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1中秋骑行(一)
我们一行5人,从南京从发,开始2天版的骑行,主题是徽杭古道。
第一天从安徽的歙县出发,走古徽杭官道,爬坡到三阳岭,再次爬坡到昱岭关,然后越过西天目山脉缺口由皖至浙省(临安),夜宿马啸乡。
第二天继续上路,反走徽杭古道,由浙至皖省;即骑行到徽杭古道口,翻越清凉峰北侧缺口蓝天凹,然后骑行到安徽绩溪,当晚火车回南京。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生活环境的贫瘠,注定了徽州人走出大山闯荡世界的决心与勇气。多少代人的辛勤汗水,创建了无徽不成商的辉煌时代。可惜如今,渐渐淡出了视野,一如之前的晋商。如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浙商)。
借这个中秋小假,呼朋结友,我们重走徽杭古道,缅怀下他们当年开拓进取的精神。
----------------------------------------
D0出发前的准备:
先买好往返的车票,神奇的端阿姨,居然帮忙我们搞到往返的卧铺票,这条线路是往黄山的旅游线路,所以卧铺票不大好买,拿到票后我们很开心。9号星期五晚上10:37南京出发,K161,约6个小时到达歙县;回来是K432,12号凌晨1点绩溪县出发,约6个小时抵达南京。
票妥当后,便开始准备骑行装备。之前已有的,大差不差,头盔手套必备,车前后灯,骑行服,我只新购了装车袋。集体携带了2个内胎,六角工具2个,瑞士军刀1把,扳手1个,打气筒1个。拍照相机两个。我的尼康D90太重了,直接放弃,改带卡片机器。
我还带了些药,感冒白加黑,消炎的头孢阿莫西林等,以及止泻药。
从实践来看,这次还应该带点云南白药,尤其是跌打损失的喷剂。
吃的喝的,几乎没带,随路补给。
如果是人烟稀少的地方,还是要带些干粮和水滴。
总的来说,去的天数不多,所以尽量轻装上阵。我带了几件换洗的衣服,便出发了。
装好车,提前半小时在南京候车室等待。
大伙说说笑笑,突然丹丹惊呼,相机SD卡没带。
这下可好,相机报废,只剩我1个卡片机可用了。
-------------------------------------------
D1昱岭关
按计划10号早上4点多就到了歙县。虽说是卧铺,但睡的不好,尤其是火车变轨时,动静贼大,硬生生把人整醒。出站后,发现是个很小的车站。这个站不是所有的车厢都开门,结果1人没下车,直接拖到下一站了。出站后天还没光亮,我们打开手电筒,开始装车。
由于光线不好,装车到天亮。弄妥后,大伙先骑到徽州古城转了转。星星对文化建筑的破坏一向很牛逼,现在又热衷于重建了。这儿也不例外。拍照合影。现在只能感慨昔日的繁华,对比今日的荒凉。
穿梭在古城小巷。在徽州师范学校对面吃了早饭。
八腿的牌坊,不得不放出来仰视下。全国就这一处,确实够大学士许国牛气的。
我们出城后,往深渡方向骑行。途中买水时,我随手拿下头盔,走的时候忘了,骑了会儿才发现头盔不见了,于是打车折回取。往返打车费共25元。栽的第一个跟头。
火车上没下来的兄弟,也坐车与我们会和了,总的来说,还算顺利。
途径北岸。一个安静的小村,那座廊桥吸引了我们,遂打住在那歇息片刻。小河逶迤穿过村落,河水很干净,难得啊,这些年见过太多的臭水沟了,包括扬名于外的秦淮河。
在廊桥一侧看到了石敢当。呵呵,知道石敢当做什么的吗?这便是我们中国人的讲究。
因为屋子对着桥,也即冲着路,这样风水上不好。所以在墙上刻了“泰山石敢当”,意思是说,你有什么不好的东西,都冲着这石头来,它也敢于担当,便化险为夷啦,求个平安。
因为这天有100多公里的路程,所以喝点水,休息片刻,继续赶路。
再次休息时,我单拍了车和路。乡间小路伸向远方,淹没在群山中,两旁收割的稻田,郁郁葱葱的树林,我的车立在一旁,连同头盔和旅行包。一种在路上的感觉,很喜欢。
一路掠过若干这样村庄
中午我们开始向三阳冲刺。按计划在三阳村吃午饭。
这是一个很大上坡,连续上行30多分钟。到达坡顶时累惨啦。
在山上挖到一个红薯,合影时我拿手里,也让它露露脸。
爬坡时我突然想起自己说的那句:只是一段上坡路,并非不可逾越。
这个时候身体力行,很是恰当,劲头也添了不少。
上坡时咬紧牙关,一步一个蹬踏,冲向顶点。
下坡时畅快滑行,乘风破浪的感觉,无比愉悦。
坡,有下就有上,总之,路在脚下,伸向远方。
第一天从安徽的歙县出发,走古徽杭官道,爬坡到三阳岭,再次爬坡到昱岭关,然后越过西天目山脉缺口由皖至浙省(临安),夜宿马啸乡。
