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ClassicalMusic【萌得耳松】可能的广播节目写的文案-古典音乐中的大海
【古典音乐中的大海】
收听链接:
http://douban.fm/?cid=dj&pid=10382
发表时的节目文案:
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3554754/note/179286800/
大海,从蔚蓝到碧绿,从暗黑到金黄;美丽壮观,神秘广阔。大海唤起人们无尽的想象,许多作曲家为她写下了恢弘壮丽的乐章。
----------------------------------------曲目----------------------------------------
由于曲目是从CD中抓下来的,所以大家请不要受广播上“曲目 X”的误导,它只代表在在原CD中的顺序。
1/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天方夜谭》)中的“大海与辛巴达的航船”
Rimsky-Korsakov: Scheherazade - The Sea and Sinbad's Ship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正式职业是海军军官(“强力集团”的5个人只有巴拉基列夫是全职作曲家),曾经跟随俄国海军航行3年之久。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取材于阿拉伯民间传说故事《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叙述阿拉伯国王山鲁亚尔因怨恨王后不贞,发誓每天娶一位少女并在第二天将她杀掉。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即舍赫拉查德)自愿嫁入宫中,用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打动了国王,让他放弃了这个血腥的念头。而这连续1001个晚上第一个故事就是辛巴达航海的历程。
“大海与辛巴达的航船”是这部交响组曲的第一乐章。开头描写了国王山鲁亚尔的威严和山鲁佐德的少女形象(小提琴独奏);之后进入辛巴达航海的场景,时而波澜壮阔,时而安宁平静。
小提琴:Glenn Dicterow
乐团:New York Philharmonic
指挥:Kurt Masur
唱片: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6792980/
2/
瓦格纳:《漂泊的荷兰人》序曲
Wagner: Der fliegende Holländer - Overture
1839年,瓦格纳为了躲避债主,乘船从波罗的海东岸的里加偷渡前往遥远的伦敦,最后到达巴黎。这是一次不折不扣的生死之旅,瓦格纳在海上航行途中数次遭遇暴风雨,险些沉船丧命。这些经历成为他后来创作歌剧《漂泊的荷兰人》的灵感来源。
《漂泊的荷兰人》剧情如下:由于遭到诅咒,荷兰人的幽灵船一直在海上飘泊,七年才能靠岸一次——唯有爱情才能破除诅咒。他在挪威(瓦格纳曾在挪威附近的海域遭遇暴风雨)登陆时与少女森塔相爱。后来荷兰人和森塔产生误会,以为她移情别恋,就毅然决然地入海漂泊——而森塔也为他自杀殉情了。
这首序曲中出现了暴风雨、爱情、水手合唱的主题。
乐团: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指挥:Adrian Boult
唱片: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6723102/
3/
德彪西:“交响速写”《大海》中的“风与海的对话”
Debussy: La mer - Dialogue du vent et de la mer
一般认为,德彪西是一位“印象派”作曲家(虽然这个说法不够准确)。德彪西曾参加1889年巴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深受其中东方文化的感召,他后来创作的作品中受到一些东方元素的影响。这部作品1905年出版时,封面就引用了日本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一画。“风与海的对话”是《大海》的第3部分。
顺便说一句,德彪西很少去海边,他对大海的直接经验有限。
乐团: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指挥:Charles Munch
唱片: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1901589/
4/
埃尔加:《海景》中的“海上安息日的早晨”
Elgar: Sea Pictures - Sabbath Morning at Sea
埃尔加是打破英国乐坛200多年沉寂(1695~1899)的作曲家,他以《海景》、《杰隆修斯之梦》和《谜语变奏曲》3部杰作跨越成为作曲大师。《海景》是一套由乐队伴奏的声乐套曲,“海上安息日的早晨”是其中第3首,原诗作者是维多利亚时代女诗人伊利莎白·巴雷特·勃朗宁(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
女中音:Janet Baker
乐团: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指挥:John Barbirolli
唱片: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1787209/
5/
拉威尔:《海上孤舟》
Ravel: Une barque sur l'océan
《海上孤舟》原本是钢琴曲《镜子》中的一首,后来拉威尔把这首曲子配器成管弦乐曲(另一首是著名的《丑角的晨歌》)。全曲给人留下浮光跃金、朝晖夕阴的印象,勾画出一幅鲜活的“孤舟”形象。
乐团:Orchestre de la Société des Concerts du Conservatoire
指挥:André Cluytens
唱片: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2322897/
6/
布里顿:《彼得·格莱姆斯》中的“大海间奏曲‘月光’”
Britten: Peter Grimes - Sea Interlude 'Moonlight'
布里顿的歌剧《彼得·格莱姆斯》于1945年的战后首演。剧中描写了渔人彼得·格莱姆斯由于性格古怪,被海边小镇的人们所排斥。他的两个学徒不幸因意外去世后,彼得·格莱姆斯遭到全镇居民的追杀。最后,走投无路的他踏上了不归之路——驾舟出海自沉。
歌剧中有3首“大海间奏曲”,外加一首“暴风雨”。在这首曲子中,大海展现出了平静的一面,衬托出了主角彷徨的心绪。仔细听,你也许能听到海浪声和扇贝(的声音)。
布里顿是一位人道主义者,他经常在作品中表现出对“异端”、“另类”、“边缘人”和小人物的同情。我非常赞赏他!
