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见之中——一位初中毕业的朋友自学建筑的曲折历程
最近因为南周的一篇报道,农村教育的话题热了起来。这让我想起了以前一位在ABBS认识的出生于农村,初中毕业就辍学外出打工,从家具作坊学徒做起,历经曲折自学建筑的故事。他的网名叫独见之中,我也看过他的作品,作为科班出身的人对他廉价苛求很容易,但能这么一路走来已经极不容易,令人感动。
他曾在ABBS上发过一篇评论文丘里的帖子被我加为精华,但那时我并不知道他的曲折历程。
2006年他开通新浪博客,写过连载《纪念自己22岁生日——六年拼搏!》,连载了二十多篇,我才详细了解了他的经历,大为感动。可惜,后来造访他的博客,发现他已经将以前的内容全都删掉了。询问他得到的回答是这几年的思考认为以前所写不够成熟,所以删掉。那是他刚刚从一家事务所做办事处的负责人位置上辞职。
以前讨厌百度,今天终于发现百度的好处,那么多年前的快照仍然保存着,虽然不完整,原来的二十多篇只能找到九篇,大约三分之一的内容吧,但已经极为难得了。希望那些质疑“考不上名校就不能出人头地吗”的朋友看看,如果在缺失了很多基础资源的前提下,奋斗到底有多么艰难。
他的新浪博客地址(目前只有去年的三篇博文,可以知道他的近况。)
纪念自己22岁生日——六年拼搏!(部分)
作者:独见之中
(A-C未找到)
D
老乡介绍的家具厂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么好,去了都没有发过工资,并且几乎是没有什么活可干,成天吃了睡睡了吃的那种,我是个闲不住的人,这样是肯定会走人的。
出来后,我暂时住在了刘双那,说到刘双,我认为是我到现在为止害得最惨的一个人。我不知道为什么在家具厂时那些善良的人我总是给予不了他们好的一面,相反总是带给他们厄运。刘双在一老乡那干得好好的活被我给拉到上司这来了,后来又被我害得在一个小的家具厂干活,结果是没挣什么钱还成天住在像狗窝一样的房间里,每次想到这我心里总不是滋味,觉得欠他的太多,但我从没有放弃去回报他们的想法。
我决定自己找家具厂,凡事不一定都那么顺利,但当你决定去做一件事并赋予实际行动时肯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这是我的总结,并认为是正确的。在找了大约十来天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去了一家板式家具厂,名曰富华家具厂。那天中午,我在外面电线杆和外墙上找着各种各样的招聘信息,正当为看到一则招油漆工的信息而得意洋洋的时候,突然从一辆停在大马路上的金杯车里传来了喊叫声:“电线杆边看信息的那小伙子,过来一下。”我很快反应过来同样也很快地走了过去。得知他便是富华家具厂的老板,通过一翻拷问便说要我去试试。
第二天我去了,一起试工的还有一小伙子,最后老板选择了我。这时候已经是零一年的八月份了,模糊的记忆只允许我用大概两字来形容这种不确定的日期。
富华家具厂是一个小型家具制作厂,我去了之后是喷漆,1200元/月,相比起在顺成龙来这个数字是显得多了很多。但后来却不是如此。
厂里有油工两个,木工二个,贴纸工二个,打磨工五个,送货的好像是三个,一个司机,一个看门的,还有一个厨子,老板是一对夫妻,东北人,这便是一个家具厂,对于这种家具厂来说根本不会过多地去考虑质量,有定单了便叫员工疯狂地干活,不管你有多累。在老板的眼里是能挣一分是一分,现实社会嘛!完全可以理解他。
我一开始非常高兴,终于可以在一个家具厂独立地负责喷漆了,虽然以前没有接触过贴纸的家具,但这行是非常容易打通的,会一种家具了,其它家具就不难做了。
就这样,每天做着同样的事情——喷漆,每天睡在一间大的集体宿舍里——通铺,每天睡觉前在床上听着收音机——在那温柔甜美的播音中悄悄睡去。每天吃着大锅饭——几乎每顿都是白菜什么的,可能老板是东北人的缘故吧!慢慢地也变麻木了,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因为这能显示出我的身份,一家家具厂的油漆负责人,总觉得自己的地位提高了,回想起来,才感到这种思想傻到佳了,甚至会佩服自己当时会有这种虚荣感。更傻的是我学习着每一个工资比我高的人的日常动作与说话语气,并且学得非常快也非常像。
我很少与左本锡通信,虽然在印象中好像是通过几次电话,但并没有过多地用心交流。
9.11事件发生的时候我正在听收音机,那时虽然没有听说过双子座与五角大楼,但当播放这则新闻时我都惊呆了,听完后立马告诉了宿舍的人,他们根本就不相信我,以为我在糊吹。最后我把收音机开大了声音,让他们亲耳听着从喇叭里传出来的恐怖声。
9月11以后,马上就是我的生日了,当天晚上我向老板娘支了点钱,自已在小卖部买了点猪头肉和花生米,拿了瓶啤酒,吃完后便睡觉了,这是我自己为自己过的第一次生日,当时觉得特满足。
这就是民工,非常容易满足的民工!
在这里我受了不少委屈,当时我17岁,并不是很懂得与人相处,况且是一个人,但所有员工并不会以年龄小来论事非,富华家具厂的员工大多数是非常自私势利的人。老板不在时便骂他,老板在了便骂同事的不是。我开始懂得分辨事非,开始懂得保护自己。这时我依然是那样的单纯。
麻木地我过到了年底,在这可以说生命几乎停滞了,整个人犹如幽灵一样地活着。没有精神可言。
我成为了厂里四个不回家的一个,也没有忙着问老板要工资,等大家走得都差不多了,老板把我到房间说是先给一千块过年,然后把我的工资算了出来,先前说好的1200元/月被他给取消了,也没有跟我说明理由,在钱上我并不是那种死抠的人,故没有吭声。况且我也有了走人的打算。抱着给多少就多少的态度听他说着一些不是人话的人话。我根本没有听进去他所说的一切。只知道他能给我的已经所剩无几了。
在过春节的那几天里,我做了一个改变我一辈子的决定,拿着身上仅有的1000块钱去学计算机,这是个伟大的决定,是我开始走思想化道路的开始。我去北大燕工计算机培训学校报了名,交了600元的学费,等于身上还剩下四百,倘若当时立即就能去读的话,那么之后也就没有那么悲惨的一幕幕了。可学校要正月十五过后才开学,我没有地方住,依然得住在富华家具厂里。
报名回厂后,写了封信给中学班主任,想第一时间告诉她我重返校园的消息。这是我第一次给班主任写完并寄出去的信。同样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写的时候我流下了眼泪,信纸上的泪迹依稀可见,这也是我写信时最激动的一次。我用各种话言来描绘那一刻所发生的一切。一时间变得不能自拔。
在回到厂里的那几天里,我想了许多方法试图要回属于自己的血汗钱,最后决定在他们面前说明自己的想法,封建思想在国人的脑子中没有彻底地除掉,特别是在那些见钱眼开、忘恩负义的人,倘若现在发生战争,我感肯定地说汉奸要比抗日战争时期的多上几倍,甚至几十倍。
回想起来,当时要是跟他们说谎,那么剩下的工资要回来简直太简单了,可我没有。我从没有后悔过自己跟他们说实话,因为这件事让我更加明白了大多数国人内心的丑陋与肮脏。我在他们面前急得哭了,是没有忍住,还是看淡了残酷的社会,那一刻的心情已经随风飘去,我也不希望长留于心中。
随后,我想到了法律,那时候对民工还不太重视,许多职能部门是能推的就推,现在每个月交那么多的税钱养着他们,可他们却从未帮我解决过什么。对于许多的职能部门我只能是抱着希望地观望,并不能有所期望。国人也不可能让平凡的人们有所期望。偶尔的感动只是星夜里的火花,他们虽然一时间点亮了世界,但不是持久的,也不可能持久。
我去了劳动局,他们给的答复是:你没有合同,去找工商局吧!现在的民工有合同的那便是稀有动物,劳动局找理由的方式倒是很特别,用“不可能”来赶你走。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找工商局,但我还是带着仅有的一丝希望去了,他们要求有证据,只要是能证明老板欠了钱就行,还特地跟我举了些例子:同事作证或录音什么的。他们的言语让我精神了许多,我细细琢磨他们说的每一句话,并赋予实际行动。回厂的路上买了部录音机,请没有回家的同事打了个证明。当天晚上,我把录音机放在裤腰带上去了老板的房间,又哭又闹地要了半天工资,其目的仅只是为了录音给工商局。闹完后老板要赶我走,第二天我把行李搬到了一个同事那里,带着证据去了工商局。工商局的人看了我的证据扔了句话:你这光录音连录像都没有怎么行。我看你还是上法院吧!这一刻我彻底跨了,我人变得软弱无力,趴倒在地,我又流下了眼泪,可能是那些日子里流泪过多致使现在想流都流不出来了。我不记得哭了多久,只知自己仍然傻乎乎地选择了法院。上诉书是一家咨询公司代写的,代写费30元,法院的繁琐让我放弃了一切。回到住处,我内心的不满使我打了110,当年的110我觉得形同虚设,可能会管有钱人或是命案,像我这种有关人生未来或是民工疾苦的事情是能不沾就不沾。以当年的口才我是不可能说动当时的警察。最近试了一下,真与口才有关。
