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囫囵吞枣
7月16日,中石油大连分公司一炼油装置发生火灾,而就在去年的同一天,这家公司同样也发生了一起火灾。据此,央视记者评论称,在一年内,中石油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事故,绝不是偶然,这背后折射出责任方的管理漏洞,也反映出主政者的规划失误。
近两年,大连市作为东北原油进出口基地,其港口的地理优势非常明显,因此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大连市的炼油厂也随之增多。众所周知,大连市境内多丘陵,建筑用地较少,在这些炼油厂规划时,都分布至经济开发区一线,由于濒临黄海,建设密度过高,再加上基础设施薄弱,一部分炼油厂匆匆上马后,面临许多安全隐患。如果发生事故后,引起海面污染的概率极高。
不仅仅是炼油厂存在问题,大连的地铁也在今年频频爆出事故,导致该市的地铁建设进度一再延后。最近,大连市城建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一系列的城市建设工程即将启动,这其中包括采用欧美最新先进技术的餐饮污水处理系统,投资100亿元的绿化工程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多处立交桥建设。如此大规模,高密度的城市建设是大连市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大手笔,而且大多冠之以高科技,最先进的名号,这看似与大连市建设文明富庶的国际化城市的目标吻合,但实际上却存在着诸多好高骛远之处。
在国人眼中,大连被定位为一座时尚现代的海滨城市,但现实情况是,作为东北地区的港口城市,虽然近些年经济发展迅猛,但由于地理限制和历史原因,大连依然逃脱不出东北老工业城市的诟病。城市规模的迅速夸张,导致大连市甘井子区等地区的基础设施负担重重。首先,由于马路改造,这些地区的绿化情况极差,基本上没有行道树,每逢刮风下雨天气,不是尘土飞扬就是污水遍地,与大连的城市定位相去甚远。其次,道路规划不合理,车流量巨大。该地区丘陵带很多,车速快,重型车辆多,但过境道路少,导致该地区道路交通压力很大,不少路面损毁严重。第三,信号灯安排不规范,行人过马路困难,也没有垃圾桶。很多路口,由于没有信号灯,也没有天桥,行人在穿越马路时,不仅耗费大量时间,还增加了很多危险,市民总是提着垃圾走了很长时间也找不见垃圾桶,只好随地丢弃,这明显不是网上评论认为的大连比青岛干净的真实版。
有人说青岛是一块镶着金边的抹布,这凸显了北方沿海城市规划的急于求成,一面是破破烂烂的内城区,一面是豪华时尚的海滨。大连也是如此,这样的规划,也造就了这两座城市高消费与低收入的矛盾,贫富差距持续增大,一切看起来都不和谐。在大连市千山路和山东路交界,千山路以很大的坡度起伏着,绵延2公里都是繁华的地摊,这种现象在其他城市是要被城管禁止的,在大连却成为这里的城市特色,让人瞬间找到了90年代初期全国各地的经济浪潮。行人,公交车,重卡,水泥车混杂在路口扭做一团,四处是呼呼的车辆声,低矮杂乱的商业铺位映衬着丘陵上大片的老居民区,放眼望去,潮湿的海风中矗立着大连地铁已经停滞的蓝色围挡,破败杂乱的环境,总是让人很难与这先进的轨道交通联系起来。
大连,这座让人充满无限遐想的城市,在城市建设中切勿囫囵吞枣,操之过急,否则就会让潜藏的石油隐患染黑,让某些地区的脏乱差影响了整个城市的定位。但目前摆在大连市民面前的,却偏偏是这些挥之不去的城市规划问题和历史遗留顽疾,因此,片面地追求时尚奢华的城市建设,还不如静下心来平衡城市的发展,为落后城区的市民创造一片安静舒适人性化的街区。在追求跨越式发展时,考虑怎样才能发展的更稳更全面,多装几个垃圾桶,多安几个信号灯,多种几棵行道树,怕是应该省钱多了吧?
近两年,大连市作为东北原油进出口基地,其港口的地理优势非常明显,因此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大连市的炼油厂也随之增多。众所周知,大连市境内多丘陵,建筑用地较少,在这些炼油厂规划时,都分布至经济开发区一线,由于濒临黄海,建设密度过高,再加上基础设施薄弱,一部分炼油厂匆匆上马后,面临许多安全隐患。如果发生事故后,引起海面污染的概率极高。
不仅仅是炼油厂存在问题,大连的地铁也在今年频频爆出事故,导致该市的地铁建设进度一再延后。最近,大连市城建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一系列的城市建设工程即将启动,这其中包括采用欧美最新先进技术的餐饮污水处理系统,投资100亿元的绿化工程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多处立交桥建设。如此大规模,高密度的城市建设是大连市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大手笔,而且大多冠之以高科技,最先进的名号,这看似与大连市建设文明富庶的国际化城市的目标吻合,但实际上却存在着诸多好高骛远之处。
在国人眼中,大连被定位为一座时尚现代的海滨城市,但现实情况是,作为东北地区的港口城市,虽然近些年经济发展迅猛,但由于地理限制和历史原因,大连依然逃脱不出东北老工业城市的诟病。城市规模的迅速夸张,导致大连市甘井子区等地区的基础设施负担重重。首先,由于马路改造,这些地区的绿化情况极差,基本上没有行道树,每逢刮风下雨天气,不是尘土飞扬就是污水遍地,与大连的城市定位相去甚远。其次,道路规划不合理,车流量巨大。该地区丘陵带很多,车速快,重型车辆多,但过境道路少,导致该地区道路交通压力很大,不少路面损毁严重。第三,信号灯安排不规范,行人过马路困难,也没有垃圾桶。很多路口,由于没有信号灯,也没有天桥,行人在穿越马路时,不仅耗费大量时间,还增加了很多危险,市民总是提着垃圾走了很长时间也找不见垃圾桶,只好随地丢弃,这明显不是网上评论认为的大连比青岛干净的真实版。
有人说青岛是一块镶着金边的抹布,这凸显了北方沿海城市规划的急于求成,一面是破破烂烂的内城区,一面是豪华时尚的海滨。大连也是如此,这样的规划,也造就了这两座城市高消费与低收入的矛盾,贫富差距持续增大,一切看起来都不和谐。在大连市千山路和山东路交界,千山路以很大的坡度起伏着,绵延2公里都是繁华的地摊,这种现象在其他城市是要被城管禁止的,在大连却成为这里的城市特色,让人瞬间找到了90年代初期全国各地的经济浪潮。行人,公交车,重卡,水泥车混杂在路口扭做一团,四处是呼呼的车辆声,低矮杂乱的商业铺位映衬着丘陵上大片的老居民区,放眼望去,潮湿的海风中矗立着大连地铁已经停滞的蓝色围挡,破败杂乱的环境,总是让人很难与这先进的轨道交通联系起来。
大连,这座让人充满无限遐想的城市,在城市建设中切勿囫囵吞枣,操之过急,否则就会让潜藏的石油隐患染黑,让某些地区的脏乱差影响了整个城市的定位。但目前摆在大连市民面前的,却偏偏是这些挥之不去的城市规划问题和历史遗留顽疾,因此,片面地追求时尚奢华的城市建设,还不如静下心来平衡城市的发展,为落后城区的市民创造一片安静舒适人性化的街区。在追求跨越式发展时,考虑怎样才能发展的更稳更全面,多装几个垃圾桶,多安几个信号灯,多种几棵行道树,怕是应该省钱多了吧?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