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好物不坚牢
大多好物不坚牢
——读梧桐的小说《暗香》
文/傅北宸
一句话改变氛围,这是非常理的常理。这种奇崛我们能经常看到,比如那句“这个女子不是人,王母娘娘下凡尘”还有后面的那句“生了孩子是个贼,偷得蟠桃孝母亲”,这种直角弯落差往往很大,大到可以发电,其缘由大概都在于这个转折。从情节发展来看,长篇小说《暗香》的落差有二:一是苦恋七年的男女主人公就要结婚了却出来一个不得不放手的事情;二是经过生不如死的长时间失恋就要重修燕好,女主人公却遭遇了空难。
这本小说从场景人物和情节的展开都惟美精致,如果不看到最后就不会往深处想,如果不往深处想,那最终也就算做一盘归于画图男女各自悱恻的西点方糖。事实是,如果翻开看了一眼就不由你不看到最后,看到最后就一定会往深处想,往深处想的结果就要从新开始要捋个头绪出来,这样剥皮再反刍的就弥漫出一种整套大餐的意思,所以这部小说,浅白的讲应该是花鲢两吃的典范,同时也是值得我在这里说说它的原因。
琼瑶无疑是一个高端谈情的摹本,像唐老鸭“抱不平,爱发火,总倒霉”一样,琼氏作品“雅名字,高宅门,大团圆”,所以翻开《暗香》没几页就会有这种熟悉的感觉。男女主人公名字分别是秦雨晨、林镱清,立场是广告公司经理和电台主持人,再加之服饰车辆咖啡等点缀,本土上的错觉和前几年总唱歌的那对“金童玉女”一样“弟弟妹妹要好好干,大家努力齐向前”。一个叫王鸿彦的心机女子出现,把和别人怀的胎儿用一个阴谋冒充了秦的“骨肉”,这个责任但凡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总会担承起来的。这样故事的展开就出现了跌宕,虽然这对于真正的生活很闹心,但作为小说,这会好看。
从前有部国产片《智取华山》,其条理清晰,一板一眼,从情节展开到故事结构甚至表现手法演员技巧都没什么可大加指摘的地方,但还总是觉得别扭,因为它没有什么温软的东西。大凡人之为人,情感乃是其基本的人性。情感之中爱情是极致,爱情之中失恋是极致,《暗香》打失恋牌而且是“强迫失恋”,顺便就把一些社会的关联打了埋伏,这很有点陶侃那种“竹头木屑无不有用”的劲头。男人看女人,雾里看花显精神,女人看女人,瑕疵不差半毫分。作者用女子的眼光来看人,处处放大细节,女儿心事和男人情怀都开掘的独到。
只要是小说,难免偏倚。罗贯中写三国从正文里都是鼎立三分的口气,但第八十回的“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续大统”一句就让人清楚地知道他其实是哈刘的。小说《暗香》既不是王安石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不是林和靖的“暗香浮动月黄昏”,而是现在的歌手沙宝亮唱的《暗香》中的意思,这与其说是小资式的古典,不如说它是女主人公自说自话,林镱清漂亮善良受委屈不言语,有点像《渴望》里的刘慧芳,说它是哈林的,应该不会错,特别是在哈失恋中的林。
最值得同情同时痛恨的就是失恋,一般说来就是彼方熄火了,此方还在来劲,一脚踏空而且还非要一棵树吊死,但《暗香》全然不是这种打法,而是让男女主人公同时失恋:他们好了七年,按书上的话说“经过这么多年的风雨考验”,但是一件事情来临的时候还是说散就散了。真散了就要把曾经的海誓山盟当空气,这对于任何真心相爱的人们来说都是撕心裂肺的,比及最后阴谋揭穿林秦二人重修旧日燕好,让人甚至觉得还幸亏有了阴谋,阴谋也有可爱的地方。那这样持久压抑积攒的柔情爱意将是如何爆发法?赶去大连团圆的飞机失事了。这样的色调是太凄婉,但反过来想,如果当初的阴谋不幸不是阴谋而真是失误呢,这人是活着好还是死了好?
