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项目中的一点沟通心得
本文为转载,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3d02200100wwrd.html
我们每天都在通过各种方式与人沟通,但是这些沟通是真正有效的吗?我们是否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被沟通障碍牵绊住了前进的脚步,沉浸在消极的工作情绪之中却还不自知呢?
以下是我在工作中总结的一些沟通心得,在此与大家分享。 项目中常见的沟通方式: 通过文档沟通:
优点:不受文字数量的限制,内容具体;便于查阅存档及日后的统一管理;适合描述功能多、业务复杂的 项目;适合跨部门协作的项目;
缺点:不容易建立统一标准;面向不同角色,阅读时不容易找到重点;费时;理解成本高,沟通效率低 通过邮件沟通:
优点: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便于查阅记录;方便为多人发送附件;比较正式,适合报告工作进度或通 报项目状况等
缺点:正文不适宜太长;传递信息不即时(有时容易被忽略或丢失);不清楚语言环境有时容易误读;不 利于处理争议或敏感问题 通过IM沟通:
优点:沟通方便;容易消除紧张情绪;截图、发送文件方便;可多人对话;适合相熟的同事之间沟通,畅 所欲言;适合解决争议不大的问题,
缺点:容易被忽略;一些复杂的问题很难描述清楚;容易误解;查询记录时不是很方便(里面可能夹杂了
不少无关内容);不利于解决争议;过于随意,不适合说重要且紧急的问题 通过电话沟通: 优点:即时、有效,沟通效率较高;适合解决紧急但不太重要的问题
缺点:不利于传达微妙的情感;特别复杂的问题仍不容易说清楚,有可能引起误会;不方便查看图片等 (可配合IM使用);不便查找记录 面对面沟通:
优点:真实、拉近距离(很多误会可由此解开);便于说明复杂问题;沟通效率高
缺点:无记录;沟通成本略高;多人沟通时效率可能较低;一旦陷入僵局回旋余地较小(面对面沟通时心 态一定要平和,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会议沟通:
优点:集思广益、开拓思路,更多角度了解他人的观点;适用于跨部门、协同解决问题、头脑风暴等
缺点:若方法不得当会导致效率极低(如果需要在会上做出决定,最好先提前一对一沟通,有备而来) 特点比较(世事无绝对,仅供参考):
适用环境(世事无绝对,仅供参考):
了解时间管理的人都知道,要优先处理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其次要处理好既重要又紧急的事情。因此在沟通中,要充分的重视文档、多人会议、面对面沟通、邮件等沟通方式。对于一个基层员工,要特别注意掌握面对面沟通和邮件沟通的方法。
总结:每种沟通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很难彻底舍弃其中的任何一种,在工作中应该根据情况选择适合的沟通方式。
比如说:在项目开始之前,可以通过多人会议进行头脑风暴征求大家的意见;策划中撰写需求文档;文档写完后先面对面给其他项目人员讲述一遍思路,之后再配合IM、电话等方式即时解决后续问题;制作原型的过程中可以随时请大家在IM上提意见;通过邮件定期监控项目进度和问题;发现项目成员有负面情绪了,赶紧面对面沟通一下,……
项目中常见的沟通问题: 中国人的性格比较含蓄,又怕伤和气。既不善于主动提问,也不善于表达内心想法。于是项目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1.
用文档代替正常沟通。
很少有PM发完文档,会快速跑过来给你讲一遍他的思路。这也是人之常情,人家都没问,干嘛自己要跑过去说呢。不过有文档的好处就是,别人看到不懂的地方会去问。
2. 用正常沟通代替文档
对于大型或复杂的项目,需要文档来解释说明,这是其他任何一种沟通方式也无法取代的。文档的缺失,不利于大家正确理解项目,也不利于发现问题。这样出来的结果很难令人满意。
3. 视觉或前端没看懂交互稿要表达的意思,或者是感到存在问题,却没有提出来。
作为交互设计师,我会尽量把交互稿做的精致些,配上详细的说明,但最后的结果总是不如预期理想。 4.
还有很多大家当初没发现的问题,制作完却成了大问题…… …… 面对这些问题,我也在不断的思考解决方法,目前想到的如下: 1.
作为PM,还是要尽量写需求文档。首先,需求文档对理清PM的思路非常有帮助,可以通过它发现自己还有哪些地方没考虑周全;另一方面,它是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靠简单的沟通不可能遍历到所有的用例和需求点;第三,文档可以帮助其他项目成员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而不是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交互设计师从一开始就参与到项目中,甚至是参与需求的确定,还要写需求文档吗?答案是肯定的。需求文档可以规范的把需求要点有序的整理起来,对后续提高项目效率非常有帮助。
2. PM不写需求文档怎么办? [...]
原文链接:http://xiaoqiang.me/?p=2196
我们每天都在通过各种方式与人沟通,但是这些沟通是真正有效的吗?我们是否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被沟通障碍牵绊住了前进的脚步,沉浸在消极的工作情绪之中却还不自知呢?
