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宗室系列9】和硕怡亲王
【始祖】
和硕怡亲王为圣祖仁皇帝脉下宗支,清代铁帽子王之一。始祖为圣祖仁皇帝第十三子允(胤)祥。允祥,康熙二十五年十月初一日辰时生,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以皇子封怡亲王,命总理事务。雍正元年正月,管理宗人府事务,四月,总理户部事务。三年二月,予议政。复封郡王,任其在诸子中指封。五年,赐御书“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匾,七年十月,以“协赞”功,增依仗一倍。雍正八年五月初四日午时薨,年四十五岁,谥曰贤。诏复“胤”字,配享太庙,以“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冠谥之上,建京师贤良祠,以允祥入祀其中。
【支系】
允祥共九子,未有名之次子、第五子弘㫛、第六子弘昑、第八子绶恩、第九子阿穆珊琅均无嗣。长子弘昌(母侧福晋瓜尔佳氏),原封贝勒,乾隆四年因故革爵,后代闲散。第三子贝勒品级弘暾(嫡福晋兆佳氏生),未封而卒。后代本为闲散,因宁王支入继大宗,故承袭宁王支所遗之奉恩镇国公。第四子弘晈(嫡福晋兆佳氏生),封宁郡王,四传至奉恩镇国公载敦时承继大宗,原爵位由弘暾脉下之载泰继承。第七子弘晓(嫡福晋兆佳氏生),于允祥薨后承袭大宗,四传至载垣,列文宗“顾命八大臣”之一,遇祺祥之乱,赐自尽,怡王大宗转予宁王支脉继承。此支后仅遗奉恩将军两支。
【旗籍】
怡王一门在获封时,领旗便在正蓝旗。由于是入关后的封爵,故而终清一世没有变动。因此,怡王、宁王一脉的后裔,旗属均为左翼近支正蓝旗。顺便说下,有说法认为由于世宗的恩宠,使得怡王一门领有的佐领数远高于亲王既定的12个,不过这种恩遇在道光朝之后也因为怡王并非军功王而遭到取消。
【地位】
作为第一个恩封世袭罔替的王爵,怡王的地位是十分特殊的,可以说,怡王是特殊恩遇的开端。这种特殊的待遇,一是由于始封王允祥的确出众,二也是由于世宗的特殊待遇。不过,由于载垣和溥静两次被革爵,使得怡王一门的地位直降,在德宗后期,其班次竟在恭、醇,甚至庆王之下,可见一斑。
【承袭】
1怡贤亲王允祥;2怡僖亲王弘晓;3怡恭亲王永琅;4怡恪亲王奕勋;5怡亲王载坊;6怡亲王载垣,革爵赐自尽,收府第、敕书;7怡端亲王载敦;8怡亲王溥静,卒后以罪革爵;9怡亲王毓麒。另有奕勋之父绵标、载敦之祖父绵誉、载敦之父奕格,被追封为怡亲王。(图为载敦)
【名士】
除了始封王允祥外,怡王一门比较有名的有弘晓、弘晈,还有奕格、载垣。弘晓,号冰玉道人,为人风雅,积学好古,著有《明善堂诗集》和《明善堂文集》。其府内有藏书楼安乐堂,又名明善堂,为清代藏书之大家。弘晈,政海失意后以养菊为好,品质高洁。又自制精扇,名东园扇,名响一时。奕格为弘晈之曾孙,袭贝子。咸丰四年出任黑龙江将军,五年与俄方代表会堪中俄边界,以《尼布楚条约》为依据,一一祥勘未立界碑之处。后因其子载敦继承怡亲王而被追封亲王。载垣为第六代怡亲王,历任宗令、领侍卫内大臣,积极参与朝政,被文宗任命为“顾命八大臣”之一,后遭革爵赐死。
【府邸】
