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建筑师孙德鸿给安藤忠雄的公开信
安藤先生你好,
身为后辈,本来我应该称你为「尊敬的安藤先生」,你也应该非常习惯类似的敬语,然而我有点犹豫,因为你现在对台湾做的事,让我不知道该不该这样这称呼你,所以先容我保留对你的尊敬,假如安藤先生愿意耐心看完本信的话,相信你会谅解。这几年在台湾媒体上,常常看到安藤先生要来设计建筑物的消息,包含美术馆、殡葬设施等,虽然到目前为止并未完成,但是想必会跟你往常的作品一样精采,让我非常期待。只不过近日看到新闻,得知你要在澳底那片农地上设计一幢「大地教堂」,让我突然一阵天旋地转、心烦欲呕,心情平复之后得出一个结论,关于澳底开发案(Next Gene 21+)这件事情,安藤先生要不就是彻底被蒙蔽,不然就是一个心口不一的人。
还记得这几年你在台湾的演讲吗?场场座无虚席,一票难求,我因为生性疏懒不喜欢凑热闹,所以一场也没去,可是我有很多学生是你的拥护者,他们听完回来都有跟我提到一件事情,那就是你不只一次提到的「社会责任」,这点我非常赞同,幸好有安藤先生登高一呼,否则那么多情绪高涨的粉丝挤在一起,最后听到的可能只是彼此的喘息声而已。
如今有点讽刺,我不禁开始怀疑你所谓的「社会责任」到底是什么,因为即将在澳底动工的这间教堂,显然就是盖在农地上,依照台湾法令,农地只能兴建农舍,也就是农用住宅,原本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农村地区住宅供应不足的问题,而且得由具备农民身分的人申请,任何拿农舍的名义当晃子,实际上是他种用途的房子,我都称之为「假农舍」,「假农舍」对于农村土地的杀伤力,我在「建筑师与农舍」一文早已阐明,由于政府选择性的牺牲农业,导致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问题陷入困境,主管单位无力思索因应之道,竟用开放农地兴建农舍的方式,企图让休、废耕的农地重新具备经济价值,提供农民快速出脱土地的管道,结果是真农民越来越少,「假农舍」越来越多,而安藤先生这幢以农舍之名行观光教堂之实的案子,正是众多「假农舍」的案例之一,对农村土地的破坏跟某些荒谬的都市计划不相上下,只是蠺食与鲸吞的差别而已。安藤先生并非我国国民,每次来台皆在前呼后拥的高规格阵仗中渡过,自然无法体会台湾农业的潜在危机,情有可原,但是贵国的农业概况,安藤先生不能不知。
日本在二十年前的「综合粮食自给率」跟今天的台湾差不多,也是百分之三十左右,只可惜台湾人警觉性不够,不像贵国人民,为了避免重演战后昭和时期的缺粮恐慌,在接下来的二十年中不断努力追赶,终于在前年重返40%,去年甚至来到41%,同时境外农业方面也颇有斩获,在非洲地区拥有的良田总量,在亚洲国家当中继续名列前矛,然而贵国人民并未因此而满足,推广米食的动作从未间断,道理很简单,因为你们清楚知道粮食安全永远是国家安全的重要课题,失去了粮食掌控权的国家,只能任人宰割,而足够的农地面积正是粮食安全的基本前提,所以农地当然不能任意非法使用,这点相信安藤先生也会赞成,只是您听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吗?贵国也是个爱好「论语」的国家,你不希望发生在日本的事情,为何可以发生在台湾?在日本可以不经过土地变更的方式,就直接把一幢教堂盖在农地上吗?明明是教堂,在日本可以假藉农舍的名义申请吗?台湾确实有不少建筑师,只图获得发挥创意的机会,不问后果,这其实不难理解,因为近百年的外来统治,确实已经赋予台湾人民相当程度的难民性格,一切将就即可,不要过度讲究,能拿的快拿,可以带走的赶快带走,但也并非人人如此,澳底一案的土地议题开始发酵之后,确实有不少参与该案的本国建筑师开始认真反省,连有些正在进行的「假农舍」案也因此喊停,证明了本国仍有可唤醒之人,不知道安藤先生属于前者还是后者?
你可能会觉得只是一幢教堂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那你可能就太天真了,就如我之前所提到的,你在台湾的知名度,已经高到可以选总统了,你的行为不管对错,都会被学习、都会被模仿,连盖「假农舍」这种消耗子孙未来的行为,也会因此而被除罪化,这样真的符合你所谓的「社会责任」吗?
115年前,贵国近卫师团前来接收台湾时,由于畏惧狮球岭炮台掌控港嘴的威力,所以绕道从澳底登陆,随后攻克基隆、台北,一路血腥南下,开启了50年殖民统治的序幕,摧毁了台湾住民自决的一线生机,也严重干扰了台湾自有国格的健全发展,如今一样在澳底,你的建筑行为似乎正在复制着类似的暴力影响,严重扭曲了台湾建筑学子的基本心态,顺便扮演农地杀手,不知身为建筑界表率的安藤先生会不会觉得不安?