以下是我在工作中总结的一些沟通心得,在此与大家分享。 项目中常见的沟通方式: 通过文档沟通:
优点:不受文字数量的限制,内容具体;便于查阅存档及日后的统一管理;适合描述功能多、业务复杂的 项目;适合跨部门协作的项目;
缺点:不容易建立统一标准;面向不同角色,阅读时不容易找到重点;费时;理解成本高,沟通效率低 通过邮件沟通:
优点: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便于查阅记录;方便为多人发送附件;比较正式,适合报告工作进度或通 报项目状况等
缺点:正文不适宜太长;传递信息不即时(有时容易被忽略或丢失);不清楚语言环境有时容易误读;不 利于处理争议或敏感问题 通过IM沟通:
优点:沟通方便;容易消除紧张情绪;截图、发送文件方便;可多人对话;适合相熟的同事之间沟通,畅 所欲言;适合解决争议不大的问题,
缺点:容易被忽略;一些复杂的问题很难描述清楚;容易误解;查询记录时不是很方便(里面可能夹杂了
不少无关内容);不利于解决争议;过于随意,不适合说重要且紧急的问题 通过电话沟通: 优点:即时、有效,沟通效率较高;适合解决紧急但不太重要的问题
缺点:不利于传达微妙的情感;特别复杂的问题仍不容易说清楚,有可能引起误会;不方便查看图片等 (可配合IM使用);不便查找记录 面对面沟通:
优点:真实、拉近距离(很多误会可由此解开);便于说明复杂问题;沟通效率高
缺点:无记录;沟通成本略高;多人沟通时效率可能较低;一旦陷入僵局回旋余地较小(面对面沟通时心 态一定要平和,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会议沟通:
优点:集思广益、开拓思路,更多角度了解他人的观点;适用于跨部门、协同解决问题、头脑风暴等
缺点:若方法不得当会导致效率极低(如果需要在会上做出决定,最好先提前一对一沟通,有备而来) 特点比较(世事无绝对,仅供参考):
适用环境(世事无绝对,仅供参考):
了解时间管理的人都知道,要优先处理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其次要处理好既重要又紧急的事情。因此在沟通中,要充分的重视文档、多人会议、面对面沟通、邮件等沟通方式。对于一个基层员工,要特别注意掌握面对面沟通和邮件沟通的方法。
总结:每种沟通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很难彻底舍弃其中的任何一种,在工作中应该根据情况选择适合的沟通方式。
比如说:在项目开始之前,可以通过多人会议进行头脑风暴征求大家的意见;策划中撰写需求文档;文档写完后先面对面给其他项目人员讲述一遍思路,之后再配合IM、电话等方式即时解决后续问题;制作原型的过程中可以随时请大家在IM上提意见;通过邮件定期监控项目进度和问题;发现项目成员有负面情绪了,赶紧面对面沟通一下,……
项目中常见的沟通问题: 中国人的性格比较含蓄,又怕伤和气。既不善于主动提问,也不善于表达内心想法。于是项目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1.
用文档代替正常沟通。
很少有PM发完文档,会快速跑过来给你讲一遍他的思路。这也是人之常情,人家都没问,干嘛自己要跑过去说呢。不过有文档的好处就是,别人看到不懂的地方会去问。
2. 用正常沟通代替文档
对于大型或复杂的项目,需要文档来解释说明,这是其他任何一种沟通方式也无法取代的。文档的缺失,不利于大家正确理解项目,也不利于发现问题。这样出来的结果很难令人满意。
3. 视觉或前端没看懂交互稿要表达的意思,或者是感到存在问题,却没有提出来。
作为交互设计师,我会尽量把交互稿做的精致些,配上详细的说明,但最后的结果总是不如预期理想。 4.
还有很多大家当初没发现的问题,制作完却成了大问题…… …… 面对这些问题,我也在不断的思考解决方法,目前想到的如下: 1.
作为PM,还是要尽量写需求文档。首先,需求文档对理清PM的思路非常有帮助,可以通过它发现自己还有哪些地方没考虑周全;另一方面,它是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靠简单的沟通不可能遍历到所有的用例和需求点;第三,文档可以帮助其他项目成员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而不是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交互设计师从一开始就参与到项目中,甚至是参与需求的确定,还要写需求文档吗?答案是肯定的。需求文档可以规范的把需求要点有序的整理起来,对后续提高项目效率非常有帮助。
2. PM不写需求文档怎么办? [...]
原文链接:http://xiaoqiang.me/?p=2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