怡亲王府共有三座,第一座怡亲王府是始封王允祥的府邸,在王府井帅府园。允祥薨后,这座府被改为贤良寺,正门5间、正殿7间、后殿5间、后寝7间,有世宗御制碑,此府邸现在已无遗迹。第二座府邸位于朝阳门内大街路北,中路大门5间、大殿7间、后殿5间、后寝7间。西路为数个四合院的组合。东路为杂役居住的院子。载垣被赐死之后,这座府邸被赐给了孚郡王奕譓,改称孚郡王府。1927年被孚郡王后裔卖给军阀杨宇霆。现为科学出版社等部门使用,保存尚好。第三座府邸在东单北极阁三条,原为宁郡王府,大门5间、大殿5间、后殿3间、后寝5间。历经变动,现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使用。
【园寝】
怡王一门的主要坟茔均在河北涞水县,具体划分可以分成水东村的怡贤亲王陵,娄村乡的东宫,还有雁翎村的南宫。怡贤亲王陵仪制极高,逾制之处甚多,这正代表着世宗的恩宠。怡贤亲王陵虽然有营兵守卫,还是在1935年被宋哲元部盗发,后又被伪军、八路军相继拆除,现仅存神道碑、牌楼等建筑。
【末世】
溥静由于支持义和团在死后被追夺,爵位空悬近三年后,由其侄毓麒承袭,时年2岁,是为末代怡亲王。毓麒成年之后,清帝已经退位,毓麒面临着生计的崩溃,在卖掉了坟茔上的树木后,又将府邸抵押给了西什库天主堂的包士杰,后府邸被其霸占,毓麒也在1948年去世。其后裔在京。(图为溥静)
【轶事】
怡王一脉的轶事,大部分都被毓麒之长孙启运先生写在了其大著《末代怡亲王和他的长子长孙》之中,其中“假刀把”、“机智脱逃”等轶事都十分有趣。值得一提的是,天蕙斋制作了五套内画鼻烟壶,当时给了五家崇尚风雅的王府,据我所知,肃、庆、怡三府均在其中,另外两套就不得而知了。
和硕怡亲王为圣祖仁皇帝脉下宗支,清代铁帽子王之一。始祖为圣祖仁皇帝第十三子允(胤)祥。允祥,康熙二十五年十月初一日辰时生,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以皇子封怡亲王,命总理事务。雍正元年正月,管理宗人府事务,四月,总理户部事务。三年二月,予议政。复封郡王,任其在诸子中指封。五年,赐御书“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匾,七年十月,以“协赞”功,增依仗一倍。雍正八年五月初四日午时薨,年四十五岁,谥曰贤。诏复“胤”字,配享太庙,以“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冠谥之上,建京师贤良祠,以允祥入祀其中。
![]() |
![]() |
【支系】
允祥共九子,未有名之次子、第五子弘㫛、第六子弘昑、第八子绶恩、第九子阿穆珊琅均无嗣。长子弘昌(母侧福晋瓜尔佳氏),原封贝勒,乾隆四年因故革爵,后代闲散。第三子贝勒品级弘暾(嫡福晋兆佳氏生),未封而卒。后代本为闲散,因宁王支入继大宗,故承袭宁王支所遗之奉恩镇国公。第四子弘晈(嫡福晋兆佳氏生),封宁郡王,四传至奉恩镇国公载敦时承继大宗,原爵位由弘暾脉下之载泰继承。第七子弘晓(嫡福晋兆佳氏生),于允祥薨后承袭大宗,四传至载垣,列文宗“顾命八大臣”之一,遇祺祥之乱,赐自尽,怡王大宗转予宁王支脉继承。此支后仅遗奉恩将军两支。
【旗籍】
怡王一门在获封时,领旗便在正蓝旗。由于是入关后的封爵,故而终清一世没有变动。因此,怡王、宁王一脉的后裔,旗属均为左翼近支正蓝旗。顺便说下,有说法认为由于世宗的恩宠,使得怡王一门领有的佐领数远高于亲王既定的12个,不过这种恩遇在道光朝之后也因为怡王并非军功王而遭到取消。
【地位】