第二天继续上路,反走徽杭古道,由浙至皖省;即骑行到徽杭古道口,翻越清凉峰北侧缺口蓝天凹,然后骑行到安徽绩溪,当晚火车回南京。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生活环境的贫瘠,注定了徽州人走出大山闯荡世界的决心与勇气。多少代人的辛勤汗水,创建了无徽不成商的辉煌时代。可惜如今,渐渐淡出了视野,一如之前的晋商。如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浙商)。
借这个中秋小假,呼朋结友,我们重走徽杭古道,缅怀下他们当年开拓进取的精神。
----------------------------------------
D0出发前的准备:
先买好往返的车票,神奇的端阿姨,居然帮忙我们搞到往返的卧铺票,这条线路是往黄山的旅游线路,所以卧铺票不大好买,拿到票后我们很开心。9号星期五晚上10:37南京出发,K161,约6个小时到达歙县;回来是K432,12号凌晨1点绩溪县出发,约6个小时抵达南京。
票妥当后,便开始准备骑行装备。之前已有的,大差不差,头盔手套必备,车前后灯,骑行服,我只新购了装车袋。集体携带了2个内胎,六角工具2个,瑞士军刀1把,扳手1个,打气筒1个。拍照相机两个。我的尼康D90太重了,直接放弃,改带卡片机器。
我还带了些药,感冒白加黑,消炎的头孢阿莫西林等,以及止泻药。
从实践来看,这次还应该带点云南白药,尤其是跌打损失的喷剂。
吃的喝的,几乎没带,随路补给。
如果是人烟稀少的地方,还是要带些干粮和水滴。
总的来说,去的天数不多,所以尽量轻装上阵。我带了几件换洗的衣服,便出发了。
![]() |
装好车,提前半小时在南京候车室等待。
大伙说说笑笑,突然丹丹惊呼,相机SD卡没带。
这下可好,相机报废,只剩我1个卡片机可用了。
-------------------------------------------
D1昱岭关
按计划10号早上4点多就到了歙县。虽说是卧铺,但睡的不好,尤其是火车变轨时,动静贼大,硬生生把人整醒。出站后,发现是个很小的车站。这个站不是所有的车厢都开门,结果1人没下车,直接拖到下一站了。出站后天还没光亮,我们打开手电筒,开始装车。
![]() |
由于光线不好,装车到天亮。弄妥后,大伙先骑到徽州古城转了转。星星对文化建筑的破坏一向很牛逼,现在又热衷于重建了。这儿也不例外。拍照合影。现在只能感慨昔日的繁华,对比今日的荒凉。
![]() |
穿梭在古城小巷。在徽州师范学校对面吃了早饭。
![]() |
八腿的牌坊,不得不放出来仰视下。全国就这一处,确实够大学士许国牛气的。
![]() |
我们出城后,往深渡方向骑行。途中买水时,我随手拿下头盔,走的时候忘了,骑了会儿才发现头盔不见了,于是打车折回取。往返打车费共25元。栽的第一个跟头。
![]() |
火车上没下来的兄弟,也坐车与我们会和了,总的来说,还算顺利。
途径北岸。一个安静的小村,那座廊桥吸引了我们,遂打住在那歇息片刻。小河逶迤穿过村落,河水很干净,难得啊,这些年见过太多的臭水沟了,包括扬名于外的秦淮河。
![]() |
![]() |
![]() |
![]() |
在廊桥一侧看到了石敢当。呵呵,知道石敢当做什么的吗?这便是我们中国人的讲究。
因为屋子对着桥,也即冲着路,这样风水上不好。所以在墙上刻了“泰山石敢当”,意思是说,你有什么不好的东西,都冲着这石头来,它也敢于担当,便化险为夷啦,求个平安。
![]() |
因为这天有100多公里的路程,所以喝点水,休息片刻,继续赶路。
![]() |
再次休息时,我单拍了车和路。乡间小路伸向远方,淹没在群山中,两旁收割的稻田,郁郁葱葱的树林,我的车立在一旁,连同头盔和旅行包。一种在路上的感觉,很喜欢。
![]() |
一路掠过若干这样村庄
![]() |
中午我们开始向三阳冲刺。按计划在三阳村吃午饭。
这是一个很大上坡,连续上行30多分钟。到达坡顶时累惨啦。
在山上挖到一个红薯,合影时我拿手里,也让它露露脸。
![]() |
爬坡时我突然想起自己说的那句:只是一段上坡路,并非不可逾越。
这个时候身体力行,很是恰当,劲头也添了不少。
上坡时咬紧牙关,一步一个蹬踏,冲向顶点。
下坡时畅快滑行,乘风破浪的感觉,无比愉悦。
坡,有下就有上,总之,路在脚下,伸向远方。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