我心目中的安藤先生应该是个言如其行的人,既然你能说出「建筑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这样的话,请你自己要先做到,如果今日之前的你完全不知道上述的争议,那么现在你应该知道了,希望接下来安藤先生能够用你的方法跟管道搜集资料,查明我所说的一切是否属实,假如你要盖教堂的基地并非农地,而是经过合法程序变更完成的建筑用地,那么我会用公开信的方式跟你致歉,如果确实是农地,那我希望安藤先生能够提出合理的说明与解决方式,以安藤先生的高度,认错虽然难堪,但绝对无损你的价值与尊严,说不定还会招来更多粉丝为你勇于认错的勇气鼓掌,届时我会再次写信跟你致谢,而且信中一开头我会称你为:令人尊敬的安藤先生。
孙 德 鸿台湾建筑师
孙德鸿1980年代在台清接受了比较传统的建筑教育,后来去美国的艺术学院深造;他在别人的夺务所里打过工,自己开过事务所,曾经幻想做一个旅行建筑师; 他承接少t的建筑案,以了解实务界,主要精力是在大学里教书;他写博客,对合湾建筑业界、建筑教育界的人和辛,常有言辞潭利的批判。孙德鸿自称是个离开了台清主流建筑界的“建筑人”,他的冷调背后其实是掩藏不住的热忱,如他自己所云:“我自己已经离开了,很怕别人也离开。”他不曾说出来的,或许还有一句话:“我自己已经离开,很怕那些没有离开的人偏离了。”01-08台北县立十三行博物馆孙德鸿1987年取得私立中原大学建筑学士学位、1991年取得美国宾州大学艺术学院(uNIV oF PENNsvlvAN一八,GsFA)建筑硕士学位。自1989年起先后任职于原作建筑师亭务所(仲泽还建筑师李务所)、大元联合建筑师事务所(姚仁喜建筑师事务所),1995年开设孙德鸿建筑师事务所。建筑作品台北县立十三行博物馆曾获2002年台湾建筑奖首奖及第四届远东杰出建筑奖首奖。(来自网络)
附加:这样的舆论,我还是相信安腾的心胸和气度以及社会责任感,坦然的面对社会指责的。
身为后辈,本来我应该称你为「尊敬的安藤先生」,你也应该非常习惯类似的敬语,然而我有点犹豫,因为你现在对台湾做的事,让我不知道该不该这样这称呼你,所以先容我保留对你的尊敬,假如安藤先生愿意耐心看完本信的话,相信你会谅解。这几年在台湾媒体上,常常看到安藤先生要来设计建筑物的消息,包含美术馆、殡葬设施等,虽然到目前为止并未完成,但是想必会跟你往常的作品一样精采,让我非常期待。只不过近日看到新闻,得知你要在澳底那片农地上设计一幢「大地教堂」,让我突然一阵天旋地转、心烦欲呕,心情平复之后得出一个结论,关于澳底开发案(Next Gene 21+)这件事情,安藤先生要不就是彻底被蒙蔽,不然就是一个心口不一的人。
还记得这几年你在台湾的演讲吗?场场座无虚席,一票难求,我因为生性疏懒不喜欢凑热闹,所以一场也没去,可是我有很多学生是你的拥护者,他们听完回来都有跟我提到一件事情,那就是你不只一次提到的「社会责任」,这点我非常赞同,幸好有安藤先生登高一呼,否则那么多情绪高涨的粉丝挤在一起,最后听到的可能只是彼此的喘息声而已。
如今有点讽刺,我不禁开始怀疑你所谓的「社会责任」到底是什么,因为即将在澳底动工的这间教堂,显然就是盖在农地上,依照台湾法令,农地只能兴建农舍,也就是农用住宅,原本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农村地区住宅供应不足的问题,而且得由具备农民身分的人申请,任何拿农舍的名义当晃子,实际上是他种用途的房子,我都称之为「假农舍」,「假农舍」对于农村土地的杀伤力,我在「建筑师与农舍」一文早已阐明,由于政府选择性的牺牲农业,导致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问题陷入困境,主管单位无力思索因应之道,竟用开放农地兴建农舍的方式,企图让休、废耕的农地重新具备经济价值,提供农民快速出脱土地的管道,结果是真农民越来越少,「假农舍」越来越多,而安藤先生这幢以农舍之名行观光教堂之实的案子,正是众多「假农舍」的案例之一,对农村土地的破坏跟某些荒谬的都市计划不相上下,只是蠺食与鲸吞的差别而已。安藤先生并非我国国民,每次来台皆在前呼后拥的高规格阵仗中渡过,自然无法体会台湾农业的潜在危机,情有可原,但是贵国的农业概况,安藤先生不能不知。
