想评价,但是这确实是最省力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我承认。
那么,对于最近东部某省的惨剧,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呢?
对于这一系列,我是遗憾的,同时,没有要求他人的立场。对于后者,同样遗憾。
骨科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