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则《中国名人录》里的注音
1925年出版的《中国名人录》里面囊括了当时中国几乎所有的头面人物,并附图配注释。其中的人名拉丁化注音很有意思,其时是1925年,还是老国音为标准的时候,可是不知注音者是哪一位,这本书几乎全部采用了北京音。当然其中也有极少量老国音痕迹的残留,以及方音的影响。这里挑几则有意思的:
张家璈 chang chia ao(chang kia ngao)
张伯苓 chang pai ling
赵尔巽 chao erh sun
姜登选 chiang teng sien
薛笃弼 hsieh tu pi
胡鄂公 hu ao kung
杨森 yang shen
叶恭绰 yeh kung ch'ao
严鹤龄 yen hao ling
虞洽卿 yu ya ching
可见这个注音的人并不注重读书音概念,把北京话的白读也给搬进来了,如“伯”“鄂”“绰”“鹤”很多今天都消失的白读音。更加有趣的是严鹤龄还有一个英文名字,叫Hawkling,不知是不是他这个浙江人自己起的,真是妙极!虞洽卿的洽字读ya,明显是受到吴语方言的影响,“洽”匣母字,今天的普通话应该读霞才对,也是属于秀才读字读半边的错误。巽读sun,薛读xie,方是正音。
总的来说在当年老国音真是摆设,连这么重要的人名辞典都不予采用,唯一是张家璈先生的kia ngao算照顾了一下传统。还有一点说明,这套注音里对于今天普通话读ge ke 的字统统为ge ke,唯有he的字,却是ho,没有例外,这个特点与1880年代的语言自迩集里的注音完全相同,不知为何。
张家璈 chang chia ao(chang kia ngao)
张伯苓 chang pai ling
赵尔巽 chao erh sun
姜登选 chiang teng sien
薛笃弼 hsieh tu pi
胡鄂公 hu ao kung
杨森 yang shen
叶恭绰 yeh kung ch'ao
严鹤龄 yen hao ling
虞洽卿 yu ya ching
可见这个注音的人并不注重读书音概念,把北京话的白读也给搬进来了,如“伯”“鄂”“绰”“鹤”很多今天都消失的白读音。更加有趣的是严鹤龄还有一个英文名字,叫Hawkling,不知是不是他这个浙江人自己起的,真是妙极!虞洽卿的洽字读ya,明显是受到吴语方言的影响,“洽”匣母字,今天的普通话应该读霞才对,也是属于秀才读字读半边的错误。巽读sun,薛读xie,方是正音。
总的来说在当年老国音真是摆设,连这么重要的人名辞典都不予采用,唯一是张家璈先生的kia ngao算照顾了一下传统。还有一点说明,这套注音里对于今天普通话读ge ke 的字统统为ge ke,唯有he的字,却是ho,没有例外,这个特点与1880年代的语言自迩集里的注音完全相同,不知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