这就是职能部门,我们用心血供着养着的职能部门,在现代职能等于无能,所以职能部门等于无能部门。
E
这时候,我只知道自己需要找个地方干活养活自己,学计算机暂时搁置在了一边,找寻的范围再次局限于家具厂,偶尔忆起这段往事,总能想到老舍笔下的祥子。
我总是不会过多地去选择,也许是还没有学会选择,每找到一个家具厂只要是让我去干,我便会毫不犹豫地答应,这样也使我找家具厂变得异常容易,加之本就有一门技术,很快,在富华家具厂的不远处,家具厂没有名字也没有展馆,到现在都不知道老板是靠什么接到的定单,不过我去了后大多时间是在帮着装修,什么刷漆刮腻子,装灯贴瓷砖均要干,在这的都是全才,我甚至做起了木工,干着活却拿不到工资,到后来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跟老板要老板又不给,最后连续一个星期每天吃半斤面。吃得每天晚上拉肚子,完了肚子一空又饿了,唯一能让自己得到点安慰的是每天能看上小说,与此同时偶尔也出去找找家具厂。
不久,我又找到了一个家具厂,一个同样没有名字的家具厂,不过不会没有饭吃,并且还拿到了工资,主要还是老板娘为人好,而且老板是个小说迷,家里的小说堆积如山,我在这看了无数的好作品,如果说我现在的写作水平能达到高中一年级,那么其功劳的大部分应该来自于在这段时间内所读的小说,当一个人的行为成为了习惯便很难有所改观了,我的这种零散书写习惯同样是在这段时间内养成的。
三个月后,我便离开去了北大燕工,这时挣的钱已经足够我几个月的开支,盼望已经的一步终于漫出去了。至此,我慢慢摆脱了纯体力劳动,人生崭新的序幕拉开了帷幕。
就在今年的十一,我又重返了曾经打过工的家具厂,由于奥运的缘故那些家具厂也相继搬出了北京市区。幸好还有好些家具厂还保留了原有的建筑,并且有许多依然在使用,只不过是换了一种功能而已。这样为我更清晰的回忆起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从家具厂回来后,我把当时的心情尽情地记录了下来:
时光渐渐将我的生命磨去,
留下的只是一丝丝回忆。
我努力寻找,寻找回忆的意义,
破烂的工蓬成为我记忆的伤疤。
我来了,久别的同伴,
为何听不到我的声音?
你们让我懂得追求,
我不再记恨当年的苦痛,
多么地希望从你们的身上找到我过去的身影。
回答我吧!纯洁的同伴!
我的记忆由你们组成。
看到一起生活过的地方,
再次想起彼此的微笑,
没有解开的矛盾就让它化成云烟,随风飘散吧!
看!那便是我们共同痛恨的“敌人”,
他的丑陋依然留在我的心中。
我知道,你们在远方静静地听我诉说,
请原谅我每一次的不辞而别,
从此,我不会再做出如此的举动。
摆脱“敌人”后,我找到了自己的灵魂,
在“胜利”的那一刻,
是多么地希望你们也能知道。
啊!伟大的母亲,您何时才能救出我那些可怜的同伴?
(F—K未找到)
L
应母亲的要求,过年之前她去密克罗看了一圈,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一定要去看,我更多地还是往好的方面想,关心之类的词语总是填实了我的心。但自己总有一种不被信任的感觉,事先我已经将密克罗的情况说给他们听了。看完后,他们也只是很冷淡地说了一句:也不怎么样呀!
突然有一天李勇打电话给我,说是要我请客吃饭,我傻乎乎地答应了,当时身上就一百多块钱,我们约好在复兴门见面,见面后他叫我去“黄蓉老妈”吃,我答应了,可没想到那么贵,一顿下来我身上的钱不够花,他垫了一些,我并没有觉得那里的东西好吃,大概是因为将自己血本都赔上了的缘故吧。桌上面谈的更多的是李勇,他总是夸自己有多么地牛,现在想想都好笑,原先在地下室的时候就老是呼攸,说是自己会看相,会算八字,把范小雨都搞晕了,吃完了出来,我身上没有一分钱了,李勇肯定知道我是没有钱的,于是给了我十块钱,十块钱,十一点多了,公交车是肯定没有了,打车?钱又不够,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徒步,我没有丝毫怨恨的走了一个多小时,那个时候能有一个人主动说想见见我或是想和我聚一下我便会感到很温暖,所以我没有拒绝请李勇。但回想起来还是觉得自己好傻!
好要面子让我活得好累。
过年没有回家,大多还是因为没多少钱,无聊的我又去了徐驰那,他们换了一个地下室,不过还是在复兴门,所有的道路依然是那么的熟悉。大年三十晚上,徐驰、邓天奇和我一起看了春节晚会,看完后又跑出地下室看烟花,在城市里就是这点好,放烟花的比较多,可以尽情地观赏,那是一个静与闹交加的夜晚,我们用比平常说话高出很多的声音交流着。但偶尔又会停好久才吭两声。即使我们在大年三十住的是地下室,吃的是小饭馆的饭。但那晚的夜色在我的脑海里占据的空间很大,在北京这么久从没有过辽阔的感觉,可那天晚上,我感觉到了,我静静地,一个人,想了很多,是看着夜空而想的。
那天的夜空是一件艺术大作,如同呆在北方去想南方春雨时节,那种微凉却又温暖、潮湿却又感觉不到衣服湿润,下过一场雨后搬把椅子坐在阳台上看着小说,偶尔也能从不远处的池塘里传来鸭子的声音,大地的绿色湿润着眼眶,天空慢慢挂起几朵红云,鼻子微微一动,清香消消飘进鼻孔,刺激着神经系统。这是南方宜人的季节。我印象中的北京,能和这种意境相媲美的也只有那天晚上了。
我一直住到初四才回密克罗,回去了也是没事干,天天在外面上网,一个人的日子有时候很充实,有时候却又很空虚。
M
春节过后不久,我便被调到分公司上班了,每天和面试我的主管坐着公交车去上班,然后又坐着公交车下班,延续了快一个月,自已也有不少的长进,我开始独立画图了,不再需要主管提示了。紧接着,赵红带着我做项目,他是公司的经理,学历也很低,但他很会做人,从没有同事说过他半点不是。他也总是在同事面前夸我。说我画图绝对没有问题了,还提示我可以试着去做做模型。
闭着眼睛想想自己还是瞒务实的那么一个人。我真听了赵红的建议动手去做了模型。做的东西是奥运主场馆其中的一个投标。但只是粘了一些便再也没有做过了。
我与左本锡的信件来往越来越频繁,刘文君也同样如此,几乎到了白天画图,晚上想着写信的地步,每次回信都是要先写好草稿,然后再照着草稿抄一遍工整的。所以很费时间。虽然心里面有些喜欢刘文君了,但我从没有在信件中提到过,至今也没有提过。
面试我的主管走了,从那以后我便再也没有见过他,我很感激他,是他给了我机会,同样是他在工作之余主动领着我去海淀国书城买英语书,他放手让我独立做了第一个项目,我的人生中他是不能缺的,即使我们并没有深厚的感情,甚至连他的名字都遗忘了。
N
工程部不断在招人,我刚去时只有六个人,过完年却就有十个人了,公司决定将面试我的主管的房间做为工程部的新宿舍,消息一出,让工程部的人团结了许多。果真没过多久便要搬到新的宿舍去了。
由于新的宿舍只有四个床位却要住五个人,所以必定会有两个人睡同一张床,我一开始没有选择,全是小高他们安排好的,可没想到把我和新来的小赵安排在了一起,我不同意,一个人呆在原来的宿舍里一动不动,小高他们来问我怎么回事,我的孩子气一下子就上来了:“我要一个人睡一张床,不然我就不搬。”大家看到此情景便都说可以,可我还是斗着气地站在原先的宿舍。小高把小贾叫来了,给我做了很久的思想工作,最终给我一个位置最好的床位给我。
这件事一直是我骂自己傻的有力证据,那个时候自己也算是出来二年多了,为什么还会做出这么傻的事情来?为此,现在我都怀疑自己的处事能力。
奥运模型做完的那一天,公司来了很多记者,很是佩服这帮记者,居然跑到这来了。公司的整个前院全被奥运模型占满了,看上去非常宏伟,接下来的是公司放长假,据不可靠的消息说放长假是因为这次奥运模型的收入非常可观,许多都以美元来计,而且没有底于五位数的。而长假对于我来说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天天不是去上网就是在床止睡觉,个人思想在那一段时间停滞了。
