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真的死了
四季给人们带来的变化,永远不只是自身与周遭的变迁,它同样牵扯着我们若有如无忆过往的悸动和若即若离对前方路的亲近。
在这平秋温顺的季节中,你能否本能地想起这个过去的夏天里的奔波和忙碌,纵情与欢乐。你能否想起某一刻你坠入世俗庸常的人流中,又能否记住某一刻你像突兀在荒野里的烟一样孤寂。
我曾经说过我喜欢夏季,但又总说不清道不明其中的缘由。也许喜欢的是树梢下面太阳模糊的样子,也许是喜欢知了不厌其烦的叫声,更或许是朗朗的笑声奔跑在雨后青石水泥地上湿润的气味之上。但可能真正的缘由只记得年少的时候跟一个小姑娘矫情地提起过:“因为很多美好的回忆都在夏天吧”。但,今年的夏天我身在其中,却感受不到其中的血脉喷张,感受不到盛满生命的欢笑。
这个夏天是短暂而急促的,一致以来循规蹈矩地生活以换得融入最共性的最易流逝的城市和时光中去。如此以来只是想拼命地与孤独拉开距离。只是像虚张的一面华丽锦袍,以遮蔽那么我们不愿面对却一直尾随的暗黑。 只是些时候,不快乐是件欲盖弥彰的一件事。
“其实人是愿意孤独的,人也是愿意去死的。要不然,为何偏偏与最心爱的人作对,为何对眼前的一切默然,而去注目永不可及的事物。”(《颐和园》中余虹旁白)。
生活中我们在激起另一个欲望后,便毁掉之前的费尽心思实现的起初的期盼。那是一种混合着初生的懵懂的爱和欲望,以及只有年轻的肌体和精神才会伴随而有的破坏力。或许只有在你真正体会到这种破坏力给你带来生生的疼痛时,你才会去拒绝那可怜又可耻的缠绵的欲望。你也才会发现,爱人如常。是的,爱一个人犹如常态。
你爱你的母亲,你爱你的父亲,他们也更加爱你,这样的爱深显在细枝末节的常态中,而不只是突显在某一刻执烈的表达中。我想所有的爱都是如此,虽然我们无法从某个细微的小事件判断这是不是爱,但爱的确又是从细节中透露出来的。 有位博客这样说,觉得说的真好。
年轻的时候,爱就是爱慕和激情,稍长,爱就是理解和相伴,再长,爱则是克制和释然,再之后,爱是懂得和由它,更往虚无的层次说,爱是共同创造和透析世事。经历这样一个逐渐高阶的过程后,你会发现,爱又回到了平地,那就是在虚怀若谷的心境下,能够共同品析和创造微小的快乐,体验微小的幸福感。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地体味和经验爱的各种层次,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只在浅表的爱的层次里打滚,并纠缠不清,痛苦不堪。如果一份爱,没有让你认识到自我,没有让你变得更好,那么这并不是一份好的爱。
我突然想起陪我一起长大的父母,跟我一起叛逆过的伙伴,还有曾经爱的热烈的某个你。此刻思量中并非是完全懊恼过去的错失,因为毕竟曾经真诚过,卑微地想过,念过,不舍得过。因我我从不狐疑和讪笑过去的热情,虽然现实的生活带给我苦痛,脆弱的感情给我带来不安,但我会依旧习得,习得给你们给我自己一份更好的爱。
这些日子以来,我逐渐陷入人际关系的慵懒及被动。转而投入乏味和平庸的度日之中。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但我有,仅仅是因为和你们认识的时间久一些,仅仅因为我们知根知底,一直以来你们就会被我需要着,哪怕是好久不见,哪怕是我需要的时候你们并不在身边。
偶尔得知生活中你们的苦闷及不幸,也便会心头微酸。并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变迁而惧怕和多愁善感。只是内心中明白这样的苦痛在如今的现在,我们更多地选择或被选择独自去担当、承受。再也不会是曾经二逼似得共同面对,共同挑战。但值得欣慰的是,你们都在身边。或许这就够了吧。
近来很少写字,但偶尔静下来看看自己写的东西,就像和老友交谈一样,既熟悉,又莫名的疏离。但心情轻松许多,并不是因为和这个老友有多了解彼此,仅仅因为这是个舒服的姿态。
另外,我发现写字其实是具有欺骗性的,因为我们在某种情绪中呆不了多久。虽然我们忠实地记录着当时的悲欢,甚至在看一个人文字的时候你们也会感同身受地和这个人一起窘迫,一起思量,一起彳亍,不过好在不出意料,时光会很快让你忘记自己做过的事,宣传过的悲恸,咆哮过的无厘头。所以我会认真写我的字,并认真地忘记它。
“hello”
“ hello ”
“在干吗呢”
“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列宁思想,毛泽东文选,妓女精神”
“你就不能认真说嘛”
“我怕我认真起来你受不了”
“这个倒是可能 ”
“你懂的”
" 我真不懂,我懂就不和你说了"
“你不懂你TMD问百度”
“不懂找 * 俊”
“百度都不懂你的傻逼,我怎能懂你的屁意”
“你很有文化啊”
“大便是你心头的闪电,你的胃只为狗屎燃烧。其实这才是我的心声”
“ 。。。。。。去死”
