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爱心夏令营
如果你久居城市,终日穿梭于衣香鬓影之间,过惯灯红酒绿的优越日子,你一定无法想象,这世上还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甚至仍旧闭塞愚昧,认为送孩子上学读书,简直是浪费家里的劳动力,不如从小就去喂猪放羊。 你从小在父母师长的呵护培养下健康成长,如温室中娇嫩的花朵,不曾见那些日行两三个小时翻越好几座山才能进到学堂的孩子,不曾见他们每日粗糙冰凉的“饭菜”,不曾见他们单薄破旧的冬衣和能穿四季的凉鞋! 在云南丽江宁蒗县永宁乡温泉村,有一所完小,瓦拉别温泉小学(简称温泉完小)。在这大山中,温泉完小无一处不彰显着它的特别甚至是另类。它由当初只有几十名学生的普通小学,逐渐发展到如今五六百名在校学生的规模,这对当地的环境来说,绝不是朝夕之间的事。若没有如此多的有心之士,很多孩子恐怕至今还在山坡上放羊。这一切,都是杨校长艰苦努力的成果。在温泉完小任职已13年的杨校长(如今负责全乡的助学事宜)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家乡的孩子们都有书读、受到良好的教育, 帮助孩子们走出大山,对世界有更广阔的认识 在一些热心人士的帮助下,杨校长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带了一些孩子到昆明,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开阔孩子们的眼界,增长见识,鼓励他们为梦想而努力学习!这个活动他们已经做了七年。09年在丽江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为了孩子们旅途不用这么辛苦,为了把如此有意义的活动延续下去,他们把孩子们带到美丽的丽江。希望通过丽江的爱心夏令营活动,让孩子们能接触到外面的世界,感受丽江的历史文化,让山里的孩子们在丽江找到实现梦想的动力!并且可以丰富孩子们的人生阅历和知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鼓励他们为改变贫困而刻苦学习,奋发图强。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丽江爱心夏令营,活动结束后,我随孩子们一起到了永宁乡温泉村,在那里我真正体验到了什么是贫困!因为这里地处高原,农作物的产量不高,家里几乎没什么收入。他们的房子是用木头做的,四处透风,几块木板拼成的床,没有任何家具,唯一的家电只有一台旧电视机,中间是一个火塘,大家围着火塘坐在地上,吃的是咸菜,没有一丁点油腥!这么贫困的生活我第一次体会到,这次经历我毕生难忘,看到的这一切深深的触动了我,我决心要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 2011年5月,在南宁做公益有幸和赵云重逢,7月在桂林的公益活动结束后刚好丽江爱心夏令营开始,我义无反顾踏上了我的第三次丽江之行,去参加爱心夏令营,去看看那里的孩子们! 永宁乡小学布点分散,师资短缺(特别缺音、体、美,以及英语等特长教师),办学条件因地理环境、经济环境的不同而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永宁中心校是该地区教育教学的重要基地,下辖9所村级完全小学(简称完小),她们分别是:永宁完小、温泉完小、拖支完小、慧源完小、可口可乐完小、落水完小、泥鳅沟完小、浪放完小、木底箐完小。 如今,在许多爱心人士的资助下,现在的温泉完小已经是当地条件最好的一所小学了,许多贫困的孩子可以免费上学,学校的条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有了图书室,电脑室,体育器材和课外读物也多了起来,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了。 在永宁乡10所完小中,其中除了温泉完小和可口可乐小学(由可口可乐资助)条件相对好一点外,其他的学校都是很破旧,条件非常差,特别是村小。很多学校都没有体育器材,每个星期只有一节体育课,几乎没有音乐课,电脑课更是一节也没有!我希望能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可以献一点爱心捐助他们,那怕是献出我们一点点的力量,他们都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我这次去的中良子小学,是当地条件最差的一个,他们今年才第一次有大学生去到学校支教。这个学校有60多个学生,但只有三位老师!他们上课的科目只有主科,很少课外知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非常强烈,第一天,我们到学校的时候孩子们已经在学校门口等着我们了,有的孩子早上7点多就到了,一直等到了九点钟!第一天就来了38位孩子,第二天来了50多个,最多的时候来了68个孩子!!能有这么多孩子来,我们非常高兴。 当我们站在简陋的讲台上,面对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神,一种责任感和我的热血一起在涌动。和孩子们在一起是快乐的,是充实的。虽然我们这次不能教他们太多的知识,但是可以给他们学习的动力,改变他们的观念。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爱是一点一点积累,一点一点付出的。在中良子小学支教,每天我都会被孩子们感动,孩子的淳朴和对未来的渴望、每一节课里的笑声、每一次和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讨论、还有和调皮孩子的一次次的嬉戏与一次次的交流…… 世界很大,乡村的孩子要走出去,城里孩子要走进来,所以现在活动有所调整:夏天暑假的时候招募大学生走进大山和孩子们互动,交流,让他们接受我们带来的文化知识,让他们对外面的世界产生好奇。冬天寒假的时候把孩子们带到丽江去,让他们感受丽江的文化,感受外面是世界! 爱心夏令营活动每年都会举办,我们这些爱心远远无法福泽到所有需要帮助的人。若您有心,任何形式的帮助:助学、支教、捐赠,甚至采用“口口相传”等,无论力量大小,对这里的孩子来说,都是一种爱心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