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以军 memo
20110822@先锋
1. 认亲
刚坐定突然出现一位大叔与之认亲,大约是堂哥之类的亲戚。
后刷围脖发现大叔是读了报自己寻来的,带了土产葡萄等。散场后留下名片握一握手即离去。出版社人士问之从哪里来,答八卦洲。
所以听完讲座以后他们又要怎么回家呢,总之他们走了,在演讲结束、签售开始时。
2. 说书
Google了一下关键词“骆以军”“抬棺人”,就能发现这哥们儿在两岸演讲都是一个段子模板,从其父去世那晚开始,说母亲笃信佛教,请来一群佛教徒念经超度。当夜氛围似幻似真,在诵经声中几成虚拟之境。其中借地发挥,将外省人无根无故无归属感结合南京地域加倍渲染。
再引出抬棺人之说,google上存有的记录里他讲过最全的一场是说完两个抬棺人的故事,这一晚前面展开太多,只来得及讲了一个。
骆以军说的这个抬棺人的故事,让我一下子想起森见登美彦的四叠半神话,骆以军说段子生动多过周密,这个他讲了无数次的故事被表达得并不清晰——既然他的企图是借以说明他心里的文学世界构架,那么不算成功。当然用写的会很好多,我信。(以及这批段子写成书,代表个人表示有兴趣买来读。)
再说回四叠半,倒不是骆在用结构套层方式说故事,而是他与故事里这个损友“卢子玉”的交往模式以及他在阳明山上的消磨过的岁月,跟森见登美彦笔下的鸭川畔京大式散漫日子,隔着时间空间微妙重叠,
当然,骆上进很多,是那个年代的真文学青年,而森见登美彦笔下的主人公,跟轻小说一般的“轻”。
段子片段:
骆以军少年叛逆后好死不死考上了文化大学的森林系,同系同学卢子玉就此进入他的生活。此君命格奇诡,据一位号称是为中山陵看过风水而后任教文化大学奇门遁甲(……大意)专业的老先生的嫡传子弟观察研究,卢子玉命中只有一颗醒目扫把星。卢据称外貌不俗身形高大,却在恋爱这条路上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骆以军与卢子玉的同学岁月里最常有的模式就是卢子玉哭着上门来诉说失恋之苦,却又说不清楚到底是如何悲情,骆以军此时一般会递上啤酒卤味堵住卢的嘴然后放任他悲伤逆流成河。如此反复中,时间流逝。骆以军突然想去搞文学了遂转系,而后慢慢读研究所,交女友,逃避兵役,面对更加现实的人生。而卢子玉也转念了儿童心理类的科目,毕业后从事着看起来很有人性光辉的儿童社会福利保障工作。因此君之非凡命格,其念过的系必倒,待过的地必衰。
卢子玉曾经对骆以军回忆起一桩往事,说他中学搭月台列车上学,某次赶车时刚刚站定拉好扶手,车便要开,突然冲出一个北一女的学生跳上车来牢牢抓住他的书包做支撑,于是他……抖了抖书包,那个女孩子就掉了下去,然后火车开动,然后……没有了。骆以军初听此时大骇,追问下文,谁知卢子玉支支吾吾半晌怎么也讲不明白,骆自己发挥做了各种脑补,例如女学生被搅入铁轨下“咯吱咯吱”被碾成一团……之类之类。
若干年后,在一次火车长途旅程中,骆以军无意间问一位同行的熟人为什么额前有道疤痕。对方恶狠狠答道,当年还在北一女念书时,某天赶火车上学,情急之下抱住了一个男生的书包做支撑,谁知对方突然抖了抖身子她就掉了下去………那一瞬间骆以军心中百转千回,一时想“竟然是真的!”一时又想“果然是自己想多了这人到现在还好好的”。
故事复原,原来北一女妹子掉下月台后火车并未葬身铁轨,但额头磕碰到满脸是血。妹子挣扎着爬起来试图爬上月台,但三番两次失败,她一抬头看见一个老太太正在月台上认真瞪着她也不帮手,接着,老太太转身喊道“大家快来看啊,这里有一个北一女的自杀!”
