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9.3national museum小记
九月三号是第一周的周六,上午在森林里体验了一把野人生活之后,下午开始继续探索斯京各处。Maria推荐我到东部的海岸去走走看看,特别是Vasa nuseum值得一看,我就趁着好天气马不停蹄奔向那里。
结果迷路了有木有。
结果问到了有木有。
在海岸偶遇National Museum,就拐进去,感叹着木有相机真tm不爽,海景木有法拍,建筑木有法拍,金发长腿mm木有法拍。开始深切理解广大猥琐男同胞在缺少道具的时候的尴尬。
拐进去发现不爽与时剧增。虽然没有进到圣彼得堡冬宫的那种叹为观止,但是在二楼发现Rubens和Rambrandt的几幅真作还是激动万分。瑞典这个北欧国家在欧洲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一直都扮演着舶来的角色,至于本土的画家,大多不著名,也都冠以“深受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形式的影响,或者,18世纪浪漫主义兴起雾气的油画画法从法国传入瑞典etc”的介绍,所以无疑加之大师的几幅作品稍作点缀,可以让整个Museum夺目不少。
Rubens的几幅作品中,夹着一幅Worship of Venus,很是耀眼(可是这不是提香Titian的作品么,为什么牌子上写的Rubens??)。这幅画明显融合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各种元素。人物造型表情华丽生动,色泽艳丽,题材以罗马神话中的故事人物为主,讲究用浮夸的手法将主题表现的淋漓尽致。n个小婴儿坐在草地上各种玩耍,右侧Venus的神座高高站起,小婴儿之间的各种动作表明了Love得不同的内容,有嫉妒,有欲望,有背叛,etc。Rambrandt的作品就非常写实,质朴厚重,色泽不如巴洛克风格那般亮丽,黄褐色为主,但是也许是描写历史故事或者现实人物居多,扣人心弦,不如巴洛克的画作那样看完了觉得一团色彩飘过去,对于神话不能精准理解的我就过眼云烟了。很有名的一幅是kitchenmaid,一幅厨房女佣人的画像,人物的悲催和宁静在画上流淌。还有一幅貌似叫做Conspiracy of the batavians under clauduis civilis, 貌似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时候,Batavian 在Civilis的指导下密谋叛变罗马,这幅画就是描绘的这幅Conspiracy的场景,画面很有张力,每个人的表情都暗含着意味,长桌的一头剑和剑相碰(三个火枪手有木有==!),黄褐色和黑灰色演绎出阴谋和野心。
今天为了弄清楚什么是Flemish(Rubens),还专门问了坐在旁边的Belgium男孩peter,基本上Flemish表现在语言上就是Dutch和德语以及地方语言的融合,可以说是Dutch的一种方言。我位移到油画上来,权当Flemish是Dutch和Belgium地区的一种地区文化,就像Peter说的,We don't bite,这是一个typical的flemish的saying。
发现十八世纪浪漫主义油画的作品中有Monet的作品,没细看,朦胧啊各种朦胧,就是所谓“雾”的画法的传神之作。
另外我最喜欢的一幅作品,我要大书特书。Alexander Roslin的“The lady with the veil”,画的是他老婆的肖像,但是用一个veil遮住了半边脸,色彩细腻柔和,各种美啊有木有,露出的半边脸清澈饱满,表情灵动自然,感觉一个年轻的美女正在朝着你用丝巾扮鬼脸的感觉。据说他老婆还是最年轻被评为意大利的什么鉴赏委员会的一员啊林林总总(具体忘了),反正可以推测这个女人估计就如当年的林徽因一样社交能力奇强各种通吃。总的来说,真的是一幅“活着的”肖像画,让人忍不住看了又看。
最后,还发现了一个很好玩的事实,某年,瑞典被某人用武力统治,这个人名字叫做“Gustaf Ericsson Vasa”,哈哈,原来Ericsson和Vasa来自于这里,很有意思啊。总让我有一种很穿越的感觉——一代帝王有一个电器的名字,哈哈哈。
