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花园话桥
华山医院的背后,藏了一座中西合璧的古典园林,现名“华山花园”,旧称“周家花园”,又名“纯庐”。关于这个花园有个关于父爱的凄惨的故事,据称该花园为清朝末期上海民国初年上海滩房地产大亨周纯卿其女儿修建,相传周家姑娘在如花似玉的年纪患有肺病这不治之证,需一空气清馨环境休养,其父出巨资于华山路修建此园。此园为典型的曲径通幽的江南园林建筑,可惜此园建成不久,周家姑娘便香消玉损,其父不胜悲伤,不忍宝贝女儿孤魂无依,随将女儿葬与此园。。。好像民国时代这样的故事特别多,马勒别墅也是富商为了女儿的一个梦而造的,真心羡慕那个时候的千金小姐阿。
说这园林中西合璧,其实是可以将这个园既有西式草坪和洋房又结合了中式画舫小桥流水,给人以一副室外桃园的景象。符合了陶老的佳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最近在看茅以升的《中国桥梁史话》,遂对这小桥流水里的桥产生了特别的兴趣。套茅老的话说”园林的小山小水,有时本不需桥,单作为亭台楼阁的陪衬,或水中倒影的烘托,就来些水上小桥,借景声色,当然不是什么“大块文章”。” 大块文章放到园子里就不是园子里的桥,华山花园里的桥特别精致,因其的水的形式较为丰富,大块的湖面和涓涓细流交相成趣,故而桥的形式也很丰富。总的来说只有两类,石拱桥和平桥。
石拱桥:
躲在美女的雕塑的后方,一动一静,一活泼,一沉稳,一柔软,一坚实。相得益彰。
正半圆的拱圈,典型的石拱桥。拱的砌法是单纵连分结并列的方法,赵州桥的拱是分结并列的方法。分结并列,其实就跟我们家里砌瓷砖的道理差不多,石块一快一块垒起,竖得垒就是分结并列,交错的垒叫做纵连砌置。分结并列的好处,是可以一圈一圈地砌小拱券,赵州桥由28道拱圈并列而成,化整为零,方便大桥的施工。单纵连分结并列是在分结并列的基础上横向放置连接两侧的长条石块,以加固横向的连接。
这座石拱桥栏杆上装饰如意云纹吉祥图案,柱头也相对简单。算得上古朴。
汉族人学会砌拱还要追溯到汉代,现今发现最早的砌拱的结构是在墓地里,汉化像石上也已看得到单孔的拱桥。只是弯弯的一道线到现今的形式,数千年发展的结果。
园内的另一座石拱桥跟汉画像石的桥更相似更接近。不过少了点杀戮,多了点俏皮。
浅浅的踏步,淡淡的弧度,比刚刚的石拱桥更柔和一点,所有柱头也是有一点点弯弯的隆起。
连着还有一座石拱桥,颇有些现代主义的风格。装饰更简洁,栏杆的第一根立柱有一些邮筒的影子,一副敦厚的态度。
有洋派装饰的拱桥怎能没有中式装饰的拱桥相辉映呢?
佛教图案装饰的栏杆是不是很熟悉呢?
平桥:
曲折形的平桥,是中国园林中所特有的,华山花园里也有不少。平桥的作用不在于便利交通,而是要延长游览行程和时间,以扩大空间感,在曲折中变换游览者的视线方向,做到“步移景异”。
最简单的一种,算是二折吧,有点独木桥的味道在里面,更精致了一些。
五折还是六折来着,有点搞不清楚状况了,这种未折的桥,扭捏的姿态,似蛇向前游的姿态呈现。如若赛车游戏里设置这样的道路,我一定到处乱撞了,事实上本来我玩泡泡卡丁车就经常是最后一名。吐槽一下。
矮栏杆的桥最讨喜了,黛玉们手持娟帕一枚悠悠地坐着,或是携一篮花瓣在此葬花也算是不错的选择,看着花瓣沿着流水远走,伤心的情绪也跟着走了吧。桥更像个舞台吧,YY一下唱着昆曲桃花扇的古衣女子在此桥上表演一番,也有种特别的美吧,真想ps上一个阿。
华山花园里的桥,是在给进园的人一种指引,一座连一座,一座又一座,先让你绕美女雕塑大半周,远观而不能亵玩,再引你到画舫观石船,最后送你到楼内。本来从进园到楼的短短的距离,变成了一个大圈子,逛了也不觉得累,现代的shopping mall阿,超市阿,展览馆阿,该好好学习一下吧。桥既是载体,本身又是风景,多美好呀。
说这园林中西合璧,其实是可以将这个园既有西式草坪和洋房又结合了中式画舫小桥流水,给人以一副室外桃园的景象。符合了陶老的佳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最近在看茅以升的《中国桥梁史话》,遂对这小桥流水里的桥产生了特别的兴趣。套茅老的话说”园林的小山小水,有时本不需桥,单作为亭台楼阁的陪衬,或水中倒影的烘托,就来些水上小桥,借景声色,当然不是什么“大块文章”。” 大块文章放到园子里就不是园子里的桥,华山花园里的桥特别精致,因其的水的形式较为丰富,大块的湖面和涓涓细流交相成趣,故而桥的形式也很丰富。总的来说只有两类,石拱桥和平桥。
石拱桥:
![]() |
躲在美女的雕塑的后方,一动一静,一活泼,一沉稳,一柔软,一坚实。相得益彰。
正半圆的拱圈,典型的石拱桥。拱的砌法是单纵连分结并列的方法,赵州桥的拱是分结并列的方法。分结并列,其实就跟我们家里砌瓷砖的道理差不多,石块一快一块垒起,竖得垒就是分结并列,交错的垒叫做纵连砌置。分结并列的好处,是可以一圈一圈地砌小拱券,赵州桥由28道拱圈并列而成,化整为零,方便大桥的施工。单纵连分结并列是在分结并列的基础上横向放置连接两侧的长条石块,以加固横向的连接。
这座石拱桥栏杆上装饰如意云纹吉祥图案,柱头也相对简单。算得上古朴。
![]() |
汉族人学会砌拱还要追溯到汉代,现今发现最早的砌拱的结构是在墓地里,汉化像石上也已看得到单孔的拱桥。只是弯弯的一道线到现今的形式,数千年发展的结果。
![]() |
园内的另一座石拱桥跟汉画像石的桥更相似更接近。不过少了点杀戮,多了点俏皮。
![]() |
浅浅的踏步,淡淡的弧度,比刚刚的石拱桥更柔和一点,所有柱头也是有一点点弯弯的隆起。
![]() |
连着还有一座石拱桥,颇有些现代主义的风格。装饰更简洁,栏杆的第一根立柱有一些邮筒的影子,一副敦厚的态度。
![]() |
有洋派装饰的拱桥怎能没有中式装饰的拱桥相辉映呢?