“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香消在风起雨后,无人来嗅” 这几句词来自一首名叫《暗香》的歌曲。而小说《暗香》就把这个含义引到了小说的每一个章节缝隙,从里到外都在渗着一种揽镜自照的情怨。郁达夫讲过一句“惟恐多情累美人”,对应解释的还有一句“最难消受美人恩”,美人的力量不在于不在乎,而在于在乎的解不开。小说从两个转折之间围绕着“解不开”来做文字拆解,最后又以花落人亡留白,整篇体现出来这种怨的张力使阅读过程显得很凄婉。这或许正是作者要达到的效果。
阅读这本小说,始终被一种过于凄清的情绪所左右,当年柳宗元游一个无名的小石潭,“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与此很类似,《红楼梦》里的小红有句话“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世界上只有娶媳妇打幡的事,四美俱则就少见。《暗香》也不是四美俱,但它提出了这样的一种可能性,分两层意思表达:一是领略过程之美,二是趋近完美则归于毁灭。
■《暗香》
作者:梧桐
出版:长江文艺出版社
日期:2004年11月
责编:姚梅
——读梧桐的小说《暗香》
文/傅北宸
一句话改变氛围,这是非常理的常理。这种奇崛我们能经常看到,比如那句“这个女子不是人,王母娘娘下凡尘”还有后面的那句“生了孩子是个贼,偷得蟠桃孝母亲”,这种直角弯落差往往很大,大到可以发电,其缘由大概都在于这个转折。从情节发展来看,长篇小说《暗香》的落差有二:一是苦恋七年的男女主人公就要结婚了却出来一个不得不放手的事情;二是经过生不如死的长时间失恋就要重修燕好,女主人公却遭遇了空难。
这本小说从场景人物和情节的展开都惟美精致,如果不看到最后就不会往深处想,如果不往深处想,那最终也就算做一盘归于画图男女各自悱恻的西点方糖。事实是,如果翻开看了一眼就不由你不看到最后,看到最后就一定会往深处想,往深处想的结果就要从新开始要捋个头绪出来,这样剥皮再反刍的就弥漫出一种整套大餐的意思,所以这部小说,浅白的讲应该是花鲢两吃的典范,同时也是值得我在这里说说它的原因。
琼瑶无疑是一个高端谈情的摹本,像唐老鸭“抱不平,爱发火,总倒霉”一样,琼氏作品“雅名字,高宅门,大团圆”,所以翻开《暗香》没几页就会有这种熟悉的感觉。男女主人公名字分别是秦雨晨、林镱清,立场是广告公司经理和电台主持人,再加之服饰车辆咖啡等点缀,本土上的错觉和前几年总唱歌的那对“金童玉女”一样“弟弟妹妹要好好干,大家努力齐向前”。一个叫王鸿彦的心机女子出现,把和别人怀的胎儿用一个阴谋冒充了秦的“骨肉”,这个责任但凡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总会担承起来的。这样故事的展开就出现了跌宕,虽然这对于真正的生活很闹心,但作为小说,这会好看。
从前有部国产片《智取华山》,其条理清晰,一板一眼,从情节展开到故事结构甚至表现手法演员技巧都没什么可大加指摘的地方,但还总是觉得别扭,因为它没有什么温软的东西。大凡人之为人,情感乃是其基本的人性。情感之中爱情是极致,爱情之中失恋是极致,《暗香》打失恋牌而且是“强迫失恋”,顺便就把一些社会的关联打了埋伏,这很有点陶侃那种“竹头木屑无不有用”的劲头。男人看女人,雾里看花显精神,女人看女人,瑕疵不差半毫分。作者用女子的眼光来看人,处处放大细节,女儿心事和男人情怀都开掘的独到。
只要是小说,难免偏倚。罗贯中写三国从正文里都是鼎立三分的口气,但第八十回的“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续大统”一句就让人清楚地知道他其实是哈刘的。小说《暗香》既不是王安石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不是林和靖的“暗香浮动月黄昏”,而是现在的歌手沙宝亮唱的《暗香》中的意思,这与其说是小资式的古典,不如说它是女主人公自说自话,林镱清漂亮善良受委屈不言语,有点像《渴望》里的刘慧芳,说它是哈林的,应该不会错,特别是在哈失恋中的林。
最值得同情同时痛恨的就是失恋,一般说来就是彼方熄火了,此方还在来劲,一脚踏空而且还非要一棵树吊死,但《暗香》全然不是这种打法,而是让男女主人公同时失恋:他们好了七年,按书上的话说“经过这么多年的风雨考验”,但是一件事情来临的时候还是说散就散了。真散了就要把曾经的海誓山盟当空气,这对于任何真心相爱的人们来说都是撕心裂肺的,比及最后阴谋揭穿林秦二人重修旧日燕好,让人甚至觉得还幸亏有了阴谋,阴谋也有可爱的地方。那这样持久压抑积攒的柔情爱意将是如何爆发法?赶去大连团圆的飞机失事了。这样的色调是太凄婉,但反过来想,如果当初的阴谋不幸不是阴谋而真是失误呢,这人是活着好还是死了好?
“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香消在风起雨后,无人来嗅” 这几句词来自一首名叫《暗香》的歌曲。而小说《暗香》就把这个含义引到了小说的每一个章节缝隙,从里到外都在渗着一种揽镜自照的情怨。郁达夫讲过一句“惟恐多情累美人”,对应解释的还有一句“最难消受美人恩”,美人的力量不在于不在乎,而在于在乎的解不开。小说从两个转折之间围绕着“解不开”来做文字拆解,最后又以花落人亡留白,整篇体现出来这种怨的张力使阅读过程显得很凄婉。这或许正是作者要达到的效果。
阅读这本小说,始终被一种过于凄清的情绪所左右,当年柳宗元游一个无名的小石潭,“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与此很类似,《红楼梦》里的小红有句话“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世界上只有娶媳妇打幡的事,四美俱则就少见。《暗香》也不是四美俱,但它提出了这样的一种可能性,分两层意思表达:一是领略过程之美,二是趋近完美则归于毁灭。
■《暗香》
作者:梧桐
出版:长江文艺出版社
日期:2004年11月
责编:姚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