不久,北京迎来了非典,从公司的紧张情况看这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每天都有人负责消毒,各宿舍也得经常大扫除,公司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是对外的,一个是对内的,中间用消毒室隔开,老板杨锋站在了最前线,他与外界交往,这可看出他事业心是多么地重。但我总认为他活得比较累,每天四五个小时的睡眠,有时还不够我的一半。天天管东管西的。不过还是瞒佩服他的。听说北京的圣火暖气就是他扶持起来的。
我家人在非典刚刚席卷北京的时候就临阵逃脱了。自己逃脱不要紧,还经常唤我回去,我一直坚持自己的立场,四月份的时候,北京的非典达到了最高峰,据说死亡人数直线攀升,由于没有电视,也不能买报纸,所以很多消息只能是从老板的口里才能得知。等到五月初的时候,妈又一个劲地打电话,说是你再不回来就没你这个儿子,我无赖,只能说无赖。可以说这是家人至今为止最后一次在我的人生路程中干涉我,我受此次教育太过深刻了,以至于在后来他们的许多无理“命令”我都会以个人观点而反驳回去,他们也意识到了我不再是从前那个言听必从的没有理想没有抱负的无知青年,我也不再认为自己的父母说的话就是真理,更多的时候是我在说他们要好好看些书什么的,可这些话在他们那里只会视为玩笑,并不会过多地去理解知识的重要性。
(O未找到)
P
在家呆了三天,出于无聊,我决定上市里去找工作,这让许多亲威都叹言,说是我以后会有出息什么的。爱听好话是我的专长,但这些话我却不屑一顾,只是当作闲话听着而已。
在那时,我从没想过自己以后的路应该如何去走,只知道自己需要养活自己,也从没有想过自己将来会怎么样!从这次找工作很明显地看出自己当时的思想是多么细嫩。
不顾多日来自己的颠簸与过度劳累,我上了市区,没有任何头绪,第一想法便是直奔职业介绍所,面试两家单位后成交了,想来好笑,真没想到比北京的工作都要好找,这是我意料之外的,本打算在表姑家住上一阵子,如此看来是不必了。
这是一家装饰公司,出于对老板的同情公司的名字也就不写入我的回忆录里了,他姓文,与他打交道的人称他为文总,我去时只聘了一个前台。每日的工作是跟着文总的屁股后面走,表面很是风光,可衣兜里没几分钱,说得可怜一点,连买洗衣粉的钱都没有,从北京辛辛苦苦挣的一到家便全给亲威朋友了,最后还少了,这便是好要面子,试想当初我少给亲威一点也不必受那种罪。无赖之下我只好从公司拿洗衣粉回家,以缓解身上那种万里漂臭的气味,真没料到自己居然会有这种历史。
文总的公司是老婆投资开的,所以什么事情都得听老婆的,而老婆不仅是个相貌低下、不愿干活的主,而且总是想尽办法监督自己的员工是否偷了赖,在这种环境下,我又挑起了一负重担——做饭,这是我喜欢做的一件事,我打小就把做饭当作一大趣事,当初我幸好没有去学厨师,如此自己的生活肯定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当然所指的丰富也只是相对而已,相比前一年,现在要单调多了。
文总的儿子才读小学,这是文总老婆监视我们最有利的武器,小孩说话天真,经常会跑到办公室来说他妈叫他来看我们是不是在偷懒,我们时常会逗他开心,但偶尔也会吓哭他。
去了没多久,新来了一员工,大名:罗日葵,他是衡阳人,算是老乡,大专生却总是把大学两字挂在嘴边。刚来两天我们就混成一团,集体对付文总的老婆。
又过了没几天,又新来了一员工,已然忘记他的大名,但我觉得他还是瞒老实的一人。
公司是一个三层楼的商铺,一层是门店加库房,二层是办公,三层可视为夹层,设有厨房卫生间加餐厅。我和罗日葵在二层办公,前台与新来的同事在一层守店,二层时不时会有欢声笑语,一层却鸦雀无声。
这个时候的我,算是处于堕落时期,虽偶尔会翻翻书学学软件,但这只是做给别人看罢了,因为所看的东西我基本上都已经会了,我不知道自己当时怎么会这样,整个一幽灵。可又手足无措,回想一下也是,一个18岁的小伙子能让他有多大的理想?何况是一个认死理的人。
文总可能是闲得没有办法了,叫我们三个冒牌设计师去公司附近的一个小区摆摊位。事实上我们摆了好久也没有一个客户找上门来。估计这个时候文总肯定在想别的办法。
我经常会与 刘文君联系,让我失望的是她在非典时期没有回家。
就在这种百般无聊的日子里,我理解到了自己不属于空虚。
(Q-U未找到)
V
我被安排在了宿舍楼的二层,离食堂不远,去了不久便买了一双溜冰鞋,每晚在食堂来回地练,最终还是让我练会了。早上一出宿舍门便能看到成群结队的年青人,以女孩居多,听同事说那是富士康的。后来得知表妹也是在富士康工作,据说有二十多万的工人,好吓人。上班是没有人管的,因为我是去学习的,时间什么的都是由自己支配,不知道是不是人倔,在没有人管的时候,我反而很用功地学。不到一个月我就开始独立制作模具图了,可能是天生对三维感兴趣的缘故吧!同部门的同事都很惊奇,认为我学得特别快。但他们肯定没有想到半个月后我离开了他们。
同部门有一个女孩好像叫范雅芳,当时她在成考,我详细询问了一翻后决定自己也考个文凭,于是当天就托她帮我买书,这叫一个神速。
无聊时会去上网,偶尔也会遇到刘文君,但让自己很懊恼的是当时居然去见了两次网友!这仅只是无聊吗?第一次见特别地激动,她的网名叫“殇”,不知是如何在网上认识的,只知她是个懂得浪漫的人,在深圳郊区像她那种懂情趣的女孩可以说特别少。我们约好晚上七点在公园大门口见面,刚开始便跟她玩了个捉迷藏,我特地先进了大门,站在一个比较暗的却又能详细了解大门口情况的地方,然后打通了她的电话,果真有一个看上去挺清秀的女孩接了,她不停地问我在那,我只是回答要她往后看。当她看到我时原本激动的心情现在变得手都有些许颤抖。她向我走来,我不自然地转过身去往前走。可能她看到了我的表情,主动向我介绍着这个公园的详细情况,一直介绍,直至到了一网吧!我才打破话题去买了两瓶可乐,出来一起坐在草地上聊了起来。真怀疑自己当时有没有真正容入到那种情境。当初的思想怎可能享受得了。她推掉了饭局,依然和我聊着。无知的我开口说了句回家。她避开我的话说着其它的事。在我再次开口时她才表示挽留。最终我还是回宿舍了。这便是第一次见网友,现在想起此事依然乐此不疲。第二次在网上聊了没多久便就见面了。见面的理由没记错的话是因为离得近,走路不过十多分钟,地点是在肯德基,只不过这是我第一次去肯德基,看得出来对方也是第一次吃肯德基,当时的情景真是可笑至极。
无意中我投了两份简历,其中有一份投到了“王董国际”,没两天便接到了面试的通知。所有的心情本可以在当时的日记本里面详细了解的。只可惜,零四年的日记本丢了,使得我现在总是觉得身边少了什么。厚厚的一本,那是我多少个夜晚的心血。尽管在日记本上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可至今也没有着落。面试我的主管非常热情,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考核我顺利通过了,第一次画建筑图纸,居然大体上没有差错。
没过几天表妹打电话说是没钱花,我无知地给她送去了,当天唯一的收获便是接到了王董国际的上班通知(记忆中是中旬去面的试,二十五号通知的。),工资当初填的是三千五,实际上并没有给这么多。不过我也很知足了,一个初中毕业的且只有十九岁的农村小伙子可以很轻松地拿到工资,这其中大部分还是来自于自己的运气。
从表妹那里回来,我便开始做离开和兴的准备,与北京的吴工、罗经理说原因讲道理。然后搜集关于企业管理的资料。最后托部门秘书将自己整理及事先写好的一封信转交给公司的总裁,里面夹杂了自己走人的话语。之后便向部门主管说了此事,他当即给北京的经理打了电话。可能他也不知如何处理吧!放一边没有管了。想想自己,包吃包住,任由自己支配时间,发的工资也不算低,没有工作任务,一切只是学习。我却离开了,很多人不理解,就连自己也不知当初是如何想的。
公司并没有难为我,并得到了总裁的特批,当即结工资离职。这也达到了我的意愿,周五离的职,周一便就去王董国际上班了,周六日找房子搬了家。
和兴,他给我的是一个转折的前序,没有它,我不可能到深圳、进王董国际,也不可能认识能给我警钟的朋友。在这里我从为人处事、思想品德等等方面都有一个翻天腹地的变化,学会了在不必要争论时埋头做事,在别人说话时先听后评……至少我学会了很多,理解了很多,即使在后来做得并不是那么地完美,但,我已经学会了,理解了。
W
“对于一个事务所的敬仰促使我写这篇东西
遗忘的角色——回顾岁月的友情
王显麒、何承天——不为人知的名字
王董国际——问及它时专业人士甚至不知其为何物(我周围的同事与朋友几乎无一例外均是通过我介绍后才得以认识的)。
以王显麒、何承天等人为首的王董集团是拥有43年历史的建筑事务所,一切是那么平静,极少人知道事务所的存在,就连自己的网站上都写着不许转载。