![]() |
佛教图案装饰的栏杆是不是很熟悉呢?
平桥:
曲折形的平桥,是中国园林中所特有的,华山花园里也有不少。平桥的作用不在于便利交通,而是要延长游览行程和时间,以扩大空间感,在曲折中变换游览者的视线方向,做到“步移景异”。
最简单的一种,算是二折吧,有点独木桥的味道在里面,更精致了一些。
![]() |
五折还是六折来着,有点搞不清楚状况了,这种未折的桥,扭捏的姿态,似蛇向前游的姿态呈现。如若赛车游戏里设置这样的道路,我一定到处乱撞了,事实上本来我玩泡泡卡丁车就经常是最后一名。吐槽一下。
![]() |
矮栏杆的桥最讨喜了,黛玉们手持娟帕一枚悠悠地坐着,或是携一篮花瓣在此葬花也算是不错的选择,看着花瓣沿着流水远走,伤心的情绪也跟着走了吧。桥更像个舞台吧,YY一下唱着昆曲桃花扇的古衣女子在此桥上表演一番,也有种特别的美吧,真想ps上一个阿。
![]() |
华山花园里的桥,是在给进园的人一种指引,一座连一座,一座又一座,先让你绕美女雕塑大半周,远观而不能亵玩,再引你到画舫观石船,最后送你到楼内。本来从进园到楼的短短的距离,变成了一个大圈子,逛了也不觉得累,现代的shopping mall阿,超市阿,展览馆阿,该好好学习一下吧。桥既是载体,本身又是风景,多美好呀。
-
四不象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02 13:49:48
-
衫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21 11:53:24
-
Robin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2 16:12:41
-
胡十二少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2-21 15:13:29
-
不吃青菜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0-11 11:21:13
-
A LO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5 22:53:10
-
貘沫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5 14:26:00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5 13:56:50
-
天宇空明·蜜蜂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5 13:52:44
-
红绿RG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5 13:51:05
-
荃玖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5 10:40:13
-
豆友1048067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5 09:52:36
-
CC学心理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5 09:06:11
-
节操已为路人甲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5 09:00:57
-
寒峭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5 07:38:33
-
坤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5 01:00:20
-
蓝翼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4 23:59:42
-
朔风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4 23:27:09
-
恍如。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4 22:13:29
-
Aisl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4 21:55:31
-
qingf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4 21:41:40
-
ren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4 21:14:58
-
pretendor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4 21:10:19
-
十万错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4 21:05:06
-
海马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4 20:51:15
-
微微阑珊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4 20:46:54
-
nokia2100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4 20:4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