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之旅3-Yasser的民族尊严和巴以问题
我们在埃及时,正值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在打战。在国际上,双方也各自开展了自己的舆论战。
其实我对巴以问题,还是有个大致的了解的。
在911之后,我就对从未了解的伊 斯兰教充满了好奇。
那时候的我,和大多数国人一样,对开着飞机撞大楼的“人 弹”充满厌恶和恐惧,对伊斯 兰也充满误解。
我总认为,唆使人们把自己的身体当作武器去残害他人,是一种最恶劣的罪行。所以,我是把这种举动与当年的“神风特攻队”相提并论的。
但是,当有人问我,抗日的时候,与日寇共归于尽的中国人,是不是恐 怖分子?我愣住了。然后缓过神,说,这是不一样的!他问,有什么不同?我答,日本人侵略了中国!他问,那么以色列岂不是也侵略了巴勒斯坦?于是我又语塞。于是我又去翻书。
一看方才知晓,这两国之间的是非恩怨,真是说来话长。简单归纳一下吧!约公元前1025年,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了统一的希伯莱王国。公元前586年,东方新崛起的巴比伦王国占领犹太王国,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下令把数万名犹太人作为俘虏押回巴比伦,开始了犹太历史上的“巴比伦之囚”时代。这是犹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从而结束了犹太人巴勒斯坦立国的历史。
这段历史圣经中也有记载,也就是说,在三千年前,巴勒斯坦曾经建有犹太国。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犹太国亡国后,犹太人再也不曾建立过独立的国家。他们纷纷沦为奴隶、离开故土、散居到各地三千年之久。(这些散落到各国的犹太人在历史上以经商精明、广聚财富著称,与之齐名是他们智慧的头脑——如此小众的民族却出产了如许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音乐家、伟人,如:海涅、贝多芬、门德尔松、马克思、柴门霍夫、弗洛伊德、卓别林、毕加索、爱因斯坦、胡塞尔、费米、大卫·李嘉图、基辛格、洛克菲勒、斯皮尔博格、巴菲特……)
然后历史继续往前走……公元7世纪,出生在阿拉伯半岛的穆 罕默德创立了伊 斯 兰教,并统一了分散在阿拉伯半岛上的各民族和部落,后又建立了统一的阿拉伯帝国。公元637年,巴勒斯坦并入帝国后,其居民、宗教、文化逐渐阿拉伯化,形成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于是,1300多年来,巴勒斯坦人在此世世代代繁衍生息,成为这片土地的新主人。这,同样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战后,犹太人被希特勒杀得没剩几个,境遇之惨,简直无法言表,激起了各国无数人的同情(纳粹屠杀了 582万犹太人,使欧洲犹太人骤然减少了1/2,世界犹太人减少了1/3)。犹太人也普遍认识到,没有一个独立的国家,犹太人始终没有安全和归属可言。于是他们打算在世界范围找一个地方建立新的犹太国。因为圣经里曾说迦南(Canaan)(即现在的巴勒斯坦地方)是上帝允诺给犹太人的土地,即“应许之地”(在亚伯兰99岁时,耶和华又与他立约,令其子孙繁多,并赐迦南地为他们永久的基业《创世记》17:2-22)。所以多数犹太人打算在此地复国。
但是要建国,遇到的问题是——住在这里已经一千三百年的阿拉伯人咋办?但犹太人一旦下定了决心,就决定不计代价了。
一开始犹太人是用购买的方式获取土地,手段还算和平,但后来越来越多的犹太人纷涌而至,引起阿拉伯人的警惕和抵触情绪。两个民族矛盾开始激化,彼此开始使用暴力驱赶对方。这里我要说一句,我看到的史料是说双方都有不是,并没有谁比谁更好。要知道民众都是盲目而非理性的,他们不懂得克制,一经煽动和教唆,往往就像失火一样一发不可收拾(犹如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国时,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彼此都残害对方,死者数以百万计)。
但是始终犹太人总是更聪明一点,也懂得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持。犹太国的建立也多亏了希特勒的屠杀,帮助犹太人赢得了世界范围的同情。所以西方基本是支持犹太人的。几次国际仲裁也都偏袒犹太人,由此得罪了阿拉伯世界,最后发展到兵戎相见的境地。
战争的双方,是实力悬殊的对手:一个是小小的以色列,三面都是阿拉伯国家,一面是大海,当时人数区区数十万,从人数上来说,和整个阿拉伯国家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但是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都不败。阿拉伯国家毫无优势可言、颜面尽失。
于是以色列国,在隆隆炮声中、就此确立起来了。
虽然我们还是口口声声讲道义,但是在世界上,我们还是尊重的是强者。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破釜沉舟,顽强坚韧的以色列,通过五次战争,赢得了自己生存的空间,以及整个阿拉伯国家的仇恨,同时,还赢得了军事家和不少民众的尊敬。
撇开是非不谈,犹太人的确是很了不起的。
其实我是理解阿拉伯人的。如同我们当初憎恨日本人一样:小小的岛国,地小人少,我中国泱泱大国,打却是打不过,最后日本战败根本不是败在中国人手里,而是美国人手里!所以中国人至今无法释怀。同理,阿拉伯人输了五次,他们怎么会不痛恨?但是他们又无可奈何,他们会不憎恶?这个结,真的很难打得开!