比起那些新现代主义的建筑来,王董的东西更经得起推敲,我们可以不理睬那些不出众的作品,但一定不能不视他们的存在。
王董以住宅设计而走向世界,他们有很好的设计理念,比如:开门的方式、房间的舒适度、外立面的整齐……在不同环境下创造了相同理念的作品并能长期生存于作品所在地。
在王董的作品中很难甚至找不到一点“高技派”的影子,但又能紧跟时代的潮流,如同贝聿铭一样追求单一的建筑风格,或一个时代的建筑风格,不前卫但不乏时尚。
从新锦江大酒店打响的第一炮起,他注定会成为中国境内的一支先锋队武。他的名字很少出现在各媒体上,但他用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已的作风迎来了所有熟悉它的人的赞扬。世界建筑1998年的调查排名中王董国际是世界最大的住宅类建筑事务所(排名第一),大平洋圈地区规模最大的建筑事务所(排名第十五)……”
这是后来离开王董国际后在ABBS上对其做的评论,虽然现在有些许反对自己当初的想法,但这足以说明自己对于王董国际的“痴情”,就在今年九月份,我做出了再回王董国际的决定,当所有一切都谈妥当之后,却被一件很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给打断了,我唯一能说的是我们国人的素质依然有待提高。幸好自己做了二手准备,并没有让这件事耽搁自己的梦想。
上班的第一天,给我的感觉是非常地具有办公氛围,接到的任务是北京国贸三期的图纸,这个极具争议的项目在还没确定高度时却已经开始做施工图了,可当初包括高度等条件在内都是不确定的因素。接触此项目的一年半后才知立面是SOM做。
我开始坐公交上班、周六日逛超市、无聊时去上网、晚上开始失眠、累了喝咖啡、浓茶、渐渐接纳周杰伦的歌、甚至开始看国外大片、同步补习高中知识……我飞速变化,原来的同伴慢慢遗忘,直到自己知道掂量自己时才醒悟过来。
事实上在深圳王董只做了一个来月,可就是这一个来月却给主管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我被推荐到了北京,这时我已经慢慢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我有了一个个目标。开始接受理想在脑中定义。
四月份,告别了表姐表妹,告别了莲花山,告别了住一个月却好意思收两个月房租的房东。我,又回到了北京。我不想为了几百块而跟房东计较过多,让他自己内疚去吧,也许他认为这是占便宜,也许他这辈子也不会反省,甚至可能在背后骂我是傻子,可我对于房租只字没提。几百块我认清了从我身边路过的几个人,我想已经很值了。这便是价值观,我永远不认为这种行为是屈辱,是让步,是浪费。在走之前表妹也没有忘记跟我要点钱,这个社会是多么的现实,自从离开深圳以后,表妹从没有提还钱一事,也没有主动联系过我。我从愤怒到接受现实,无数个夜晚进行了无数次的心理挣扎。我不得不折服。
又一次上了火车,靠窗坐着,随着列车的前进,我的心慢慢归于平静,在深圳的几个月已经过去了,我所要想的是未来,是我有了奋斗目标的未来,列车加速了,一栋栋高楼从眼前恍过,慢慢地高楼越来越稀少,列车真的离开深圳了。我依然坐着,依然想着,没有任何人会注意我的眼神或是表情,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同时也在想像自己伟大之后是什么模样。我不再拿手机发短信,也不再因周围的人群而包裹自己,我自然了……夜晚来临了,我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思索,反而直至深夜,看着面前一张张熟睡的面孔,才恍然意识到自己所走的路线是京九线,车上大多是农民,此时看到他们,也让我回想起了自己的过去,一个个人生的镜头再次展现,就这样,在沉默的思索中我进入了梦乡。
醒来,第一感觉便是太阳直射在我的脸上,随后意识到已经不是早晨了。我洗涮了一翻,坐下又开始想了。直到列车驶入北京,我站起来,以示我又回来了。
杨彦喆与朱向山已经在出站口等我,见了面我们相互拥抱了一翻,一边聊着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事情一边朝打车的方向走去。车上我们依然聊着,车子在杨彦喆帮我租的房子附近停下了。我第一次享受到了朋友的帮助而带来的特大方便。我激动地请他们“大吃”了一顿。
X
五一过后,便去王董国际北京办上班了,工资相比深圳又要高一步台阶,且享受的是外企待遇,在外企上了保险公积金,当时填表时我红着脸写着初中两字。
我是单位最小的,北京办的同事处处都会让着我,并时常督促我学习,有些人甚至会主动借书给我看,现在想起来我都会为此感动万分,所以在出来后,我尽量隔段时间便去约那里的师傅们出来吃上一顿。现在,他们依然对我很不错。只是当时因自己得了点病而使得隔壁合作单位的一些打杂工白着眼看我,这也许就是素质吧!我也不能记恨他们,谁叫人家抓着把柄了呢!
我真正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位于北京CBD核心地段的“新城国际”。做的是二期施工图,从初步设计到施工图我全程跟了下来。这个项目对于我来说如鱼得水,但并不是我喜欢建筑的真正原因。
王董国际北京办的办公环境非常人性化,经理很少会过问工作的事情,但低下的员工却会非常自觉地完成,“和睦”是那里的代名词,公司经常聚餐,同事之间也时常互请,平时有说有笑,整个办公氛围相当不错。
环境好了时间也就会过得快些,一年的时间在我的记忆中相当短暂,留下可回忆的却不记其数。
由于收入的增加,我住上了北京的楼房,从地下室,到平房,再到楼房,这似乎成为许多北京打工者的阶梯训练。相继又买了自行车,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有规律。
每天早上急急忙忙地骑上二十多分钟的自行车上班,进入办公室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电脑,然后将聊天工具挂在网上,倒上一杯水,便开始了一天的自由工作,我开始接触论坛贴吧!并长驻于那种虚拟的交流空间,这大概与我当时的性格有关吧!那个时候人还非常内向,就连与同事说话有时都会脸红,我不能说半点假话,只要有这种意向脸便开始红了起来。中午一般情况下会在楼下的食堂解决吃的问题,不止是我,公司许多人都是如此,不过也有一部分时间是在外面的餐厅,如此,我在王董的一段时间里达到了个人体重的最高峰。营养好、干活少、脑子不用过多地想事情,这些大概就是原因吧!下班,骑上自行车,尽情享受钓鱼台边的宁静、长安街的喧闹,我喜欢上了下班骑自行车的感觉,特别是冬天,偶尔也会饶道和张工顺道回家。
张工,在专业上,他在学习之始给了我最初的目标,从他与其它同事的谈话中了解到,他是同济大学建筑学最早一批毕业的学生,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王董的高级建筑师。所做过的工程应该是数不胜数了。他,高大魁梧,性格上是属于典型的上海人,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上,我得到了他非常大的帮助与支持。
业余时间,发呆成了我业余时间的牺牲品,写日记使我每一个晚上过得都很充实,时常也会与杨彦喆小聚,那个时间,他的收入并不可观,我尽量不让他掏钱。偶尔也会有一些小插曲的出现,有一段时间我被一名姓黄的女人缠住了,她几次试图逼我出轨,幸好十足的自制能力将一切都摆平了,想想,如果当初真做了不该做的,现在不知是什么模样。
记忆中好像是十月份应盛荣的号召,我搬进了他租的一套两居室内,同时搬进去的还有一位原先住我对面的女孩,已经忘记了她的名字,只知大家住在一起二个来月吧就散了。原因可能是我太小气。
我会经常回忆过去,也会从过去所犯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来改变自己,事实上我改变了不少,可本质上在与异性相处时我没有改变,我依然没法接受那种好吃懒做或娇生惯养的“怨妇”。在任何时候想起与之类似的事情我都会做良久的总结或是反省,却从来没有找寻到合适的答案来配备自己,即使自己非常想要找一个能相互依存的异性朋友却没有找到的情况下,我依然不敢对自己的朋友开口,让其做介绍,在我的周围,做介绍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他们经常会主动问我,婉言拒绝似乎成了能保留朋友关系的唯一办法。因为,我怕,我怕与他们介绍的朋友性格不合,我怕失去他们。