日本在二十年前的「综合粮食自给率」跟今天的台湾差不多,也是百分之三十左右,只可惜台湾人警觉性不够,不像贵国人民,为了避免重演战后昭和时期的缺粮恐慌,在接下来的二十年中不断努力追赶,终于在前年重返40%,去年甚至来到41%,同时境外农业方面也颇有斩获,在非洲地区拥有的良田总量,在亚洲国家当中继续名列前矛,然而贵国人民并未因此而满足,推广米食的动作从未间断,道理很简单,因为你们清楚知道粮食安全永远是国家安全的重要课题,失去了粮食掌控权的国家,只能任人宰割,而足够的农地面积正是粮食安全的基本前提,所以农地当然不能任意非法使用,这点相信安藤先生也会赞成,只是您听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吗?贵国也是个爱好「论语」的国家,你不希望发生在日本的事情,为何可以发生在台湾?在日本可以不经过土地变更的方式,就直接把一幢教堂盖在农地上吗?明明是教堂,在日本可以假藉农舍的名义申请吗?台湾确实有不少建筑师,只图获得发挥创意的机会,不问后果,这其实不难理解,因为近百年的外来统治,确实已经赋予台湾人民相当程度的难民性格,一切将就即可,不要过度讲究,能拿的快拿,可以带走的赶快带走,但也并非人人如此,澳底一案的土地议题开始发酵之后,确实有不少参与该案的本国建筑师开始认真反省,连有些正在进行的「假农舍」案也因此喊停,证明了本国仍有可唤醒之人,不知道安藤先生属于前者还是后者?
你可能会觉得只是一幢教堂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那你可能就太天真了,就如我之前所提到的,你在台湾的知名度,已经高到可以选总统了,你的行为不管对错,都会被学习、都会被模仿,连盖「假农舍」这种消耗子孙未来的行为,也会因此而被除罪化,这样真的符合你所谓的「社会责任」吗?
115年前,贵国近卫师团前来接收台湾时,由于畏惧狮球岭炮台掌控港嘴的威力,所以绕道从澳底登陆,随后攻克基隆、台北,一路血腥南下,开启了50年殖民统治的序幕,摧毁了台湾住民自决的一线生机,也严重干扰了台湾自有国格的健全发展,如今一样在澳底,你的建筑行为似乎正在复制着类似的暴力影响,严重扭曲了台湾建筑学子的基本心态,顺便扮演农地杀手,不知身为建筑界表率的安藤先生会不会觉得不安?
我心目中的安藤先生应该是个言如其行的人,既然你能说出「建筑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这样的话,请你自己要先做到,如果今日之前的你完全不知道上述的争议,那么现在你应该知道了,希望接下来安藤先生能够用你的方法跟管道搜集资料,查明我所说的一切是否属实,假如你要盖教堂的基地并非农地,而是经过合法程序变更完成的建筑用地,那么我会用公开信的方式跟你致歉,如果确实是农地,那我希望安藤先生能够提出合理的说明与解决方式,以安藤先生的高度,认错虽然难堪,但绝对无损你的价值与尊严,说不定还会招来更多粉丝为你勇于认错的勇气鼓掌,届时我会再次写信跟你致谢,而且信中一开头我会称你为:令人尊敬的安藤先生。
孙 德 鸿台湾建筑师
孙德鸿1980年代在台清接受了比较传统的建筑教育,后来去美国的艺术学院深造;他在别人的夺务所里打过工,自己开过事务所,曾经幻想做一个旅行建筑师; 他承接少t的建筑案,以了解实务界,主要精力是在大学里教书;他写博客,对合湾建筑业界、建筑教育界的人和辛,常有言辞潭利的批判。孙德鸿自称是个离开了台清主流建筑界的“建筑人”,他的冷调背后其实是掩藏不住的热忱,如他自己所云:“我自己已经离开了,很怕别人也离开。”他不曾说出来的,或许还有一句话:“我自己已经离开,很怕那些没有离开的人偏离了。”01-08台北县立十三行博物馆孙德鸿1987年取得私立中原大学建筑学士学位、1991年取得美国宾州大学艺术学院(uNIV oF PENNsvlvAN一八,GsFA)建筑硕士学位。自1989年起先后任职于原作建筑师亭务所(仲泽还建筑师李务所)、大元联合建筑师事务所(姚仁喜建筑师事务所),1995年开设孙德鸿建筑师事务所。建筑作品台北县立十三行博物馆曾获2002年台湾建筑奖首奖及第四届远东杰出建筑奖首奖。(来自网络)
附加:这样的舆论,我还是相信安腾的心胸和气度以及社会责任感,坦然的面对社会指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