从巴勒斯坦人的角度来说,以色列侵占了他们的家园,是侵略者;从以色列的角度来说,他们才是最初的土地的主人。在巴勒斯坦人来到这片土地之前,他们早就在此建国。圣经上都有明确记载。他们不过按照圣经的指示,重回到自己的家园。他们何错之有?
而且,他们还用武力捍卫了自己的国家。以色列人为这个新以色列国的建立,流过血,付出过生命。难道这个世界,不是胜者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吗?我们无法否认这一点。
所以,虽然搞清楚这个过程,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判断。
我不知道应该支持以色列还是巴勒斯坦。
现在以色列是用暴力镇压了巴勒斯坦人,手段是过分和过激的,是使用了没有必要的部分,但我想一个几乎被灭族的民族,思想和行为偏激,应该是可以理解的。时至今日,他们是生存环境依然是强敌环伺、后退无路、资源匮乏,可以说是一个输不起的国家。输就意味着亡国。所以他们根本没有退路、没有选择。
但是巴勒斯坦人民呢?如果一开始他们接受不平等条款(其实最差也会比现在的状况好很多),那么他们早就建国了。但是他们也宁折不弯,而且过分相信阿拉伯国家的团结性了(全世界穆斯林都是一个民族那只是一个理想,并非现实)、太乐观,于是五次惨败,一步步退到万劫不复的境地。
他们现在什么都没有了。一个处于绝望中的民族,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弱者的反抗往往是最惨烈的。他们拿自己的肉体作为武器,拿妇女和儿童作为人盾,他们杀害平民、因为他们的平民也是这么被杀害。以暴易暴、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大家都付出太多的沉重代价,流了太多的血,所以,土地之争逐渐成了死结,真不知道我是否可以活着看到问题解决的这天。
911其实也是巴以问题的延续。美国人支持以色列人这是众所周知的。阿拉伯人经常说美国是以色列人的代理人,巴以问题解决不了就是因为美国作梗。再加上美国人平了塔利班、杀了萨达姆,所以阿拉伯人憎恨美国人的情绪也如同以色列人一样强烈(当然宗教极端势力仇美还有很多原因,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不过我也想,阿拉伯国家的问题并不是美国所造成的。当然有一部分是,大多数不是。美国没那么大的能耐,不能把所有阿拉伯自身的问题都推到美国身上。如果有一天本拉登真的灭了美国,恐怕还有其他国家顶上美国的位置,或者,阿拉伯国家会发现自己的内部问题更多。
一个强敌,也是一个借口,有时候是必要的。可以避免内部矛盾,让群众把视线都转移到外部,从而不考虑自己的真实生存状况。把这种手法用得最纯熟的就是朝鲜。朝鲜政府总是渲染外部多么危险,韩国和美国每分钟都等着侵略朝鲜,于是朝鲜内部的饥荒和独裁就没有人会去注意了……而且朝鲜是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可见这种手法虽然恶劣,却依然有效。
Yasser是阿拉伯人,所以他绕不开巴以问题。
从红海回到开罗的路上,Yasser指着海那边,说,那是西奈半岛。是萨达特总统从以色列手里收回的。他是埃及最好的总统,也是第一个与以色列签合约的总统,他维护了埃及土地的完整和统一,也为此付出了生命。
我们在埃及期间,正值召开达沃斯论坛。在论坛上,以色列被允许发言三十分钟,以色列总理滔滔不绝地为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辩护;而论坛给予耳其总理只有十五分钟时间。土耳其总理要求多一点时间不果、愤而离席、返回国内。回到国内时,几万土耳其人去机场迎接他,他由此成为受人爱戴的民族英雄。此事在埃及期间,被Yasser提了几次。
他说,埃及是阿拉伯国家的一个最重要的国家,在巴勒斯坦这个问题上太软弱,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声音。
有团友说,你们政府这是对的,现在打不过就要韬光养晦,等实力强大之后再去一较短长。这才是明智的做法。
Yasser听罢连连摇头,这不是实力的问题,这是尊严的问题!吃饭重要,但尊严更重要!