乐团:Orchestra of the Royal Opera House, Covent Garden
指挥:Benjamin Britten
唱片: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1940261/
7/
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中的“培尔·金特回乡”
Grieg: 'Peer Gynt' Suite - Peer Gynt's Homecoming (Stormy Evening on the Sea)
《培尔·金特》是格里格为同胞易卜生同名话剧所写的配乐,后来作曲家选出其中8首组成组曲形式。与原话剧中尖刻的讽刺意味不同,格里格赋予了配乐更多的温情和关怀。“培尔·金特回乡”一曲描写浪荡子培尔·金特乘船返乡的途中遭遇暴风雨,险些遇难。(这和前文中瓦格纳的故事很像。巧合的是,瓦格纳和格里格都是双子座。)
乐团:Gothenburg Symphony Orchestra
指挥:Neeme Järvi
唱片: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6784851/
8/
肖松:《爱情与大海之诗》中的间奏曲
Chausson: Poème de l'amour et de la mer - Intermezzo
肖松是一位典型的法国人和浪漫派作曲家,作品充满了浓浓情意,他最著名的一曲当属小提琴与乐队的《诗》,深受小提琴家们的喜爱。《爱情与大海之诗》(不要和《诗》混淆,它是另一部作品)是一部声乐套曲,它的结构很奇特:一头一尾是两首篇幅很长的歌曲,夹在中间的是一首短小的乐队间奏曲。这首间奏曲成功地描绘了爱情与大海的缠绵氛围。虽然在谈及肖松的时候,我们很难回避他在44岁时骑自行车撞墙而死这个噱头。
乐团: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
指挥:Charles Dutoit
唱片: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2208957/
9/
帕里:《一对有福的海妖》
Parry: Blest Pair of Sirens
合唱曲。原诗作者是17世纪诗人、政论家弥尔顿(John Milton)。
乐团: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合唱:London Philharmonic Choir
指挥:Adrian Boult
唱片: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3668215/
10/
门德尔松:《赫布里底群岛》(《芬格尔山洞》)序曲
Mendelssohn: The Hebrides Overture (Fingal's Cave)
1829年,20岁的门德尔松游历英国,行程远及苏格兰西北部荒凉冷清的赫布里底群岛和周边岛屿。他在游船上一边观看位于斯塔法岛的芬格尔山洞——海水侵蚀而成的玄武岩洞,一边在纸上匆匆记下这首序曲的草稿。整首曲子的色调大体是阴暗的,我们能从中听出惊涛拍案的声音。虽然门德尔松生动地表现了海景气氛和北方的深沉景色,但他的音乐和李斯特的交响诗有所不同——门德尔松的音乐语言将传统的曲式与诗意结合为一体,而非像李斯特那样用文字来说明音乐。
乐团: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指挥:Bernard Haitink
唱片: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1868050/
----------------------------------------曲目完----------------------------------------
以上就是本期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除特殊说明外,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感谢帮主的辛勤经营和大家的关注,没有你们就没有这期节目的诞生。
收听链接:
http://douban.fm/?cid=dj&pid=10382
收听链接:
http://douban.fm/?cid=dj&pid=10382
发表时的节目文案:
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3554754/note/179286800/
大海,从蔚蓝到碧绿,从暗黑到金黄;美丽壮观,神秘广阔。大海唤起人们无尽的想象,许多作曲家为她写下了恢弘壮丽的乐章。
![]() |
笔者拍的海边。 :) |
----------------------------------------曲目----------------------------------------
由于曲目是从CD中抓下来的,所以大家请不要受广播上“曲目 X”的误导,它只代表在在原CD中的顺序。
1/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天方夜谭》)中的“大海与辛巴达的航船”