于是这个故事跨越了一些时间之后,开头找到了结尾,碰头成为一个圆。
后面还有一个骆以军把卢子玉家马桶拉爆的段子……精华部分也许是卢子玉家为人正直为官清廉的爹指挥全家人在马桶维修期间去家附近各个公共设施用厕所,比如一个去学校一个去图书馆一个去公共福利所这样……
3. 一点点邱妙津
其实来听讲座,是想听骆以军说邱妙津。
说的很少,想想,大约也是次次都要说的话,未免太伤。
只说到青年时期一起讨论文学,邱妙津觉得骆以军是技巧派,而她自己是感情派。骆努力去反驳这一点,起了小小的效果。
又说邱妙津的死对于他们来说太不真实。
然后说邱的书大约在年内于大陆出版,不知道具体审查及删节情况。
4.其他
骆以军看起来是个开心的微胖届人士。但他也是抑郁症患者,至少曾经。
抑郁症能够根治吗?我不知道。
1. 认亲
刚坐定突然出现一位大叔与之认亲,大约是堂哥之类的亲戚。
后刷围脖发现大叔是读了报自己寻来的,带了土产葡萄等。散场后留下名片握一握手即离去。出版社人士问之从哪里来,答八卦洲。
所以听完讲座以后他们又要怎么回家呢,总之他们走了,在演讲结束、签售开始时。
2. 说书
Google了一下关键词“骆以军”“抬棺人”,就能发现这哥们儿在两岸演讲都是一个段子模板,从其父去世那晚开始,说母亲笃信佛教,请来一群佛教徒念经超度。当夜氛围似幻似真,在诵经声中几成虚拟之境。其中借地发挥,将外省人无根无故无归属感结合南京地域加倍渲染。
再引出抬棺人之说,google上存有的记录里他讲过最全的一场是说完两个抬棺人的故事,这一晚前面展开太多,只来得及讲了一个。
骆以军说的这个抬棺人的故事,让我一下子想起森见登美彦的四叠半神话,骆以军说段子生动多过周密,这个他讲了无数次的故事被表达得并不清晰——既然他的企图是借以说明他心里的文学世界构架,那么不算成功。当然用写的会很好多,我信。(以及这批段子写成书,代表个人表示有兴趣买来读。)
再说回四叠半,倒不是骆在用结构套层方式说故事,而是他与故事里这个损友“卢子玉”的交往模式以及他在阳明山上的消磨过的岁月,跟森见登美彦笔下的鸭川畔京大式散漫日子,隔着时间空间微妙重叠,
当然,骆上进很多,是那个年代的真文学青年,而森见登美彦笔下的主人公,跟轻小说一般的“轻”。
段子片段:
骆以军少年叛逆后好死不死考上了文化大学的森林系,同系同学卢子玉就此进入他的生活。此君命格奇诡,据一位号称是为中山陵看过风水而后任教文化大学奇门遁甲(……大意)专业的老先生的嫡传子弟观察研究,卢子玉命中只有一颗醒目扫把星。卢据称外貌不俗身形高大,却在恋爱这条路上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骆以军与卢子玉的同学岁月里最常有的模式就是卢子玉哭着上门来诉说失恋之苦,却又说不清楚到底是如何悲情,骆以军此时一般会递上啤酒卤味堵住卢的嘴然后放任他悲伤逆流成河。如此反复中,时间流逝。骆以军突然想去搞文学了遂转系,而后慢慢读研究所,交女友,逃避兵役,面对更加现实的人生。而卢子玉也转念了儿童心理类的科目,毕业后从事着看起来很有人性光辉的儿童社会福利保障工作。因此君之非凡命格,其念过的系必倒,待过的地必衰。
卢子玉曾经对骆以军回忆起一桩往事,说他中学搭月台列车上学,某次赶车时刚刚站定拉好扶手,车便要开,突然冲出一个北一女的学生跳上车来牢牢抓住他的书包做支撑,于是他……抖了抖书包,那个女孩子就掉了下去,然后火车开动,然后……没有了。骆以军初听此时大骇,追问下文,谁知卢子玉支支吾吾半晌怎么也讲不明白,骆自己发挥做了各种脑补,例如女学生被搅入铁轨下“咯吱咯吱”被碾成一团……之类之类。
若干年后,在一次火车长途旅程中,骆以军无意间问一位同行的熟人为什么额前有道疤痕。对方恶狠狠答道,当年还在北一女念书时,某天赶火车上学,情急之下抱住了一个男生的书包做支撑,谁知对方突然抖了抖身子她就掉了下去………那一瞬间骆以军心中百转千回,一时想“竟然是真的!”一时又想“果然是自己想多了这人到现在还好好的”。
故事复原,原来北一女妹子掉下月台后火车并未葬身铁轨,但额头磕碰到满脸是血。妹子挣扎着爬起来试图爬上月台,但三番两次失败,她一抬头看见一个老太太正在月台上认真瞪着她也不帮手,接着,老太太转身喊道“大家快来看啊,这里有一个北一女的自杀!”
于是这个故事跨越了一些时间之后,开头找到了结尾,碰头成为一个圆。
后面还有一个骆以军把卢子玉家马桶拉爆的段子……精华部分也许是卢子玉家为人正直为官清廉的爹指挥全家人在马桶维修期间去家附近各个公共设施用厕所,比如一个去学校一个去图书馆一个去公共福利所这样……
3. 一点点邱妙津
其实来听讲座,是想听骆以军说邱妙津。
说的很少,想想,大约也是次次都要说的话,未免太伤。
只说到青年时期一起讨论文学,邱妙津觉得骆以军是技巧派,而她自己是感情派。骆努力去反驳这一点,起了小小的效果。
又说邱妙津的死对于他们来说太不真实。
然后说邱的书大约在年内于大陆出版,不知道具体审查及删节情况。
4.其他
骆以军看起来是个开心的微胖届人士。但他也是抑郁症患者,至少曾经。
抑郁症能够根治吗?我不知道。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