他看着我们,很复杂的表情。我猜,多少有点不屑吧。中国毕竟是太现实的民族,因为我们不相信来世,我们要求的是现世的安稳与富足。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代价太大,我们不会去做。这点唯物主义的精神,在中国还是贯彻得很全面的。
但是Yasser的说法还是让我沉思了。精神这个东西,在中国是太奢侈了,中国人是穷怕了。又被以前的高调弄得反感了。但是精神和尊严真的不重要了吗?到底该怎么权衡才是恰当的呢?……当然我没有答案。
Yasser还在路上就以色列的关系阐述过自己的看法。
他说,从宗教上来说,穆斯林是可以娶犹太教徒的。我们可以通婚,没有矛盾。所以我们和以色列之间并不是宗教的冲突,而是土地的问题。如果中东战争一开始可以赶走以色列人的话,他们就应该离开。可惜没有成功。后来第二代以色列人出生在里、生活在这里,他们有权生存在这片土地上,没有理由让他们走。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都有生存的权利。如果以色列可以与阿拉伯人公平地分配土地,我们当然可以和以色列人和平相处。这不是问题。
他是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的,不象哈马斯根本就不承认以色列国家的存在(其实他们承不承认都无所谓,以色列早就被联合国和各阿拉伯国家承认了。巴勒斯坦都还没建国,哈马斯不过是一个民兵组织,不承认也不过是摆个姿势博极端势利支持而已)。他对以色列的态度,还算很务实的。
但后来Yasser又讲了一件事。曾经有一个台湾团请他做导游,是埃及+以色列的线路。台湾人愿意给他很高的薪水,让他跟到以色列去。他一口拒绝了,说,除非他的护照上盖的是巴勒斯坦国的签证,否则不会去以色列。他不会让自己的护照盖上以色列的签证。
Yasser说,如果他做了埃及总统,他会很忙,因为他会忙着和以色列打战。
谈着、恨着、无奈着,总是掂记着、经常提到、总是绕不过去……的以色列!这一言难尽的复杂的以色列情结!
其实我对巴以问题,还是有个大致的了解的。
在911之后,我就对从未了解的伊 斯兰教充满了好奇。
那时候的我,和大多数国人一样,对开着飞机撞大楼的“人 弹”充满厌恶和恐惧,对伊斯 兰也充满误解。
我总认为,唆使人们把自己的身体当作武器去残害他人,是一种最恶劣的罪行。所以,我是把这种举动与当年的“神风特攻队”相提并论的。
但是,当有人问我,抗日的时候,与日寇共归于尽的中国人,是不是恐 怖分子?我愣住了。然后缓过神,说,这是不一样的!他问,有什么不同?我答,日本人侵略了中国!他问,那么以色列岂不是也侵略了巴勒斯坦?于是我又语塞。于是我又去翻书。
一看方才知晓,这两国之间的是非恩怨,真是说来话长。简单归纳一下吧!约公元前1025年,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了统一的希伯莱王国。公元前586年,东方新崛起的巴比伦王国占领犹太王国,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下令把数万名犹太人作为俘虏押回巴比伦,开始了犹太历史上的“巴比伦之囚”时代。这是犹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从而结束了犹太人巴勒斯坦立国的历史。
这段历史圣经中也有记载,也就是说,在三千年前,巴勒斯坦曾经建有犹太国。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犹太国亡国后,犹太人再也不曾建立过独立的国家。他们纷纷沦为奴隶、离开故土、散居到各地三千年之久。(这些散落到各国的犹太人在历史上以经商精明、广聚财富著称,与之齐名是他们智慧的头脑——如此小众的民族却出产了如许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音乐家、伟人,如:海涅、贝多芬、门德尔松、马克思、柴门霍夫、弗洛伊德、卓别林、毕加索、爱因斯坦、胡塞尔、费米、大卫·李嘉图、基辛格、洛克菲勒、斯皮尔博格、巴菲特……)