作为第一个恩封世袭罔替的王爵,怡王的地位是十分特殊的,可以说,怡王是特殊恩遇的开端。这种特殊的待遇,一是由于始封王允祥的确出众,二也是由于世宗的特殊待遇。不过,由于载垣和溥静两次被革爵,使得怡王一门的地位直降,在德宗后期,其班次竟在恭、醇,甚至庆王之下,可见一斑。
【承袭】
1怡贤亲王允祥;2怡僖亲王弘晓;3怡恭亲王永琅;4怡恪亲王奕勋;5怡亲王载坊;6怡亲王载垣,革爵赐自尽,收府第、敕书;7怡端亲王载敦;8怡亲王溥静,卒后以罪革爵;9怡亲王毓麒。另有奕勋之父绵标、载敦之祖父绵誉、载敦之父奕格,被追封为怡亲王。(图为载敦)
![]() |
【名士】
除了始封王允祥外,怡王一门比较有名的有弘晓、弘晈,还有奕格、载垣。弘晓,号冰玉道人,为人风雅,积学好古,著有《明善堂诗集》和《明善堂文集》。其府内有藏书楼安乐堂,又名明善堂,为清代藏书之大家。弘晈,政海失意后以养菊为好,品质高洁。又自制精扇,名东园扇,名响一时。奕格为弘晈之曾孙,袭贝子。咸丰四年出任黑龙江将军,五年与俄方代表会堪中俄边界,以《尼布楚条约》为依据,一一祥勘未立界碑之处。后因其子载敦继承怡亲王而被追封亲王。载垣为第六代怡亲王,历任宗令、领侍卫内大臣,积极参与朝政,被文宗任命为“顾命八大臣”之一,后遭革爵赐死。
【府邸】
怡亲王府共有三座,第一座怡亲王府是始封王允祥的府邸,在王府井帅府园。允祥薨后,这座府被改为贤良寺,正门5间、正殿7间、后殿5间、后寝7间,有世宗御制碑,此府邸现在已无遗迹。第二座府邸位于朝阳门内大街路北,中路大门5间、大殿7间、后殿5间、后寝7间。西路为数个四合院的组合。东路为杂役居住的院子。载垣被赐死之后,这座府邸被赐给了孚郡王奕譓,改称孚郡王府。1927年被孚郡王后裔卖给军阀杨宇霆。现为科学出版社等部门使用,保存尚好。第三座府邸在东单北极阁三条,原为宁郡王府,大门5间、大殿5间、后殿3间、后寝5间。历经变动,现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使用。
![]() |
【园寝】
怡王一门的主要坟茔均在河北涞水县,具体划分可以分成水东村的怡贤亲王陵,娄村乡的东宫,还有雁翎村的南宫。怡贤亲王陵仪制极高,逾制之处甚多,这正代表着世宗的恩宠。怡贤亲王陵虽然有营兵守卫,还是在1935年被宋哲元部盗发,后又被伪军、八路军相继拆除,现仅存神道碑、牌楼等建筑。
![]() |
【末世】
溥静由于支持义和团在死后被追夺,爵位空悬近三年后,由其侄毓麒承袭,时年2岁,是为末代怡亲王。毓麒成年之后,清帝已经退位,毓麒面临着生计的崩溃,在卖掉了坟茔上的树木后,又将府邸抵押给了西什库天主堂的包士杰,后府邸被其霸占,毓麒也在1948年去世。其后裔在京。(图为溥静)
![]() |
【轶事】
怡王一脉的轶事,大部分都被毓麒之长孙启运先生写在了其大著《末代怡亲王和他的长子长孙》之中,其中“假刀把”、“机智脱逃”等轶事都十分有趣。值得一提的是,天蕙斋制作了五套内画鼻烟壶,当时给了五家崇尚风雅的王府,据我所知,肃、庆、怡三府均在其中,另外两套就不得而知了。
![]() |
橘玄雅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关于某部剧内旗主身份等问题 (37人喜欢)
- 也谈“穷顺王”:顺承郡王府的罚款与经济 (28人喜欢)
- 清代部分闲散宗室的市井化——以“自甘堕落”的敦氏兄弟为例 (11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