Rimsky-Korsakov: Scheherazade - The Sea and Sinbad's Ship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正式职业是海军军官(“强力集团”的5个人只有巴拉基列夫是全职作曲家),曾经跟随俄国海军航行3年之久。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取材于阿拉伯民间传说故事《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叙述阿拉伯国王山鲁亚尔因怨恨王后不贞,发誓每天娶一位少女并在第二天将她杀掉。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即舍赫拉查德)自愿嫁入宫中,用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打动了国王,让他放弃了这个血腥的念头。而这连续1001个晚上第一个故事就是辛巴达航海的历程。
“大海与辛巴达的航船”是这部交响组曲的第一乐章。开头描写了国王山鲁亚尔的威严和山鲁佐德的少女形象(小提琴独奏);之后进入辛巴达航海的场景,时而波澜壮阔,时而安宁平静。
小提琴:Glenn Dicterow
乐团:New York Philharmonic
指挥:Kurt Masur
唱片: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6792980/
2/
瓦格纳:《漂泊的荷兰人》序曲
Wagner: Der fliegende Holländer - Overture
1839年,瓦格纳为了躲避债主,乘船从波罗的海东岸的里加偷渡前往遥远的伦敦,最后到达巴黎。这是一次不折不扣的生死之旅,瓦格纳在海上航行途中数次遭遇暴风雨,险些沉船丧命。这些经历成为他后来创作歌剧《漂泊的荷兰人》的灵感来源。
《漂泊的荷兰人》剧情如下:由于遭到诅咒,荷兰人的幽灵船一直在海上飘泊,七年才能靠岸一次——唯有爱情才能破除诅咒。他在挪威(瓦格纳曾在挪威附近的海域遭遇暴风雨)登陆时与少女森塔相爱。后来荷兰人和森塔产生误会,以为她移情别恋,就毅然决然地入海漂泊——而森塔也为他自杀殉情了。
这首序曲中出现了暴风雨、爱情、水手合唱的主题。
乐团: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指挥:Adrian Boult
唱片: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6723102/
![]() |
幽灵船 |
3/
德彪西:“交响速写”《大海》中的“风与海的对话”
Debussy: La mer - Dialogue du vent et de la mer
一般认为,德彪西是一位“印象派”作曲家(虽然这个说法不够准确)。德彪西曾参加1889年巴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深受其中东方文化的感召,他后来创作的作品中受到一些东方元素的影响。这部作品1905年出版时,封面就引用了日本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一画。“风与海的对话”是《大海》的第3部分。
顺便说一句,德彪西很少去海边,他对大海的直接经验有限。
乐团: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指挥:Charles Munch
唱片: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1901589/
![]() |
浮世绘: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 |
4/
埃尔加:《海景》中的“海上安息日的早晨”
Elgar: Sea Pictures - Sabbath Morning at Sea
埃尔加是打破英国乐坛200多年沉寂(1695~1899)的作曲家,他以《海景》、《杰隆修斯之梦》和《谜语变奏曲》3部杰作跨越成为作曲大师。《海景》是一套由乐队伴奏的声乐套曲,“海上安息日的早晨”是其中第3首,原诗作者是维多利亚时代女诗人伊利莎白·巴雷特·勃朗宁(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
女中音:Janet Baker
乐团: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指挥:John Barbirolli
唱片: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1787209/
5/
拉威尔:《海上孤舟》
Ravel: Une barque sur l'océan
《海上孤舟》原本是钢琴曲《镜子》中的一首,后来拉威尔把这首曲子配器成管弦乐曲(另一首是著名的《丑角的晨歌》)。全曲给人留下浮光跃金、朝晖夕阴的印象,勾画出一幅鲜活的“孤舟”形象。
乐团:Orchestre de la Société des Concerts du Conservatoire
指挥:André Cluytens
唱片: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2322897/
6/
布里顿:《彼得·格莱姆斯》中的“大海间奏曲‘月光’”
Britten: Peter Grimes - Sea Interlude 'Moonlight'
布里顿的歌剧《彼得·格莱姆斯》于1945年的战后首演。剧中描写了渔人彼得·格莱姆斯由于性格古怪,被海边小镇的人们所排斥。他的两个学徒不幸因意外去世后,彼得·格莱姆斯遭到全镇居民的追杀。最后,走投无路的他踏上了不归之路——驾舟出海自沉。
歌剧中有3首“大海间奏曲”,外加一首“暴风雨”。在这首曲子中,大海展现出了平静的一面,衬托出了主角彷徨的心绪。仔细听,你也许能听到海浪声和扇贝(的声音)。
布里顿是一位人道主义者,他经常在作品中表现出对“异端”、“另类”、“边缘人”和小人物的同情。我非常赞赏他!
