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空巢》作者易富贤答《社会科学论坛》记者问
《大国空巢》作者易富贤答《社会科学论坛》记者问
易:如果主流家庭养不起三个孩子,生育率达不到更替水平,意味着人口已经丧失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说明社会分配制度出了问题。应该改革分配制度以恢复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不能顺应不正常的分配制度而少生孩子。
中国现在民生压力大、养不起孩子,有下面一些原因:
1、工资总额占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降低,2005年只占到10.91% [21]。百姓收入总额(工资收入、福利、农民收入、其他收入)占GDP的比重不足22% [22]。而其他国家,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分配率)普遍都在54%~65%,如日本1999年分配率为54.18%,美国2000年分配率为58.31%,德国2000年分配率为53.84%,英国2000年分配率为55.27% [23]。
2、中国行政成本居世界第一:从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我国的行政管理费用增长了87倍(远远高于财政总支出的增长和GDP的增长),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由4.71%上升到19.03%,并且近年来还在以平均每年23%的速度增长[24]。2005年10月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杨宜勇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政府已经掌握了社会剩余产品总价值的87.5%,留给社会的只有12.5% [25]。
3、中国在基本民生方面的投入占GDP比例之低居全世界第一,在基本民生方面(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的投入占GDP比例比非洲贫困国家还低[26]。比如,国家对教育投入之少是世界罕见的,仅占GDP的2-3%,远远低于联合国要求的6%,中国人均教育公共支出在世界153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145位。管理部门又将医疗、教育进行产业化,地方当局更依仗其唯一的土地供应者的强势地位操纵房地产。一方面,民众履行了纳税义务,却需要为教育、医疗等公共福利向垄断行业再支付一次不合理的代价;另一方面,民众的基本民生需求,反而成为了部分政府机构及相关的垄断行业的滚滚财源。
主流家庭养得起三个孩子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应该将能否养得起三个孩子作为贫困线。现在中国主流家庭养不起三个孩子,说明主流家庭都在贫困线以下,就需要政策扶贫,需要彻底改变分配制度。假如百姓收入总额从目前的占GDP的比重不足22%上升到50%,将行政成本、住房、医疗、教育开支降低到正常水平,还会养不起孩子?
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但分配不公已经开始威胁社会和谐。因此党中央高度重视分配不公的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十七大报告共十二部分,其中第八部分标题就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胡总书记认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提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支柱,二者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人口政策调整,提高分配率、改善民生、降低养育成本,让主流家庭养得起三个孩子,才能恢复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的和谐关系,社会才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易:如果主流家庭养不起三个孩子,生育率达不到更替水平,意味着人口已经丧失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说明社会分配制度出了问题。应该改革分配制度以恢复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不能顺应不正常的分配制度而少生孩子。
中国现在民生压力大、养不起孩子,有下面一些原因:
1、工资总额占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降低,2005年只占到10.91% [21]。百姓收入总额(工资收入、福利、农民收入、其他收入)占GDP的比重不足22% [22]。而其他国家,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分配率)普遍都在54%~65%,如日本1999年分配率为54.18%,美国2000年分配率为58.31%,德国2000年分配率为53.84%,英国2000年分配率为55.27% [23]。
2、中国行政成本居世界第一:从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我国的行政管理费用增长了87倍(远远高于财政总支出的增长和GDP的增长),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由4.71%上升到19.03%,并且近年来还在以平均每年23%的速度增长[24]。2005年10月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杨宜勇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政府已经掌握了社会剩余产品总价值的87.5%,留给社会的只有12.5% [25]。
3、中国在基本民生方面的投入占GDP比例之低居全世界第一,在基本民生方面(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的投入占GDP比例比非洲贫困国家还低[26]。比如,国家对教育投入之少是世界罕见的,仅占GDP的2-3%,远远低于联合国要求的6%,中国人均教育公共支出在世界153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145位。管理部门又将医疗、教育进行产业化,地方当局更依仗其唯一的土地供应者的强势地位操纵房地产。一方面,民众履行了纳税义务,却需要为教育、医疗等公共福利向垄断行业再支付一次不合理的代价;另一方面,民众的基本民生需求,反而成为了部分政府机构及相关的垄断行业的滚滚财源。
主流家庭养得起三个孩子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应该将能否养得起三个孩子作为贫困线。现在中国主流家庭养不起三个孩子,说明主流家庭都在贫困线以下,就需要政策扶贫,需要彻底改变分配制度。假如百姓收入总额从目前的占GDP的比重不足22%上升到50%,将行政成本、住房、医疗、教育开支降低到正常水平,还会养不起孩子?
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但分配不公已经开始威胁社会和谐。因此党中央高度重视分配不公的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十七大报告共十二部分,其中第八部分标题就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胡总书记认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提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支柱,二者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人口政策调整,提高分配率、改善民生、降低养育成本,让主流家庭养得起三个孩子,才能恢复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的和谐关系,社会才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