他曾在ABBS上发过一篇评论文丘里的帖子被我加为精华,但那时我并不知道他的曲折历程。
2006年他开通新浪博客,写过连载《纪念自己22岁生日——六年拼搏!》,连载了二十多篇,我才详细了解了他的经历,大为感动。可惜,后来造访他的博客,发现他已经将以前的内容全都删掉了。询问他得到的回答是这几年的思考认为以前所写不够成熟,所以删掉。那是他刚刚从一家事务所做办事处的负责人位置上辞职。
以前讨厌百度,今天终于发现百度的好处,那么多年前的快照仍然保存着,虽然不完整,原来的二十多篇只能找到九篇,大约三分之一的内容吧,但已经极为难得了。希望那些质疑“考不上名校就不能出人头地吗”的朋友看看,如果在缺失了很多基础资源的前提下,奋斗到底有多么艰难。
他的新浪博客地址(目前只有去年的三篇博文,可以知道他的近况。)
纪念自己22岁生日——六年拼搏!(部分)
作者:独见之中
(A-C未找到)
D
老乡介绍的家具厂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么好,去了都没有发过工资,并且几乎是没有什么活可干,成天吃了睡睡了吃的那种,我是个闲不住的人,这样是肯定会走人的。
出来后,我暂时住在了刘双那,说到刘双,我认为是我到现在为止害得最惨的一个人。我不知道为什么在家具厂时那些善良的人我总是给予不了他们好的一面,相反总是带给他们厄运。刘双在一老乡那干得好好的活被我给拉到上司这来了,后来又被我害得在一个小的家具厂干活,结果是没挣什么钱还成天住在像狗窝一样的房间里,每次想到这我心里总不是滋味,觉得欠他的太多,但我从没有放弃去回报他们的想法。
我决定自己找家具厂,凡事不一定都那么顺利,但当你决定去做一件事并赋予实际行动时肯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这是我的总结,并认为是正确的。在找了大约十来天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去了一家板式家具厂,名曰富华家具厂。那天中午,我在外面电线杆和外墙上找着各种各样的招聘信息,正当为看到一则招油漆工的信息而得意洋洋的时候,突然从一辆停在大马路上的金杯车里传来了喊叫声:“电线杆边看信息的那小伙子,过来一下。”我很快反应过来同样也很快地走了过去。得知他便是富华家具厂的老板,通过一翻拷问便说要我去试试。
第二天我去了,一起试工的还有一小伙子,最后老板选择了我。这时候已经是零一年的八月份了,模糊的记忆只允许我用大概两字来形容这种不确定的日期。
富华家具厂是一个小型家具制作厂,我去了之后是喷漆,1200元/月,相比起在顺成龙来这个数字是显得多了很多。但后来却不是如此。
厂里有油工两个,木工二个,贴纸工二个,打磨工五个,送货的好像是三个,一个司机,一个看门的,还有一个厨子,老板是一对夫妻,东北人,这便是一个家具厂,对于这种家具厂来说根本不会过多地去考虑质量,有定单了便叫员工疯狂地干活,不管你有多累。在老板的眼里是能挣一分是一分,现实社会嘛!完全可以理解他。
我一开始非常高兴,终于可以在一个家具厂独立地负责喷漆了,虽然以前没有接触过贴纸的家具,但这行是非常容易打通的,会一种家具了,其它家具就不难做了。
就这样,每天做着同样的事情——喷漆,每天睡在一间大的集体宿舍里——通铺,每天睡觉前在床上听着收音机——在那温柔甜美的播音中悄悄睡去。每天吃着大锅饭——几乎每顿都是白菜什么的,可能老板是东北人的缘故吧!慢慢地也变麻木了,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因为这能显示出我的身份,一家家具厂的油漆负责人,总觉得自己的地位提高了,回想起来,才感到这种思想傻到佳了,甚至会佩服自己当时会有这种虚荣感。更傻的是我学习着每一个工资比我高的人的日常动作与说话语气,并且学得非常快也非常像。
我很少与左本锡通信,虽然在印象中好像是通过几次电话,但并没有过多地用心交流。
9.11事件发生的时候我正在听收音机,那时虽然没有听说过双子座与五角大楼,但当播放这则新闻时我都惊呆了,听完后立马告诉了宿舍的人,他们根本就不相信我,以为我在糊吹。最后我把收音机开大了声音,让他们亲耳听着从喇叭里传出来的恐怖声。
9月11以后,马上就是我的生日了,当天晚上我向老板娘支了点钱,自已在小卖部买了点猪头肉和花生米,拿了瓶啤酒,吃完后便睡觉了,这是我自己为自己过的第一次生日,当时觉得特满足。
这就是民工,非常容易满足的民工!
在这里我受了不少委屈,当时我17岁,并不是很懂得与人相处,况且是一个人,但所有员工并不会以年龄小来论事非,富华家具厂的员工大多数是非常自私势利的人。老板不在时便骂他,老板在了便骂同事的不是。我开始懂得分辨事非,开始懂得保护自己。这时我依然是那样的单纯。
麻木地我过到了年底,在这可以说生命几乎停滞了,整个人犹如幽灵一样地活着。没有精神可言。
我成为了厂里四个不回家的一个,也没有忙着问老板要工资,等大家走得都差不多了,老板把我到房间说是先给一千块过年,然后把我的工资算了出来,先前说好的1200元/月被他给取消了,也没有跟我说明理由,在钱上我并不是那种死抠的人,故没有吭声。况且我也有了走人的打算。抱着给多少就多少的态度听他说着一些不是人话的人话。我根本没有听进去他所说的一切。只知道他能给我的已经所剩无几了。
在过春节的那几天里,我做了一个改变我一辈子的决定,拿着身上仅有的1000块钱去学计算机,这是个伟大的决定,是我开始走思想化道路的开始。我去北大燕工计算机培训学校报了名,交了600元的学费,等于身上还剩下四百,倘若当时立即就能去读的话,那么之后也就没有那么悲惨的一幕幕了。可学校要正月十五过后才开学,我没有地方住,依然得住在富华家具厂里。
报名回厂后,写了封信给中学班主任,想第一时间告诉她我重返校园的消息。这是我第一次给班主任写完并寄出去的信。同样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写的时候我流下了眼泪,信纸上的泪迹依稀可见,这也是我写信时最激动的一次。我用各种话言来描绘那一刻所发生的一切。一时间变得不能自拔。
在回到厂里的那几天里,我想了许多方法试图要回属于自己的血汗钱,最后决定在他们面前说明自己的想法,封建思想在国人的脑子中没有彻底地除掉,特别是在那些见钱眼开、忘恩负义的人,倘若现在发生战争,我感肯定地说汉奸要比抗日战争时期的多上几倍,甚至几十倍。
回想起来,当时要是跟他们说谎,那么剩下的工资要回来简直太简单了,可我没有。我从没有后悔过自己跟他们说实话,因为这件事让我更加明白了大多数国人内心的丑陋与肮脏。我在他们面前急得哭了,是没有忍住,还是看淡了残酷的社会,那一刻的心情已经随风飘去,我也不希望长留于心中。
随后,我想到了法律,那时候对民工还不太重视,许多职能部门是能推的就推,现在每个月交那么多的税钱养着他们,可他们却从未帮我解决过什么。对于许多的职能部门我只能是抱着希望地观望,并不能有所期望。国人也不可能让平凡的人们有所期望。偶尔的感动只是星夜里的火花,他们虽然一时间点亮了世界,但不是持久的,也不可能持久。
我去了劳动局,他们给的答复是:你没有合同,去找工商局吧!现在的民工有合同的那便是稀有动物,劳动局找理由的方式倒是很特别,用“不可能”来赶你走。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找工商局,但我还是带着仅有的一丝希望去了,他们要求有证据,只要是能证明老板欠了钱就行,还特地跟我举了些例子:同事作证或录音什么的。他们的言语让我精神了许多,我细细琢磨他们说的每一句话,并赋予实际行动。回厂的路上买了部录音机,请没有回家的同事打了个证明。当天晚上,我把录音机放在裤腰带上去了老板的房间,又哭又闹地要了半天工资,其目的仅只是为了录音给工商局。闹完后老板要赶我走,第二天我把行李搬到了一个同事那里,带着证据去了工商局。工商局的人看了我的证据扔了句话:你这光录音连录像都没有怎么行。我看你还是上法院吧!这一刻我彻底跨了,我人变得软弱无力,趴倒在地,我又流下了眼泪,可能是那些日子里流泪过多致使现在想流都流不出来了。我不记得哭了多久,只知自己仍然傻乎乎地选择了法院。上诉书是一家咨询公司代写的,代写费30元,法院的繁琐让我放弃了一切。回到住处,我内心的不满使我打了110,当年的110我觉得形同虚设,可能会管有钱人或是命案,像我这种有关人生未来或是民工疾苦的事情是能不沾就不沾。以当年的口才我是不可能说动当时的警察。最近试了一下,真与口才有关。