。。。。。。。。。。。。。。。。此处省去一万年,后来我真的死了。。。。
在这平秋温顺的季节中,你能否本能地想起这个过去的夏天里的奔波和忙碌,纵情与欢乐。你能否想起某一刻你坠入世俗庸常的人流中,又能否记住某一刻你像突兀在荒野里的烟一样孤寂。
我曾经说过我喜欢夏季,但又总说不清道不明其中的缘由。也许喜欢的是树梢下面太阳模糊的样子,也许是喜欢知了不厌其烦的叫声,更或许是朗朗的笑声奔跑在雨后青石水泥地上湿润的气味之上。但可能真正的缘由只记得年少的时候跟一个小姑娘矫情地提起过:“因为很多美好的回忆都在夏天吧”。但,今年的夏天我身在其中,却感受不到其中的血脉喷张,感受不到盛满生命的欢笑。
这个夏天是短暂而急促的,一致以来循规蹈矩地生活以换得融入最共性的最易流逝的城市和时光中去。如此以来只是想拼命地与孤独拉开距离。只是像虚张的一面华丽锦袍,以遮蔽那么我们不愿面对却一直尾随的暗黑。 只是些时候,不快乐是件欲盖弥彰的一件事。
“其实人是愿意孤独的,人也是愿意去死的。要不然,为何偏偏与最心爱的人作对,为何对眼前的一切默然,而去注目永不可及的事物。”(《颐和园》中余虹旁白)。
生活中我们在激起另一个欲望后,便毁掉之前的费尽心思实现的起初的期盼。那是一种混合着初生的懵懂的爱和欲望,以及只有年轻的肌体和精神才会伴随而有的破坏力。或许只有在你真正体会到这种破坏力给你带来生生的疼痛时,你才会去拒绝那可怜又可耻的缠绵的欲望。你也才会发现,爱人如常。是的,爱一个人犹如常态。
你爱你的母亲,你爱你的父亲,他们也更加爱你,这样的爱深显在细枝末节的常态中,而不只是突显在某一刻执烈的表达中。我想所有的爱都是如此,虽然我们无法从某个细微的小事件判断这是不是爱,但爱的确又是从细节中透露出来的。 有位博客这样说,觉得说的真好。
年轻的时候,爱就是爱慕和激情,稍长,爱就是理解和相伴,再长,爱则是克制和释然,再之后,爱是懂得和由它,更往虚无的层次说,爱是共同创造和透析世事。经历这样一个逐渐高阶的过程后,你会发现,爱又回到了平地,那就是在虚怀若谷的心境下,能够共同品析和创造微小的快乐,体验微小的幸福感。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地体味和经验爱的各种层次,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只在浅表的爱的层次里打滚,并纠缠不清,痛苦不堪。如果一份爱,没有让你认识到自我,没有让你变得更好,那么这并不是一份好的爱。
我突然想起陪我一起长大的父母,跟我一起叛逆过的伙伴,还有曾经爱的热烈的某个你。此刻思量中并非是完全懊恼过去的错失,因为毕竟曾经真诚过,卑微地想过,念过,不舍得过。因我我从不狐疑和讪笑过去的热情,虽然现实的生活带给我苦痛,脆弱的感情给我带来不安,但我会依旧习得,习得给你们给我自己一份更好的爱。
这些日子以来,我逐渐陷入人际关系的慵懒及被动。转而投入乏味和平庸的度日之中。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但我有,仅仅是因为和你们认识的时间久一些,仅仅因为我们知根知底,一直以来你们就会被我需要着,哪怕是好久不见,哪怕是我需要的时候你们并不在身边。
偶尔得知生活中你们的苦闷及不幸,也便会心头微酸。并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变迁而惧怕和多愁善感。只是内心中明白这样的苦痛在如今的现在,我们更多地选择或被选择独自去担当、承受。再也不会是曾经二逼似得共同面对,共同挑战。但值得欣慰的是,你们都在身边。或许这就够了吧。
近来很少写字,但偶尔静下来看看自己写的东西,就像和老友交谈一样,既熟悉,又莫名的疏离。但心情轻松许多,并不是因为和这个老友有多了解彼此,仅仅因为这是个舒服的姿态。
另外,我发现写字其实是具有欺骗性的,因为我们在某种情绪中呆不了多久。虽然我们忠实地记录着当时的悲欢,甚至在看一个人文字的时候你们也会感同身受地和这个人一起窘迫,一起思量,一起彳亍,不过好在不出意料,时光会很快让你忘记自己做过的事,宣传过的悲恸,咆哮过的无厘头。所以我会认真写我的字,并认真地忘记它。
“hello”
“ hello ”
“在干吗呢”
“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列宁思想,毛泽东文选,妓女精神”
“你就不能认真说嘛”
“我怕我认真起来你受不了”
“这个倒是可能 ”
“你懂的”
" 我真不懂,我懂就不和你说了"
“你不懂你TMD问百度”
“不懂找 * 俊”
“百度都不懂你的傻逼,我怎能懂你的屁意”
“你很有文化啊”
“大便是你心头的闪电,你的胃只为狗屎燃烧。其实这才是我的心声”
“ 。。。。。。去死”
。。。。。。。。。。。。。。。。此处省去一万年,后来我真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