然后历史继续往前走……公元7世纪,出生在阿拉伯半岛的穆 罕默德创立了伊 斯 兰教,并统一了分散在阿拉伯半岛上的各民族和部落,后又建立了统一的阿拉伯帝国。公元637年,巴勒斯坦并入帝国后,其居民、宗教、文化逐渐阿拉伯化,形成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于是,1300多年来,巴勒斯坦人在此世世代代繁衍生息,成为这片土地的新主人。这,同样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战后,犹太人被希特勒杀得没剩几个,境遇之惨,简直无法言表,激起了各国无数人的同情(纳粹屠杀了 582万犹太人,使欧洲犹太人骤然减少了1/2,世界犹太人减少了1/3)。犹太人也普遍认识到,没有一个独立的国家,犹太人始终没有安全和归属可言。于是他们打算在世界范围找一个地方建立新的犹太国。因为圣经里曾说迦南(Canaan)(即现在的巴勒斯坦地方)是上帝允诺给犹太人的土地,即“应许之地”(在亚伯兰99岁时,耶和华又与他立约,令其子孙繁多,并赐迦南地为他们永久的基业《创世记》17:2-22)。所以多数犹太人打算在此地复国。
但是要建国,遇到的问题是——住在这里已经一千三百年的阿拉伯人咋办?但犹太人一旦下定了决心,就决定不计代价了。
一开始犹太人是用购买的方式获取土地,手段还算和平,但后来越来越多的犹太人纷涌而至,引起阿拉伯人的警惕和抵触情绪。两个民族矛盾开始激化,彼此开始使用暴力驱赶对方。这里我要说一句,我看到的史料是说双方都有不是,并没有谁比谁更好。要知道民众都是盲目而非理性的,他们不懂得克制,一经煽动和教唆,往往就像失火一样一发不可收拾(犹如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国时,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彼此都残害对方,死者数以百万计)。
但是始终犹太人总是更聪明一点,也懂得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持。犹太国的建立也多亏了希特勒的屠杀,帮助犹太人赢得了世界范围的同情。所以西方基本是支持犹太人的。几次国际仲裁也都偏袒犹太人,由此得罪了阿拉伯世界,最后发展到兵戎相见的境地。
战争的双方,是实力悬殊的对手:一个是小小的以色列,三面都是阿拉伯国家,一面是大海,当时人数区区数十万,从人数上来说,和整个阿拉伯国家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但是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都不败。阿拉伯国家毫无优势可言、颜面尽失。
于是以色列国,在隆隆炮声中、就此确立起来了。
虽然我们还是口口声声讲道义,但是在世界上,我们还是尊重的是强者。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破釜沉舟,顽强坚韧的以色列,通过五次战争,赢得了自己生存的空间,以及整个阿拉伯国家的仇恨,同时,还赢得了军事家和不少民众的尊敬。
撇开是非不谈,犹太人的确是很了不起的。
其实我是理解阿拉伯人的。如同我们当初憎恨日本人一样:小小的岛国,地小人少,我中国泱泱大国,打却是打不过,最后日本战败根本不是败在中国人手里,而是美国人手里!所以中国人至今无法释怀。同理,阿拉伯人输了五次,他们怎么会不痛恨?但是他们又无可奈何,他们会不憎恶?这个结,真的很难打得开!
从巴勒斯坦人的角度来说,以色列侵占了他们的家园,是侵略者;从以色列的角度来说,他们才是最初的土地的主人。在巴勒斯坦人来到这片土地之前,他们早就在此建国。圣经上都有明确记载。他们不过按照圣经的指示,重回到自己的家园。他们何错之有?
