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为什么流通不起来?
豆瓣究竟想用小豆做什么?不管豆瓣发行小豆的目的是什么,首先它得能在主要用户间普遍流通起来。没有流通再稀缺它也没价值。一个“天上掉下来的”东西,又不流通,即使阿北你再使用手段,它给人的印象也是白给的摆设,除了有收藏爱好的人,以及你强制使用小豆的服务外,普通用户没人理会。甚至用都想不起用。
发行量太小
记得当初阿北发行小豆打出的口号是“调情”,那么就应该让每位豆友都有情可调。现在很多人都想不起来用小豆,除了不知道怎么用外,最大的原因在于小豆的发行量太小。那些喜欢往外扔小豆的根本无豆可扔,他们多半视小豆如粪土,在阿花城撒再多他们也懒得去捡。而那些到处捡小豆的多半是守财奴,捡了小豆多不愿意轻易送人。
如果每个人手里都有个百八千的小豆,境况就会不一样,不但大家都有豆可花,守财奴们也不会把它看得太金贵,随便扔个十个八个的小豆估计也不会有多大犹豫。
支付啰嗦
很多用户对小豆产生的一个疑惑是:这东西究竟算是积分还是虚拟货币?从小豆的获取和使用上看,这东西很像积分;从小豆的支付方式上来看,貌似豆瓣又希望其能成为一种虚拟货币。但豆瓣一边免费的向外撒,一边又让用户当个宝贝似地每扔出一个豆都要写注释填密码。。。不会很分裂么?
还是那句话,流通才是王道,只要流通起来,积分也会慢慢升值成为虚拟货币。开始就给用户“这是一种虚拟货币,很宝贵的”这样的印象,人为设置小豆花费的障碍,只能加剧小豆的通缩。
因此,我的建议是:
豆瓣一次性大量发放小豆,根据用户活跃度,分别发给10、20、50、100、500个小豆。首先让大家都成为有豆人,大家才能有底气,出手阔绰地进行大笔消费,小豆才能流通起来。
然后,取消支付时蛋疼的密码输入要求。很多地方只要用户点一下按钮就可以将小豆立即送出,让大家消费于无形。如果豆瓣觉得这样会有安全隐患,可以设定当一次支付数额超过用户现有资金总量的10%时才需要输入密码确认,或者干脆每人每天消费不得超过财产的10%,而不必每送一颗小豆都要输入密码。
将日记,相册,豆瓣说里的“感谢”,“喜欢”,“赞”全部统一成“豆”,兼有收藏功能。点一次立即送出一颗小豆,并且在按钮后面标注已经被送过多少次,以此暗示豆友“你不送一颗么?”让那些创造型用户真正得到实惠。
甚至,可以将这种方法扩展到小站和小店,然后去向小站小店收高额月租,以饿死那些收入低微的小站小店的方式进行淘汰,而不是通过人力审核的方式去限制小店小站的注册。
-----------------------------------------
现在就想到这么多。
发行量太小
记得当初阿北发行小豆打出的口号是“调情”,那么就应该让每位豆友都有情可调。现在很多人都想不起来用小豆,除了不知道怎么用外,最大的原因在于小豆的发行量太小。那些喜欢往外扔小豆的根本无豆可扔,他们多半视小豆如粪土,在阿花城撒再多他们也懒得去捡。而那些到处捡小豆的多半是守财奴,捡了小豆多不愿意轻易送人。
如果每个人手里都有个百八千的小豆,境况就会不一样,不但大家都有豆可花,守财奴们也不会把它看得太金贵,随便扔个十个八个的小豆估计也不会有多大犹豫。
支付啰嗦
很多用户对小豆产生的一个疑惑是:这东西究竟算是积分还是虚拟货币?从小豆的获取和使用上看,这东西很像积分;从小豆的支付方式上来看,貌似豆瓣又希望其能成为一种虚拟货币。但豆瓣一边免费的向外撒,一边又让用户当个宝贝似地每扔出一个豆都要写注释填密码。。。不会很分裂么?
还是那句话,流通才是王道,只要流通起来,积分也会慢慢升值成为虚拟货币。开始就给用户“这是一种虚拟货币,很宝贵的”这样的印象,人为设置小豆花费的障碍,只能加剧小豆的通缩。
因此,我的建议是:
豆瓣一次性大量发放小豆,根据用户活跃度,分别发给10、20、50、100、500个小豆。首先让大家都成为有豆人,大家才能有底气,出手阔绰地进行大笔消费,小豆才能流通起来。
然后,取消支付时蛋疼的密码输入要求。很多地方只要用户点一下按钮就可以将小豆立即送出,让大家消费于无形。如果豆瓣觉得这样会有安全隐患,可以设定当一次支付数额超过用户现有资金总量的10%时才需要输入密码确认,或者干脆每人每天消费不得超过财产的10%,而不必每送一颗小豆都要输入密码。
将日记,相册,豆瓣说里的“感谢”,“喜欢”,“赞”全部统一成“豆”,兼有收藏功能。点一次立即送出一颗小豆,并且在按钮后面标注已经被送过多少次,以此暗示豆友“你不送一颗么?”让那些创造型用户真正得到实惠。
甚至,可以将这种方法扩展到小站和小店,然后去向小站小店收高额月租,以饿死那些收入低微的小站小店的方式进行淘汰,而不是通过人力审核的方式去限制小店小站的注册。
-----------------------------------------
现在就想到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