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故事续貂(原版阿城述自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里有一则笔记说总督唐执玉复审一件大案,已经定案了。这一夜唐执玉正在独坐,就听到外面有哭泣声,而且声音愈来愈近。唐执玉就叫婢女去看看怎么回事。婢女出去后惊叫,接着是身体倒地的声音。
唐执玉打开窗一看,只见一个鬼跪在台阶下面,浑身是血。唐执玉大叫: “哪里来的鬼东西!”鬼磕头说:“杀我的人其实是谁谁谁,但是县官误判成另一个人,此冤一定要申啊。”唐执玉听说是这样,心下明白,就说“我知道了”,鬼也就消失了。
次日,唐执玉登堂再审该案,传讯相关人士,发现大家说的死者生前穿的衣服鞋袜,与昨天自己见到的鬼穿的相同,于是主意笃定,改判凶手为鬼说的谁谁谁。原审的县令不服,唐执玉就是这样定案了。
唐执玉手下的一个幕僚想不通,觉得这里一定有个什么道理,于是私下请教唐执玉,唐执玉呢,也就说了昨晚所见所闻。幕僚听了,也没有说什么。
隔了一夜,幕僚又来见唐执玉,问: “你见到的鬼是从哪里进来的呢?”唐执玉说:“见到时他就已经跪在台阶下了。”幕僚又问:“那你见到他从哪里消失的呢?”唐执玉说: “翻墙走的。”幕僚说:“鬼应该是一下子就消失的,好像不应该翻墙离开吧。”
唐执玉和幕僚到鬼翻墙头的地方去看,墙瓦没有裂痕,但是因为那天鬼来之前下过雨,结果两个人看到屋顶上有泥脚印,直连到墙头外。
幕僚说: “恐怕是囚犯买通轻功者装鬼吧?”
唐执玉恍然,结果仍按原审县令的判决定下来,只是讳言其事,也不追究装鬼的人。
过了两天,唐执玉的儿子在院里玩耍时追赶一只猫,那猫翻墙而逃,这公子情急之下,居然手脚并用,翻过了墙头追赶,唐执玉瞧见这一幕,心里觉得有什么不妥,但一时半会想不起来,便招幕僚来。
那幕僚听后,说大人您是不是觉得,那脚印不一定是那个会轻功的人留下的?
唐执玉恍然,一拍大腿,说是啊,万一那天,有什么别的人正巧爬过这墙留下脚印呢?我儿子不会轻功,都能翻过去的。那也就是说,没准啊,那鬼,是从墙上走掉的,但消失时墙上的脚印,不是它的。
这么一来,唐执玉明白,这个案子的判断的关键,是在于那鬼,到底是真的还是人扮的。既然没有明确答案,那么,“鬼”话就不能作为依据,就只能去查问现在关在牢里的那个死囚了,看看他到底有没犯罪杀人。
那死囚咬定自己是冤枉的。别的一概不知。
之前被认为是冤枉而释放的那个人,这时也突然消失了,估计是怕是非再找到自己头上,先溜为上。
唐执玉决定认认真真地收集证据,验证细节,重审此案,同时嘱幕僚招工匠来,把院子的围墙加高。
唐执玉打开窗一看,只见一个鬼跪在台阶下面,浑身是血。唐执玉大叫: “哪里来的鬼东西!”鬼磕头说:“杀我的人其实是谁谁谁,但是县官误判成另一个人,此冤一定要申啊。”唐执玉听说是这样,心下明白,就说“我知道了”,鬼也就消失了。
次日,唐执玉登堂再审该案,传讯相关人士,发现大家说的死者生前穿的衣服鞋袜,与昨天自己见到的鬼穿的相同,于是主意笃定,改判凶手为鬼说的谁谁谁。原审的县令不服,唐执玉就是这样定案了。
唐执玉手下的一个幕僚想不通,觉得这里一定有个什么道理,于是私下请教唐执玉,唐执玉呢,也就说了昨晚所见所闻。幕僚听了,也没有说什么。
隔了一夜,幕僚又来见唐执玉,问: “你见到的鬼是从哪里进来的呢?”唐执玉说:“见到时他就已经跪在台阶下了。”幕僚又问:“那你见到他从哪里消失的呢?”唐执玉说: “翻墙走的。”幕僚说:“鬼应该是一下子就消失的,好像不应该翻墙离开吧。”
唐执玉和幕僚到鬼翻墙头的地方去看,墙瓦没有裂痕,但是因为那天鬼来之前下过雨,结果两个人看到屋顶上有泥脚印,直连到墙头外。
幕僚说: “恐怕是囚犯买通轻功者装鬼吧?”
唐执玉恍然,结果仍按原审县令的判决定下来,只是讳言其事,也不追究装鬼的人。
过了两天,唐执玉的儿子在院里玩耍时追赶一只猫,那猫翻墙而逃,这公子情急之下,居然手脚并用,翻过了墙头追赶,唐执玉瞧见这一幕,心里觉得有什么不妥,但一时半会想不起来,便招幕僚来。
那幕僚听后,说大人您是不是觉得,那脚印不一定是那个会轻功的人留下的?
唐执玉恍然,一拍大腿,说是啊,万一那天,有什么别的人正巧爬过这墙留下脚印呢?我儿子不会轻功,都能翻过去的。那也就是说,没准啊,那鬼,是从墙上走掉的,但消失时墙上的脚印,不是它的。
这么一来,唐执玉明白,这个案子的判断的关键,是在于那鬼,到底是真的还是人扮的。既然没有明确答案,那么,“鬼”话就不能作为依据,就只能去查问现在关在牢里的那个死囚了,看看他到底有没犯罪杀人。
那死囚咬定自己是冤枉的。别的一概不知。
之前被认为是冤枉而释放的那个人,这时也突然消失了,估计是怕是非再找到自己头上,先溜为上。
唐执玉决定认认真真地收集证据,验证细节,重审此案,同时嘱幕僚招工匠来,把院子的围墙加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