这就是职能部门,我们用心血供着养着的职能部门,在现代职能等于无能,所以职能部门等于无能部门。
E
这时候,我只知道自己需要找个地方干活养活自己,学计算机暂时搁置在了一边,找寻的范围再次局限于家具厂,偶尔忆起这段往事,总能想到老舍笔下的祥子。
我总是不会过多地去选择,也许是还没有学会选择,每找到一个家具厂只要是让我去干,我便会毫不犹豫地答应,这样也使我找家具厂变得异常容易,加之本就有一门技术,很快,在富华家具厂的不远处,家具厂没有名字也没有展馆,到现在都不知道老板是靠什么接到的定单,不过我去了后大多时间是在帮着装修,什么刷漆刮腻子,装灯贴瓷砖均要干,在这的都是全才,我甚至做起了木工,干着活却拿不到工资,到后来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跟老板要老板又不给,最后连续一个星期每天吃半斤面。吃得每天晚上拉肚子,完了肚子一空又饿了,唯一能让自己得到点安慰的是每天能看上小说,与此同时偶尔也出去找找家具厂。
不久,我又找到了一个家具厂,一个同样没有名字的家具厂,不过不会没有饭吃,并且还拿到了工资,主要还是老板娘为人好,而且老板是个小说迷,家里的小说堆积如山,我在这看了无数的好作品,如果说我现在的写作水平能达到高中一年级,那么其功劳的大部分应该来自于在这段时间内所读的小说,当一个人的行为成为了习惯便很难有所改观了,我的这种零散书写习惯同样是在这段时间内养成的。
三个月后,我便离开去了北大燕工,这时挣的钱已经足够我几个月的开支,盼望已经的一步终于漫出去了。至此,我慢慢摆脱了纯体力劳动,人生崭新的序幕拉开了帷幕。
就在今年的十一,我又重返了曾经打过工的家具厂,由于奥运的缘故那些家具厂也相继搬出了北京市区。幸好还有好些家具厂还保留了原有的建筑,并且有许多依然在使用,只不过是换了一种功能而已。这样为我更清晰的回忆起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从家具厂回来后,我把当时的心情尽情地记录了下来:
时光渐渐将我的生命磨去,
留下的只是一丝丝回忆。
我努力寻找,寻找回忆的意义,
破烂的工蓬成为我记忆的伤疤。
我来了,久别的同伴,
为何听不到我的声音?
你们让我懂得追求,
我不再记恨当年的苦痛,
多么地希望从你们的身上找到我过去的身影。
回答我吧!纯洁的同伴!
我的记忆由你们组成。
看到一起生活过的地方,
再次想起彼此的微笑,
没有解开的矛盾就让它化成云烟,随风飘散吧!
看!那便是我们共同痛恨的“敌人”,
他的丑陋依然留在我的心中。
我知道,你们在远方静静地听我诉说,
请原谅我每一次的不辞而别,
从此,我不会再做出如此的举动。
摆脱“敌人”后,我找到了自己的灵魂,
在“胜利”的那一刻,
是多么地希望你们也能知道。
啊!伟大的母亲,您何时才能救出我那些可怜的同伴?
(F—K未找到)
L
应母亲的要求,过年之前她去密克罗看了一圈,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一定要去看,我更多地还是往好的方面想,关心之类的词语总是填实了我的心。但自己总有一种不被信任的感觉,事先我已经将密克罗的情况说给他们听了。看完后,他们也只是很冷淡地说了一句:也不怎么样呀!
突然有一天李勇打电话给我,说是要我请客吃饭,我傻乎乎地答应了,当时身上就一百多块钱,我们约好在复兴门见面,见面后他叫我去“黄蓉老妈”吃,我答应了,可没想到那么贵,一顿下来我身上的钱不够花,他垫了一些,我并没有觉得那里的东西好吃,大概是因为将自己血本都赔上了的缘故吧。桌上面谈的更多的是李勇,他总是夸自己有多么地牛,现在想想都好笑,原先在地下室的时候就老是呼攸,说是自己会看相,会算八字,把范小雨都搞晕了,吃完了出来,我身上没有一分钱了,李勇肯定知道我是没有钱的,于是给了我十块钱,十块钱,十一点多了,公交车是肯定没有了,打车?钱又不够,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徒步,我没有丝毫怨恨的走了一个多小时,那个时候能有一个人主动说想见见我或是想和我聚一下我便会感到很温暖,所以我没有拒绝请李勇。但回想起来还是觉得自己好傻!
好要面子让我活得好累。
过年没有回家,大多还是因为没多少钱,无聊的我又去了徐驰那,他们换了一个地下室,不过还是在复兴门,所有的道路依然是那么的熟悉。大年三十晚上,徐驰、邓天奇和我一起看了春节晚会,看完后又跑出地下室看烟花,在城市里就是这点好,放烟花的比较多,可以尽情地观赏,那是一个静与闹交加的夜晚,我们用比平常说话高出很多的声音交流着。但偶尔又会停好久才吭两声。即使我们在大年三十住的是地下室,吃的是小饭馆的饭。但那晚的夜色在我的脑海里占据的空间很大,在北京这么久从没有过辽阔的感觉,可那天晚上,我感觉到了,我静静地,一个人,想了很多,是看着夜空而想的。
那天的夜空是一件艺术大作,如同呆在北方去想南方春雨时节,那种微凉却又温暖、潮湿却又感觉不到衣服湿润,下过一场雨后搬把椅子坐在阳台上看着小说,偶尔也能从不远处的池塘里传来鸭子的声音,大地的绿色湿润着眼眶,天空慢慢挂起几朵红云,鼻子微微一动,清香消消飘进鼻孔,刺激着神经系统。这是南方宜人的季节。我印象中的北京,能和这种意境相媲美的也只有那天晚上了。
我一直住到初四才回密克罗,回去了也是没事干,天天在外面上网,一个人的日子有时候很充实,有时候却又很空虚。
M
春节过后不久,我便被调到分公司上班了,每天和面试我的主管坐着公交车去上班,然后又坐着公交车下班,延续了快一个月,自已也有不少的长进,我开始独立画图了,不再需要主管提示了。紧接着,赵红带着我做项目,他是公司的经理,学历也很低,但他很会做人,从没有同事说过他半点不是。他也总是在同事面前夸我。说我画图绝对没有问题了,还提示我可以试着去做做模型。
闭着眼睛想想自己还是瞒务实的那么一个人。我真听了赵红的建议动手去做了模型。做的东西是奥运主场馆其中的一个投标。但只是粘了一些便再也没有做过了。
我与左本锡的信件来往越来越频繁,刘文君也同样如此,几乎到了白天画图,晚上想着写信的地步,每次回信都是要先写好草稿,然后再照着草稿抄一遍工整的。所以很费时间。虽然心里面有些喜欢刘文君了,但我从没有在信件中提到过,至今也没有提过。
面试我的主管走了,从那以后我便再也没有见过他,我很感激他,是他给了我机会,同样是他在工作之余主动领着我去海淀国书城买英语书,他放手让我独立做了第一个项目,我的人生中他是不能缺的,即使我们并没有深厚的感情,甚至连他的名字都遗忘了。
N
工程部不断在招人,我刚去时只有六个人,过完年却就有十个人了,公司决定将面试我的主管的房间做为工程部的新宿舍,消息一出,让工程部的人团结了许多。果真没过多久便要搬到新的宿舍去了。
由于新的宿舍只有四个床位却要住五个人,所以必定会有两个人睡同一张床,我一开始没有选择,全是小高他们安排好的,可没想到把我和新来的小赵安排在了一起,我不同意,一个人呆在原来的宿舍里一动不动,小高他们来问我怎么回事,我的孩子气一下子就上来了:“我要一个人睡一张床,不然我就不搬。”大家看到此情景便都说可以,可我还是斗着气地站在原先的宿舍。小高把小贾叫来了,给我做了很久的思想工作,最终给我一个位置最好的床位给我。
这件事一直是我骂自己傻的有力证据,那个时候自己也算是出来二年多了,为什么还会做出这么傻的事情来?为此,现在我都怀疑自己的处事能力。
奥运模型做完的那一天,公司来了很多记者,很是佩服这帮记者,居然跑到这来了。公司的整个前院全被奥运模型占满了,看上去非常宏伟,接下来的是公司放长假,据不可靠的消息说放长假是因为这次奥运模型的收入非常可观,许多都以美元来计,而且没有底于五位数的。而长假对于我来说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天天不是去上网就是在床止睡觉,个人思想在那一段时间停滞了。
不久,北京迎来了非典,从公司的紧张情况看这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每天都有人负责消毒,各宿舍也得经常大扫除,公司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是对外的,一个是对内的,中间用消毒室隔开,老板杨锋站在了最前线,他与外界交往,这可看出他事业心是多么地重。但我总认为他活得比较累,每天四五个小时的睡眠,有时还不够我的一半。天天管东管西的。不过还是瞒佩服他的。听说北京的圣火暖气就是他扶持起来的。