而且,他们还用武力捍卫了自己的国家。以色列人为这个新以色列国的建立,流过血,付出过生命。难道这个世界,不是胜者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吗?我们无法否认这一点。
所以,虽然搞清楚这个过程,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判断。
我不知道应该支持以色列还是巴勒斯坦。
现在以色列是用暴力镇压了巴勒斯坦人,手段是过分和过激的,是使用了没有必要的部分,但我想一个几乎被灭族的民族,思想和行为偏激,应该是可以理解的。时至今日,他们是生存环境依然是强敌环伺、后退无路、资源匮乏,可以说是一个输不起的国家。输就意味着亡国。所以他们根本没有退路、没有选择。
但是巴勒斯坦人民呢?如果一开始他们接受不平等条款(其实最差也会比现在的状况好很多),那么他们早就建国了。但是他们也宁折不弯,而且过分相信阿拉伯国家的团结性了(全世界穆斯林都是一个民族那只是一个理想,并非现实)、太乐观,于是五次惨败,一步步退到万劫不复的境地。
他们现在什么都没有了。一个处于绝望中的民族,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弱者的反抗往往是最惨烈的。他们拿自己的肉体作为武器,拿妇女和儿童作为人盾,他们杀害平民、因为他们的平民也是这么被杀害。以暴易暴、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大家都付出太多的沉重代价,流了太多的血,所以,土地之争逐渐成了死结,真不知道我是否可以活着看到问题解决的这天。
911其实也是巴以问题的延续。美国人支持以色列人这是众所周知的。阿拉伯人经常说美国是以色列人的代理人,巴以问题解决不了就是因为美国作梗。再加上美国人平了塔利班、杀了萨达姆,所以阿拉伯人憎恨美国人的情绪也如同以色列人一样强烈(当然宗教极端势力仇美还有很多原因,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不过我也想,阿拉伯国家的问题并不是美国所造成的。当然有一部分是,大多数不是。美国没那么大的能耐,不能把所有阿拉伯自身的问题都推到美国身上。如果有一天本拉登真的灭了美国,恐怕还有其他国家顶上美国的位置,或者,阿拉伯国家会发现自己的内部问题更多。
一个强敌,也是一个借口,有时候是必要的。可以避免内部矛盾,让群众把视线都转移到外部,从而不考虑自己的真实生存状况。把这种手法用得最纯熟的就是朝鲜。朝鲜政府总是渲染外部多么危险,韩国和美国每分钟都等着侵略朝鲜,于是朝鲜内部的饥荒和独裁就没有人会去注意了……而且朝鲜是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可见这种手法虽然恶劣,却依然有效。
Yasser是阿拉伯人,所以他绕不开巴以问题。
从红海回到开罗的路上,Yasser指着海那边,说,那是西奈半岛。是萨达特总统从以色列手里收回的。他是埃及最好的总统,也是第一个与以色列签合约的总统,他维护了埃及土地的完整和统一,也为此付出了生命。
我们在埃及期间,正值召开达沃斯论坛。在论坛上,以色列被允许发言三十分钟,以色列总理滔滔不绝地为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辩护;而论坛给予耳其总理只有十五分钟时间。土耳其总理要求多一点时间不果、愤而离席、返回国内。回到国内时,几万土耳其人去机场迎接他,他由此成为受人爱戴的民族英雄。此事在埃及期间,被Yasser提了几次。
他说,埃及是阿拉伯国家的一个最重要的国家,在巴勒斯坦这个问题上太软弱,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声音。
有团友说,你们政府这是对的,现在打不过就要韬光养晦,等实力强大之后再去一较短长。这才是明智的做法。
Yasser听罢连连摇头,这不是实力的问题,这是尊严的问题!吃饭重要,但尊严更重要!
他看着我们,很复杂的表情。我猜,多少有点不屑吧。中国毕竟是太现实的民族,因为我们不相信来世,我们要求的是现世的安稳与富足。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代价太大,我们不会去做。这点唯物主义的精神,在中国还是贯彻得很全面的。
但是Yasser的说法还是让我沉思了。精神这个东西,在中国是太奢侈了,中国人是穷怕了。又被以前的高调弄得反感了。但是精神和尊严真的不重要了吗?到底该怎么权衡才是恰当的呢?……当然我没有答案。
Yasser还在路上就以色列的关系阐述过自己的看法。
他说,从宗教上来说,穆斯林是可以娶犹太教徒的。我们可以通婚,没有矛盾。所以我们和以色列之间并不是宗教的冲突,而是土地的问题。如果中东战争一开始可以赶走以色列人的话,他们就应该离开。可惜没有成功。后来第二代以色列人出生在里、生活在这里,他们有权生存在这片土地上,没有理由让他们走。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都有生存的权利。如果以色列可以与阿拉伯人公平地分配土地,我们当然可以和以色列人和平相处。这不是问题。
他是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的,不象哈马斯根本就不承认以色列国家的存在(其实他们承不承认都无所谓,以色列早就被联合国和各阿拉伯国家承认了。巴勒斯坦都还没建国,哈马斯不过是一个民兵组织,不承认也不过是摆个姿势博极端势利支持而已)。他对以色列的态度,还算很务实的。
但后来Yasser又讲了一件事。曾经有一个台湾团请他做导游,是埃及+以色列的线路。台湾人愿意给他很高的薪水,让他跟到以色列去。他一口拒绝了,说,除非他的护照上盖的是巴勒斯坦国的签证,否则不会去以色列。他不会让自己的护照盖上以色列的签证。
Yasser说,如果他做了埃及总统,他会很忙,因为他会忙着和以色列打战。
谈着、恨着、无奈着,总是掂记着、经常提到、总是绕不过去……的以色列!这一言难尽的复杂的以色列情结!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