最后发现海沿岸真的很pp,有很多博物馆,有空要一个一个瞅过去。
结果迷路了有木有。
结果问到了有木有。
在海岸偶遇National Museum,就拐进去,感叹着木有相机真tm不爽,海景木有法拍,建筑木有法拍,金发长腿mm木有法拍。开始深切理解广大猥琐男同胞在缺少道具的时候的尴尬。
拐进去发现不爽与时剧增。虽然没有进到圣彼得堡冬宫的那种叹为观止,但是在二楼发现Rubens和Rambrandt的几幅真作还是激动万分。瑞典这个北欧国家在欧洲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一直都扮演着舶来的角色,至于本土的画家,大多不著名,也都冠以“深受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形式的影响,或者,18世纪浪漫主义兴起雾气的油画画法从法国传入瑞典etc”的介绍,所以无疑加之大师的几幅作品稍作点缀,可以让整个Museum夺目不少。
Rubens的几幅作品中,夹着一幅Worship of Venus,很是耀眼(可是这不是提香Titian的作品么,为什么牌子上写的Rubens??)。这幅画明显融合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各种元素。人物造型表情华丽生动,色泽艳丽,题材以罗马神话中的故事人物为主,讲究用浮夸的手法将主题表现的淋漓尽致。n个小婴儿坐在草地上各种玩耍,右侧Venus的神座高高站起,小婴儿之间的各种动作表明了Love得不同的内容,有嫉妒,有欲望,有背叛,etc。Rambrandt的作品就非常写实,质朴厚重,色泽不如巴洛克风格那般亮丽,黄褐色为主,但是也许是描写历史故事或者现实人物居多,扣人心弦,不如巴洛克的画作那样看完了觉得一团色彩飘过去,对于神话不能精准理解的我就过眼云烟了。很有名的一幅是kitchenmaid,一幅厨房女佣人的画像,人物的悲催和宁静在画上流淌。还有一幅貌似叫做Conspiracy of the batavians under clauduis civilis, 貌似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时候,Batavian 在Civilis的指导下密谋叛变罗马,这幅画就是描绘的这幅Conspiracy的场景,画面很有张力,每个人的表情都暗含着意味,长桌的一头剑和剑相碰(三个火枪手有木有==!),黄褐色和黑灰色演绎出阴谋和野心。
今天为了弄清楚什么是Flemish(Rubens),还专门问了坐在旁边的Belgium男孩peter,基本上Flemish表现在语言上就是Dutch和德语以及地方语言的融合,可以说是Dutch的一种方言。我位移到油画上来,权当Flemish是Dutch和Belgium地区的一种地区文化,就像Peter说的,We don't bite,这是一个typical的flemish的saying。
发现十八世纪浪漫主义油画的作品中有Monet的作品,没细看,朦胧啊各种朦胧,就是所谓“雾”的画法的传神之作。
另外我最喜欢的一幅作品,我要大书特书。Alexander Roslin的“The lady with the veil”,画的是他老婆的肖像,但是用一个veil遮住了半边脸,色彩细腻柔和,各种美啊有木有,露出的半边脸清澈饱满,表情灵动自然,感觉一个年轻的美女正在朝着你用丝巾扮鬼脸的感觉。据说他老婆还是最年轻被评为意大利的什么鉴赏委员会的一员啊林林总总(具体忘了),反正可以推测这个女人估计就如当年的林徽因一样社交能力奇强各种通吃。总的来说,真的是一幅“活着的”肖像画,让人忍不住看了又看。
最后,还发现了一个很好玩的事实,某年,瑞典被某人用武力统治,这个人名字叫做“Gustaf Ericsson Vasa”,哈哈,原来Ericsson和Vasa来自于这里,很有意思啊。总让我有一种很穿越的感觉——一代帝王有一个电器的名字,哈哈哈。
最后发现海沿岸真的很pp,有很多博物馆,有空要一个一个瞅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