我家人在非典刚刚席卷北京的时候就临阵逃脱了。自己逃脱不要紧,还经常唤我回去,我一直坚持自己的立场,四月份的时候,北京的非典达到了最高峰,据说死亡人数直线攀升,由于没有电视,也不能买报纸,所以很多消息只能是从老板的口里才能得知。等到五月初的时候,妈又一个劲地打电话,说是你再不回来就没你这个儿子,我无赖,只能说无赖。可以说这是家人至今为止最后一次在我的人生路程中干涉我,我受此次教育太过深刻了,以至于在后来他们的许多无理“命令”我都会以个人观点而反驳回去,他们也意识到了我不再是从前那个言听必从的没有理想没有抱负的无知青年,我也不再认为自己的父母说的话就是真理,更多的时候是我在说他们要好好看些书什么的,可这些话在他们那里只会视为玩笑,并不会过多地去理解知识的重要性。
(O未找到)
P
在家呆了三天,出于无聊,我决定上市里去找工作,这让许多亲威都叹言,说是我以后会有出息什么的。爱听好话是我的专长,但这些话我却不屑一顾,只是当作闲话听着而已。
在那时,我从没想过自己以后的路应该如何去走,只知道自己需要养活自己,也从没有想过自己将来会怎么样!从这次找工作很明显地看出自己当时的思想是多么细嫩。
不顾多日来自己的颠簸与过度劳累,我上了市区,没有任何头绪,第一想法便是直奔职业介绍所,面试两家单位后成交了,想来好笑,真没想到比北京的工作都要好找,这是我意料之外的,本打算在表姑家住上一阵子,如此看来是不必了。
这是一家装饰公司,出于对老板的同情公司的名字也就不写入我的回忆录里了,他姓文,与他打交道的人称他为文总,我去时只聘了一个前台。每日的工作是跟着文总的屁股后面走,表面很是风光,可衣兜里没几分钱,说得可怜一点,连买洗衣粉的钱都没有,从北京辛辛苦苦挣的一到家便全给亲威朋友了,最后还少了,这便是好要面子,试想当初我少给亲威一点也不必受那种罪。无赖之下我只好从公司拿洗衣粉回家,以缓解身上那种万里漂臭的气味,真没料到自己居然会有这种历史。
文总的公司是老婆投资开的,所以什么事情都得听老婆的,而老婆不仅是个相貌低下、不愿干活的主,而且总是想尽办法监督自己的员工是否偷了赖,在这种环境下,我又挑起了一负重担——做饭,这是我喜欢做的一件事,我打小就把做饭当作一大趣事,当初我幸好没有去学厨师,如此自己的生活肯定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当然所指的丰富也只是相对而已,相比前一年,现在要单调多了。
文总的儿子才读小学,这是文总老婆监视我们最有利的武器,小孩说话天真,经常会跑到办公室来说他妈叫他来看我们是不是在偷懒,我们时常会逗他开心,但偶尔也会吓哭他。
去了没多久,新来了一员工,大名:罗日葵,他是衡阳人,算是老乡,大专生却总是把大学两字挂在嘴边。刚来两天我们就混成一团,集体对付文总的老婆。
又过了没几天,又新来了一员工,已然忘记他的大名,但我觉得他还是瞒老实的一人。
公司是一个三层楼的商铺,一层是门店加库房,二层是办公,三层可视为夹层,设有厨房卫生间加餐厅。我和罗日葵在二层办公,前台与新来的同事在一层守店,二层时不时会有欢声笑语,一层却鸦雀无声。
这个时候的我,算是处于堕落时期,虽偶尔会翻翻书学学软件,但这只是做给别人看罢了,因为所看的东西我基本上都已经会了,我不知道自己当时怎么会这样,整个一幽灵。可又手足无措,回想一下也是,一个18岁的小伙子能让他有多大的理想?何况是一个认死理的人。
文总可能是闲得没有办法了,叫我们三个冒牌设计师去公司附近的一个小区摆摊位。事实上我们摆了好久也没有一个客户找上门来。估计这个时候文总肯定在想别的办法。
我经常会与 刘文君联系,让我失望的是她在非典时期没有回家。
就在这种百般无聊的日子里,我理解到了自己不属于空虚。
(Q-U未找到)
V
我被安排在了宿舍楼的二层,离食堂不远,去了不久便买了一双溜冰鞋,每晚在食堂来回地练,最终还是让我练会了。早上一出宿舍门便能看到成群结队的年青人,以女孩居多,听同事说那是富士康的。后来得知表妹也是在富士康工作,据说有二十多万的工人,好吓人。上班是没有人管的,因为我是去学习的,时间什么的都是由自己支配,不知道是不是人倔,在没有人管的时候,我反而很用功地学。不到一个月我就开始独立制作模具图了,可能是天生对三维感兴趣的缘故吧!同部门的同事都很惊奇,认为我学得特别快。但他们肯定没有想到半个月后我离开了他们。
同部门有一个女孩好像叫范雅芳,当时她在成考,我详细询问了一翻后决定自己也考个文凭,于是当天就托她帮我买书,这叫一个神速。
无聊时会去上网,偶尔也会遇到刘文君,但让自己很懊恼的是当时居然去见了两次网友!这仅只是无聊吗?第一次见特别地激动,她的网名叫“殇”,不知是如何在网上认识的,只知她是个懂得浪漫的人,在深圳郊区像她那种懂情趣的女孩可以说特别少。我们约好晚上七点在公园大门口见面,刚开始便跟她玩了个捉迷藏,我特地先进了大门,站在一个比较暗的却又能详细了解大门口情况的地方,然后打通了她的电话,果真有一个看上去挺清秀的女孩接了,她不停地问我在那,我只是回答要她往后看。当她看到我时原本激动的心情现在变得手都有些许颤抖。她向我走来,我不自然地转过身去往前走。可能她看到了我的表情,主动向我介绍着这个公园的详细情况,一直介绍,直至到了一网吧!我才打破话题去买了两瓶可乐,出来一起坐在草地上聊了起来。真怀疑自己当时有没有真正容入到那种情境。当初的思想怎可能享受得了。她推掉了饭局,依然和我聊着。无知的我开口说了句回家。她避开我的话说着其它的事。在我再次开口时她才表示挽留。最终我还是回宿舍了。这便是第一次见网友,现在想起此事依然乐此不疲。第二次在网上聊了没多久便就见面了。见面的理由没记错的话是因为离得近,走路不过十多分钟,地点是在肯德基,只不过这是我第一次去肯德基,看得出来对方也是第一次吃肯德基,当时的情景真是可笑至极。
无意中我投了两份简历,其中有一份投到了“王董国际”,没两天便接到了面试的通知。所有的心情本可以在当时的日记本里面详细了解的。只可惜,零四年的日记本丢了,使得我现在总是觉得身边少了什么。厚厚的一本,那是我多少个夜晚的心血。尽管在日记本上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可至今也没有着落。面试我的主管非常热情,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考核我顺利通过了,第一次画建筑图纸,居然大体上没有差错。
没过几天表妹打电话说是没钱花,我无知地给她送去了,当天唯一的收获便是接到了王董国际的上班通知(记忆中是中旬去面的试,二十五号通知的。),工资当初填的是三千五,实际上并没有给这么多。不过我也很知足了,一个初中毕业的且只有十九岁的农村小伙子可以很轻松地拿到工资,这其中大部分还是来自于自己的运气。
从表妹那里回来,我便开始做离开和兴的准备,与北京的吴工、罗经理说原因讲道理。然后搜集关于企业管理的资料。最后托部门秘书将自己整理及事先写好的一封信转交给公司的总裁,里面夹杂了自己走人的话语。之后便向部门主管说了此事,他当即给北京的经理打了电话。可能他也不知如何处理吧!放一边没有管了。想想自己,包吃包住,任由自己支配时间,发的工资也不算低,没有工作任务,一切只是学习。我却离开了,很多人不理解,就连自己也不知当初是如何想的。
公司并没有难为我,并得到了总裁的特批,当即结工资离职。这也达到了我的意愿,周五离的职,周一便就去王董国际上班了,周六日找房子搬了家。
和兴,他给我的是一个转折的前序,没有它,我不可能到深圳、进王董国际,也不可能认识能给我警钟的朋友。在这里我从为人处事、思想品德等等方面都有一个翻天腹地的变化,学会了在不必要争论时埋头做事,在别人说话时先听后评……至少我学会了很多,理解了很多,即使在后来做得并不是那么地完美,但,我已经学会了,理解了。
W
“对于一个事务所的敬仰促使我写这篇东西
遗忘的角色——回顾岁月的友情
王显麒、何承天——不为人知的名字
王董国际——问及它时专业人士甚至不知其为何物(我周围的同事与朋友几乎无一例外均是通过我介绍后才得以认识的)。
以王显麒、何承天等人为首的王董集团是拥有43年历史的建筑事务所,一切是那么平静,极少人知道事务所的存在,就连自己的网站上都写着不许转载。
比起那些新现代主义的建筑来,王董的东西更经得起推敲,我们可以不理睬那些不出众的作品,但一定不能不视他们的存在。
王董以住宅设计而走向世界,他们有很好的设计理念,比如:开门的方式、房间的舒适度、外立面的整齐……在不同环境下创造了相同理念的作品并能长期生存于作品所在地。