乐团:Orchestra of the Royal Opera House, Covent Garden
指挥:Benjamin Britten
唱片: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1940261/
![]() |
摄影:David Boni |
7/
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中的“培尔·金特回乡”
Grieg: 'Peer Gynt' Suite - Peer Gynt's Homecoming (Stormy Evening on the Sea)
《培尔·金特》是格里格为同胞易卜生同名话剧所写的配乐,后来作曲家选出其中8首组成组曲形式。与原话剧中尖刻的讽刺意味不同,格里格赋予了配乐更多的温情和关怀。“培尔·金特回乡”一曲描写浪荡子培尔·金特乘船返乡的途中遭遇暴风雨,险些遇难。(这和前文中瓦格纳的故事很像。巧合的是,瓦格纳和格里格都是双子座。)
乐团:Gothenburg Symphony Orchestra
指挥:Neeme Järvi
唱片: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6784851/
8/
肖松:《爱情与大海之诗》中的间奏曲
Chausson: Poème de l'amour et de la mer - Intermezzo
肖松是一位典型的法国人和浪漫派作曲家,作品充满了浓浓情意,他最著名的一曲当属小提琴与乐队的《诗》,深受小提琴家们的喜爱。《爱情与大海之诗》(不要和《诗》混淆,它是另一部作品)是一部声乐套曲,它的结构很奇特:一头一尾是两首篇幅很长的歌曲,夹在中间的是一首短小的乐队间奏曲。这首间奏曲成功地描绘了爱情与大海的缠绵氛围。虽然在谈及肖松的时候,我们很难回避他在44岁时骑自行车撞墙而死这个噱头。
乐团: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
指挥:Charles Dutoit
唱片: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2208957/
9/
帕里:《一对有福的海妖》
Parry: Blest Pair of Sirens
合唱曲。原诗作者是17世纪诗人、政论家弥尔顿(John Milton)。
乐团: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合唱:London Philharmonic Choir
指挥:Adrian Boult
唱片: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3668215/
10/
门德尔松:《赫布里底群岛》(《芬格尔山洞》)序曲
Mendelssohn: The Hebrides Overture (Fingal's Cave)
1829年,20岁的门德尔松游历英国,行程远及苏格兰西北部荒凉冷清的赫布里底群岛和周边岛屿。他在游船上一边观看位于斯塔法岛的芬格尔山洞——海水侵蚀而成的玄武岩洞,一边在纸上匆匆记下这首序曲的草稿。整首曲子的色调大体是阴暗的,我们能从中听出惊涛拍案的声音。虽然门德尔松生动地表现了海景气氛和北方的深沉景色,但他的音乐和李斯特的交响诗有所不同——门德尔松的音乐语言将传统的曲式与诗意结合为一体,而非像李斯特那样用文字来说明音乐。
乐团: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指挥:Bernard Haitink
唱片: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1868050/
![]() |
斯塔法岛-芬格尔山洞,像不像鼻子? |
----------------------------------------曲目完----------------------------------------
以上就是本期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除特殊说明外,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感谢帮主的辛勤经营和大家的关注,没有你们就没有这期节目的诞生。
收听链接:
http://douban.fm/?cid=dj&pid=10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