在王董的作品中很难甚至找不到一点“高技派”的影子,但又能紧跟时代的潮流,如同贝聿铭一样追求单一的建筑风格,或一个时代的建筑风格,不前卫但不乏时尚。
从新锦江大酒店打响的第一炮起,他注定会成为中国境内的一支先锋队武。他的名字很少出现在各媒体上,但他用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已的作风迎来了所有熟悉它的人的赞扬。世界建筑1998年的调查排名中王董国际是世界最大的住宅类建筑事务所(排名第一),大平洋圈地区规模最大的建筑事务所(排名第十五)……”
这是后来离开王董国际后在ABBS上对其做的评论,虽然现在有些许反对自己当初的想法,但这足以说明自己对于王董国际的“痴情”,就在今年九月份,我做出了再回王董国际的决定,当所有一切都谈妥当之后,却被一件很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给打断了,我唯一能说的是我们国人的素质依然有待提高。幸好自己做了二手准备,并没有让这件事耽搁自己的梦想。
上班的第一天,给我的感觉是非常地具有办公氛围,接到的任务是北京国贸三期的图纸,这个极具争议的项目在还没确定高度时却已经开始做施工图了,可当初包括高度等条件在内都是不确定的因素。接触此项目的一年半后才知立面是SOM做。
我开始坐公交上班、周六日逛超市、无聊时去上网、晚上开始失眠、累了喝咖啡、浓茶、渐渐接纳周杰伦的歌、甚至开始看国外大片、同步补习高中知识……我飞速变化,原来的同伴慢慢遗忘,直到自己知道掂量自己时才醒悟过来。
事实上在深圳王董只做了一个来月,可就是这一个来月却给主管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我被推荐到了北京,这时我已经慢慢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我有了一个个目标。开始接受理想在脑中定义。
四月份,告别了表姐表妹,告别了莲花山,告别了住一个月却好意思收两个月房租的房东。我,又回到了北京。我不想为了几百块而跟房东计较过多,让他自己内疚去吧,也许他认为这是占便宜,也许他这辈子也不会反省,甚至可能在背后骂我是傻子,可我对于房租只字没提。几百块我认清了从我身边路过的几个人,我想已经很值了。这便是价值观,我永远不认为这种行为是屈辱,是让步,是浪费。在走之前表妹也没有忘记跟我要点钱,这个社会是多么的现实,自从离开深圳以后,表妹从没有提还钱一事,也没有主动联系过我。我从愤怒到接受现实,无数个夜晚进行了无数次的心理挣扎。我不得不折服。
又一次上了火车,靠窗坐着,随着列车的前进,我的心慢慢归于平静,在深圳的几个月已经过去了,我所要想的是未来,是我有了奋斗目标的未来,列车加速了,一栋栋高楼从眼前恍过,慢慢地高楼越来越稀少,列车真的离开深圳了。我依然坐着,依然想着,没有任何人会注意我的眼神或是表情,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同时也在想像自己伟大之后是什么模样。我不再拿手机发短信,也不再因周围的人群而包裹自己,我自然了……夜晚来临了,我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思索,反而直至深夜,看着面前一张张熟睡的面孔,才恍然意识到自己所走的路线是京九线,车上大多是农民,此时看到他们,也让我回想起了自己的过去,一个个人生的镜头再次展现,就这样,在沉默的思索中我进入了梦乡。
醒来,第一感觉便是太阳直射在我的脸上,随后意识到已经不是早晨了。我洗涮了一翻,坐下又开始想了。直到列车驶入北京,我站起来,以示我又回来了。
杨彦喆与朱向山已经在出站口等我,见了面我们相互拥抱了一翻,一边聊着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事情一边朝打车的方向走去。车上我们依然聊着,车子在杨彦喆帮我租的房子附近停下了。我第一次享受到了朋友的帮助而带来的特大方便。我激动地请他们“大吃”了一顿。
X
五一过后,便去王董国际北京办上班了,工资相比深圳又要高一步台阶,且享受的是外企待遇,在外企上了保险公积金,当时填表时我红着脸写着初中两字。
我是单位最小的,北京办的同事处处都会让着我,并时常督促我学习,有些人甚至会主动借书给我看,现在想起来我都会为此感动万分,所以在出来后,我尽量隔段时间便去约那里的师傅们出来吃上一顿。现在,他们依然对我很不错。只是当时因自己得了点病而使得隔壁合作单位的一些打杂工白着眼看我,这也许就是素质吧!我也不能记恨他们,谁叫人家抓着把柄了呢!
我真正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位于北京CBD核心地段的“新城国际”。做的是二期施工图,从初步设计到施工图我全程跟了下来。这个项目对于我来说如鱼得水,但并不是我喜欢建筑的真正原因。
王董国际北京办的办公环境非常人性化,经理很少会过问工作的事情,但低下的员工却会非常自觉地完成,“和睦”是那里的代名词,公司经常聚餐,同事之间也时常互请,平时有说有笑,整个办公氛围相当不错。
环境好了时间也就会过得快些,一年的时间在我的记忆中相当短暂,留下可回忆的却不记其数。
由于收入的增加,我住上了北京的楼房,从地下室,到平房,再到楼房,这似乎成为许多北京打工者的阶梯训练。相继又买了自行车,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有规律。
每天早上急急忙忙地骑上二十多分钟的自行车上班,进入办公室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电脑,然后将聊天工具挂在网上,倒上一杯水,便开始了一天的自由工作,我开始接触论坛贴吧!并长驻于那种虚拟的交流空间,这大概与我当时的性格有关吧!那个时候人还非常内向,就连与同事说话有时都会脸红,我不能说半点假话,只要有这种意向脸便开始红了起来。中午一般情况下会在楼下的食堂解决吃的问题,不止是我,公司许多人都是如此,不过也有一部分时间是在外面的餐厅,如此,我在王董的一段时间里达到了个人体重的最高峰。营养好、干活少、脑子不用过多地想事情,这些大概就是原因吧!下班,骑上自行车,尽情享受钓鱼台边的宁静、长安街的喧闹,我喜欢上了下班骑自行车的感觉,特别是冬天,偶尔也会饶道和张工顺道回家。
张工,在专业上,他在学习之始给了我最初的目标,从他与其它同事的谈话中了解到,他是同济大学建筑学最早一批毕业的学生,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王董的高级建筑师。所做过的工程应该是数不胜数了。他,高大魁梧,性格上是属于典型的上海人,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上,我得到了他非常大的帮助与支持。
业余时间,发呆成了我业余时间的牺牲品,写日记使我每一个晚上过得都很充实,时常也会与杨彦喆小聚,那个时间,他的收入并不可观,我尽量不让他掏钱。偶尔也会有一些小插曲的出现,有一段时间我被一名姓黄的女人缠住了,她几次试图逼我出轨,幸好十足的自制能力将一切都摆平了,想想,如果当初真做了不该做的,现在不知是什么模样。
记忆中好像是十月份应盛荣的号召,我搬进了他租的一套两居室内,同时搬进去的还有一位原先住我对面的女孩,已经忘记了她的名字,只知大家住在一起二个来月吧就散了。原因可能是我太小气。
我会经常回忆过去,也会从过去所犯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来改变自己,事实上我改变了不少,可本质上在与异性相处时我没有改变,我依然没法接受那种好吃懒做或娇生惯养的“怨妇”。在任何时候想起与之类似的事情我都会做良久的总结或是反省,却从来没有找寻到合适的答案来配备自己,即使自己非常想要找一个能相互依存的异性朋友却没有找到的情况下,我依然不敢对自己的朋友开口,让其做介绍,在我的周围,做介绍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他们经常会主动问我,婉言拒绝似乎成了能保留朋友关系的唯一办法。因为,我怕,我怕与他们介绍的朋友性格不合,我怕失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